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追更 第170章

作者:昼眠梦君 标签: 强强 快穿 爽文 穿越重生

  乔镜自然知道原因,哪怕没有直接利害关系,有些人总归是看不得别人好的。他对漫画这方面并没有多么在意,除了两位男主的长相他让景星阑稍稍做了一些调整,更接近于自己心目中的形象外,基本就没有再插手过了。

  他笔下的平明天是一位意气风发的少年郎,他的身上带着一种独属于天之骄子的光彩,有点儿像之前的杨柳,但要更加活泼、更加外放,是那种少年风流红烛昏罗帐的感觉。一双桃花眼总是噙着笑意,无论站在哪里都是人群的焦点,论家世、论天赋、论武功高低,毫无疑问,他都是年轻一代最出彩的那一位。

  他是顶尖武林世家唯一的继承人,自打出生起就顺风顺水,朋友遍天下,几乎大半个江湖的少女都对他心生爱慕。这种人生,任谁看了都会感叹一声真是命好,年纪轻轻就拥有了一切。

  但平明天却不满足于此,他有个非常天真而宏大的理想:希望自己将来能够成为武林盟主,率领天下门派,除魔卫道,携手朝廷,为公为民。

  作为四大家族之一,平家在江湖上的地位超然,跟朝廷的关系也很不错,平明天还曾作为太子伴读保护过对方一段时间。只不过他的父亲一直叮嘱他,绝不要参与到朝政大事之中,也不要和太子或者任何一位皇子走得太近,否则几十年前的那场岭门之祸就是前车之鉴。

  众所周知,写武侠,总是免不了要牵扯到一些陈年旧事。岭门之祸是乔镜从开篇起就埋下的一条线,也是牵扯出另一位男主的重要剧情。

  和平明天不同,另一位主角吴晟同样惊才艳艳,却因为身份是罪人之子,童年时便随着母亲寄人篱下。孤儿寡母,免不了遭人欺凌,也造就了吴晟看似温和有礼,实则愤世嫉俗的性格。

  吴家原本也是江湖一大世家之一,但吴晟的父亲却因为遭人构陷,在调查过程中突发疾病死亡。死人不会说话,于是所有罪名都被按到了他的头上,吴晟的母亲更是因为多年忧思成疾,在他十三岁便撒手人寰,只留下一句遗言,让吴晟去找父亲曾经的那些旧友们,为吴家洗清冤屈。

  然而,当初与吴家交好的各大家族如今对吴晟却是避之不及,谁也不愿沾染上这个大麻烦,只是好吃好喝地款待着敷衍了事,时间一长,还对他冷眼相对,逼着吴晟离开此处。

  少年辗转多地,最终,在十八岁那年,他来到了平家。

  他来到平家的第一天,恰逢平明天十八岁成人礼,一条街上访客络绎不绝,来道贺的人都快要踏破平家的门槛。吴晟背着行囊,坐在平家给自己提供的别院屋顶上冷眼望着这一幕,心里想着的却是该如何利用这次机会,让平家卷进接下来的那场漩涡里。

  这些年的颠沛流离,已经让吴晟变成了一个冷心冷情、不择手段的人。他虽然今年刚满十八岁,但却已经将一个局布置了整整五年。他知道,要不了多久,整个江湖都会变成一个巨大的漩涡,届时下面的所有人,包括曾经驱赶他、欺辱他、对他冷眼相待的那些人,都会被卷入其中,脱身不能。

  吴晟沉浸在这种报复的快意中,清醒地看着自己如何一步步将人们拉入深渊,并为之沉醉。可就在这时,一只手搭上了他的肩膀——

  吴晟的身体瞬间紧绷起来,而当他猛地扭头时,看到的却是今天的主角正坐在自己身边,嘴里还啃着一枚果子,正朝他扬起一个毫无阴霾的灿烂笑容:“这地方借我躲躲,没意见吧?”

  作为《入江湖》的主角,平明天表里如一,心思纯净,性格和他从小到大的经历十分匹配,也是吴晟最讨厌的一种类型。

  但大概是因为孤寂了太久,或者是那天的鞭炮声太过吵闹,他最终还是没有躲开少年的手,而是望着那双带着一丝好奇意味的深色重瞳,轻轻微笑起来:

  “当然可以。”

  这次因缘际会的结识,注定了是一场孽缘的开始。

  乔镜在做人设的时候,其实并没有把这两个男主当做是不同的人来写,他们是相似的,也是互补的,更是截然不同的一体两面——

  一位生而自由,却追寻着一种能够束缚自己的理想;一位身带原罪,却妄图用手段去实现母亲的遗愿,让自己得到心灵上的解脱。在最风华正茂的十八岁年华里相遇,他们注定会彼此排斥又彼此吸引,就像所有鸟儿最后的归宿都是天空一样。

  写武侠就是写江湖,写江湖就是写人,乔镜很清楚这一点。

  所以在这本书中,他花费了很多笔墨去写那些形形色色的人。

  他走过了这么多世界,在下笔写作时,总是会不自觉地联想起那些曾在生命中驻足过的人们:高行路、韩有朋、王城、别鸽、文春秋、左向庭、胭脂、乔景、廖长义、程流、卢笙乐……他默念着他们的名字,回忆起往事,每一个字的音调都含在舌尖,就像是什锦糖果融化后带来的不同滋味。

  大概正是因为他对这些人太过熟悉,所以在写这本书的时候,乔镜几乎是一气呵成,从头到尾都没有任何卡文的阶段。

  当然,他只是根据自己曾经见过人们的性格特质,从他们身上摘取一部分,重新组合创造成一个崭新的人物,甚至连原型都算不上。

  但乔镜总觉得,他们是有生命的。

  在这个偌大的江湖中,围绕着主角你方唱罢我登场。那种酣畅淋漓的感觉,哪怕他已经写了很多年的书,都是少有能体会到的。

  在写完《入江湖》后的某一天晚上,乔镜洗漱完毕后,靠在床头翻着景星阑刚从城里带回来的第二册 漫画,但却盯着其中的一页,发了很久的呆。

  就在景星阑都快要睡着的时候,他忽然道:“我是不是老了?感觉最近经常会想起往事。”

  窗外枝头的树叶在寒风中飘零,放在角落里的香炉飘着淡淡的白烟,悬挂在墙上的煤油灯在床头投下一片小小的阴影,摇晃的光焰驱散了秋夜笼罩的寒意。身旁的男人换了个姿势,一只手搂在他的腰间,呼吸声和胸膛中心跳的频率一样均匀。

  他依旧闭着眼睛,说:“我陪你。”

第172章 第 172 章

  “陛下, 万万不可再如此下去啊!”

  面对着太傅痛心疾首地告状,坐在上首的梁帝揉了揉太阳穴,深深叹了一口气。

  他右手边的桌子上还摊着一本书, 不消说,肯定是来自镜书坊的。梁帝自己也挺喜欢看他们最近新出的那个什么“漫画”的册子,上行下效,导致宫中对于晏河清的风评也普遍偏好。

  但是……

  梁帝痛心疾首地想, 这并不代表他那几个不成器的儿子就能把书带进太学里,趁着来教课的博士没注意偷偷看, 被抓包后还信誓旦旦地拉他这个父皇出来扯大旗了!

  虽然太傅把这事儿说得极其严重,连“动摇国本”、“皇室衰微”这样的字眼都用出来了,不过梁帝还是觉得, 这纯粹就是几个臭小子欠收拾了。

  “我会好好教导他们的,”他捏了捏眉心, 实在不想再听太傅念叨了,天底下所有当父母的都对家长会避之不及,哪怕皇帝也一样, “太傅辛苦了,你先下去吧, 让朕自己想想。”

  说完,他还狠狠地瞪了一眼站在旁边的几位皇子。

  以太子为首, 一群少年老老实实地站在那里,耷拉着脑袋, 听着梁帝骂道:“一群不成器的东西,还不快给太傅道歉!”

  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太傅昂首挺胸地走了, 留下梁帝和他的一众儿子在书房内大眼瞪小眼。

  “父皇……”顶着压力, 太子艰难开口道,“儿臣知错了。我没有为弟弟们做好表率,如果要责罚的话,您就责罚儿臣一人吧。”

  梁帝扫了他一眼,默不作声地翻起了手边的书页。

  几人都不知梁帝现在究竟在想什么,只能听着沙沙的翻书声在寂静的书房中响起,紧张得个个手脚都不知道往哪处放了。

  其实梁帝平时和子女们的关系还是很不错的,他不喜欢摆什么威严父皇的架子,甚至还会和寻常人家的父亲一样同孩子们玩耍嬉闹。但是这种特权基本只有十岁以下的皇子公主才有,待他们稍稍长大后,就算梁帝想要和他们亲近,他们也会因为身边各种人的提醒而不自觉地变得拘谨起来,让梁帝十分遗憾。

  “你说知错了,”不知过了多久,梁帝才缓缓出声,“那你自己说,错在哪里了?”

  太子硬着头皮道:“我……儿臣不该把无关课业的书带进太学,还教坏弟弟妹妹。”

  梁帝把眼一瞪:“还有妹妹?”

  “对,”太子的声音逐渐减弱,“但是太傅没发现……”

  梁帝深吸一口气,半晌,恨铁不成钢道:“既如此,你们几个,每人罚抄五遍《礼记》,给我好好长长记性!太子再加三遍《大学》,下不为例!”

  几位皇子不敢抬头,纷纷低声答应,太子更是一副恨不得把头垂到地上的姿态,大概是真觉得自己做错了。但就在临走前,梁帝却单独把他喊住了:“你留下。”

  其他几位皇子都对他报以同情和爱莫能助的眼神,太子恍恍惚惚地站在书房内,满脑袋都是“我要完了”四个大字,因此错过了梁帝的问话:“你这书朕怎么从来没见过,镜书坊刚出的?”

  太子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啊,是的,他们说是什么特典,还有番外的内容。”

  梁帝微微眯起眼睛,这事儿他可没从景星阑那里听说啊。

  景星阑也很冤,虽然梁帝确实说过,如果晏河清有新书稿记得要差人送到皇宫里,但是这只是镜书坊搞的一个小小活动而已,番外的书稿梁帝不是早就看过了吗?

  “下次,”梁帝斟酌道,“如果再发生这样的事的话……”

  太子立刻道:“下不为例!”

  梁帝摆摆手:“下不为例肯定是下不为例,但朕要说的不是这个。”

  他站起身,郑重其事地拍了拍太子的肩膀:“下次镜书坊再搞什么活动,记住,第一时间给你父皇带一本。”

  太子:“…………”

  太子:“好的父皇,儿臣记住了。”

  *

  因为这册特典,景星阑还专程跑了大梁城一趟。

  这次他估计要一周后才能回来,乔镜一个人呆在刘家村,也不需要照看什么田地,每天过得都很清闲,烹茶研墨,打理院子,顺便晚上给两个孩子讲讲故事,日子倒也过得有滋有味。

  《入江湖》这本书只有全一册,故事的结局早已尘埃落定,乔镜暂时也没有开新文的打算,只是偶尔写一些番外的故事,补全一下正文的设定。

  他在书里写了很多门派,每个门派都有自己擅长的武器、功法和独特的标志,想要在一本书里把它们区分开可是件不太容易的事情,人物一多,读者就容易弄混,单纯的贴标签又太过扁平,所以很考验作者的笔力。不过乔镜之前有写仙侠群像文的经验,类似的技巧套用在武侠的剧情上倒也适用。

  大梁城中还有人专门就其中的配角写过书评,从各个角度剖析研究,就仿佛他们是真实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人一样。

  除了人物以外,最令人称道的就是晏河在《入江湖》中对于种种打斗场面的描写了。甚至可以这么说,武侠世界的精髓就在于打斗,在于刀枪剑戟,斧钺钩叉的各色武器,在于落花流水轻若鸿毛的轻功,和大开大合横扫八方的气势。

  与大多数武侠小说的主人公一样,平明天练的也是剑,他的剑招和他的人一样,迅猛而轻盈,正气浩然,光明磊落。而与之相对的,吴晟便更偏好于内家功夫,例如点穴和暗器,常用一些比较短的匕首一类作为武器。尽管两人对练时经常不分上下,但是性格上的分别已经融入了他们的骨血,如同宿命一样把他们推向命定的结局。

  在书中,江湖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读者们却能从字里行间里清晰地看到它的存在。他们发现晏河清很喜欢用一些环境描写来烘托出一种萧索的气氛,落木萧萧的江面,斩断风雪的冰冷剑刃,屹立在黄昏暮色中的香楼桂阁,还有泼溅在白雪上的一抹鲜红……这些意象交织组合在一起,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个落花纷飞、绚烂而肃杀的大江湖。

  《入江湖》一共分为三个篇章,第一篇是入江湖,第二篇是风逐雪,第三篇则是观凡尘。正好对应了两位主角少年、壮年和老年的三个阶段——不过吴晟死在了他三十八岁那年,所以最后的观凡尘,是独属于平明天的篇章。

  从少年歌楼红烛昏罗帐,到壮年的江阔云低,再到鬓发苍苍时独坐佛像前,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一生悲欢离合都随着时间淡泊而去,就和那幅意气风发的少年郎画像一样,被夹进了泛黄的书页中。

  但总有些记忆是不想忘也不能忘的,少年人总是被明日之事困扰,而当他老去后,便会被昨日束缚。平明天终究没有实现自己成为武林盟主的理想,他一生得到了许多,也失去了更多,友情、亲情、爱情,到底难以周全。

  几十年后,他重新来到了平家老宅前。

  推开已经腐朽的大门,伴随着吱呀一声,刹那间,时光仿佛重回昨日。

  他慢慢走在落满枯叶的院中,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喧闹繁华的上午,街道上人来人往,好不热闹。炮竹声声入耳,而年少时的自己为了躲开宾客们的见礼,偷溜出来,悄悄翻上了别院的屋顶……

  如今故人已去,平明天独自一人坐在屋顶,眺望着远方飘散在黄昏中的袅袅炊烟,只觉得犹如惊鸿照影,但沈园终究非复旧池台。

  入江湖易,出江湖难,对于平明天最后的选择,有人说他是真正开悟了,也有人说他是看似避世,实则自我束缚,还有人说,不过从心罢了,各人有各人的缘法,不强求,便是自由。

  很多人都觉得,这两本书的水平乃是大梁开国以来的巅峰,晏河清此人有大才,着实不该把自己的才华和精力浪费在写这些闲书上,而应该和梅青云一样入朝为官,为国效力。但人各有志,乔镜不搭理他们,这些人也没法逼着乔镜当官去,只能一边讨论一边感叹几句,顺便问问某某仁兄是从哪里买到的特典,他们也想买一本回家收藏收藏。

  毕竟景星阑并不打算印太多特典书册,只是当成一个活动随便搞搞而已。没想到现在全城断货,镜书坊每天早上刚开门,就有一群人蹲守在铺子前抢书,敬业程度堪比现代抢票黄牛。

  深夜。

  在藤椅上睡了一下午的小黑猫伸了伸爪子,睡眼朦胧地睁开双眼,决定去厨房看看有什么吃的。

  乔镜已经睡下了,今夜是十五,圆月挂在如墨的夜空中,月光下的庭院像是镀上了一层淡薄的银辉,夏日的蝉鸣声已经销声匿迹了,只能间或听到几道有气无力的蛐蛐在衰败的草丛里鸣叫。

  大概是008又不小心在厨房打翻了什么东西,声音惊动了闭目躺在床上的乔镜。他迷迷糊糊地撑起半边身子,抬起头,一眼就看到了半蹲在窗台上,背对着月亮的重瞳男人。他的腰侧还别着一把很有西域风格的宝石弯刀。

  乔镜的动作一顿。

  男人也没说话,只是上下打量了他一眼。在低头看到书桌上整齐摆放着的书稿后,他挑眉问道:“你就是晏河清?”

第173章 【营养液120000加更】

  “王爷, 都这么晚了,您还是在府上住一晚再走吧。”

  王府门口, 老管家望着骑在马上的景星阑,还是忍不住开口劝道。

  其实景星阑今天本来也没打算回去的,但从傍晚开始他的右眼就一直跳个不停,踌躇半晚后,他最终还是决定提早回去看看。

  刘家村那种小地方,应该不会出什么事的,他想, 乔镜身边还一直有暗卫保护, 谁会没事想要他的命?

  “不了, ”他回过神来, 低头对管家道, “我先回去了,镜书坊这边的事情就交给你和段然, 记得有事第一时间联系我。”

  如果不亲自回去确认一下的话, 景星阑估计自己今晚肯定会心神不宁睡不好觉, 与其这样熬到天明, 那还不如赶路呢。

  另一边,刘家村。

  有那么一会儿功夫, 乔镜还以为自己是在做梦。他望着站在霜白月色下的高大男人, 暗暗掐了自己一把, 在感觉到清晰的疼痛感后才不得不承认, 面前的男人的确不是幻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