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锦绣人生 第109章

作者:媚骨 标签: 穿越重生

  “给小宝泡脚我这边就给你们停了,你有空带他去游游水,回来做做按摩,要是效果好的话,就坚持这么下去,等你以后有攒够了钱带他到大医院去做手术,看能不能让他这只脚恢复正常走路。”柳存风也知道小孩在他这里的治疗只能疏通经脉,但是真正的想要治好,还是要到更大的医院去通过手术治疗。

  “你带小宝回去吧,我这里最近的事情多,以后你不用每个月跑这么勤了,隔几个月带小宝来给我看看就行了。”

  在检查完了小宝的脚后,柳存风担心那些人再上门来找他的麻烦,一会要是遇见了就不好了,就让陆锦赶紧带着弟弟回去。

  “柳叔你真的不考虑跟我们到乡下去住一阵吗?”在走之前陆锦还是有些不放心的问道。

  “你不是说你舅舅在这里吗?我去找你舅舅帮忙也是一样的,我跟你们到乡下还给你们添麻烦,就不跟你们去了。”柳存风忍不住的伸手捏了捏小宝儿的小脸蛋儿,惹得小孩儿捂住了小脸,一双圆鼓鼓的眼睛瞪着他看。

  他跟于军的事情暂时还不想让小外甥们知道,想必于军那边也还未做好让家里人知道的想法。至于于军会不会从陆锦这里得知他给小外甥治病的事,他倒是不怎么担心,左右于军那边肯定也不会对外甥们说什么的。

  “哥哥,哥哥。”被捏了小脸蛋儿的小宝转头爬进了哥哥的怀里去,两只小手抱住了哥哥的脖子,跟哥哥告状有人捏了他的脸蛋。

  “别这么小气嘛,柳叔摸了你一下就摸你一下,咱们大方一点。”陆锦看着叽叽咕咕跟他告状的小孩儿很是哭笑不得,知道柳存风不可能跟他们回乡下去,他只好放弃继续劝说了。

  在陆锦走之前,柳存风还想起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跟陆锦提道:“你在外面忙活的事,也别做了。你不是说现在外面不太平了,你们以后没什么事就少到镇上来。”他不是不知道陆锦每一次来把弟弟留在他这里是跑去干嘛了,之前他不说是见着陆锦那没什么事,不过如果真的像陆锦说的那样外头要乱了,他还是希望陆锦多少能顾忌一些自身的安危。

  “我自己那边早就停了,这个柳叔你不用担心。柳叔我这一次给你带了一些酱菜来,你留着吃。”陆锦在走之前从他的“背篓”里面掏了不少的东西出来,留下给柳师叔后,他才带着弟弟离开了。

  他先是去了一趟沈家宅子,看样子上面的风波还未波及到他们这里,不过传到他们这里也是早晚的时间问题而已。而且现在沈家宅子空着,保不准有什么人会翻墙、甚至是破门闯进来,他的心里就不是很放心得下,觉得这座宅子也不是很安全。

  如果说这座宅子里面什么东西最重要,应该是书房里的那堆书了,沈遇走之前还留言让他帮忙看着这些书来着。

  所以这一天他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把书房里那几个书架的书籍装到了箱子里面,再把箱子装进了空间里,想着等以后沈遇他们回来了,再把书拿出来。

  中午他们就随便吃了一点面包点心,还给小孩儿泡了一大杯的牛奶。大概是因为这一年来经常喝牛奶的缘故,小孩儿的身上总有一股散不去的奶香味,让人抱在怀里就总想亲他一口。

  吃饱了肚子的小孩儿玩了一会就开始眯起了眼睛,他把小孩儿放到他们平时住的那间屋子的床上去,没一会儿就睡着了。

  在小孩儿睡着之后,陆锦继续在书房里收拾一些杂物,看到那把挂在墙上挂着的弓弩的时候,想了想他还是伸手拿了下来,用抹布擦干净上面的灰尘,看着恢复了光亮的弓弩,他的脑子里想起了那张总是冷着的脸,发现自己突然的有点想那个小面瘫了。

  距离他们上一次见面有大半年了,不知道沈奶奶的身体怎么样了,去了沪市那边有没有把病治好。这么长时间都没接到沈遇的回信,也不知道他们在那边怎么样了,有没有把信给他寄出来,还是信已经在寄来的路上了。不过这年头一封信在路上辗转两三个月也是常有的事,寄着寄着就不知道寄到哪里去了,丢件那就更正常了,前面几次他能接到回信都已经是他的运气好了,才能每一次都接到来信。

  再看看吧,要是那边要再没信过来,他再寄一封信过去问问。

  想了想他还是把这把弓弩收进了空间里面,至于其他那些不是那么重要的东西,他就没去动了。

  老太太住的那间屋子的东西他没动,只是把屋子的门锁好,连着其他那些屋子,只要是有锁的,他都一并锁上了。以后他不用一个月带两回小孩到柳师叔那里去复诊,以后他们就不用这么频繁到镇上这边来了。而且他跟猴哥那边的生意早一个月前就已经停了,后面他也不用经常找机会到镇上来送货了,等这一次回去,能在乡下待上好几个月的时间再来了。

  等到屋里的小孩儿睡醒午觉起来,他也把屋子里的东西收拾得七七八八了。

  在屋子里休息了一会,等到外面的太阳没那么晒了,他才抱着小孩儿出了门,走的时候还不忘记把外面的大门锁上,里外加了两把锁,这样即便有人想打开锁也不是那么容易打开。

  ***

  锁好门后,陆锦就抱着小孩儿往他们舅舅所在的单位过去,他舅舅的单位就在镇上公社的隔壁,走过去不是特别的远。不过他并未直接到他舅舅的单位去找他舅舅,他们就找到了他舅舅住的单位的宿舍来,只是这里的门口有人看守着,他们不能随便进去。

  六月的太阳太大,烘烤了一天的路面都是热的,他们一路找来就热出了满头的汗。看门的守卫见到他抱着一个小孩在门口徘徊不走,就过来问他们:“小同志你在这里是有什么事吗?”

  “我们来找我们舅舅的,他住在这里。”陆锦把他们舅舅的姓名报了出来后。对方哦了一声,显然是认识他们舅舅的,就搬了两张小凳子来给他们,让他们坐在门口等,“那你们在这里等他吧,他还没下班回来。”

  下午的太阳移到了西面去,正好有守卫亭挡着,门口这里有一小片阴影的地方,他们就在这里坐着休息。

  陆锦道了谢后,就把抱了一路的小孩儿放到凳子上坐下,活动了一下两条有点发麻的手臂,从背篓里拿出一个装了水的瓶子,拧开盖子给小孩儿喝。

  虽然路上他们有戴着帽子,但是晒了一路过来,小孩儿的脸蛋都热得红彤彤的,一头的汗,刘海都黏在了额头上了。

  陆锦自己也是出了一身的汗,他给自己擦了汗后,就用擦汗的毛巾也给小孩儿擦了擦,又问站岗的看守员要不要喝水,对方对他们摇了摇头,拒绝了他。

  “啊……”小宝儿咕噜咕噜的喝了半罐的水,发出了一声大大的叹息。陆锦看着又忍不住笑了,接过小孩儿递过来的瓶子,把剩下的半瓶水给喝光了。

第213章外甥来找

  “小锦,小宝。”

  “舅舅!”

  他们在门口这里等了将近一个小时,才见到他们舅舅开着摩托车从外面回来,开着的还是上一次上他们家去开的那种挎斗摩托车,车上除了他们舅舅之外还坐着两个人,这两个人他们都认识。

  “小锦你们来找你们舅舅的吧,什么时候来的?来多久了啊?我下来,你们坐上去吧。”张大河从挎斗里面下来,让陆锦抱着弟弟坐上去。

  “没多久,要不我们走进去好了。”陆锦见到别人把位置让出来给他们坐就有些不好意思,不过不等他不好意思,怀里的小宝儿就被人抱进了挎斗里坐着,小孩儿正用一双亮晶晶的眼睛看着他,等着他坐进去呢。

  于舅舅示意小外甥赶紧坐上来,“你们坐上来,他腿长,走得快。”

  听到他舅舅的话,陆锦只好把背篓放进去,抬起脚坐进去挎斗里,把小宝儿抱在怀里,背篓就放在他们的身前。尽管不是第一回坐这个车子了,听到嗡嗡声的那刹那他还是被吓了一下,赶紧的闭上了嘴巴。

  相比起他不喜欢坐这个车子,他怀里的小孩儿就很是兴奋了。

  摩托车在一处小院的门口停了下来,坐在后面的曹勐下了车,顺手从陆锦的怀里把小孩儿接出来。突然的被一个陌生人抱走,小宝儿一转头就对上一张不认识的大脸,登时就瞪大了眼睛,转头对舅舅伸出手,眼睛都红了,一副快哭出来的表情。

  这还是第一次小外甥对他投怀送抱,喜从天来,于舅舅赶忙的伸手接过小外甥,脸上也难得的露出了一点笑意来,逗着小外甥问:“小宝这是想舅舅了吧?”

  陆锦:“……”他看他们家小孩儿认人才是真的,不过既然舅舅高兴,就让他高兴一会吧。

  而被嫌弃了的曹勐还不自知,还想去逗长相可爱的小孩儿,但是小孩儿很明显的不想跟他玩儿,他把头伸到左边来小孩儿就把脸转到右边去,两个人就玩起了躲猫猫。

  “你们还没吃饭吧,是想到饭堂去吃,还是我让人去打回来宿舍吃?”于舅舅单手轻轻松松的抱着小外甥,也没有忘记两个小孩吃饭的问题。

  陆锦想着他们吃个饭还要别人打回来就不太好,于是就说道:“我们跟舅舅你们到饭堂去吃吧,顺便也看看你们饭堂是什么样的。”

  “可以的,我们单位的饭堂挺大的。”于军见外甥还背着一个背篓,就让曹勐帮忙拿到宿舍去,顺便把他们的饭盒和饭票拿出来。

  曹勐进去没多久就拿着几个饭盒往外面出来,正好张大河也走到了宿舍的门口,一行人就往饭堂的方向走去。

  正好这个点上是吃饭的时间,饭堂里还挺多人吃饭的,前排打饭的地方放着几个大盆,盆里面装着饭和菜,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在负责打饭和打菜,到食堂来吃饭的人凭饭票去打饭和打菜。

  他们这种国家单位吃饭比外面便宜,而且饭菜也不差,许多单身的年轻人都是上食堂吃,还有一些住在他们这里的家属人员不想做饭的话也会带着盒子上饭堂来打饭回去吃。

  “你们在这里坐着,舅舅到前面去瞧瞧有什么菜,给你们打几个饭过来。”于军找了一个位置让大外甥和小外甥俩个坐,他跟旁边的人打了一个招唿,就拿着饭盒去打饭去了。

  小宝儿坐在哥哥的怀里,有些好奇的看着周围的人。

  陆锦就比较习惯一些,因为眼前的饭堂跟他以前读书时候的饭堂有些像,都是大长桌子和大长凳子,大家面对面的坐着吃饭。

  没让他们等多久,他们舅舅就带着人打了饭回来了。

  饭是白米饭,馒头也是白面馒头,菜里面还能看得见肉,菜里也有油光,看来他们舅舅这里的食堂的伙食还是挺不错的。

  在他们吃饭的时候,还有一些跟他们舅舅认识的人坐到他们隔壁的位置来。在知道他是他舅舅的外甥后,有人还问他是不是那个会家里会做辣椒酱的外甥,见他点了头后,就对他们家的辣椒酱和酱菜一顿好夸,还一脸怀念的说起了他舅舅上回拿回来的那锅红烧肉让他们现在都还想念那个味道。

  陆锦还真的不知道他们家的辣椒酱和红烧肉这么有名了,不过这顿饭因此也吃得很愉快。

  吃过饭后于军就带了两个小外甥回到了宿舍来,对两个小外甥说道:“你们今晚上就在舅舅的宿舍住一晚吧,正好你们姥爷那间屋子空着,里头什么都有,你们住你姥爷的屋子,等明天早上我看看再送你们回去吧。”

  “好的,麻烦舅舅了。”陆锦去看了他们姥爷的屋子,见到屋子里头收拾得整整齐齐的,连床上的被子都叠得端端正正的,看花色还是他以前送去给姥爷的被单,看来他们姥爷把他送去的被子都带出来了。

  “不麻烦,不用跟舅舅这么客气。”于军的手里还抱着小外甥,对这个小外甥稀罕得不得了。

  带两个外甥到宿舍看了后,于军又带了两个小外甥到球场去看人打球,自己也下场去打了一会,回来就收获到了两个小外甥投来的敬佩的目光。

  他们这里洗澡的是大澡堂子,打完球后于军带了两个外甥到澡堂子去洗澡,洗完澡后一群人才回到了宿舍,这个时候夜幕已经降临了。

  这一天晚上陆锦就带着弟弟住在他们姥爷的宿舍里面,所以他并不知道在他们回了宿舍睡觉后,隔壁宿舍的舅舅还出了一趟门,到了很晚才从外面回来。

  于军有些天没见老父亲了,第二天就开了车送两个小外甥回乡下去,顺便去看看老父亲。他现在的工作比较自由,不需要天天在办公室里坐着,只不过他现在的事情也多,能空出来的时间并不多,有时候周末都还在加班加点的忙活,所以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到乡下去看望父亲和外甥们。

  把两个外甥送回家,于军就要赶回去了。

  “舅舅我还有一件事要跟你讲。”见他舅舅要走了,陆锦才想起他还未跟他舅舅讲柳师叔那里的事情,就把柳师叔那里遇到的事情简单的跟他舅舅说一下,还说道:“要是柳叔到你们单位去找你帮忙,舅舅你要是能帮的话,找几个人一起去帮忙柳叔处理一下这个事情。”

  这个时候陆锦并未注意到他舅舅听到他提起那个人时候面上的古怪。

  “嗯,好,这是我们的工作职责,等回去我就去了解一下情况。”其实外甥认识柳存风的事情,昨天晚上于舅舅已经从柳存风那里知道了,他也在心里感慨这个世界如此之小,还开玩笑说小宝儿跟了他们老于家姓,以后他们可以当儿子养。只不过他一说完这句话后,就被柳师叔一脚给踹到了床下去并且把他赶了出门。

  他当时顺势离开,当然并不是因为他惧怕柳师叔的无影脚,只是担心两个小外甥在宿舍,怕两个小外甥醒来发现他不在宿舍,当天夜里还是滚回宿舍去住了。

  至于柳医堂那边遇到的麻烦,他昨天也从柳风存那里知道了,只不过今天赶着送两个小外甥到乡下来,他还未有空去找那几个人出来处理而已。这会儿把两个小外甥送到家,还看了老父亲在外甥们这里过得挺好的,于军坐上了车子,往院子里头喊了一声,“阿爹我回去了。”

  “哎哎,你回吧。”于姥爷从屋里走出来,对在门口的儿子挥挥手。

  见他父亲一点都不想跟他回去的想法,于军也不勉强老父亲,一边拧开钥匙,一边对送他到门口来的外甥说道:“舅舅走了啊,有什么事让人送个口信去给舅舅。”

  “我们在乡下挺好的,不会有什么事的。舅舅你走吧,你要是端午节有空的话就过来,我们准备到时候包粽子吃。”陆锦说道。

  “好,有时间我一定来。”于军跟外甥挥挥手,就开着摩托车走了。

  ***

  想到自己提前回来了,等到晚上吃过饭后,陆锦跟他姥爷说了一声就出了一趟门,到陆恩华家去跟陆恩华说了一声他回来的事,省得别人第二天别跑一趟镇上去等他。

  “没事,等不到你我就会走的了。”陆恩华还真的打算明天开拖拉机去一趟镇上,帮大队拉东西回来,还有顺便把陆锦哥俩给拉回来。两个人又说了两句话,谢恩华想起了上回在路上见到有人开了摩托车往他们村里来,问陆锦道:“那个人就是你舅舅吧?”

  “是啊,上回他应该是来接我们姥爷的,我们姥爷住在我们家里。”陆锦知道陆恩华说的是他舅来接他们姥爷的那一次,他舅舅总共也就开了摩托车上过他们村两回,第一回是来接他们姥爷,第二回今天就是送他们回来了。

  两人站在陆恩华家门口说话,陆恩华的妈妈问他要不要进去里头坐。陆锦笑着婉拒了,回头跟陆恩华说道:“我就不进去坐了,家里还有事,我先回家去了。”

  “我送送你。”陆恩华送了陆锦走出了一小段路,走到路口的地方才止在少年的阻拦下止步了,看着少年回头对他挥挥手转头走了,直到少年走远了,他才收回了目光,低着头往家里走回去。

第214章你这样让我以后怎么办?

  这一年因为闰了一个三月,所以端午节就推迟了一个月,到了新历的六月底才迎来了端午节。去年的端午节时候他们家是到隔壁秦大娘去一起包的粽子,不过今年因为他们姥爷来了,陆锦就打算在他们自家包粽子。

  当天一早队里就杀了一头大猪,他用自己的工分换了一大桶的肉端着回家,一路上都能接受到来自别人羡慕的目光。

  下月就是秋收了,许多人家都是留着工分换粮食,换肉也是意思意思的换一点回家而已,哪里像他每一次都是大桶肉的提着回去的。

  就连于姥爷见到外孙端了这么一大桶的肉回来都惊讶了,“你换了这么多肉回来啊,咱们吃得完吗?”出来外面这么久后,于姥爷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刚从劳改场出来什么都不懂的土包子了,他知道现在农村里干活是按工分算的,挣来的工分可以换成肉或者是粮食,而他外孙在豆腐坊做事,半天就能挣到一个成年男人一天干活的工分,这已经是相当厉害的了,要知道村子里许多大人都还赚不满工分的。

  再加上大外孙还会在乡下搞点其他的副业什么的,难怪大外孙一个人养几个弟弟妹妹都不成什么问题。当然他在几个外孙们这里的吃住却不是外孙们的,而是儿子那边送来的,于文昌也不可能让几个这么小的外孙养活他。

  现在回来了户口跟着儿子迁到了儿子的单位去,但是因为他没有正式的工作是没有工资拿的,还要靠儿子养活,好在他儿子现在的工资还不错,养活他一个老爹没什么问题。

  只是于文昌想着的是以后儿子结婚了,万一儿媳妇是没有工作的,又生了几个子女要养活的话,,怕是养他这个老爹会有些困难,到时候他再自己一个人回去老家那边过活,自己种种地应该是饿不死的,不想给儿孙们添麻烦,这些他都已经想好了,只是暂时没有跟儿孙们说过。

  “没有都是肉,里面还有几根大骨,我换回来熬汤的,二妹晨晨他们喜欢喝骨头汤。”陆锦把里面的骨头挑出来,还有一块猪肝和一块猪腰子,猪肝留着煲汤,猪腰子留着炒菜,剩下的肉他倒到了一个盆里去,也是大半盆的肉。

  “舅舅不是说过来吗?咱们包多一点粽子,到时候让舅舅拿点粽子回去单位送领导或者是同事们。”

  “你说得也有道理。”于文昌一听,觉得外孙想得比他们远,趁着过节跟领导们打好关系,就他儿子的那个性子,怕都不会想到这方面去,看来还是外孙想得周到。

  “二妹你去把小灶的火点起来,用咱们平时熬汤的那个砂锅洗洗装半锅水放上去煮,现在熬了汤中午就可以喝上了。”端午节学校放了假,家里的三个小孩都在家,陆锦指挥家里的小姑娘帮忙干活。

  今年小姑娘已经九岁了,别人家这么大的姑娘都跟着爹娘下地去干活了,只不过在他们家还舍不得让这么小的姑娘去干那么重的活,都是挑着家里轻简的活儿让小姑娘去干。

  “哎,我这就去。”一听到哥哥喊他,陆清莲就往厨房跑进去刷过放水煲汤了。

  在小姑娘把火点好后,陆锦洗了筒骨扔到锅里去煮,灶里放几根硬木柴进去慢慢烧,灶前也不用人看着,他们所有的人就到屋里去包粽子。

  粽子的米他提前已经泡好了,拿回来的肉切成大块,用酱油腌制上,咸鸭蛋他提前做好的,把蛋黄挖出来,蛋白没用,就留着明天蒸了送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