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山寒 第220章

作者:英桃 标签: 种田 美食 穿越重生

  临肃以北人迹罕至,但是雪地上却很热闹,随处可以看到各种脚印,李正亮他们虽然不打猎,但是在边城生活了那么久,看到脚印便能认出是什么野物,苏元宝觉得他太厉害了,诚心诚意的赞美着。

  李正亮美的鼻涕泡都冒出来了,他觉得京城来的小孩就是诚实,难怪小叔一直将他放在心里头。

  在雪中行了数日,皑皑白雪之中,隐隐能看到数道青烟,他们终于抵达了边城。

  自从官差和流犯都被带去新城,营地这边鲜少见到生人,他们的到来,动静不小,半个村子的猫冬的人都出来了。

  李茂贤和李青瑞先引着陆家亲眷到家里吃饭,李青文则带着徐青元和苏树清叔侄俩去到营地里面,官兵搬走后,这里宽敞不少,新建了砖瓦房,正好让他们住下。

  早就知道江淙在忙,回来之后没看到,李青文倒是没有多失落,先架上火,在锅里给炕上躺着的两大一小的人热上吃食,然后回家。

  李家炕上地下全是人,能坐着的都是陆家的,毕竟是远道而来,同族的不少人都过来凑个热闹。

  体谅他们这一路艰辛,大家伙只是过来打个招呼,便陆续离开,陆家人吃了口热饭,然后纷纷去歇息。

  陈氏拉着陆雪宁的娘亲的手,亲热的不得了,道:“我们这里太远,让你们受苦了,待他们成亲,以后我们去京城看望你们。”

  陆雪宁的娘亲赶路有点累了,面上的笑倒是没下去,连连点头,邀陈氏早点去京城住上一住。

  李青宏和陆雪宁的亲事是早早定下的,李家早就做了准备,新房在新城那里,里面的家什和被褥等等都是崭新的,就等着他们回来办喜事了。

  现在,新房就用来安置陆家的来人。

  临肃的流犯迁到边城后,因为有了足够的人手,外城墙终于起来了,宽和高和内城相差无几,但是前面有瓮城,上面有箭塔和排楼,外面有城栅,看上去比内城更加的有威势。

  一行人坐着爬犁到内城,到城门就得下来了,主街上的雪被扫的一干二净,爬犁在里面可是走不动。

  内城不大,走不远就到了地方,新房门口已经挂起了一排红色灯笼,大门上贴着两个大大的“囍”字,院子里面宽敞整洁,只有被风吹来的薄薄的一层雪。

  正房和东西厢房前几天就一直烧着,此时里面都是暖融融的,陆家亲眷到后,直接可以住进来,厨房的锅碗瓢盆都有,日常用具也都从京城买回来的。

  李青文还想在这多呆,李青宏让他先回营地那边,怕苏树清他们醒了之后找不到饭吃。

  李青文是骑着马来新城的,特意绕了个远从将军府那里走过,发现后头依旧空荡荡的,不由得在心里给周丰年竖起两个大拇指。

  带着皮帽子的周从信出来时吸了两口冷气,喷嚏打个不停,抬头看到一个背影有点熟悉,张嘴“哎”了一声。

  李青文下马,牵着甜枣回头,叫了一声“周大哥”,然后道:“这次回来,周家捎过来不少东西,晚些时候给你送过来。”

  一看他这模样,周从信就知道科考肯定过了,一边揩着鼻子,一边道:“江淙在外头,怕是得阵子才回来。”

  这个李青文早就知道了,他将在临肃碰到的客商的话说了,周从信撇嘴,不以为然道:“普句人跑到森林北面占山为王,我们奉命驱逐,不愿意的都抓了起来,放心,你江大哥一根毫毛都没伤到。”

  李青文义正言辞的道:“我也担心边城官兵和百姓的安危。”

  周从信笑着拍拍他的肩膀,“好弟弟,真是长大了。”

  既然碰到了,周从信便喊了士兵驾车,跟着李青文回营地外头,把周家托付的三车东西给拉了回去。

  李青文到营地里头,先去看徐青元他们三个,发现还睡着,又去旁边找方氏,把洪州来的信件交与她。

  方氏也是刚从李家回来,欢喜的捏着信高兴半天,然后又小心的放了起来,她家俩儿子在边城识字,现在还没下学,得等回来才能读信。

  从方氏那里出来,李青文又去看了老邢头,他还在养牛看马,精神矍铄,不过牙掉了几颗,怕以后掉光了没法大口吃肉,被逼不得不开始认真清洁牙齿。

  周瑶去军中给人看病了,她不在,爱哭的丫头也在睡觉,李青文也没站,跟姑姑和表姐招呼一声便回去了。

  苏元宝做了一个梦,梦里他是一只兔子,原本正在吃草,不知道怎么的,被人捉住了,然后便被放到了热水里。

  “我、我其实不好吃……”

  喊了一嗓子,苏元宝睁开眼睛,发现自己没在锅里,松了口气,然后察觉到屁股和后背都很热,伸手一抹,脸上也是汗。

  李青文端着烛台过来,看他热的厉害,给苏元宝又解开一件衣服,小家伙软软的趴在李青文的肩膀上,举着自己的手仔细的看,不是爪子。

  在李青文的身上赖了一会儿,苏元宝才去后面吃饭,李青文做的酸菜炖大骨头和红烧鱼,猪骨头上面都是肉,因为浸透了酸菜味儿,一点都不腻,酸甜可口的鱼也是开胃,苏元宝就着菜盆吃了两碗饭。

  李青文摸了摸他突起的肚皮,没再给苏元宝盛饭。

  他吃完饭,苏树清和徐青元也回来了,俩人不知道去哪里走了一圈,回来时缩着脖子,打着哆嗦,踢掉靴子就滚到了炕上。

  这两大一小都是头一次睡热炕,怕他们遭不住,李青文泡了蜂蜜水。

  过了没一会儿,李正亮和李正明来了,俩人自己抱着枕头来的,想要跟苏元宝一起滚炕头。

  李正明攀着苏元宝的胳膊,带着他去看外屋的尿桶,认真的说,让他晚上起来尿尿不要害怕,叫醒自己,陪着一起去。

  事实上,是李正明自己害怕,胆子这东西是真不跟着个头一起长,虽然外表看,他已经是个少年人,但害怕的东西一样没少。

  三个人并排躺着,六只脚丫子高高的翘着,苏元宝虽然第一次来边城,可对这里了如指掌,问家里的狗、家里的鸡、猪、羊和马,他竟然还记得李青文说过的那只受伤的狍子,听说现在还好好在营地里头养着,大眼睛转了又转。

  苏树清之所以能来边城,一则是看护着侄子,二则是苏树仪想让弟弟好好歇歇,户部的琐事最多,永远做不完。

  他也知道,已经打定了主意,不是吃就是睡,不用李青文陪着,他跟徐青元喝了两杯酒,扭头就睡了过去。

  李青文原本最担心苏元宝,但是他显然低估了这个年纪的孩子的精力,他累的睁不开眼的时候,苏元宝还扑闪着大眼睛听李正亮吹嘘抓鸟的事情。

  睡着之前,李青文想,自己在他们这个年纪是什么样子,好像正好跟江淙重逢,嘴角忍不住翘了起来。

  李正明转头看着身边的人,突然道:“小叔肯定梦到媳妇了,都睡着了还笑成这样。”

  “不是媳妇。”苏元宝斩钉截铁的说道:“是美人!”

  李正亮和李正明都看向他,苏元宝一字不差的背出了李青文省试中所作的诗和赋,还把自己夫子的讲解也一并声情并茂的读了出来,小哥俩惊讶的瞪大眼睛,怪不得小叔一直不愿意成亲,原来他喜欢的是仙女啊。

  等到那诗和赋传遍边城,并且被夫子临摹下来让所有学生诵读时,李青文都不知道始作俑者竟然是老老实实的苏元宝。

  虽然睡的早,但是李青文起的早,苏元宝他们已经跟着狗出去巡视地盘,徐青元和苏树清也吃完了饸烙,他才挣扎着爬起来。

  徐青元换上皮靴子,出门前对李青文道:“你忙你的,不用一直守着我们,你姑姑刚才送过来二百个馒头,二百个包子和几袋子吃食,我们饿不着。”

  李茂玉赶车来送东西时,徐青元和苏树清并不知道里面是吃的,他们活了这么大,头一次看到馒头和包子什么的用麻袋装,更别提上面还有两堆被宰杀的羊,骨头和肉上鲜红的血冻成了冰,车头还有一只了干净毛的大猪头……

  多走了几步,李青文回自己家吃饭,因为昨天忙着招呼客人,陈氏虽然知道小儿子科考高中,但是没来得及多说什么,今天煮了一大锅鸡蛋庆祝,李青文只吃了三个肚子就饱了。

  成亲的日子就在眼前,李家人忙的都快飞起来了,连姜氏都去了新城那边帮忙,李青文留下看孩子。

  炕上,李正芙坐着,周蓁蓁躺着,两个小丫头黑漆漆的眼睛都看着李青文。

  两张小脸圆圆的,肉肉的,是真的很招人喜欢,但是一旦张开嘴巴开始哭,会让人没法招架。

  可能是看李青文既有点熟悉,又有点陌生,两个丫头好奇的打量着,一时半会倒是没哭。

  李正芙是李青文最小的侄女,已经可以走了,她原本看到哥哥姐姐出去玩心里也长草了,但是周蓁蓁没人陪着就会哭,她这个做姐姐的,为了妹妹,还是留了下来。

  周蓁蓁早早的就断奶了,但是人很精神,哭的时候嗓门大,吐口水也吐的远,不高兴了还会瞪人,看她的脸就知道什么时候饿了,什么时候尿了,其实挺好伺候的。

  因为周瑶忙,这丫头大半时间都在李家,反正李正芙也得出人看着,一个也是看,俩也是看。

  李正颜在外头玩疯了,鞋都湿透,不得不回来,像是蚕蛹一般拱进周蓁蓁的小被子里面。

  李正颜一回来,托着腮,嘴巴动个不停,一直在跟李青文说话。

  周蓁蓁大概是嫌弃吵,将小脑袋扭到一边,李正芙伸手捂着姐姐的嘴巴,熟练的从旁边摸过一个糖球,放到李正颜的嘴里面。

  糖球外面裹着糖,里面却是酸的,鼓起的脸颊先是欢快的动着,很快李正颜小脸便开始抽动,口水从嘴角淌下,暂时说不出话来。

  李青文看了几天孩子,李青卓也到了边城,不早不晚,正好赶上了弟弟大喜的日子。

第252章

  良辰吉日前的晚上, 一众孩子压炕头,苏元宝躺在最中间,左右是李家的一群丫头和小子。

  平时这些孩子穿啥的都有, 今天都是一身的新衣服, 新衣服好是好, 就是不能随便用袖子擦鼻涕, 孩子们只能不习惯的扯着帕子擦鼻子, 别别扭扭的。

  李青文抱着周蓁蓁, 小丫头见不到其他人就能哭的掀开房盖, 外面忙碌的婶子时不时进屋告诉他们小心些,别把炕给闹塌了。

  李正颜闹够了, 小脸红扑的看着李青文道:“小叔,你甚么时候娶个媳妇回来暖被窝?”

  “我不缺暖被窝的。”甚至这个侄女人小鬼大,生怕她再给自己拉什么红线, 李青文郑重道:“我跟你江小叔一起,不用娶媳妇。”

  李正颜似模似样的点点头,“这个我听说了, 你俩感情好,倒是都省去麻烦了。”

  刚说出口,小丫头自己捂住了嘴巴,李青文捏了捏她脑袋上面扎着的头发,问道:“怎么,这些日子谁惹你不高兴了?”

  李正颜摇了摇头, 凑到李青文的耳边,道:“不是我不高兴, 村里的奶奶们围在一起说什么成亲不成亲的, 我耳朵都听的快要磨出茧子了……”

  听这小大人儿的话, 李青文笑了,真是个小可人啊。

  叔侄俩正在说悄悄话,门又“吱呀”一声打开了,炕上那些离水一般的泥鳅都不跳了,假装老实的躺在那,专心的压炕。

  但是进来的却不是嗓门洪亮的奶奶,而是肩披雪花的江淙。

  李正颜人小眼尖,露出个甜甜的酒窝,高声道:“小叔,给你暖被窝的人来了!”

  李青文扭头,看到门口的人,眼中一下漾出明亮的笑,“哥!”

  江淙走过来几步,因为刚从外面回来,一身的风寒,没有近身,桌子上儿臂粗的红色蜡烛烧的正旺,映的他眸子灼灼发亮。

  姜氏跟着江淙后面进来,她从李青文怀里接过蓁蓁,把江淙的新衣服拿过来,让他赶紧去换上。

  离开那屋子,两个人的手便拉到了一起,门外的红灯笼都点起来了,照的李青文眉眼发红,俩人并肩往营地里头走,到从前住的地方,洗漱,换衣裳。

  李青文早就弄好了,他坐在炕边等着,江淙在外屋洗脸,前额的头发被打湿,那几缕湿湿的头发耷拉下来,他凑的太近,那头发在李青文的脸上划来划去。

  交换完一个缠绵的轻吻,江淙才开口道:“是哥回来晚了,仔儿睡觉有没有冷到?”

  说完细细的摩挲着李青文的手指,当真是用心的在暖手。

  李青文趁机大大的吸了两口气,颇为怨念的看着他,控诉眼前的人竟然连小孩子的话都当真。

  因为今天是李青宏的大喜日子,即便俩人想要多呆一会儿,也得先记着要紧的来,收拾好后,赶紧去村里。

  大理寺的人到边城后立刻提审了几个流放的犯人,同僚知道李家办喜事,早早的催李青卓回去。

  李青卓披星戴月的到家,立刻沐浴更衣,李青文和江淙到后,他们一起跟着族里的人去迎亲。

  营地和新城之间有几里地,冬天走着还觉得挺远,但是唢呐吹吹打打,声音传的很远,车马成群,迎亲的队伍把雪都给踩平了。

  李青宏穿着红色的喜服骑着高头大马走在最前面,他身后是李青瑞、李青卓、李青风和李青文四兄弟,李青文身边是江淙,他俩的马一路挨着蹭着。

  人太多了,李青文没挤进屋子,就看到三哥把新娘子背了出来,然后众人调转马头往回走。

  接上了新娘子,吹打的人更加了几分劲儿,陆家跟过来几个婶子,剩下的人目送着结亲队伍的离开,转头便相互说李家的几个小子,一个个真是生的人太好了。

  陆雪铭道了一句:“积石如玉,列松如翠。”

  他和李青卓还有李青文都算是同窗,在京城时见面多些,知道他们都是赤诚之人,妹妹嫁到李家,他再放心不过。

  把人迎回来,开始拜堂,里面的人唱喏,外面看热闹的跟着喊,围着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只有穿着新鞋的人不敢往里挤。

  拜完堂,炕上那些丫头小子也滚够了,乖巧的领了一包包的糖和喜钱,到了外头,开始撒欢的跑起来。

  然后便是摆喜宴,来的客人很多,不说本族的,其他村子的也都来了,还有周丰年他们,李家兄弟还有江淙,以及齐敏和马永江他们都在招呼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