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凡尘 第605章

作者:一叶苇 标签: 强强 近代现代

  原宛公路工期要求比较紧,柳侠不敢懈怠,5月8号入驻工地,不分节假日,一直干到六月下旬,端午节前。

  他本来是打算回家过个节,回来接着干的,但他回家前,和京都几个业务上的老熟人通电话时,从对方的言辞中感觉到,自己应该去京都一趟了。

  知道他伤刚刚痊愈就亲自带队作业,几位熟人倒没有怪罪他得鱼忘筌,但都开玩笑表示,多日不见,甚是想念,说柳侠如果回京都,一定要通知他们一声,他们做东请柳侠吃饭。

  柳侠这才忽然想到,中原到京都只有几个小时的路程,他的伤已经好了几个月,却一次也没去京都见过这几位,甚至因为不能和柳岸通电话这件事,影响到了他的思维,这几个月他和这几位领导打电话也很少,站在对方的立场看,他有过河拆桥的嫌疑。

  正好,孙连朝手上的工程结束,休整一周后可以过来接替他,柳侠就和柳长青商量了一下,过完端午节,他们一起去京都。

  两个人回荣泽的路上,柳长青比较沉默,柳侠敏感地觉察出来,直接问他是不是不想让自己去京都。

  柳长青说:“不是孩儿,你有正经事,我咋能不叫你干咧?我是想叫您妈跟咱一起去京都,您妈也快七十了,身体一年不胜一年,我想趁她现在身体还中,叫她再出去转转看看,再过个三五年,她可能就哪儿都去不了了。”

  柳侠求之不得,他一直觉得孙嫦娥长年累月呆在偏僻的柳家岭,日复一日地围着锅台转,这样的人生太委屈,想尽可能地让她多到外面走走看看。

  他知道柳长青犹豫,是因为他担心孙嫦娥在自己跟前,自己会有压力,可对柳侠来说,这根本是不可能的。

  孙嫦娥是他最亲的亲人,是给了他生命的人,哪怕孙嫦娥像别人的父母那样一哭二闹三上吊来反对他和柳岸的感情,也不能抹杀她对自己这么多年来对自己的好,让母亲快乐高兴的事,任何时候都是柳侠的追求,他甚至苦于自己和柳岸的事暴露后,孙嫦娥在他面前的小心拘谨,他希望自己能有跟多和母亲亲密相处的机会。

  距离端午节还有两天,正好是周末,柳侠和父亲、兄嫂还有一群小的一起回到家,在凤戏河里洗漱完,一进堂屋,柳侠就跟孙嫦娥说去京都的事。

  孙嫦娥拒绝得十分干脆:“我不去,瓜瓜这当儿正是最叫人操心哩时候,我要是不搁家,您四嫂一天到晚一分钟都不能闲。”

  柳侠争辩:“孩儿一岁多了,独个儿会屙会尿,又不是月子娃儿哩时候,一会儿也离不开人,你咋不能出去啊?”

  孙嫦娥拿眼睛白他:“小孩儿啥时候最叫人操心都不知,亏你还养过猫儿……”

  她忽然停住了,垂下眼睛只管往烧饼里夹肉。

  原本热热闹闹的堂屋突然间就静悄悄的了,正在用刀快速剁卤肉的秀梅都像被施了定身术,站在那里大气都不肯出,小心翼翼地看柳魁。

  坐在小莘哥哥腿窝儿里美滋滋地喝冰水的瓜瓜也不吸溜了,眼睛滴溜溜地在众人脸上来回扫,不明白怎么回事。

  两个小阎王藏在柳长春身后,偷偷对柳侠做鬼脸。

  柳侠和柳岸的事,现在家里就小萱、柳若虹和瓜瓜不知道了,原本小莘、萌萌和两个小阎王也不知道的,可后来两个小阎王不知道从哪来看出了蛛丝马迹,然后,在家里略知人事的几个小家伙之间,这个秘密就公开了。

  几个孩子在这件事上表现出了惊人的冷静,如果不是小雲和小雷实在控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五一假期里的一天,小雷突然偷偷问柳侠,“你,你,你亲过俺柳岸哥没?”,柳侠肯定到现在还死撑着每次都用若无其事的样子和他们谈柳岸。

  那天,叔侄俩鸡飞狗跳地追了几道坡,柳侠最后气喘吁吁地把小雷按在了东坡一棵老杏树的树杈上,却发现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开口教训这个家伙,让他以后不准说……说那样的事话。

  一个不好意思张嘴问,一个怕被恼羞成怒的小叔疯狂修理,叔侄俩同样心虚,那天到最后,大的气哼哼,小的百般讨好,两个人居然一路和谐地回了家,小阎王冒犯小叔的事不了了之。

  可柳侠其实没那么容易放弃,他惊魂不定了好几天,不知道几个小的究竟知道了他和柳岸多少秘密,介于两个小阎王太贼,怕被他们套去更多信息,柳侠不愿意审问这俩货,就换了个他认为比较实诚的孩子套取情报,他找到了柳若萌。

  结果,小丫头给他上了一节关于当代中学生心理素质与社会伦理知识的示范课。

  小姑娘用困惑的目光看着柳侠说:“你跟俺柳岸哥又不是亲小叔跟小侄儿,您俩又都没结婚,您俩也不是傍大款当小三儿拆散别人哩家庭,你有啥好心虚咧?”

  小丫头那充满对成年人思维方式鄙视的眼神,让柳侠高兴又忐忑,不过他觉得自己好不容易抹开脸来问了,干脆厚着脸皮一次把所有问题都打发掉,他脸上发着烫说:“那个,不是,不是您柳岸哥俺俩都是男哩嘛。”

  柳若萌托着下巴看远山,老气横秋地说:“嗯,这一条俺几个确实觉得不老对,不过,俺三叔说,凡是法律没明文规定不能干哩事儿,都是对哩,法律没规定男哩不准待见男哩,那你跟俺柳岸哥彼此待见就没错,别人我不知,反正俺小莘哥跟小雲、小雷俺几个说了,俺都支持您。 ”

  这个回答让柳侠有点心酸,也有点感动。

  心酸几个小家伙的本能肯定是觉得他和柳岸是不合适的;感动小家伙们明明觉得不合适,可还是在努力找出理由说服自己,接受他和柳岸的事。

  柳侠因此对自己能生在柳家的庆幸又增加了几分,私下里给几个小家伙的零用钱又增加了一大截。

  不过偶尔,柳侠也会希望这几个小的还是不知道这件事比较好,就像现在。

  几个小家伙不知情的时候,他们根本不觉得孙嫦娥那句话有什么问题,他们要么热烈讨论一番到底哪个年龄的小孩更让人操心,要么趁机笑话柳侠以前说他会养孩子的言论都是吹牛,根本不会出现现在这种凝固的氛围。

  而现在,几个平时佯装不知情的小家伙出于本能,也成了凝固分子中的一部分,局面就这么尬在这里了。

  柳侠做为罪魁祸首,内心愧疚,只好亲自上阵,硬撑着盘活气氛:“呃……呵呵,我……不是忘了嘛,我就养过一个猫儿,妈你养了咱家一大群,我没你经验丰富嘛。”

  孙嫦娥过来,把一个鼓墩墩的烧饼夹塞到柳侠手里:“将会走哩孩儿最叫大人操心,会跑会走了,又不知啥危险,看见啥都光想招招摸摸,最容易出事儿。前几天您四嫂俺俩搁屋里炸面托儿,一眼没看见,瓜瓜就跑到沟沿上了,孩儿差一点轱辘下去。”

  她因为柳侠和柳岸的事难受了大半年,但都是自己闷在心里难受,对柳侠是一句重话都没有说过,每次无意中因为这事出现尴尬场面,她还会想办法岔开话题,如果她一时想不出化解的借口,其他人主动调节气氛,她马上会就着台阶下,不让尴尬的气氛继续,今天她还是这样。

  柳侠对母亲的用心心知肚明,也顺杆儿爬,他拉住了孙嫦娥的手:“那咱就叫四嫂跟瓜瓜他们都去啊,还有俺二叔,咱家就他跟瓜瓜没去过京都,这回咱全家都去算了,反正咱俩大院子咧,去多少人都住得下。”

  玉芳和柳若虹赶着柳二狗去地里摘西瓜了,柳钰这几天在原城装修五金街的门脸,柳长春代表全家回答:“那可不中孩儿,这么多人都去,你该成天操心俺了,还咋干自个儿哩事?”

  柳侠说:“榆钱巷就搁市中心咧,您想去公园或景点耍,出门就能打到出租车,不用跟老杨树胡同样,每次都得俺开车送;再说了,小雲、他几个又不搁家,没人淘力,有啥操心哩?”

  小雲和小雷现在初三,马上要迎来一个最轻松的、没有作业的暑假,但暑假过后,紧跟着就是地狱式的三年高中,柳海心疼他们,临走的时候说好了,让他们这个暑假去德国玩,出国需要的各种资料都已经准备好了。

  正好冬燕也想趁着生意上的淡季,带着胖虫儿出去旅游,她还想带上小萱、柳若虹一起去,最后两家商量了一下,干脆和锅吧,这样晓慧也不用因为两个小阎王单独坐飞机担惊受怕了。

  这个暑假,将会是柳家这么多年来最安静的一个假期了。

  柳海的计划里也有萌萌,可小丫头坚决不干,柳川给他们办理出国手续的时候,萌萌根本不配合,她说她好不容易有个假期能安心呆在柳家岭了,哪儿都不去。

  柳长春从来不会拒绝柳侠的要求,可今天,他却很坚持:“那也不中孩儿,您都忙,去人多了耽误您干活。”

  柳侠和柳川交换了一个眼神,看似妥协地说:“叔,小雲跟小雷还没考试咧,等他们考试完,到小萱他几个该走哩时候咱再说这事吧。”

  柳长春心灵手巧,在技艺上有着比一般人敏锐的天赋和钻研精神,他这样的人如果在外面的世界,有个不错的职业,不说出人头地,至少也能活出一个精彩的人生,但因为他生在柳家岭,他的才华一点点被贫穷消磨掉,只能困守这个小山村一辈子,他的见识也因此被严重局限。

  现在家里条件好了,柳家兄弟几个都想让二叔能多出去走走看看,过去不可改变,但他们希望柳长春的将来能多姿多彩一些,同样生活在柳家岭,心里有一个广阔的世界,和只知道凤戏山这一亩三分地,心境是大不相同的。

  这次决定孙嫦娥去京都后,柳侠提出让柳长春也一起去,柳长青和柳川、柳魁都十分支持。

  柳长青单纯地想让这个本分厚道的兄弟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柳侠和柳川、柳魁却是除了以往的想法外,这次还有点特别的心思,他们这次不打算让柳长春像以前出门那样,只是就近看几个景点,他们想让他去更遥远的地方感受一下,世界是多么的广大,每个人在其中都只是沧海一粟,让他知道,柳家岭那些困扰他、让他夜不成寐的人和事,其实微若尘埃;这个世界如此仓促忙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要过,没有人会把精力用在时时关注别人的人生——柳侠和猫儿的事,在别人的世界中,根本不值一提。

  柳长春还是很了解柳侠的,听柳侠那句话,就知道他心里应该已经有了主意,他再次强调:“幺儿,我真不去孩儿,你可别瞎生法儿。”

  柳侠情绪有点低落地说:“你要真不愿意,那就算了,其实我想叫您去,主要是因为榆钱巷那个家,从我买来就冷冷清清哩,我想叫您都去,热闹热闹,能给新家积攒积攒人气,人家不都说新家人气足点、人码旺点才好嘛。”

  柳长春是从心底里疼爱柳侠,柳侠这番话一出口,他立马就妥协了:“孩儿,我不知你还有这个意思,那,叫您四哥四嫂他们都去,还有孩儿们,都去。”

  柳侠得寸进尺:“二叔,我想叫你也去,你去看看那儿都缺啥小物件,你回来好自己计划着编,我想给几个厢房哩顶都用席棚起来。”

  柳长春犹豫地看了一圈,一家人都只是看着他笑,他只好说:“那,那中,二叔,也去。”

  就这样,六月底,柳长青、孙嫦娥、柳长春、玉芳、瓜瓜和另外几个小的,一起到了京都。

  柳茂、柳钰、小莘和萌萌没有来,小莘过了暑假就是高三了,暑假只休息两星期,天热,他不想来回折腾。

  柳钰是原城的门市部和厂里都忙,走不开。

  柳茂是因为必须留下一个人守家,他们家和柳长青家早就不是原来家徒四壁的时候了,长时间家里没人,难保不会有人起歪心思。

  萌萌不用说了,她最喜欢的地方一直都是柳家岭,她说她明年初三毕业可以考虑出去玩一趟,今年就在家里陪爸爸。

  听说爷爷奶奶和二爷他们都要来,柳葳乐坏了,接到柳魁报信的电话到柳长青他们一行人到京都,中间只有六天时间,他和柳凌就把家里所有需要住人的房间都装上了空调,榆钱巷的家还添置了两张大床和许多日常用品。

  唯一让柳葳遗憾的是三个弟弟和厉害妮儿只在京都稍作停留,就要出国玩去了,他想把京都的家变成柳家岭那样热热闹闹的家的想法暂时实现不了了。

 

第539章 柳侠的玉佩(修改bug)

  外出的次数多了,许多事上就有经验了。

  这次,柳侠没有让孙嫦娥坐火车,而是提前让她吃了晕车药,坐柳侠的大越野副驾座,孙嫦娥一路看着风景,舒舒服服就到了京都。

  柳瓜瓜第一次出远门,大家担心小家伙受不了长时间呆在火车封闭的环境里,干脆让玉芳抱着他也坐了越野。

  车子足够宽大,后排座放倒,可以临时当床用,一路上停了六个服务区,小家伙到京都的时候活蹦乱跳,和哥哥们第一次到京都时因为晕车蔫鸡一般的状况截然不同。

  冬燕一看到柳瓜瓜就抱着不撒手了,跟玉芳嚷嚷:“把柳若虹跟这小宝贝给我吧,你再生几个,反正咱们老家计划生育也管不到。”

  玉芳抿着嘴笑:“中,俩都是气人精,你不嫌弃就都领去吧。”

  柳若虹蹦起来抗议:“我早就成好孩儿了,俺娘都夸我最乖。”

  胖虫儿拉过柳若虹瞪冬燕:“妈,你别吓虹虹中不中?你再吓她以后才不来京都咧。”

  他吵完了老妈,又对柳若虹说:“走,咱去大哥那边,不理大人,大人最没意思了。”

  曾广同穿着白色老头衫和大裤衩子,笑得满头银发乱颤。

  他接到柳侠进市区的电话才放下手头的工作,手上还有几点没有洗净的油彩,他领了学校新校区图书馆和几个主要大厅的壁画设计,这大半年忙得脚不沾地,知道柳长青、孙嫦娥他们都要来京都,他这几天都在加班加点。

  柳葳把委屈的不行的柳若虹拎肩膀上驮着,扶着孙嫦娥往院子里走:“奶奶,你快来看看俺小叔多能,他买哩院子一个比一个美。

  孙嫦娥看着大门上那复杂的各种砖雕,扭着头找柳侠:“孩儿,这个院子得多少钱啊?”

  柳侠茫然脸:“跟老杨树那个差不多啊,咋了妈?”

  孙嫦娥还能不了解柳侠?一看就知道他在装:“你别哄我,我不傻,老杨树胡同恁远,这个搁这么热闹哩地方,咋能差不多?”

  柳侠嘴硬,死不承认:“这个院子小啊,老杨树胡同那个,按房子来说是两进,按面积,比人家三进四进还大咧,这个小多了,没后花园,房子也窄可多。”

  孙嫦娥走进院子,看看,院落确实没有老杨树胡同的家大,可是,那个家的二门就是个简单的月亮门,墙也只是一道象征性的矮墙,这个墙可讲究着呢,中间那个门也花俏得很,光凭这几个门,这院子就不能便宜。

  柳凌及时上来解围:“这个院子不临街,不能做门脸房之类哩赚钱用,确实不算贵妈。”

  孙嫦娥看看一圈新刷了漆的抄手游廊,越来越不信柳侠和柳凌的话,不过,她不想扫孩子们的兴,就没再继续纠结,而是由衷地感叹道:“这又是过道又是走廊哩,要是不熟悉,搁自个儿家也会迷路吧?”

  谭家大院虽然更大,却没有严格遵守京都传统四合院的各种风水布局,进了大门就是敞敞亮亮的院落,一眼就能看见二门;而何家的先辈是上个朝代的官员,可能因为身份的原因,何家的住宅十分讲究风水,内部结构严格按照京都那些年最经典的格式修建,在柳家岭没有院墙的大院里生活了几十年的孙嫦娥,真心觉得这院子左一个门右一个门的,实在绕得慌,不过,也真是漂亮啊。

  柳侠偷偷晃柳凌的胳膊:“我就半年没来,咋变化这么大咧?”

  柳凌说:“哪儿变了?就是给外面暴露着的木头都刷了刷漆,种了两棵树,几个花。”

  何家父母因为唯一的儿子何宝林的命格跟宅子犯冲,早就有心卖了这个院子,所以房子维护的不太好,门窗和抄手游廊的油漆颜色已经潲得非常陈旧了,柳凌和柳葳知道柳侠买这个院子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柳岸毕业后回来做准备的,想到柳岸很快就会回来,两个人春节后就请曾广同帮忙找了手艺可靠的工人,把所有需要油漆的地方都打磨刷新了。

  何家的房子和谭家的一样,原材料都是货真价实的好东西,那个年代的手艺人也讲究,房屋的内部质量非常靠得住,除了油漆褪色的厉害,屋子的其他硬件没有问题;至于室内软件,这个得交给柳侠。

  四合院普遍存在绿化率偏低的问题,柳家人喜欢满眼翠绿的自然感,柳凌和柳葳就自己做主,在头进院子里栽了一小片竹子,一棵银杏,两棵海棠。

  正院西北角那里,原来有个用石棉瓦搭的杂物间,柳凌和柳葳把杂物间拆掉,栽了棵银杏,东北角栽了棵半大的鸡爪槭;冬燕又从老杨树胡同那边的家里收了些凤仙花和烧饼花的花籽,洒在竹子和葡萄架旁,这两种花现在都开的正艳,所以,现在的院子和原来何家住着的时候相比,看起来多了无限的生机。

  提前大半天到达的小家伙们已经把躺椅、小桌之类的都搬到了那棵大杜仲树下,连茶水、红枣枸杞莲子羹和冰镇的冰糖绿豆水都准备好了。

  孙嫦娥喝了碗红枣莲子羹,和柳长青并排躺在躺椅上,看着精美漂亮的院落,悄悄对柳长青说:“成天往家给咱拿钱,还搁外头置这么大的家业,孩儿老不容易。”

  柳长青拍拍她的手:“可不,好在还有小凌跟小葳这几年一直搁他身边陪着,要不,孩儿一个人离家这么远,孤伶伶一个人搁外头劳碌,才艰难咧。”

  孙嫦娥看着西厢房,默不作声。

  柳侠进屋洗了脸,喝着绿豆汤跟云健打了个电话,出来时候感觉孙嫦娥看自己的眼神有点特别,就走过去问她:“妈,咋了?”

  孙嫦娥拉着他的一只手搓摸着,摇摇头:“没事儿孩儿,就是看你买这么好哩地方,老高兴。”

  柳侠拉过一个小凳子,坐在她身边:“你待见这个院儿啊妈?”

  孙嫦娥说:“待见,可待见。”

  柳侠笑得一脸都是大白牙:“嘿嘿,那就中,以前都得叫您过一大片臭水坑才能到家,我觉得可对不住您,您待见这儿就好了,以后您来京都都住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