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凡尘 第511章

作者:一叶苇 标签: 强强 近代现代

  马老爷子住在省政府家属院,柳侠来过好几次,他中间下车买了一箱纯奶和一袋子水果,轻车熟路就到了马家。

  马老爷子看见柳侠,高兴得不得了,连抱怨他不该买礼物的环节都省了,随便把礼物放在茶几上就把他拉到了书房,显摆自己的最新作品。

  老头儿原本只是练习书法附庸风雅,得着了马千里孝敬的曾广同的《山石兰花图》后,又练习上国画了。

  墙上挂满,案子上摊好几摞,一水儿的兰花。

  老头儿深情款款,把他心爱的兰花们讲解的环肥燕瘦千姿百态,柳侠看着却基本没什么区别,都是跟初冬因为气温偏高长疯了的麦苗似的,只不过心儿里多了两支尚未绽放的韭菜花苞。

  不过,柳侠已经不是毛头毛脑的傻小子了,他现在是个颇有城府喜怒不形于色的包工头,肯定不会把心里话随便说出来。

  老头儿讲解一副,柳侠夸一副,他把自己脑子里的成语词典来回翻,把所有跟书画和花卉有关的褒义词差不多都用了三遍的时候,马千里终于回来了。

  接收到柳侠“人生艰难”的目光,马千里回赠他一个“理解万岁”的眼神,然后大手一挥,慷慨地对家里的阿姨说:“大姐,去买几份烩面回来,都要豪华滋补的。”

  于是,柳侠中午在马千里家吃了一顿豪华滋补烩面加排骨炖土豆。

  柳侠问三大队的事。

  马千里说,具体的数字他不能说,只能说,三大队被掏空了,他回总局时账上的钱,两年之内,哪怕不接一个工程,也能让当时全队的人保持原有福利的同时,再盖一百五十套住房的家属楼,可半个月前,总局财务科和审计局的人看到的三大队的账上,只有几十万了。

  柳侠觉得不可思议:“那么多钱,焦福通都弄哪儿去了?”

  马千里说:“成业集团的房子,三套,两套一百五十多平方,一套一百二十多平方;他还包养了一个女的,大学生,你属什么?”

  柳侠不明所以:“狗,怎么了?”

  马千里说:“那女的跟你一般大,**年,二十九。”

  柳侠差点把嘴里的排骨喷出来:“我靠!”

  马老爷子稳稳当当地吃着面条,不屑地说:“腐败,堕落,陈世美。”

  柳侠心里认真地想了一下,柳石的来历是不是需要重新考虑,陈世美这个罪名对乖猫还是太恶毒了点。

  马千里面不改色地继续说:“那女的在绿城小区有一套一百二十平方的房子,三楼,里面装修的跟皇宫似的;她开一辆和焦福通一模一样的车,在金世商场对面还有个近二百平方的铺面,全款买的,金世商场对面那些房子是前年十月竣工开始销售的,当时一平方一万,是原城最高的房价。”

  柳侠心里大概算了一下,说:“这些全部加起来,也就是几百万吧?”

  马千里说:“是,南陈有个地下赌场,有人在那里见过焦福通,和那女的一起,南陈煤矿多,有钱人多,那个赌场下注是以万为单位的。”

  柳侠在南陈施工带做沙盘的时候,就听说过那个赌场,一个特别有钱的南方人开的,据说来头很硬,多少人告,那个赌场都屹立不倒。

  马老爷子冷哼了一声:“吃喝嫖赌抽,后头四样都是自己找死。”

  柳侠默然。

  一个站在上面的人管不住自己的贪念和虚荣,几百个下面的人为他搭进去前程。

  马千里自己说得也糟心,有点烦躁地敲了敲筷子:“吃饭吃饭,不说那个王八蛋了,老说他折寿。”

  柳侠又问了一句:“他最后会怎么样?”

  马千里说:“看他能退回来多少吧?估计最多也就是开除党籍,然后免职。”

  柳侠睁大了眼睛:“他把一个几百人的单位都给祸害没了,免职就完了?”

  马千里说:“这已经是好的了,他年龄也差不多了,免职后直接让他内退,如果他年轻几岁,上边再有人,那还能换个单位继续当领导呢。”

  柳侠气得烩面都不想吃了。

  马千里忽然想起来什么,对柳侠说:“那三栋新楼是豆腐渣,你可别想着买啊。”

  柳侠愕然:“豆腐渣?”他妈的,一直觉得这种扯淡事离自己八万里,今儿这是砸脸上了?

  马千里说:“老楼那边,你要是有能力,就多买两套吧,好几个老工程师都是一头沉,买咱们东区的新楼估计够呛,要是把原来的房子卖了,凑凑可能还行。”

  柳侠的脸苦楚成了失去水分的苹果:“可是,我手里就那么点儿钱,我也想买东区的电梯楼啊!”

  马千里往自己碗里挖了一大勺子排骨:“想都不用想,老子还没报呢。”

  柳侠不忿:“你在原城有家,当然不用报了。”

  马千里说:“你没有?你小子是咱们全局第一个买成业的商品房的吧?”

  柳侠嘟囔:“我那是血汗钱买的冷冰冰的商品,自己单位的是革命大家庭的温暖。”

  马千里不搭理他:“新房子的分配方案已经出来了,很快就会宣布,总局和三大队的正式职工,在咱们系统工作十年以上的都有资格报名;

  一家有两个人在本系统的只能报一套;

  超过两个的可以报两套,但其中一套必须是最小套,同时还要接受下面几个条件的限制;

  总局现在的家属院有套房的,想报可以,不过得把老院儿的房子腾出来。

  有平房的可以报,但只能报小套,想报大套和中套,平房腾出来,让没资格报的当宿舍。”

  “嚯!!”柳侠被吓住了,“那,局里的老人儿们不得骂死你?”

  总局最早的分配房和第一批集资房比现在的集资房还紧张还金贵,当时只有总局的领导和职称高的技术人员,还有其他工龄足够长的元老们才有资格分到套房。

  而总局老家属院就在直属大队旁边,离总局最多二百米,在原城现在最上档次的行政区内,属于闹中取静的最好地段。

  新区的家属院离总局至少十公里,在原城刚刚规划的东区,现在那边还比较荒凉,但那是原城市政府规划好的原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前景好。

  按马千里的分配方案,想要设计得更合理、硬件条件更好、未来的黄金地段的房子,就得放弃现在黄金地段的房子。

  柳侠估计,这种情况,是个人都得纠结,放弃哪边都肉疼。

  马千里呼噜呼噜吃着饭,一脸的不以为意:“骂也得退,总不成他们吃一套占一套,别人连个安置窝儿的地方都没有。

  资格老有优势,但也不能仗着优势踩得别人不能活。”

  柳侠看看马老爷子。

  老爷子认真地在吸骨髓,跟没听见他们俩说话一样。

  柳侠问:“你不要新房子,大姐不跟你急?”

  马千里说:“她不回来,留守荣泽。”

  柳侠的视线在马千里的脸上来回扫。

  马千里面无表情地说:“楚远给宁小倩买了个奥拓,以后她们俩搭伙儿,想回来天天都能回来。”

  柳侠继续扫描。

  马千里扭头:“你小子那什么眼神儿?”

  柳侠看了一眼老爷子,凑到马千里跟前,小声说:“你不会也看上个二十多岁,属什么的,女大学生吧?”

  马千里举起筷子就往柳侠头上摔。

  柳侠抱着碗跳起来跑出去老远。

  马老爷子八风不动,吸溜着骨髓说:“他敢,不想要那双狗腿,就给我试试。”

  马千里坐好了继续吃他的面条:“不用您动手,马鹏程那兔崽子早就等着把我五马分尸大卸八块呢。”

  他斜了一眼柳侠:“那兔崽子不是一直盼着你给他当爹呢吗?”

  柳侠头摇的跟帕金森症似的:“不不不,计划生育法那儿搁着呢,我已经有柳小猪了,我不想失去公职。”

  ……

  从原城回来,柳侠直接去了开发区。

  秀梅的窗帘店已经开起来,就在小蕤的店旁边。

  当初柳侠买下了这栋楼一楼门市房靠西头的三分之二,东头的三分之一一直没卖出去。

  五月份,柳川的家电城和小蕤的婚纱店开业;六月,尚德私立学校宣布开始招生,东区一带的房价立马看涨,于是,小蕤旁边的那三分之一人家开发公司老板不卖了,简单装修后出租。

  柳川先别人一步租了下来,给大哥大嫂用。

  虽说只是三分之一,做布店和窗帘店地方也足够大了。

  柳魁和秀梅合计了一下,把临街靠东边的地方隔出了一个大约三十平米的小间,专门卖布;剩下的二百来平方是窗帘和床上用品专卖店。

  除了于宝忠那里的布,柳魁和秀梅又去原城的纺织大世界进了几次货,林洁洁也跟着去了两次,上了很多高档的窗帘布料和辅料,照着杂志和居室装修书上的画页做了很多漂亮的款式。

  现在来家电城和婚纱店的人,几乎都会进窗帘店看看,而进婚纱摄影店的人,十有八九都会在旁边订做窗帘,有些是家里全部的窗帘,也有只订做新房里一套的。

  晓慧经常会装作路人,帮大嫂推销窗帘。

  柳侠进店里的时候,就正好看见三嫂正微笑着和一对母女在说,自己家原来的窗帘颜色恶俗款式古板,显得家里的装修格调都俗不可耐。

  现在,其他没动,就是换成了这里做的窗帘,整个家的感觉都不一样了,温馨漂亮上档次。

  而她今天来这里,是想要做两套和窗帘配套的床上用品。

  柳侠走进店里,无视晓慧与和她交谈的人,走到正站在一款幔头堆叠的格外繁复漂亮的深红色窗帘前、背对着他和一位身材微胖的女子说话的秀梅身后,叫了声:“大嫂。”

第451章 柳家日常(流水账,可跳)

  秀梅转过身,原本只是微笑的脸一下子就成了盛开的牡丹花:“回来了孩儿?吃饭没?”

  她又跟看窗帘的女子解释:“俺小兄弟。”

  柳侠微笑着对那女子点头,对秀梅说:“吃了了,俺大哥咧?”

  秀梅说:“跟花云她女婿一块装空调去了,差不多该回来了,你去那边坐一会儿,那屋我和哩有糊儿,一会儿给你炸面托儿吃。”

  柳侠过去坐在临街窗户下的沙发上,拿着一本居室装修的画册翻,他听到那个女子跟秀梅说:“还说您爱人跟您那个干公安的兄弟就帅到顶了咧,您这个兄弟也一点不瓤。”

  秀梅一点没有诚意地谦虚道:“呀,也说不上多帅,只能算不丑吧。”

  柳侠心里笑,大嫂这口气,还不如直接夸耀自己一家都帅破天呢。

  那女子其实已经订过窗帘了,不过因为手里的钱不宽裕,当时定的都是比较简单的样式,她今天过来,是想把主卧的给改了,改成她真正喜欢的特别豪华漂亮的一款。

  秀梅把她跟价格重新确定了一下,就结束了,她一过来就小声问柳侠:“咋样?”

  她问的是房子的事,昨晚上在荣泽的家人除了小莘,全部去柳侠那里吃晚饭,柳侠就把三大队的形势和彭玉国想卖房子给他的事说了,让大哥他们帮忙拿主意。

  大家的意思都是问清楚房子允不允许外卖、三大队的院子会不会出售或出租后再决定。

  柳川考虑的很仔细,他说,即便是柳侠想买,总局还未必允许呢。

  毕竟是单位的集资房,在单位不允许外卖的情况下,柳侠如果一个人买下半栋楼,那算怎么说呢?

  柳侠今天去找马千里,重点就是问这个,捎带着打听原城周边的业务行情,想在高速公路之外,再找几个工程试试。

  揽工程这种事,大家各凭本事,偶尔可能会撞在一起,但只要不是从对方的篮子里挖菜,大家都不会介意,因为那是公平竞争,只不过在众多的竞争者中,他们恰巧认识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