一路凡尘 第461章

作者:一叶苇 标签: 强强 近代现代

  所以柳侠转头就把这件事给忘了,他忙着呢,没工夫在一件已经注定了结局的事情上纠结不清。

  柳侠这次回京都,除了收一笔账,就是那个春节前一拖再拖的小工程余款,主要的任务还是谈新工程。

  账这次收的很顺利,甲方的主管领导甚至都没有再跟柳侠说什么难听话就把支票给了他。

  柳侠拿到钱后,马上转给了卜鸣。

  老爷子要给在乡下老家侍奉了他父母大半辈子的老妻和女儿在原城买套商品房,原城的房比京都便宜多了,这笔钱打过去,连装修和家具都有了。

  老爷子看到支票时活像遭了雷劈的模样让柳侠十分愉悦,被迫相亲的郁闷都被冲消了,他干劲十足地投入到了新工程的谈判中。

  新工程是彭文俊介绍的,工程地点在京都东北方向的一个郊县,京都好几所著名的高校要在那边建分校,其中也包括猫儿的母校、柳凌现在正在就读博士生的国大,那里还要同步建设各种新区成立的配套单位,比如新的政府机关、银行、邮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等。

  柳侠这次的目标可不止是彭文俊介绍的那一个项目,他还想至少再签下新区的一条路和国大新校区,如果可能,他还想争取到几栋楼的桩基工程。

  彭文俊介绍的高校工程签的非常顺利,合同签署两个小时后,柳侠就把介绍费打到了彭文俊的账户上,晚上,柳侠又请彭文俊和鲍国真几个人吃饭。

  三杯酒下肚,几位海归人士便把高素质精英阶层的矜持给扔进了护城河,对柳侠居然相不中杨翀(相亲的那个姑娘)表示了出了极大的好奇。

  他们几个都是京华完全中学的创建者和股东,目前还都在学校担任着职务,所以都认识杨翀,把这姑娘介绍给柳侠,其实是几个人共同的意思。

  柳侠想了半天,不知道该怎么解释这件事。

  人杨翀是个好姑娘,他不能为了让自己的理由听起来更充分就埋汰人家,柳侠拙于表达,最后只好举例说明:“杨翀是棵苹果树,开花花漂亮,结果果香甜,不过,我喜欢的却是小麦玉米红薯之类的,大的种类就错着茬呢,我们当朋友或邻居肯定不错,当一家人不合适。”

  彭文俊几个其实不太认同柳侠的说法,但他们都在国外呆过,对男女之间的感情认知比较豁达,柳侠感觉不合适,无论原因是什么,他们都不会多劝。

  都是成年人,利弊得失都懂得,牵线可以,撮合就算了,别到最后撮合出一对怨偶来,那就冤大了。

  朋友们没有因为他的拒绝生出嫌隙,柳侠感到很轻松。

  接下来的日子,他和肖文忠分头行动,每天早上西装革履出门去,使出浑身解数推销自己的测绘队,半夜一身酒气回家来,扳着指头分析情况计算成功的概率,就这样没日没夜没皮没脸地跑了近一个月,柳侠超额达成了自己回来时定下的目标。

  除了一条长十多公里的主干道和一所全新建设的高校测量工程,他还签了国大新校区的测量和六栋楼以及一个小型立交桥的桩基工程。

  国大新校区的工程是在柳侠久攻不下之后,柳凌主动去找的王正维,柳侠事先不知道。

  柳侠一直觉得自己小包工头的身份对现在的五哥是减分项,所以如果提前知道,他是绝对不会让柳凌找王正维的。

  柳凌的看法却和他正相反,他以柳侠为骄傲,他觉得在柳侠能力具备又不触犯法律的前提下,他的做法是合情合理的。

  王正维接到柳侠恭恭敬敬双手递过来的支票时,乐得合不拢嘴,把支票抖了好几抖,说:“没想到啊,我居然有拉皮条的天赋!”

  新建的高校和国大新校区不能比,面积不足国大新校区的五分之一,但国大和另外几所著名大学一样,只是出于对京都房价神鬼皆惊的上涨趋势的恐惧,跟风圈地,是不是真的建分校、如果建、什么时候建、建成什么风格还都没有个明确的思路,所以柳侠拿到这个工程款的日子遥遥无期。

  而新建高校的计划是争取明年九月就能招生,所以要求柳侠劳动节后十个工作日内交付测量报告。

  界山县的工程半个月前已经完成,柳侠目前就只有豫西南一个工程,卜鸣和孟玉杰、郑朝阳带着几个人在这个工地上,苌景云和洪军洪志兄弟都在休息,苌景云和妻子就在京都。

  这边的合同签订完毕,柳侠打电话,一天之内,孟玉杰和万建业、张秋峰、浩宁就赶到了京都,随即开始公路工程的作用。

  洪家兄弟第二天赶到,苌景云带上张秋峰和洪军一起去了新高校工地,洪志去孟玉杰那边。

  柳侠和肖文忠电话找到碎嘴子老乡,开始拉打桩基的班子。

  桩基这两个都不太急,立交桥那个更是要三个月之后才会动工,肖文忠又是个心里特别有谱的,碎嘴子老乡忽悠人的本事柳侠亲眼见识过,所以他放心地把事情交给这两个人,自己忙里偷闲回了趟中原。

  高校全面扩招已经是板上钉钉,那么,以后上大学肯定就容易多了,柳侠觉得自己家的几个小家伙不必像当初他和柳凌、柳海那么拼命,应该也能考上不错的大学。

  看起来不声不响的小莘,其实是个学霸,成绩十分稳定地保持在年级前三(偶尔二或三,经常一。),他是继柳凌之后家里唯一文理均衡发展的一个。

  柳侠看过小莘的作文,辞藻一点不华丽,也不爱用排比之类煽情的手法,更没有什么特别煽情的故事或情节,读起来却非常舒服。

  对,就是舒服,这是柳侠唯一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感觉。

  猫儿原来用的《汉语词典》就在柳家岭他们的房间里,小莘也看过,也会背很多成语,但在他的作文里,出现的成语却不多,不过,每一个都可以说是恰到好处。

  小莘的作文还给柳侠一种比较特别的感觉,不过柳侠语文真的太废柴,说不出一个词来描述他的感觉。

  柳侠觉得这应该是猫儿离开柳家岭后,小莘一直都在充当大哥的角色、长时间管教俩小阎王和柳若虹的结果。

  小大人似的理智,孩子才有的单纯和热情。

  柳凌后来总结小莘的文风:行文流畅自然,笔触冷静自持,感情丰沛内敛。

  柳侠觉得,只要不出现不可抗因素单位了高考,小莘重点大学妥妥的,京大可以一试。

  萌萌和柳家人没有血缘关系,却拥有柳家几个孩子的共同特点,语文差,她现在还能得“三好学生”,是因为柳家岭小学对作文的要求非常低。

  柳侠对萌萌的学业预判是:最高大专。

  俩小阎王是柳侠和猫儿当年的翻版,理科老师喜欢死,文科老师嫌弃死。

  俩家伙早就约好要一起考军校,将来弄个将军当当。

  柳侠觉得俩小家伙至少能和他当年一样上个重本,他觉得就专业的精深度而已,上军校有点浪费小雷的聪明,他为小雷计划的是京华大学机械工程类专业或核物理类专业。

  而小雲,他应该和柳凌跟猫儿当校友。

  这个小阎王不但聪明,还牙尖嘴利眼光毒,总能一眼看到人或事物的本质,埋汰起来人来直指心底句句入木三分,再加上一副天生天养的厚脸皮,天生做律师的料。

  所以,柳侠这次回来,是接几个小家伙到京都“欢度五一”的。

  柳凌很想亲自回来接,可他现在被王正维加倍压榨,每天忙完学校忙律所,王正维还要求他每年必须在他指定的刊物上发表固定数目的论文,柳凌从早到晚忙得脚不沾地,又正赶上王正维手头的案件到了关键时候,他如果敢现在请假,不说王正维,小贾几个就能用怨念淹死他。

  于是,柳侠就自告奋勇回来接人了。

第409章 准备开业和耍心眼的柳侠

  离“五一”长假还有三四天呢,荣泽繁华路段大大小小的商店就已经把各种促销标语糊得满头满脸,街头巷尾散发着浓浓的节日气息,而各个单位被这股气息搅得人心浮动,大家都无心恋战,对假期望眼欲穿。

  晓慧比一般人更急切些,可她人实在走不开,就只好每过半个小时左右给柳钰或柳魁打个电话——没办法,柳川会议多,她觉得开会时候接打电话不合适。

  不怪晓慧爱操心,实在是荣泽这种小地方,繁华热闹的也就市政府周围那一片,而他们的新店开在周围还有很多农田的泽河路东段,连装修和送货的工人都嫌远,会有人掏钱买罪受一般地跑到这边买东西吗?

  “……嗯嗯,我知,三嫂你放心吧,没啥人扔,大部分拿住以后都会看……嗯,大嫂俺俩跟她们说哩可清楚,要是态度不好就扣钱……微波炉?哦,微波炉将打电话,快到收费站那儿了,大哥已经过去等他们了……没事没事,金环姐跟卫东哥将已经到了,跟花云还有她男朋友搁店里一起帮忙招呼咧,店里人手足够……哦哦,那中,三嫂再见。”

  收起了电话,柳钰重重地吐了一口气,他本来对家电城信心十足,这会儿被晓慧焦虑的情绪感染,忽然感觉有点心里没底了。

  不过,柳钰的担忧只持续了几十秒,想起柳凌、柳侠和毛建勇几个人对家电城前景的预测,他马上又精神抖擞地站在马路牙子上继续发宣传彩页了。

  他一边给发,一边还瞄着周围几个临时雇来的小姑娘,提防着她们为了早点完成任务给同一个人发好几张。

  虼蚤也是肉,一张彩页差不多一毛钱呢,大哥一下就印了五千张,柳钰想想都觉得肉疼。

  如果一切正常,柳钰此时应该正在去海都送货的路上,可小莘的婚纱摄影店和柳川的诚厚家电城要在“五一”当天同时开业,柳钰热血沸腾,哪会有心情往外面跑。

  最近一个多月,除了有外地的客户到厂里实地察看时柳钰会回望宁一趟,其他时间他都在荣泽和柳魁一起忙活柳川的新店,厂里的事情全部交给了柳淼和建宾。

  这次去送货,就是建宾和柳垚一起押车。

  柳钰觉得自己虽然干活还行,见识却有限,所以在做生意和工厂的管理上,他经常主动征求柳长青的意见,家里其他人的建议他也都会认真考虑。

  比如外出送货,虽然路途辛苦,但对从柳家岭出来的年轻人来说,却是难得的见识外面世界的机会,他们每一个人都对外面充满好奇,于是,柳钰在自己把前期工作做好、保证客户稳定之后,就让其他人轮番出去送货,还允许他们在外面适度游玩。

  这次柳钰心情特别好,他让建宾和柳垚交完货后,可以去海都附近几个著名城市逛逛,一周之内赶回来就行。

  国家有明文规定,机关事业单位正式人员不得从事第二职业,柳钰原来从没想过这个规定和自己家的人有什么关系,后来,他见的人、经历的事情都多了,心里开始有点不安。

  柳钰知道荣泽公安局上上下下都很跩,荣泽县城一般人有辆山地自行车都很嘚瑟的时候,公安局大部分人骑摩托,等其他人开得起嘉陵江了,公安局的人又换成了进口摩托或面包车,甚至还有人几个买了小轿车,像马小军,现在开的就是辆白色本田。

  柳钰因此常常一边为三哥憋屈,一边为三哥担心,憋屈三哥当了队长还没有一个合同工跩,被一些狗眼看人低的势利眼背后挖苦嘲笑;担心三哥万一把持不住学了马小军那样——他们家可是没有一点靠山的,如果有一天被人发现,三哥肯定要出事。

  后来,柳川有了个小店,生意不错,柳钰稍微踏实了些。

  而现在,柳川马上要有个大型专卖店了,虽然和原来那个小店一样,营业执照上是柳魁的名字,但柳钰一点都不担心有一天会因为这个名字发生什么纠葛,大哥只怕恨不得贴着钱能让三哥的后背踏实稳定呢!

  柳钰开心还有一个原因,三哥的这个店,他也是出了一份力的。

  当初除了三哥以外的几个兄弟在一起商量先给三哥买下店面时,他也参与了,计划凑钱的时候,他跟大哥和幺儿唇枪舌剑大战三百回合,最后到底出了二十万块钱,而这二十万,他原本是打算偷偷给怀琛,让他帮忙给小凌在警大附近买套小房子的。

  当初往外拿这二十万的时候,柳钰其实有过纠结,柳凌天天花两三个小时在上下班的路上,夏天还好,冬天时候实在让他心疼。

  不过他记得柳凌前年就跟他说过,三哥现在的职业和职务风险很大,必须尽快让三哥有个正当的赚钱渠道,这不仅仅是为了让三哥在人前有面子,更重要的是堵住别人把柳川拉下水的心思,而柳钰影影绰绰知道,柳长青一直以来也有类似的担忧。

  所以,柳钰现在铁着心要把柳川的店往最好上努力,至于小凌的房子,他加把劲再干一年,然后幺儿再稍微添添,差不多就有了。

  小凌不但有了个特别好的铁饭碗,还成了博士,老了还有小萱伺候;

  大哥的小家现在衣食无忧和乐美满;

  二哥和猫儿和好了,他和猫儿以后可以保证二哥和父亲生活无忧;

  一直让他依赖又担忧的三哥现在不仅家庭美满事业顺利,经济上也有了底气……

  柳钰心里不藏事,三哥身后的隐忧被解决,他比当初自己把厂子办起来还要舒心,人美得几乎要飞起来。

  各处扒拉着算算,七凑八赶,他现在差不多也算是身家百万的青年企业家了,站在大街上发传单一点不觉得掉分,还发得心花怒放。

  对着路人诚恳又热情地发完了自己手里的宣传单,柳钰让一个责任心比较强的女孩子看着这一组几个人继续发,自己骑上自行车往广场跑。

  小莘和林洁洁正在广场搞一个形势很大的开业优惠宣传活动,同时也是和柳川的专卖店共同的联谊活动:5月1号至3号,凭诚厚电器专卖店的发票,到丽人婚纱摄影店可享受折上再打8.8折的优惠;凭丽人婚纱摄影店的发票,到诚厚电器可以享受折后再减发票面额1/10现金的优惠。

  这个两店联动的宣传活动是柳岸的主意,他说,任何商业行为的发生都必须以客流量为前提,而买东西去商业区(商店集中的地区)几乎是所有人的习惯思维,因为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选择。

  荣泽东区现在刚刚进入开发期,商户很少,客流量则根本谈不上,这种情况下,就得人为地制造出一个商业区的氛围,家电城和婚纱摄影店虽然听上去风马牛不相及,但如果宣传得当,应该可以得到1+1>2的效果。

  而二和三,虽然看起来好像只是一个数量单位的差别,三在一般人的感受里却是具有群体效果的。

  如果说这个群体效果不能肯定,那,两家完全不同领域的高档店同时在冷清的新区开业,还愿意提携彼此的生意,这多少算是噱头吧?

  虽然噱头通常不具备持久性,但至少聊胜于无吧?

  柳岸的这个想法,大家都觉得可行,柳侠又征求了朋友们的意见,经商经验丰富的毛建勇首先肯定了这个想法,然后他又提出,小蕤的婚纱摄影店和柳川的电器商城走的都算是中高端路线,所以从前期宣传开始,就要把“高端”这个特点体现出来,宣传活动中,各种道具一定要一看(仅只是看)就很贵,一定要使用青春靓丽妆容精致普通话标准的女孩子,中老年大叔大妈们就暂时回避吧。

  小蕤和林洁洁严格按照柳岸和毛奸商的指导办事,雇佣的传单发放人员除了夸自家,还会真心实意地夸合作商(听起来是不是非常高档?);化妆师和前台接待都是从原城招聘的,两个打杂的女孩子都是高中毕业,人长的也高挑顺眼,至少在荣泽人眼里,这两个女孩子是很洋气的。

  柳钰到了广场后,没有上去和小蕤跟林洁洁搭话,而是站在旁边围观的人群里观察情况。

  接待处十几张铺着漂亮金丝绒桌布的桌子坐满了人,而这些人一看就是在真心咨询拍照的事,而不是占了凳子休息,如果这一波人都去拍,哪怕都只拍最便宜的199元套餐,小蕤五月份也能实现收支平衡,而不是原来估计的前三个月准备赔。

  正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和一对恋人交谈的小蕤无意中抬头看到了柳钰,对着他露出个大大的笑脸,还跟他比了个大拇指。

  柳钰也开心地笑起来,他摆手示意小蕤好好招待顾客,不用管他。

  看着小蕤把收据本放在那对恋人跟前,柳钰正打算去买瓶水和,突然感到腰间一凉。

  秀梅带着个白色的大荷叶边帽子,笑嘻嘻地把一瓶雪菲力塞到柳钰手里:“喝口水吧孩儿,看你嘴上都起干皮了。”

  柳钰拧开瓶盖,咕咚咕咚一口气灌下大半瓶,说:“ 这么多人问,付钱哩多不多?”

  秀梅灌下一口橙汁,和柳钰一起来到马路边一个树荫里:“五一那天订了俩录像跟跟妆哩,都是八百;照相订了三十多对了,大部分都是399跟699哩套餐,仨199哩,俩999,一个1999哩,现在跟洁洁说话那一对,晌午就来了一趟,女哩非要1999哩,男哩有点各思,他家可有钱,就是他妈老厉害,他怕他妈嫌贵。”

  柳钰伸长脖子看了看那一对恋人,然后十分嫌弃地说:“一辈子就结一回婚,人家那妮儿长哩还恁漂亮,一千多块钱都不舍得花,我要是那妮儿,不照就不跟他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