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球成名 第124章

作者:摇曳菡萏 标签: 都市情缘 天之骄子 近代现代

电视机前,有不少米利托和卡瓦尼的球迷在挥舞着拳头叫嚣:“你看不起我们喜爱的球员么?”但更多的人则是对着电视机里的解说员翻一个白眼,撇嘴道:“你这说的不是废话么!”

圣尼古拉球场内寂静无声,从比赛一开始就鼓足了声音为球队加油的巴里球迷们全都沉默了。在前五十分钟,场上比分还是0:0的时候,他们还可以疯狂的大叫,并叫嚣着“尤文图斯不可能从圣尼古拉带走胜利!”。但现在己方都被灌了2个球了,而且比赛时间也只剩下不足20分钟了,巴里从此刻开始,彻底无力回天了。

被打晃了的巴里球员们再也无法组织起一次能看的进攻了,他们的球员大部分都缩在禁区附近,不过这倒也带来了一个正面效果——尤文图斯没能再轰开他们的球门了。

比赛最终以2:0的比分结束。

……

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巴里主教练文图拉随便回答了记者的一两个问题,就早早的离开了。

胜利者的代表,卡佩罗与林志高、布冯、佩佩则坐在台上等待着记者们提问。

作为比赛的大功臣,林志高自然是不会被记者们放过的。

当有记者让他对自己本场比赛的表现作出一个评价时,林志高想了想,说:“正常发挥,但不是很完美,因为有一个遗憾。”

《都灵体育报》的记者适时提出:“什么遗憾?”

林志高正准备回答,他身边的维拉蒂突然将脑袋凑了过来,对着话筒说道:“林想在这场比赛里打入首个联赛入球的,可惜没能成功。”

记者们交头接耳了一下,很快就悟了:“那林你跟伊布还真是有缘,他抢了你的首个联赛入球,你比他先一步登上射手榜第一的宝座,现在你们谁也不欠谁了。”

林志高笑了一下,没有说话。

《晚邮报》记者举起了手:“可以谈一下你这个赛季的目标么,林?”

林志高笑道:“帮助球队获得更多的冠军?”

“你们上个赛季就已经是三冠王了,你说的更多的冠军,指的是四冠王及以上?”

林志高看了卡佩罗一眼,卡佩罗正坐在位子上研究自己的手指头,表情很正常,没有对记者的这个问题作出任何的反应,甚至连投过来个眼神都没有。

但林志高明白,卡佩罗的这个表情以及默许了他可以作出怎样的回答,于是他说:“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希望可以在欧洲赛场上作出突破。当然,国内的赛事也是不能放松警惕的。”

“那对你自身的个人荣誉,你有什么期望么?”这次是一名中国记者。

“我希望自己能获得意甲联赛的金靴奖。”林志高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答出自己心中所想。

新闻发布会大厅顿时炸开了锅,“无冕之王”们兴奋不已,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向着林志高抛过来。

林志高确实有些应接不暇了,他没想到记者们会对他的一句话做出如此大的反应。他不就是期许了一下自己的目标么,又没说自己一定会得金靴,他们怎么都这么激动?

“卡佩罗先生!您对林的这番话怎么看?”在记者们纷纷围着林志高不放的时候,一个记者却另辟蹊径,找上了卡佩罗。

卡佩罗仍旧是那副面无表情的样子,盯着记者看了几秒钟,看的记者都快发毛了之后,卡佩罗才慢慢道:“有目标,那就去达成它。”

“那您是支持林的这个决定了?”

卡佩罗不置可否。

第127章 媒体炒作引发的连锁反应

那些没有经历过上世纪8、90年代,意甲联赛即等于小世界杯盛况的年轻球迷们,往往很难喜欢上意大利的足球。年轻人大部分觉得意大利足球沉闷无聊,不如西甲跟英超那样激情四射,而且缺少巨星,娱乐资讯又不发达,炒起自家球星的绯闻八卦都没英国小报那么给力。

其实并不是意大利本土记者们不乐意挖掘自家球星更多的八卦去卖钱,只是他们写出来的大多报道没球迷买账啊——意甲节奏偏慢,后防线上的防守力度又号称混凝土一般,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难进球的联赛了,西甲英超的前锋们踢习惯了快节奏的比赛,要他们去意甲踢球的话,如果他们能在英超一个赛季进30个球,在意甲里,很可能连20个球都进不了。

再加上比赛中意甲后卫们也往往对对手前锋下脚下的很“卖力”,这几年意大利许多豪门,诸如AC米兰、国际米兰都或多或少闹出了点财政危机,经营的是不够英超西甲那样好,就造成了很多知名的前锋们不乐意去意大利踢球的现况。

足球的激情在于什么?在于进攻。

只有进攻才能让球迷们兴奋,只有进球才能让球迷们狂热。在球场内球迷们追逐着那些成名的前锋们,在球场外,球迷们也更乐于看到前锋们的八卦。

试想目前足坛里最出名的那几个人,哪个不是因为进球多而受到世界瞩目的?做到圣卡西那种地位的门将不算,中场球员里小猪施魏因施泰格、斯内德、哈维、小法等人虽然在球迷心中鼎鼎大名,但在非球迷心中,远不如C罗梅西等人那样有知名度。

谁都知道哈维是巴塞罗那的灵魂人物,但他为什么年年入围金球奖前三名,又年年输给别人?因为站在幕后勤勤恳恳为人付出的球员,永远没有站在台前进球的前锋们风光。就连如今人们评价梅西、C罗谁更强的标准,也是看他们哪个进的球更多。

如今的意大利足坛缺少话题性的顶级前锋,也渴求这样的人。老一代的巨星们巴乔、维耶里、因扎吉、托蒂、皮耶罗等人退役的退役,转会的转会,年轻又有炒作潜力的球星如巴洛特利等人,也不在意甲踢球。找来找去全联赛好像只有一个伊布具有点话题性,可全世界都知道他是一个坏小子了,再加上伊布想去巴萨混成世界巨星,却又灰溜溜的回到了意甲,还是个“三姓家奴”这点,也让很多记者跟球迷不想再关注他。

报道后卫门将们的新闻,球迷们不喜欢看。报道国内联赛的前锋们吧,又不是太老就是被球迷们看的快厌倦了。意大利的体育记者们也很盼望联赛里出一个具有正能量,又实力强话题性好的世界级前锋啊!只是意甲联赛产顶级前锋的速度太太太不给力了……

林志高初到意甲的时候,记者们对他兴趣缺缺——一个中国人,年轻稚嫩,不是正经的青训营出身,而且刚转会过来就被卡佩罗按在了板凳上好几个月,这让许多记者都是懒洋洋的在林志高报以关注。

但是随后,林志高自己的表现使记者们对他的兴趣大了点。他球踢的越好,知名度越高,记者们越是想对他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如果能把林志高打造成一个专属意甲的巨星,那就更好了!可是挖来挖去,怎么总是缺点什么呢?

记者们猛然醒悟——啊!缺爆点!

一个职业球员想要变成球星,除了要有出色的技术以及傲人的荣誉之外,他们的私人生活里也要有独特之处,才能使名气像滚雪球那样越滚越大。比如说C罗的个性和风流、巴神那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举止、小贝的英俊以及与维多利亚的婚姻……等等等等。

林志高有什么话题是可以让记者们大做文章的呢?

他没有女友,所以没绯闻。当有女球迷非礼他,以及意大利女神塞西莉对他发起挑战的时候,记者们摩拳擦掌的想借题炒作一番,但因林志高的不配合,以及一些不能言说的原因,炒作绯闻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

那么丑闻呢?林志高不吸毒、不招妓,他甚至还不抽烟不酗酒!除了在自己国家的比赛里竖起过一次中指外,他甚至没让记者们看到过他爆粗口的样子!怪癖?他又不爱没事儿就烧自己的房子玩儿,还冠名曰在研究火箭发射的道理,也不喜欢扣自己鼻屎再放进嘴巴里。

穆里尼奥曾经面对记者夸赞林志高的那段话的确没讲错,林志高是一个如今在足坛里非常非常难见的好孩子——好到让记者们对他又爱又恨。

但在新闻界,好孩子可不讨记者跟读者们喜欢,总是闹点绯闻或笑料的球星才是他们的大爱。

就在记者们都想剑走偏锋,去挖一挖林志高的成长史,或者他跟巨星好友们的友谊的时候,爆点来了!

林志高在新闻发布上公开说自己的新赛季目标是联赛金靴!他甚至还提到了尤文图斯将超越上个赛季的三冠王!

虽然原话林志高说的很谨慎,但是记者们不怕!他们有笔杆子,有出众的才华,他们完全可以把林志高的话曲解一番,改成“林志高豪言壮语向伊布发起挑战”怎么样?

哈,一个年少轻狂的天才球员形象顿时呼之欲出了!

……

《林志高誓夺联赛金靴》——都灵体育报

《伊布遭遇后辈挑战笑言自己无所畏惧》——米兰体育报《在两个世界级前锋之间燃起的战火?》——晚邮报

意大利本土的记者大多亲临了新闻发布会现场,所以他们都知道那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所报道的新闻也大多围绕着林志高的赛季目标上展开,并且有意无意的,把他跟目前意甲最好的前锋伊布联系在一起,制造点他们之间的小矛盾,如果能引起真的矛盾?那可就太棒了,因为那样至少一段时间之内,记者们不愁自己没料可写了!

米兰的体育记者甚至还专门找到了伊布去煽风点火,来自瑞典的坏小子伊布也是高傲的厉害,不过他并没有因为记者的一点挑拨就真的上当,他只是说“自己不怕任何挑战,别人想试就尽管来”。

但是,如果说意大利的新闻还算靠谱的话,其他国家的报道就扯的没边儿了——新闻界其实大都如此,当版面凑不够足够的报道,需要点其他联赛的新闻来填充的时候,一些记者就去找当地的报纸头条改编改编,然后搬到自己的报纸上面去。

稿件的内容当然不能全部照搬,所以很多记者就是在50%的事实基础上,再加上50%自己的见解,于是其他联赛里对于这件事的理解就变成了:《尤文球星发布会上放狂言》——世界体育报

《林志高:这个赛季我们将是四冠王》——太阳报

《年轻就必须狂妄?》——队报

其中德国《踢球者》杂志还专门为此出了一个特刊,名字就叫《是谁毁了我们的年轻球员?》,当然这整整多达五页的特稿不可能全是讲林志高的,但却是以林志高为起点,提到了十年来足坛中涌现的一系列起初惊艳、最后却因为各种原因而消失在大家视野里的年轻天才们。

这篇报道中有这么一段话,犀利且发人深省:“球坛中总是有那么一些球星,年少成名,天赋惊人。他们都大多原本性情温和、单纯,是教练心中的好弟子,队员眼中的好兄弟。但是随着时光的流逝,不知道因为什么样的原因,我们眼中的这些好孩子们,却都渐渐变了样。”

“鲁尼16岁就为英格兰国家队征战,但他年纪越大,招妓酗酒打人的报道就越多。曾经意大利足坛最有天赋的少年卡萨诺,却离不开酒吧与夜店,最终与巨星名号失之交臂。是谁让法国天才,20岁就成为了世界级球星的阿内尔卡被人们所遗忘?现在又有谁记得英格兰国宝加斯科因?克鲁伊维特曾经在欧冠决赛里绝杀AC米兰,但丑闻的频发使他终究没有成为第二个巴斯滕……”

“是什么腐蚀了这些年轻球员们的内心?是什么阻碍了这些他们的事业,甚至对之进行了扼杀?是不堪重负的名声?还是年少叛逆的心理?是金钱美色的诱惑?还是缺乏有效的自制力?已经成名的少年就有如此多的人发展坎坷不顺,那在我们照相机没有关注到的角落里,又有多少年轻的天才,因为各式各样的原因,连流星般的闪光都没有,就泯然众人?”

“当林从英超开始成长的时候,我们用怀疑、审视的目光看了他好久,才不得不承认这是一名百年难得一见的天才亚裔球员。他年轻、稚嫩、单纯,又活泼、开朗、勤奋,就连能力超凡的英国小报记者都不得不承认,在林的身上,他们只看到了正面的,积极向上的能量。然后他以2000万欧元的身价转会到了豪门尤文图斯,那时候我们纷纷赞叹着称:足坛中终于又出现了一名具有巨星潜质的天才少年。”

“但是,这阵子在意大利流传的沸沸扬扬的报道却告诉我们,那名曾经从英格兰扬名,单纯活泼的水晶少年,也发生了改变。在联赛开始后的第一场比赛里,就声称联赛金靴与四冠王是自己的囊中物?这简直是今年足坛中最自负狂妄的一句话!”

“我们仿佛可以看到,曾经在许多年轻天才身上发生过的事,似乎又在此刻进行了重演。这是一个令人煎熬的过程,它将来带悲痛的后果。足坛中频发这样的事故,足以令我们每个人深思——怎样才能令我们的年少天才们避免夭折的命运?”

……

德国《踢球者》的特刊在世界足坛中引起了强烈的震动,多达50多个国家的报纸杂志转载了这份特刊,从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再到林志高的故乡亚洲,球迷与记者们一次有一次的讨论、回忆那些曾在球场上昙花一现的少年天才们,然后不得不又一次震惊的发现:年少成名球星的夭折率,实在是太高了!

而且,因为梅西13岁就被带到拉玛西亚,最后成为世界巨星这一代表太过典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豪门球队开始了对足球神童们的拔苗助长——以前,20-24岁的球员们才会被俱乐部签下,被称为新秀。但是现在,10-14岁的少年们才是各大俱乐部重点争夺的对象,因为投资足球神童,一旦发迹,利润是无与伦比的惊人。

许多人开始深思,十几岁本应该是少年们享受运动的快乐,感受青春美好的年纪,也是一个人人生观要形成的重要时期,如果有人在这个年纪接触到了过多的炒作、金钱毒品性的诱惑,那他还有几分可能不会变坏?恐怕这才是足坛中许多希望之星早早的失去奋斗的动力,甚至陨落的源头吧!

或许就连那些最先挑唆起整件事的意大利记者们都没有想到,为什么几篇报道就可以引发如此的连锁反应?他们的初衷,只是将林志高原本健康正面的形象打造的骄傲自负一点啊!

但比这些记者们还要茫然的,就是林志高了。

来自于四十多家报社的记者电话,三十几份专访邀约,几十个国家的体育报纸上都提到了自己的名字,但其中的一多半是悲观的、负面的揣测和评价。

一堆堆的记者挤在林志高别墅,以及训练场外面,人数多的保安赶都赶不过来,卡佩罗气恼的声称:“以后再也不让你独自面对记者提问了!看你给我找的这些麻烦!”

约翰和梅西的交叉短信响个不停,就连更衣室的队友们都摸着他的脑袋问:林,难道你背着我们干了什么坏事儿么?

就连林长安都从国内打来了电话,说是网上有很多言论声称林志高也要“被毁了”,林长安想知道“被毁了”是什么意思?他明明觉得自己的儿子很正常啊。

林志高觉得自己更正常。

其实,他都有点怀疑除了自己之外,是不是所有人都犯神经病了。

好在他还有一个全能的经纪人,在蒋书鹏的调查下,林志高终于搞明白了这是怎么样的一个乌龙事件:意大利记者想炒作点自己的新闻——一不小心戳中了境外媒体的G点——大家开始群HIGH起来——《踢球者》的记者太兴奋了写的文章太煽情,引发了大面积的轰动与转载——大家都觉得林志高要变坏了!

林志高摸了摸鼻子,给约翰打去了电话:“你觉得我要变成足坛坏小子了么?”

约翰思考了一下,问:“哪种坏?”

林志高委屈的说:“他们都在说我会变成鲁尼、卡萨诺第二。”

“你不会变成他们那样的,林。”约翰语气温柔的安慰他道:“首先你没有暴露癖,长得也比卡萨诺帅多了。而且你也不胖,看你头发的浓密度,未来二十年内别说秃顶了,连一根白头发都不会出现的。”

“我没有在谈论外表!我说的是性格和品质,比如说酗酒泡夜店招妓什么的……”

“你在指最近像苍蝇一样嗡嗡嗡的记者们?”约翰轻挑了下眉毛:“喔,他们会安生的,我保证。”

林志高警觉的问:“你要对他们做什么?”

“一点无足轻重的小警告,放心,绝对不会很过分。”约翰不咸不淡的说了句,然后就开始转移话题:“其实你就算具有那些特质也无所谓,我会同样喜欢的。”

“你喜欢我酗酒?”

“其实喝点小酒之后的你更可爱,醉醺醺的,动作还很大胆。”约翰笑的别有深意。

林志高脸红了一下,然后撇嘴:“我打人、爆粗口?”

“那会显得你更加男子气概一些。相信我,林,如果你翘着兰花指像个女孩子一样才会让我更受不了。”

林志高脑补了一下自己娘炮兮兮的场面,然后情不自禁的抖了一下:“那招妓呢?这个你总不可能也接受。”

约翰笑的更坏了:“有免费的在这里,你怎么舍得去找那些花钱的呢?”

摸着自己滚烫的脸颊,林志高无比庆幸这只是在打电话!

……

日常训练结束后,皇马更衣室内。

卡卡想问C罗借一条干净的毛巾,他自己的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C罗还在里面冲凉,随口答应了一声。卡卡打开C罗的更衣柜柜门,毛巾还没看到,先从里面却掉出一堆被翻的乱七八糟的报纸。

先找到干净的毛巾擦着自己滴水的头发,卡卡坐在长椅上,低头翻看那些报纸——英文、葡萄牙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甚至还有法文与德文。

至于报纸的内容?正是如今在皇马更衣室里,也被热议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