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山寒 第175章

作者:英桃 标签: 种田 美食 穿越重生

  过了一会儿,胡同里面的人陆续起来,开门关门,打水的声音此起彼伏,有的人家开始做饭,有的则打开门,端着一个大盆到食肆这里。

  他们是常客了,眼睛还没睁开,就把盆递过去,“六个人的羊肉粥。”

  里面的人接过盆,轻车熟路的从大铁锅里舀出羊肉粥,递过去后不忘叮嘱一句,“仔细烫手。”

  这是一个专门吃羊蝎子的食肆,早上只有羊肉粥和羊杂粥,吃粥的只有附近几个胡同的街坊邻居,每天只熬这几锅,还得先供食肆里头几个大小伙子先吃,卖完就得等到明天早上。

  食肆的羊肉新鲜,腌制腌肉用料足,熬出来的粥很香,很受大家伙喜欢,就是熬的少,来晚了吃不到。

  这不,锅底都见着了,外头突然慌里慌张跑过来一个半大的小子,“青宏哥,两碗羊杂粥还有没有?”

  “没了。”李青宏探头往外看,“生子,你从你姑家回来了?”

  半大小子叫生子,站在旁边的胡同,李青宏他们在这里一年多,低头不见抬头见,这附近的大人孩子都脸熟了。

  生子苦着脸,求道:“才回来。青宏哥,我知道你们自己也吃这粥,把你们那份匀给我吧,你们想吃啥,面还是包子,我去买……这粥我爷奶想吃,我贪睡起来晚了,要是买不回去,又得挨说了。”

  这样的事情,时常会发生,李青宏早就习惯了,把留下准备自己吃的粥给他装上,“拿去吧,我们这里还别吃的吃食。”

  小子终于展开了眉眼,笑嘻嘻的同他道谢,丢下钱,端着碗往外走,刚走了几步,就被叫住了。

  “等等。”李青宏把那个铜板扫到手里,走过去给他放进口袋,“今明两天,食肆所有吃食不用花钱。”

  生子不由得瞪大眼睛,“真的假的,我还以为巷子里面瞎传的!”

  “真的。”李青宏笑着道:“家里有好事,宴请咱们街坊邻居一同吃个喜。”

  “啥好事?”生子好奇的问道:“你们家二哥去年科考过了,我听说每桌送一盘子羊肉,这得多大的好事,能让大家伙白吃上两天?”

  “你咋这么多事?!”门外来了一个人,进来便不客气的道:“再墨迹可就没位置了,我先占上一桌。”

  说的人跟生子年纪差不多,叫胡骏,也是这巷子里头的,与生子不咋对付,相互看一眼都手痒,嘴巴上自然也不会饶人。

  被说了,生子有点生气,但他怕自己耽误了大口吃肉的好机会,狠狠的剜了胡骏一眼,飞快的往外跑。

  他一走,总觉得每个迎面过来的人都是去吃喜宴的,脚下便越来越快。

  李青贵给进来的客人倒茶,李青宏去到外头,过了一会儿,送羊的过来了,今天的比往日都多几只,这是提前定好的。

  “常哥,今天可能人多些,你和你们家嫂子孩子早点来。”李青宏一边结钱,一边说道。

  宋常连连点头,“要得,要得。”

  厨房的各种料包都准备足了,李青贵探头出来,问道:“青宏,苏大人今天来不来?”

  “他忙,来不了。”李青宏挽起袖子,一边干活,一边道:“等以后碰着了,再说。”

  李青贵咧嘴笑着点头,“得亏苏大人告诉咱一声,要不然等到边城那边来信,不定啥时候才知道这个好消息哩。”

  旁边有人应和,“可不就是,江淙他们可真是厉害了,几十个人就敢闯进敌人大营救人,这么威武,难怪皇上立刻封他做官!”

  李青宏他们在京城,近水楼台,比边城那边更早的知道圣旨,当然,这也是因为有苏树清。

  不管如何,能够脱罪便宛如重生,官升几阶更是喜上加喜,青宏觉得这事天大的喜事,他们不能回去庆贺,便在这里同街坊邻居同喜两日。

  平日里,食肆就座无虚席,今天更是,太阳还刚升起来,楼上楼下都坐满了人,骨头才炖上,还得等一会儿,大家便坐着说家常,热闹极了。

  料想今天就很忙,李青宏早早的找了临时帮忙的人手,结果这些人按照约定的时辰来,一进食肆,看到满满的人,吓了一跳,还以为自己来晚了,一个个立刻挽起袖子,一头扎到后面,摘菜洗菜。

  做为外城、乃至京城的第一家羊蝎子火锅,虽然只开在胡同之中,但名声可是传出去很远,不但东城的人过来尝鲜,就连内城的也会慕名而来。

  反正这小楼门前天天都停着不少马车。

  这一年多以来,其他地方也争相的开了几家羊蝎子,但李青宏他们的,味道和名声都是顶顶好的,食客一直络绎不绝。

  李青宏手里握着的银子越来越多,心思也越来越活络,趁着庆祝江淙他们重获新生的机会,也答谢一下街坊邻居一直以来的关照。

  心意是好的,但忙了一天,一帮子人骨头都快累散了,看临时雇来的人腰都直不起来了,李青宏有另外封了些铜板给他们。

  忙完了一摊子事,几个男人躺到舒服的床上,不知道多次的叹了一句,“仔儿可真是英明。”

  弄的双层大木床结实又宽敞,躺在上面怎么翻身都不晃一下,也不叫唤,累了一天躺上去,能舒舒服服的一觉睡到天亮。

  提到幺弟,李青宏脸上就忍不住浮现出几分笑,这个小家伙,江大哥给他寻的学院没来读,不知道在家里磨蹭个啥。

  原本李青文应该从临肃坐船到京城来读书的,但是被罗车国抓走后,这个事情就泡汤了,只不过,家里头怕李青宏他们担心,并没有把这事告诉给他们,所以他至今也不知道,江淙救的人里面还有他弟弟。

第195章

  大同元年, 新帝宣布重启科举考试,延续先朝的形式,设置明经、进士、明法等几十种科目, 但凡天下读书人, 不论是通过官学,亦或者是地方的州学、县学考试, 解试合格者取得解状, 便成了举子。

  官学和各地方选拔出来的举子再一同参加礼部省试和礼部试, 及第后便能被授予朝廷官职。

  大梁的中央官学有“六学三馆”,是最高学府, 文正书院并不在其列, 所以继续在文正书院就读的李青卓以京城学子的身份参加了元年的秋闱考试, 在一千多人中名居其八,十二月得到了京兆府的解状。

  因为还有继续准备来年尚书省的春闱, 李青卓不但不能回家亲自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给家里人,还得继续埋头苦读。

  大同一年初始, 这个好消息连带着厚厚的书信交到差役手中, 四月末,边城才得知这个事情。

  李青卓是杨树村的第一个读书人, 一下便取得了应举的资格,所有族人与有荣焉, 老祖宗的排位被擦拭了一遍又一遍, 一众长辈可是念叨了好几日。

  营地外头的一排排土房中, 多了几间宽敞的屋子, 里面摆放着村里人亲手打造的桌子和板凳, 现在各个村子的大小儿子都坐在里头, 认认真真的写着字。

  读书识字, 一直以来是农家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因为不管是交束脩还是买书本还有笔墨纸砚,都不是个小钱,从前饭都吃不饱,自然也不去想那些。

  村里人走的不远,都在方圆几十里之内打转,但他们知道李茂贤识字也能写字,也知道他教几个儿子读书识字,所以,李茂贤和他的几个儿子,比村里同辈人都出色的多。

  看清楚这一点,村里人到了边城以后,靠着勤快弄了不少东西,或多或少换了点钱,不用担心饿肚子,孩子读书的事情便挂在了心上。

  所以,前年李青文他们三兄弟去京城的时候,村里人特意托他们买读书用的东西,那时候,他们都推举李茂贤教孩子们。

  后来,周丰年愿意帮忙,他知道这些流犯的身份,挑了几个品行尚可的人过来教孩子读书。

  这几个人都是富贵人家出身,从小有专门的夫子教授学问,是正正经经的读书人,周丰年免掉他们该做的各种事情,他们也着实不善体力,乐意教,点头后,营地外面的学堂便起来了。

  村里人既承周丰年的情,也尊重这些夫子,逢年过节,粮食、肉、蛋、蘑菇和果子甚么的一筐筐的送,这一年相处下来,十分融洽。

  原本,大家伙只是想让自己家孩子能认字写字就行了,后来重开科举,几个夫子都鼓励这些泥猴子,好好读书,登第遂能食俸,以后再也不用再日头底下受这份苦了。

  只是小孩子们对当官的印象大都只有那些横行跋扈的官差,如果不是夫子不准许,都想往地上吐口水,那是被人戳碎脊梁骨的,他们才不干。

  当然,他们心里也偷偷羡慕骑大马的周丰年,知道若能当官也是威风凛凛的,但读书太累了,又无趣,还不如跟着狗去外面疯跑来的畅快。

  李青卓的喜讯传来,大家才猛然发觉,读书不但能识字明理,读的好,可能这辈子都不用在泥巴里趟来趟去了,所以各家各户,当爹的挽起了袖子,当娘的拎起了笤帚疙瘩。

  一顿乌闹喊叫之后,第二日,坐在学堂里的一个个都老实了许多,不敢眼珠子乱飘,低头玩自己的鞋子的也少了。

  别说那些年纪尚幼的孩子,就连李青勇和李青风这样的,也被押到这里,一天读几个时辰的书,他们的要求不高,每个人只要能熟读三本书,并且一字不差的抄写下来,便合格了,不用再来学习。

  在一众高大的小伙子里头,李青风是第一个自由的,一则他从前学过,比其他笔都没有摸过的同伴,算是好的,二则他还惦记着去桦树林,通宵达旦的读和写,是以三天就自由了。

  从来没有见过老四这么认真过,李青瑞十分惊叹,他要是喜欢的不是骑马还是动笔,家里怕是又多了个才子哩。

  就在遥远的边城掀起一股读书热时,已经考完春闱的李青卓收拾东西,准备回家。

  离开之前,有人来到胡同的食肆,从李青卓手里取走了厚厚的一本册子,并留下了一百两银子,这是卖诗得的银钱。

  春闱中加了一些诗词歌赋的考试内容,他闲暇时练习的草稿,整理后,便卖了出去,收入比李青卓想的还要多些。

  李青宏他们也想回边城,但是人都走了,铺子可就没法开,来来回回几个月,关张就得大半年,这可有点不像话。

  所以,李青宏跟着二哥跑到坊间买了一堆东西,其他人现在有工钱,也攒下了不少,都没舍得花,让李青卓把钱带回去。

  小暑风催早豆熟。

  七月的天就是一个字——热!

  经过几个月的休养,李青文醒着的时候越来越长,他的身体逐渐恢复,从只能喝蜂蜜,到能喝米汤,吸果汁、鹿奶,也学习了很多事情,给小孩子编辫子、挤奶、割鹿茸等等。

  身体一天天的好起来,李青文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家,他离开家快十个月了,既想念家里人,也想早点回去让他们安心。

  江淙倒是不急,巫医点头后,李青文和查图部落的所有人和鹿还有狗狗们道别,和江淙一起回家。

  他们离开时,比来时阵仗可大多了,小女孩送了许多花,李青文拿不下,江淙就把花编成帽子给李青文和自己戴上,多的挂在脖子上。小男孩们拿出了自己亲手磨制的骨刀,李青文一一谢过,装在了兜子里面。

  狗狗们也不落后,不管大的小的都出来送了,一边叫一边咬着他们的裤腿,不让走。

  除了一群大大小小的狗崽子,刘和还有族里的二十多个年轻人也一同。

  森林中也很危险,只江淙和李青文两个人不安全。

  李青文和江淙同骑一匹马,有树木遮挡,尚且没有尝到日头的毒辣,待他们一路奔波,出了森林,李青文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蔫了。

  太热了,一点风都没有,整个荒原仿佛静止了一般,任由烈日肆虐。

  江淙把皮衣给他盖在脑袋上面,李青文听着狗狗们在旁边欢快的叫,眯着眼睛,听虫鸣的声音,心都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回去!

  李青风这两天去南边又掏了一回鸭蛋,他想早点去桦树林,但李青勇央求他再等两天,再等两天,就能把书给抄写好了,到时候一起去。

  一个人拿不了太多东西,李青风只能耐心的等他们。

  他精力旺盛,每日睡的早,也起的早,天还没亮,去北面看鸭子时,却在河边见到了周瑶。

  周瑶向来不起早,这事大家都知道,李青风觉得奇怪,走过去,还没等开口,就听到周瑶一边烧纸一边念叨,“是我无能,不能救你性命,江淙现在已经无罪,你安心的走吧……”

  李青风很纳闷,他们北上一行没人丧命,营地内外也没听说哪个跟江淙相熟的人没了,周瑶这是在给谁烧纸?

  他并没有奇怪太久,很快就从周瑶的口中听到了弟弟的名字,李青风当时以为她癔症了,开口道:“周瑶,你这是在干啥,我弟弟好好的,你这不是在咒他?”

  周瑶转过身看到是他,站起来,神情萎靡,道:“李青风,你一直都以为你大哥说的是真的?”

  李青风眉头一下便皱了起来,周瑶擦了擦脸上的泪,继续道:“他是怕你爹娘受不了,才想出了这个说辞,我找过他几次,他都执迷不悟……”

  “你、你的意思是……”李青风懵了。

  “我是个大夫。”说这话的周瑶两眼通红,“我比你大哥和江淙更清楚李青文的伤……”

  “你胡说!你明明在矿山上时说,仔儿的伤不重,只要好好养着就行了,现在又反口!”

  “那是你大哥不准我说!”周瑶也冲他吼起来,这件事中,她比任何人都无力,直到现在,她闭上眼睛都是李青文不停的吐着血块的模样。

  “我不信!我不信!”李青风向后退了两步,腰背佝偻着,仿佛被甚么重物压着直不起来一般。

  “你去喊你大哥来,我让他亲口跟你说!”

  不用周瑶说,李情风已经一阵风似的跑回了家,李青瑞和李茂贤正在喂马,看到他过来,喊道:“老四,把那个叉子递过来……”

  李青风大口的喘着粗气,半天没动,他很想现在立刻就质问大哥,但是爹娘在旁边,他生生的咽了下去,一把抓住大哥的胳膊,往河边拖。

  “干啥,我还没喂完……”看到老四眼珠通红,一脸痛苦,李青瑞没再继续说了,皱着眉顺着他走,直到看到了周瑶,他一下就明白李青风为啥这般模样。

  自从从北面回来,周瑶是唯一一个坚信李青文死了的人,而且一直找他,让他不要再继续欺瞒,早点把真相告诉大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