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的职业素养 第639章

作者:童柯 标签: 近代现代

整个京城都能听到那丧钟响起的声音,回荡在每一个人耳中。

唯一在最后陪伴在帝王身边的梅妃,或者现在该说是梅贤妃却静静地回到自己的住处,屏退了所有人,内侍们皆是以为梅妃伤心过度,但梅珏却是满脸的平静。

她望着手中的毒酒,呵呵笑了起来。

“结束了……一切都……”

这是她早就准备好给自己的,连现成的理由都有,悲伤过度,随帝而去。

无论今天成功与否,她都没想过再活下去。

正当她要一饮而尽的时候,忽然门被推开,留在宫廷里原本隶属于邵华池管辖的十二护卫的诡子及时出现,一个飞镖射中了那杯毒酒,杯子从梅珏手中掉落,砸到了地面上,毒液洒了一地。

邵华池面无表情地走了进来,看着反应不过来的梅珏,“您这是在做什么,殉情?”

“瑞王,你这时候不是应该在养心殿吗?”所有的皇子大臣都不能轻易离开,而是应该商量帝王后事以及新帝登基的事宜。

“他让我在帝崩后看着母妃的情况,看来果然没错,你想寻死?”

这个他,自然指的是傅辰。

“……我已经做到了当初的约定,我的死活我自己决定。”见事已至此,梅珏也说了实话,她长久以来支撑自己的执念已经完成了,一旦没了目标后,她自然而然产生了这个念头,而傅辰也在之前阿一派人暗杀的时候察觉出了这点苗头。

“如果,你的肚子里有了骨肉呢?”

“你说什么……我!”梅珏不敢相信地望着自己还完全没有反应的肚子。

“你可以寻太医来确认。”

梅珏从惊讶中回神,慢慢冷静了下来,对这个名义上的儿子她有些看不透,“你想要什么?”

“我希望你和这个孩子都好好的活着,有我邵华池一天,就有你和孩子的一天荣耀。”

“为什么,这对殿下有什么好处?”梅珏想说的是,这与你瑞王又有什么关系。

她若是随帝而去,应该是所有人想看到的局面,是新的后宫平衡伊始。

换成傅辰有这份善念她是相信的,傅辰这类人看着心狠手辣,实际上弱点颇多,同情弱小,常会做一些在外人看来吃力不讨好的事。

但殿下却是刚刚相反,虽然七殿下是她名义上的儿子,但平心而论,她觉得他心机深沉,并不好相与。他无论是民间还是宫里,口碑和名望都非常好,不是贤王胜似贤王的名号就是在宫里的她也是听过的。瑞王看起来大公无私,实则是这宫廷内斗的缩影,典型的权利斗争下的男人,为利益可不择手段。无论表现的如何,他做每一件事都可能有不少目的。

邵华池不欲多说,他与梅珏关系还不错,这时候拦下来也算成了一场母子情分,“母妃何必多虑,伤身。望母妃好好静养,儿子身有要务,就先告退了。”

好处,自然是有的,不然他又何必在这紧要关头派人看着梅珏,然后亲自过来劝下。

一是梅妃的孩子对他没任何威胁,二是傅辰醒来可不会希望听到梅珏的死讯,三是为新帝登基做一个网,无论这个网是否能派上用。

四,也是最重要的:羁绊。

傅辰是个很难被约束的人,他也不舍得约束。哪怕现在承诺与自己在一起了,但任谁都能察觉,这是他的威逼利诱外加傅辰的感激献身,邵华池连真相都不在意了,那也不介意做一些更让傅辰牵挂的事,不断的加强这方面的隐形牵连,牵挂的越多,傅辰越难离开。

打断了牙齿还连着筋,傅辰若是想离开,也要考虑考虑这京城中有多少与他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人。

邵华池走出了永梅殿,就看到不远处站着的穆君凝。她也早就看出了梅珏状态不太对,所以尾随而来。

邵华池像是没看到她,脚步都没有停一下。

他和穆君凝都是对方的心病,但两人又因为宫内宫外的党争以及御外,不得不偶尔联系在一起,邵华池虽然对她厌恶入骨,但现在也只是无视罢了。

穆君凝听了全程,瘦弱的身子半倚靠在大树边,一边轻轻咳了两声,苍白的脸上全是讥诮,“为了绑住他,你还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邵华池继续向前走。

“你这么自私,迟早……会有报应的!他若是知道,定会离开你这卑鄙无耻之徒!”

离开两字,彻底戳中了邵华池的一根弦,阴冷的目光死死锁定着穆君凝,“呵,谁不自私?别说的自己有多高尚,你当年可是为了自己和女儿,直接把他卖给了我。你尽管去说,看他信你还是信我。”

“你真是……不要脸!”穆君凝有些气的语无伦次,当初的事,她本就后悔,还一直被邵华池踩着痛脚讽刺。从上次去瑞王府,她就已经察觉到,傅辰彻底入了瑞王党了,就算她说了又有什么用,那男人就是知道了也不会改变他的政治立场,而政治立场牵动着这场感情,是她无法撼动的,只能狠狠道:“以权谋私,以公夺爱!”

“皇贵妃,你的姿态可真难看。”邵华池丝毫不示弱,轻柔地笑语,“不过我恰好喜欢欣赏失败者的嘴脸。”

听着身后的咒骂声,邵华池缓缓望着天空在飞翔的鸟。

用尽一切外力,我也会尽可能留下你。

就在帝王驾崩的当晚,就如傅辰所料,这才是多方势力等待的一刻。

在大臣们商量着是否要派军队去路上迎接归来的新帝主持大局的时候,徐清、邵华池等人就收到了前方战报。

睿王邵华阳正集结着兵力,召集起义军,从两面向京城发动围攻,剑指帝座。

这是个好时机,这个时候,京城人心涣散,也是这个时候,安王还未继位,一切都看起来顺理成章地进行着,一切也看起来随时都有翻盘的可能。

似乎,在这个时候,只要集结兵力成功攻入城内,一切就成了定局。

听到马上就要兵临城下了,争论不休是否要去接新皇的大臣们停止了声音,看着整张脸肃穆无比的徐清,场面一度紧迫至极。

徐清看着众文武大臣,掏出了身上的虎符,以强硬的方式结束了这样无意义的争论,现在更重要的是在皇帝驾崩后怎么用兵来抵挡起义军,这次的起义军数量还是未知。

徐清是顾命大臣,还是先帝亲口任命的,他的话语重量自然不是邵华池一个刚刚被卸下了职务的王爷可以比拟,从这一刻开始,他们进入了新的阶段。

而像是誉王邵子瑜,这个时候左右看了看周围,趁着周围不注意的时候,悄然离开。

没人会注意这样一个逐渐被驱逐权利核心的王爷。

邵华池看了一眼誉王离开的方向,朝着身后的几个亲卫低语了几句。

他这位九弟,总是将自己的聪明才智用错了地方,比如这种时候他是想趁乱打劫还是坐地为王?

上一篇:他的精神体是鹅

下一篇:泰山香烛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