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凡尘 第581章

作者:一叶苇 标签: 强强 近代现代

  贾明军因为是焦福通上任后第一个调进来的,并且一来就取代了楚远的位置,一度被认为是焦福通的心腹,为三大队的老职工所排斥厌恶,柳侠也一样。

  但几年下来,大家都发现,贾明军其实是个老实正直的人,对他来说,到三大队就是一次正常的工作调动,撞上焦福通这个坎,他比其他人更难受,他总不能挨着跟人解释,他不是焦福通的人,他没有助纣为虐吧?

  焦福通的事,贾明军受到牵连,也可以说当了替罪羊,最后背了个行政记过处分,好在,杨洪通透,知道那些事他做不得主,潘留成为人也厚道,两个领导商量了后,继续让他管理财务科。

  柳侠听马千里说过贾明军的为人后,再和他见面,就主动释放出了善意,两个人之间本来也没有过直接冲突,贾明军性格和善,柳侠的友谊让他有点不知所措,但他十分高兴地接受了。

  这次柳侠回到原城医院,他还和现在荣泽分队几个老职工一起去探病。

  也在拿着个本子打勾的苏丽蓉看两个人吆喝着说话,觉得耳朵遭罪,忙里偷闲对柳侠喊:“隔这么远说话费劲不费劲呐?柳儿你过来呗,这边还没树影呢,更暖和。”

  前面的杨树林十几米高,院子里确实有树影,不过,柳侠心里再着急现在这模样也不能过去着,他笑着说:“给我发一份福利我就过去。”

  贾明军说:“成,你过来吧,过来就发。”

  一群认识柳侠的老职工几乎同时发声:“凭什么?就凭他长的好看啊?”

  柳侠没皮没脸地说:“对啊,我这么帅的脸,不能白白给你们看,要收费的。”

  一群老职工七嘴八舌笑柳侠脸皮厚。

  杨洪和潘留成本来站在路上背朝着这边聊天,杨洪这时候也忽然转过身说:“柳侠,你行了啊,你一年拿我们全队的总收入,还惦记我们这点苍蝇腿。”

  柳侠说:“哪有?比你们差远了,再说,跳蚤也是肉,有便宜谁不想占啊?”

  潘留成笑着说:“你回来呗,回来我做主,马上就给你发,双份。”

  柳侠立马哑火了。

  一群人开始笑他:“哎呦,看来还是自己干赚的多啊,你看,白给一大堆福利人家都不回来。”

  柳岸看着被挤兑得没了脾气的柳侠,笑着拽了下他的耳朵:“招来一堆炮火,不玩啦?”

  柳侠把自己窝得更舒服点,闭眼装没听见。

  不过,他装了没五分钟就破功了,因为大院里来了一辆小卡车,司机是柳魁,车还没停稳,一群小搬运工就扑通扑通往下跳,中间还夹着个小萝卜头。

  柳海给柳侠掖了掖毯子就往外跑:“孩儿,微波炉拉回来了,我去帮大哥他们送,你可别淘力哦。”

  柳长青带着老花镜,坐在阳台上看书。

  柳岸对他说:“大爷爷,我去帮忙送货,你看好俺小叔,别叫他乱动。”

  柳长青已经放下书站了起来,他对柳岸点点头:“你去吧孩儿,我坐您小叔跟前看着他。”

  柳岸迈开长腿也跑了出去。

  柳侠差点站起来,被柳长青摁了回去,他扯着嗓子喊:“大哥,这么快可拉回来了?”

  柳魁看着他笑:“别吆喝孩儿,一会儿送完大哥回去跟你说。”

  柳侠躺好,美滋滋地对柳长青说:“这一车能赚小半套房。”

  柳魁拉回来这一车,是荣泽分队年终福利的一项。

  三大队最后两年的奖金和福利都十分微薄,分队成立后,潘留成和杨洪都是攒足了劲要恢复从前的待遇,可去年他们只有半年时间,积蓄不够,年终福利虽然比焦福通时候好了很多,比起马千里的时候却还差着一截。

  今年全队上下一心,效益非常好,两个人就想年终福利上来个大点的动静,米面粮油水果干货是马千里时期多年的保留项目了,没有潜力可挖,两个人争取了职工的意见后,决定发微波炉,市场上最好的。

  柳魁把微波炉各个品牌的说明书给他们都拿了一份,两个人最终拍板了一款刚刚推出的新产品,家电城定价是一千七百九,分队七十八人,一人一台,柳魁给了他们批发价。

  有十几个老职工家里有微波炉,杨洪和柳魁协商后决定,允许职工自己去选一样电器,扣除微波炉的价格,剩下的自己掏腰包。

  苏丽蓉和宁小倩家里都有微波炉,两个人想要冰吧,结果他们这么一说,好几家都觉得有个冰吧也不错,三大队的房子都宽敞,客厅里放过冰吧完全不是问题。

  荣泽人用的都是冰箱,冰吧在荣泽没什么市场,店里没有货,柳魁临时订了十台,今天就送到这里六台。

  还有两个年轻人换成了最新型的数码电视机,这个加钱比较多。

  另外,还有五个人换成了大容量的全自动洗衣机,这个加钱更多。

  发放水果干货和其他常规福利的摊子暂停,大家都围着卡车看自己家的电器。

  柳魁请杨洪说了一下发放的具体细节,因为同样一种电器,当初大家要求的颜色或型号不一样,不能弄错。

  虽然已经送到了院子里,柳魁还是像对待到店里的顾客一样,坚持送货到家。

  微波炉不重,小雲和小雷送低层的,柳魁、柳海和柳岸负责送高层的。

  电视机和洗衣机太沉,柳魁现在也四十多了,以前家里就不让他送这些太重的东西上楼,今天也一样,还是用专门的送货工。

  柳侠看到抱着柳魁的腿看热闹的柳莱,继续扯着嗓子喊:“柳莱莱,爬回来。”

  小家伙一天就和全家人都混熟了,谁抱着玩都行,但最喜欢的是奶奶、大伯和大娘,这会儿听到柳侠叫,就歪着脑袋看了看,继续抱着大伯的腿。

  柳魁笑笑,把小家伙抱起来往家走。

  柳莱莱被放在柳侠的肚子上,柳侠碰他的额头:“小臭孩儿,居然敢不理小叔。”

  柳莱莱用洋腔怪调的汉语说:“你,不,礼貌,你,骂人。”

  柳侠伸出一个大巴掌:“再敢不理我,我还打人咧。”

  柳莱莱眨巴着漂亮的大眼睛看了那个巴掌一会儿,忽然抱着咬了一下大拇指:“五,香,猪蹄儿。”

  柳侠楞了一下,才回过神,他这是被小家伙调戏了啊,他把柳莱莱脸朝下举起来晃悠:“啊,柳莱莱你个肉糙儿,你居然敢说小叔是猪,你跟您小萱哥才见过几回呀?就跟他学会了。”

  柳莱莱咯咯笑,冲着柳长青叫:“爷爷。”

  柳长青伸出手,还没够到人,孙嫦娥正好出来,看见叔侄俩那模样,吓得叫了起来:“小祖宗,你快点给孩儿放下来,碰住你哩腿咋弄?”

  柳侠本来还想再晃悠几下,眼角却看到柳岸扛着一个微波炉箱子往这边走来,吓得他赶紧把柳莱递给了柳长青。

  柳岸要往五楼送,得转到楼的北面,他只是顺道拐到夕杨路上看一下柳侠,就抓了他个现行。

  柳侠恶人先告状:“这货说我是猪。”

  柳岸身边还跟着微波炉的主人,他不好数落柳侠,只好点点头,对柳莱说:“敢再说小叔打屁屁哦。”

  微波炉虽然不重,可一人跑十来趟,小雲和小雷也给累坏了,俩家伙送完最后一台回到家,瘫在沙发上就不动了,直到吃完午饭,大家开始商量回柳家岭的事,两个人才忽然跟打了鸡血一样加入话题。

  柳长青他们想过今年在荣泽过年,后来想想不行。

  柳长春和柳茂肯定不会放弃除夕上坟,不能把他们俩留家里。

  还有一点,柳家已经不是过去家徒四壁的时候了,他们长时间不在家,万一有人起了歹心趁着黑夜撬门盗窃,就算拿不了什么贵重东西也够膈应的。

  而且,不管是受伤的柳侠还是一群孩子,都非常想念柳家岭,一想到过年居然不能回家,柳侠和小雲、小雷都快苦楚出渣来了。

  萌萌说,如果大家因为小叔不能回去,她想自己回去,她太想弟弟妹妹和家里人了。

  那就只能回家过年了。

  既然要回去,就不能太晚,过年是最大的节日,要做很多准备的,那大家就得分批走。

  因为过年,医生建议柳侠二十六或二十七那天再去拍片复查,这样可以坚持到年后上班再去。

  柳凌和小萱也要到二十六才能回来,小莘和柳川也都是二十六才放假。

  婚纱店要忙到除夕。

  家电城已经决定二十六那天中午关门,柳魁不用留下看店,花云两口子和金环、李卫东几个人已经商量好了,他们轮流值班。

  商量了半天,最后决定:柳长青、孙嫦娥、秀梅、萌萌和两个小阎王明天一早就走,这样,在付家庄到柳家岭这一段,他们可以走的从容点,中间多休息几次。

  柳侠回去时还得用担架抬着,所以柳魁得留下,柳海也一样,上窑到柳家岭那么远呢,一拨人肯定坚持不到底,中间大家得替换。

  柳钰最后一批货昨天晚上已经发走了,他在望宁和柳长青他们一起走。

  剩下的,除了小蕤和洁洁,其他人都在二十六那天走。

  柳侠一听回家,兴奋得不行,恨不得今天就是二十六,柳岸也开始在心里打算那天路上给柳侠铺什么盖什么。

  可能外人会觉得柳侠应该留在荣泽,他回柳家岭一趟,得一大群人跟着折腾,可柳岸和家里人都不这么想,他们都觉得,在其他地方过年,根本就不是过年的感觉。

  而且就算不是过年过节,柳侠过一段也一定得回柳家岭一趟,要不他就跟丢了魂儿似的没精神。

  第一次在荣泽过祭灶,柳侠的厨房被贴了个大大的灶王爷。

  柳侠不能起来拜灶王爷,柳岸就给灶王爷多磕了几个头,看得小柳莱好生奇怪。

  柳葳指着灶王爷像对小家伙说:“给那个老神仙磕头,以后天天都能吃炸带鱼。”

  秀梅和孙嫦娥炸了一大盆带鱼放在冰箱里,每次吃的时候回一次锅,带鱼吃起来焦香入味,柳莱昨天早上吃了一口就喜欢上了,这几顿饭每次都要吃两块。

  俩小阎王在一边给大哥的话添油加醋:“连做梦都能吃。”

  柳莱莱没能经受住美食的诱惑,恭恭敬敬地给老神仙磕了三个头,然后,这顿饭他吃了三块带鱼,有一块是小阎王哥哥偷偷喂的,小家伙还小,柳海每次只让他吃两块。

  吃完饭,萌萌和小阎王领着弟弟去豫花园遛食儿。

  柳侠则躺在床上,柳岸给他揉着肚子消食,他多吃了两根灶糖,烧心得慌。

  二十四早上吃过早饭,柳长青和孙嫦娥带着几个孩子走了。

  二十六早上七点半,柳侠就到了省人民医院,十点就检查完回到了荣泽。

  下午一点,柳凌和小萱回来了。

  这次,他们没开那辆奔驰轿车,而是和罗小二一模一样的奔驰越野,但不是罗小二那辆,车牌不对。

  柳侠的所有准备都提前做好了,柳凌的车还没到荣泽,他就再次躺上担架被放进拆了后座的车厢,然后在国道口等齐了柳凌,大家一起直奔望宁。

  黄昏时分,在最后一缕夕阳中,柳侠、柳岸和哥哥们一起,回到了日思夜念的柳家岭。

第515章 回家的感觉

  上一场雪很大,凤戏山背阳的角角凹凹里到现在还有残雪未化,柳家大院却暖洋洋的,太阳照在窑洞上,挂在墙上的红辣椒和橙黄的玉米穗串串又给大院凭添了几分热闹和温暖。

  山里难得的没有什么风,今年写对子的摊子就放在外面了,两张吃饭桌并排放在东头矮石墙边,柳茂和柳海一人一张,求对联的人自己在榆木疙瘩桌子上把红纸裁剪好,喜欢让谁写就让谁写。

  柳长青从去年就不再动手写对联了,由柳魁和柳茂代替,今年他们回家晚了,好多人来让柳魁帮忙剃头,柳魁也写不了了,就让柳海上。

  中国的画家虽然不能人人都是书法家,可字至少也要看得过去,不能太丑,否则画的神格也要跟着低上几分。

  柳海本来就是以字见长,以字入画,在这方面更有心得,这些年柳长青和曾广同对他也多有要求,字绝对不能丢,只能越写越好,所以他在国外也没有疏忽了毛笔字,每天都要练习一个半个小时,因此他现在的字虽然不能说大成,却也有相当的功力,信手而出,行云流水,鸾跂鸿惊。

  柳茂跟随柳长青习字时间最长,也和柳长青一样最喜欢隶书,他的字也和柳长青颇为相像,劲骨丰肌,绵里藏铁,一如他的为人,看似温润淡泊,谦和随性,实则载一抱素,言之不渝。

  来求字的人,年轻些的都围着柳海,年长些的都围着柳茂,也有几个有点别样小心思的,还是想找柳长青写,被柳魁几个婉言劝阻后,基本都去了柳海那边。

  柳川和柳凌的字也写的很好,只是他两个都会做饭,今天要帮秀梅和晓慧劳作,忙的腾不出手。

  孩子们帮二伯六叔把摊子摆好后,就撒着欢去玩自己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