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锦绣人生 第212章

作者:媚骨 标签: 穿越重生

  当场就有人表明了他们公社要养鸭子,后面就陆续的有书记和干部说他们村也要养鸡和养鸭的。

  大部分的公社都选择养比较大量的鸭子,鸡养的数量相对就要少,因为食品厂这边收鸭子的价格相对比较高一些,他们养鸭的赚头更大,所以大家就更喜欢养鸭子了。

  其实这个也是因为食品厂这边需要的鸭子多,所以他们就一直在鼓励大家养鸭子,那么想要大家养大量的鸭子有什么办法呢,那自然是把收鸭的价格提上来了。

  “大家可以先看看合同,合同里大部分的内容跟从前一样的,只有少部分的几条有做了相应的修改。大家先看看,没问题的话再签字,有什么问题可以当场提出来。”见到大家这么积极报名,陆锦当场就让人把这些报名的公社记录下来,还让助理把准备好的合同拿过来给这些书记们签。

  “没问题。”有人看了合同没问题,当场就签字了。

  还有在犹豫的干部见到别的公社书记签了的,生怕落在别人的后面,也赶紧的把名字签下了。

第402章恢复

  “书记你不是还有话要跟大家说吗?”等他们这边的事情完成了,陆锦看向他们村书记,提醒道。

  “哦,是是,我这里还有一件事要告诉大家。”陆书记见陆锦提醒他,也跟大家说道。

  见大家往他这边看来,他才继续说道:“我知道这一次各个村子遭遇水灾,粮食都损失很大,所以我跟陆大队长,以及我们村的村干部们商量了后,也征得本村社员们的同意,把我们自己公社多余出来的种子捐给大家,要是你们公社有需要的,一会可以到我这边来登记,把种子领回去。”

  “陆书记你人真是太好了!”

  “是啊,我们正愁上哪儿去买种子,你这送来的是及时雨啊。”

  这些书记和干部们得到了好处,纷纷的都夸陆家村的村干部和社员们好,大家都没有忘记他们在这一次遭遇灾难中,陆家村人帮了他们多大的忙,这一次还无偿赠送种子给他们。

  “不客气不客气,咱们都是兄弟村,互帮互助是应该的。”陆书记笑着接受大家的恭贺,内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其他的书记们得了好处,好话那是一大筐。

  当天的会议结束后,陆书记还安排了两辆拖拉机把这些外村来的书记和干部们送回去,车上除了人之外,还有半车的种子。

  在回去之后,这些书记和干部们就召集公社的社员们去修建他们自己公社的养殖场。很多以前两三个公社一起搞养殖场的村子,这一次他们都分开了,以一个公社为单位,自己单独搞一个养殖场。

  的确如陆厂长说的,他们自己就有能力搞一个养殖场,为什么要跟外村合作呢?以前是没经验还没钱,现在虽然也没钱,但是他们有经验拉,完全可以自己公社就搞一个养殖场,以后赚的钱他们也不用分给别的公社,而是属于他们自己公社的了。

  除了修建养殖场之后,他们还把秋种给播下去,到时候还能赶在冬天来临之前收获一批粮食,解决他们眼前的饥饿问题。总是靠别人帮到底不是个头,只有自己的公社有能力了,他们才不会让社员们饿肚子。

  而解决了眼前的问题后,陆锦就跟着他们的大卡车到市里去买鸭苗和鸡苗,顺便去看看他们新厂动工到什么程度了。

  让陆恩华开车先去养殖场装货,陆锦就自己一个人来了新厂这边,他到的时候陆博文正在和工人一起干活,一头的土和汗水,两个人站在场地外面说话。

  “怎么样,还可以吧?”

  “还行,按照这个进度的话,十月之前这边应该能完工了。”

  短短几天的时间,新厂的地基就已经挖出来,正在起地基了。

  在经历了这一次的水灾后,他们的新厂全部都建成二三层的小楼,所以这么算来的话,他们还可以节省一部分的土地。陆锦就跟陆博文商量,到时候要是资金允许的话,他们在隔壁再起一处新厂子,到时候他有别的打算。

  “行,咱们到时候再看看,今年起不了,明年应该也是可以的。”陆博文知道既然陆锦这么说,肯定就是有别的想法了。

  这些年跟着陆锦干,他知道陆锦要是没有十足的把握,不会提出来的。

  当天陆锦在工地这里看了一下大家干活的进度,还问候了一下大家在工地这边的工作以及吃住各方面的情况,尽管工作很辛苦,住得也不好,吃得也不好,但是并没有任何一个工人抱怨。

  反而是对于给了他们这一次工作机会的陆厂长,他们都报以十分的感恩之情。

  等到陆恩华开了车子过来,陆锦就上了车子,跟着车子一块回去了。

  不过他们的车子回去,并未直接回自己村,而是直接的到附近的村子去送鸭苗,因为今天他们买回来的都是鸭苗,鸡苗还要再等几天。

  “咱们的鸭苗来了!”

  村子里的人喊一声,所有的人都停下了手上的活儿出来搬鸭苗。

  来回两趟到市里拉了鸭苗,一直送到下午的七点多将近八点钟,他们才回到了村子里。

  陆锦一回到家,就见到沈遇从厨房里出来,看样子也是很晚回来,这会儿才吃的晚饭。

  “你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啊,我今天都回来得比你还早了。”沈遇这阵子也不是天天都回来陆家村这边,有时候工作太忙,加班太晚,他就留在镇上那边过夜。

  像今天有空回来这边,是十分难得的了,但是他没想到自己都回来了,陆锦还不见人影,这么晚才从外面回来。

  “去给附近的几个公社送鸭苗,别太靠近我,我一身的味道。你帮我去屋里拿一套衣服出来,我去洗一个澡。”在外面忙了一天回来,一身都不知什么味道,陆锦都不敢闻自己身上的味道,也没有让沈遇靠近他,就直接去浴室洗澡去了。

  沈遇只好去给人拿衣服,隔着浴室的门伸进去里头。

  陆浩晨和小宝儿几个都知道他们哥回来了,本来在屋子里玩闹的一群小子们都老老实实的在位置上坐下来学习了。

  所以等陆锦洗完澡出来,见到的就是他们家一群小孩认真学习的画面,虽然知道这群小子们装的,但是心里也莫名的觉得很安慰。

  “吃饭了吗?”姥爷问。

  “还没呢,我去厨房找点吃的。”陆锦进来看了一眼小孩们,和姥爷说了两句话,就和沈遇一起出去了。

  厨房里还有给陆锦留的饭菜,不过饭已经凉了,沈遇把剩下的饭舀出来,打了两个鸡蛋进锅里,给陆锦炒了一个蛋炒饭,把剩下的菜热了热,端到桌子上去给青年。

  他也没走,就坐在旁边看着。

  “以前都是我看着你吃饭,这一次轮到你看着我了。”陆锦拿着一个大勺子在舀饭吃,问沈遇要不要。沈遇二话不说,就伸头过去,一口把勺子上的饭给吃进了肚子里,还满意的点了点头,夸自己道:“嗯,我厨艺真不错。”

  “噗……”陆锦嗔了一眼这人,不想跟他说话。

  等他吃完了饭,沈遇把饭碗拿去洗了,两个人出去外头压马路。

  距离上一会他们这么轻松的走在外面,已经是一个月前的事了。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他们这里发生了这么多事,还有一些人永远的离开了。想到这里,陆锦的内心不免觉得有些唏嘘,看向走在他身边的男人说道:“以后不管你遇到什么事,首先要保护好自己,我不希望你出了什么事。”

  “我能有什么事,整天不是在镇上就是上你这儿来。倒是你,整日在外面跑,才是要注意安全了。”沈遇是后来才听说了陆锦当时为了救人还差点出事了,这让他十分的后悔当时没有在青年的身边,如果有他在,不管他们遇到了什么事,都能两个人一起面对。

  夜里的风吹来,带着一股泥土的气息。

  两个人走到很远的地方去,又往回走,回了家。

  ***

  地里的种子发了芽,长出了嫩绿的叶子,没过几天,一眼望去,整一片农田就是绿油油的了,跟一个月前被大水淹没的村庄完全是两副不同的景色。

  受灾的村庄正在以最快的速度恢复过来,人们的脸上慢慢的出现了笑容,眼里是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养殖场里的小鸡小鸭在养了半个月之后,都大了两圈不止了,这些村的村干部和社员们天天都上养殖场转悠,这可是他们自己村的养殖场了!

  陆家村的养殖场也重新修建了,吸取上一次的教训后,他们没敢再把养殖场建在后山那边,而是建在了村外的农田地了。外村的人上他们这里来见到他们猪圈里的大猪,一个个都是羡慕得不行,这十里八乡,也就他们陆家村的这群猪还活得好好的,一只没少。

  这一次的泥石流事件也给了他们许多村子一个警醒,让各个村子的人开始重视了恢复被破坏的山林植被。

  一些村子还在商量要把本村的砖瓦厂子给停了,看能不能像陆家村那样搞别的产业,所以最近这段时间不少的外村书记上陆家村来,想找陆大队长和陆书记,想跟他们商量商量、取取经的。

  其实他们更想找陆厂长,不过陆厂长太忙了,他们找不到人,就只能去找陆书记和陆大队长他们了。

  “老王啊,好久不见,你们好长时间没上我们这里送菜了,今天的菜真嫩啊。”食堂的大厨见到来给他们送菜的人,哈哈的笑着上前去打招唿,请人抽烟。

  “那是,地里刚拔出来的,想着你们好久也没吃过新鲜的菜,一有我们就赶紧给你们送过来了。”来人接过大厨递过来的烟筒,两个人就蹲在厨房的门口一边抽烟一边说话。

  他们食堂的菜钱都是现结,菜送来当场就结账了,所以这些公社都很喜欢往陆家村的厂子这边送菜。

  拿了钱的老汉带着他们村的年轻人又赶着骡车回去了。

  当天他们食堂的菜里面就出现了鲜嫩的小白菜,小白菜炖粉条、小白菜煮的豆腐海带干贝汤,让来吃饭的员工们都很是高兴。

  “有人来给咱们送菜了啊?”当天陆锦到食堂来吃饭,也发现食堂多了新鲜的菜,就问他们大厨。

  “是啊,红阳公社那边给咱们送来的。你们还没吃饭吧,赶紧去吃饭吧。”忙完的大厨站在厨房门口,见他们厂长来了,站在那里跟他们厂长说话。

  知道他们厂长还没有吃饭,大厨也不多说,让人赶紧吃饭去了。

第403章搬迁

  “小心小心,慢点儿。”

  “大家小心手指啊,别压到手了。”

  “一二三……抬上去!”

  众人一起把机器抬上卡车上面去,运往他们在市里的新厂。

  花了两天的时间,厂子里的机器全部都搬走了,女工们也跟着到新厂去上班。空出来的服装厂就扩大成了食品厂的一部分,原先做辣椒酱的部门就搬到了隔壁的厂子去了。

  搬到市里去的服装厂还正式成立了他们自己的设计部,以后他们厂子生产的服装将由他们自己的设计部出图和出设计去生产。并且新厂从机器到人员都扩大了三倍不止,人员的增多,他们厂子的产量也跟了上去。

  王秀梅还是继续任服装厂的生产主管,陆博文则任服装厂的副厂长,夫妻俩个都到市里去上班,家里的三个孩子就还在老家上小学,由家里人帮他们照看。

  而服装厂那边之所以没有另外的设立厂长,则是因为搬出去的服装厂依然是隶属于青城食品厂的,厂长还是陆锦陆厂长继续担任。

  当然也有人对此有意见,觉得陆锦凭什么能担任两家厂子的厂长。不过对此有意见的人都被赖书记毫不客气的撅了回去,有本事你们也不用问上面要钱能搞出两家效益这么好的大厂啊,没本事还嫉妒别人,想要抢别人的功劳算什么本事了!

  陆锦知道有不少人觊觎他这个位置,但是都被赖书记那边帮他挡回去了。上面有赖书记帮他挡着,他在厂子这边可以忙他们内部的工作,没什么麻烦找到他这里来。

  进入农历十月后,冬天就正式来临了。

  有了去年的铺垫,今年他们的羽绒服一样卖得很好,并且因为他们的生产速度提上去了,羽绒服的价格还相应的降低了一些。外面也有不少的厂子今年也开始了制作羽绒服,不过在质量和价格、以及款式各方面还是他们厂子生产出来的羽绒服占有优势,所以同样是生产羽绒服,别的厂子依然是竞争不过他们的厂子。

  而且今年他们厂子除了羽绒服之外,还有棉服,以及保暖衣裤、帽子围巾等等这些,都是由他们自己厂子的设计部门出图,厂子自己生产的服装,从服装到设计都更加的合理和规范,更受到消费者们的喜欢。

  今年他们销售部带回来了不少的大单子,都是各单位下的订单,一个单子就上千件的量,光是这些订单就够他们忙完后面的两三个月了。

  除了已有的两家门店,今年他们还在省城开了一家门店。

  省城的门店开张的当天,店里的衣服和饰品就全部销售一空。

  “你们外面不是写着卖衣服吗?怎么一件衣服都没有啊?”走进来的顾客见到空荡荡的门店,还过去问销售员怎么没有衣服了。

  “不好意思,我们今天的衣服已经全部销售完了,您们想要买的话,得等明天再来。”销售员很是抱歉的把他们店里的情况告诉进来的每一位客人。

  后来门店外面挂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本店售罄,请明日早来。

  而且他们店里还不接受预售,想要买的客人要第二天早上早早的来排队。

  很快的外面就有黄牛卖青城服装的羽绒服,当然价格要比店里买的贵一些。

  除了他们在省城的门店的生意好之外,在他们本市的两家门店的生意同样也很好,今年因为增加了价格低廉的棉服和保暖衣裤,许多收入一般的人家也能买得起,手头上宽裕一点的姑娘们都愿意上店里去给自己买一件新衣服。

  年底这段时间是他们厂子销售的旺季,除了服装厂之外,他们食品厂的生意也很好,工人们都在加紧了生产,每天都在赶货。厂子里的两辆车子每天都是一早就往外拉货出去,到很晚才回来,有时候大卡车一出门,十天半个月才回来的。

  原有的两辆车子不够用,他们厂子又买了两辆车子放到了市里那边的服装厂去用。

  随着他们这边两家厂子的生意好起来,下面跟着他们两家厂子吃饭的公社们也活了过来,年底养大的鸡鸭卖到了厂子里,把本金还给厂子后,他们每家公社最少都还有还几千块的利润,养的鸭子多的公社还赚了万把块,这可是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而已,这让那些开养殖场的公社的书记和干部们都笑得合不拢嘴。

  “怎么样,我当初没骗你们吧?”陆锦还特意空出时间来给这些书记们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