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齐家 第100章

作者:麻辣笋 标签: 市井生活 宅斗 种田文 穿越重生

  “是啊,四斗四斗的卖出去不少呢。”说着,这伙计拿出江淼发给他们的简易账本,指了指计数这一栏。

  江淼接过,发现斗字的下头,写了很多的“正”字,粗粗看去,就这么一会,大概卖了七八十斗米。

  这是江淼教他们的“正字记账法”,这里的伙计大多认字不多,要他们按照正规的方法记账未免有些强人所难了。于是江淼就设计了这样的账本——每页都是两栏,一栏上写个升,一栏上写个斗,卖出去一升,就划一笔,写完一个正字后就写下一个,这样就比单纯的一横横更清晰明了些。等到店铺关门,再把大家手上的账本拿回来统计,记在总账上,就可以看出一天的收入情况。

  “都是四斗四斗的卖吗?”

  伙计道:“是啊,每人都是满满一麻袋的装回去。我看啊,如果这里的麻袋再大些,他们还会买更多。”

  江淼敏感地察觉有些不寻常,百姓们来买东西,没商没量的,怎么会这么多人买一样的数呢?他放下账本,坐到了一旁,准备看看情况。

  不多时,来了几个客人,其中一个客人,张口就是四斗。他低着头,声音压得很低,看起来很不自然。伙计盯了他好几眼,才收钱量米。

  江淼注意到伙计脸上的疑虑,过来一问,才知伙计是觉得他有些眼熟。

  “好像见过,又好像没见过。”伙计有些不太清楚,他们一天要招待很多客人,哪能记住每个人的脸,不过刚刚那位客人的举止有些奇怪,他似乎看见过。突然,他一拍脑袋,道:“我说在哪见过呢!他就是第一个来买四斗米的客人,好家伙,以为换了身衣裳我就认不出来了?买这么多米回去,难道是要办酒?”

  伙计无心的话引起了江淼的深思,他来到粮铺的后院,喊出裴澈放在他身边的人,说道:“麻烦你跟着刚刚出门的那个买了四斗米的客人,看看他姓什么叫什么,家住何方。”如果是办酒的话,为何不多招呼几个人来多买些,反而要一个人不辞劳苦,还特地换衣裳来多次购买呢?

  “是!”这人爽快的答应,然后道,“江爷有事吩咐便是,不必如此客气。”说罢,他就翻墙离开了。

  江淼有些哭笑不得,对于这种高精尖人才,哪个老板不看重些?万一人家辞职不干,损失可就大了。

  现在的人,真是太淳朴了。江淼感叹道。

  不过很快,他就不这样想了。因为跟出去的那人两刻钟之后回来报告说:“属下一路跟着那人走,发现他进了城东的一间小院。那小院里还有其他几个人,地上放着好些个麻袋,里头装的应该是从我们这边买过去的米。”

  江淼听后,脸黑的能滴出墨来。他娘的,敢情是碰上二道贩子,古代黄牛了。这群人八成是想低价买进高价卖出。这沧州虽然人口不算多,消息传递比较通达,可总是还有一些地方,不知道开了新粮铺的消息。这群人要是买了粮运过去卖,就能毫不费力的大赚一笔。这神操作,让江淼直称好家伙!他没想到这群人商业嗅觉这么灵敏,才一天,就起了倒买倒卖的心思。

  “麻烦你再去盯着他们那间院子,一旦他们把粮食运走,就过来告诉我。”江淼说道,等眼前人走后,他进到铺子里,拿了张纸低头写了几个字,然后张贴在粮铺的醒目之处,上面写着:每人每日限购五升。

  这张限购令对普通百姓没什么妨碍,对那些大户人家来说倒有些不便了。不过江淼也不准备惯着他们,他开这家店铺,本来就是为了给普通百姓行方便。那些大户人家,无论丰收与灾荒,他们都饿不着,每年收上来的粮,够他们一年嚼用了。之所以过来买,不过为着便宜罢了。

  ……

  “怎么办?那家似乎发现了什么,刚刚贴出了一张什么限购单,说是一天只能买五升。”

  “五升就五升,多找一些人,一天也能买不少。”

  “这……找人的话?”他语意未尽,想说的话却已表露无遗。

  “行了,好处这边给,跑一次给一文钱!”

第163章 新商路

  “走啊, 快走!”

  漆黑的巷道中,不时传来一两句故意压低嗓门的声音。四五个推着独轮车的汉子,正伸头缩脑地看着前方空寂的大街,迟迟不敢迈出一步。

  “我说你们怎么回事?还想不想要钱了?”一个脸上有刀疤的男子恶狠狠地说道, 但由于不敢太大声, 以至于威胁都打了折扣。

  “前头这条街有人巡逻, 要是被衙门的人抓住了,怎么办?”一个人说道。现在已经是宵禁了,街上除了更夫和巡街的衙差外,再看不到一个人影。

  “穿过那条街不就到了?哪有这么背时的事?出了事老子担着!”刀疤男说道, 他扶了扶车上的麻袋,朝巷子外探头左右看看, 最后瞪了这群胆小如鼠的人一眼, 率先推着车走了出去。车轮碾地发出了细碎的声音, 在寂静的夜里听上去十分刺耳。幸好此时已是深夜, 街道两旁沉眠的百姓并没有被这个声音吵醒, 那些巡逻的衙差此时也不知去向。

  其他人见状,心下稍安, 只佝偻着背小心地推车跟着。走了一会后, 发现并无人发现他们,众人的胆子又大了些, 身板也跟着挺直了些许。

  他们要把今天一天在丰收粮铺买的粮食运到大通粮铺里去。之前不限量时,为了不引人注意,他们只好四斗四斗一起买。后来限购了,他们便多找了些无所事事的人, 五升五升的买, 一天下来, 也买了不少了。

  然而这边的院子不是存放粮食的好地方,他们便想着把这边的粮食运到大通粮铺的仓房里去。可是,白天人多眼杂,一口气运这么多粮出去,很容易会被人觉出不妥来,于是他们便决定夜里悄悄运过去。那大通粮铺也在城东,二者相距不远,很快就能送到。

  提心吊胆地走了这么一会,再转过一个弯就能看见大通粮铺的招牌来,大家紧绷的表情都松懈了,想着今天的任务可算是完成了。

  可惜的是,天有不测风云,变故往往就发生在一瞬间。刀疤男刚刚转过弯,前面的巷子里就冲出几个人堵在他们面前,一群人心下一紧,直觉想扔了独轮车往后逃跑,没想到后头也走出几个人来,将他们堵在了路中间。

  不知是谁点燃了火把,在这漆黑的夜色中,明暗闪烁的火光映在那群穿着衙差服的人脸上,显得格外狰狞。

  ……

  人被带走了,独轮车上的粮,自然也被收缴了。

  第二天一早,百姓们起来后,就听见街上闹哄哄的一片。他们好奇地出门看,发现是一群被枷锁扣着的人正在游街示众。

  他们像是打蔫的茄子一样,耷拉着脑袋走在街道上。旁边的衙差一路不停地念着他们的罪行。

  “此数人犯禁夜行,本应处杖刑五十,知州大人念在初犯,特以游街示众减免杖刑四十五,以儆效尤。望各位乡邻以此为鉴,莫要以身试法。”

  周围的百姓听了,不由感叹知州大人的仁慈。五十杖刑下来,体弱一些的说不定直接就死了。游街示众虽然丢脸,但好赖有条命在。虽说待会还要回衙门再挨五下板子,但只受点皮外伤,简直赚大了。

  沧州难得有这么热闹的事,百姓们饭也不吃了,一路就跟着走,一直跟到了知州衙门前。衙门前,已经摆好了让他们受刑的宽凳,人只消趴在上头,板子便会一下又一下地朝着腰臀而去。

  这群人先是被吓了一跳,又被关了大半夜,然后天明了又被拉出去游街,接受大家的指指点点。这会儿五板子下来,他们身心接连受创,一个个都绷不住了,被打得鬼哭狼嚎起来。

  人群中,有一个小个子男人一脸惊惧地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下骇然不已。其他人只知道他们是因为犯禁夜行才获罪的,可他却清楚,这是那位知州大人给他们的警告。昨天他躲在大通粮铺里,透过缝隙看到了事情的经过。

  这群人根本就不是他们巡街的时候发现的,而是他们之前就已经埋伏在了这里,就等着这群人自投罗网。

  那位知州大人一定知道他们的用意了,甚至有可能他们一开始在丰收粮铺买米时就暴露了。现在人赃并获,米被重新送入粮铺中,人被拉出去游街又挨了打,简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另一边,江淼看着铺子里满满当当的大米,嘴巴一咧,想倒买倒卖,那得看看他答不答应。他本来还在绞尽脑汁地想办法,不料他们自己就把自己作死了。更可恨的是,江淼本来以为他们只是普通的黄牛,没想到他们竟然是那家粮铺派来的。他们果然不是什么善茬,粮铺不过才开张一两天,就想出了这么猥琐的办法。

  不过,今天杀了鸡后,那些猴就不敢轻举妄动了。今天的账面十分正常,来买粮的都是听到消息从乡下赶来的老百姓。乡下离州城比较远,来一次要是只能买五升的话未免有些少了。江淼想了想,把五升划去,改为两斗,让人贴了出去。

  知道消息的百姓们很高兴,他们刚刚还叹息人来少了,没想到转眼间就变了。心情愉快的百姓们购买欲很强,几乎每个人都买了两斗,到时候回到村里各家再分点。

  除了买粮的,卖山货的这边也很热闹,排的队伍不比买粮这边少。他们听说这边卖山货不是单单论斤称的,而是分出上中下三品,按不同的价格给,到手的钱是以前的几倍至十几倍不止。

  已经卖过一次的十分淡定,还没卖过的则从队伍里探头踮脚去看,想看看这边的收购方式是不是真如外面说的一样。

  怀着这样忐忑的心情,直到铜钱入了口袋,沉甸甸地放在胸前,众人才相信这不是骗局。

  对于卖山货得来的钱,百姓们觉得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买买买。此时已是十二月,再有个二十多天就要过年了,往年没什么钱便罢了,现在兜里有了钱,不花出去他们不甘心。不然哪天米价又涨了怎么办?

  除了买大米,街道上的其他铺子也依次被这些赚了钱的客人光顾,原本半死不活的街市,仿佛被注入了一股生机,一切都活了起来。

  ……

  给沧州带来这般变化的人此刻正坐在粮铺后院的一间房子里对账。这几天,他们已经收购了各种品相的山货共两千多斤。别看每次只是几百文,一来二去他们也花了不少银两。

  “陈管事,你们今天就从沧州出发,到梁京时正是京城百姓们购置年货的日子。往年这会儿东西都是供不应求的,咱们这批山货一定能卖个好价钱。”江淼大致算了算价钱,心里兴奋起来。

  陈管事点点头:“是啊,往年这会已经没有商队入京了,咱们回去正好。”

  江淼继续说道:“这些上品放在内城的铺子里卖,中品的放在外城的城东,下品就运到城西那边的江家小铺,让他们代为售卖。”江淼说着,把另外两家铺子的地址和招牌名写在纸上交给了陈管事。

  这些铺子都是之前裴澈作为聘礼送给江淼的。江淼之前没好意思收,后来和裴澈确定关系后,他就再没一点不好意思了。

  陈管事接过纸条走了。他原本就是裴家铺子里的一个二管事。当时听说主家有意派人去南边买茶苗,他就起了心思,主动找大掌柜打了招呼。这一去,虽然茶苗没买到,但他也和南边的很多商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些大米,就是他从一个手握千亩良田的大商人手中买到的。后续他们还会源源不断地去南边采购东西回来,将沧州作为中途停留的点,一举打通南边到梁京的新商路。

  不用再受到别人的钳制,这让一向很有抱负的陈管事每日都是一副精神奕奕的模样。做起生意来头脑也变得更加清明了。

  陈管事走后,江淼从下面的抽屉里拿出一本东西出来翻看。这是他从当地的牙行借来的。他想买一座宅子搬出去。

  因为某些不可说的原因,他们已经不适合住在官衙后头了。之前初来乍到的,为了更好的管理知州衙门,他们才决定和其他官员挤在同一座院子里。经过大半年的磨合,知州衙门的三班六房已经全都掌握在了裴澈的手中,自然也就不必勉强他们这一大群人挤在半拉院子里,还得时不时地听两句酸话。

  这牙行手上宅子不少,江淼看了很久,终于选定了其中三处。这三处离知州衙门都很近,大小相差也不大,都是三进的院子,住下他们这一大群人绰绰有余,这样一来,挤在粮铺里的就也能搬过去了。

  这些院子唯一不同的,就是它们的格局和价钱了。江淼还没有实地看过,他准备下午叫上牙行的人带他过去看看,实地考察之后再做决定。

  下午时分,江淼去到牙行。牙行老板亲自出门迎接,对于这位沧州新贵,他自然是愿意与其交好的,不然的话,也不会把那本册子借出去。

  “何牙人,这三处,劳烦你带我去看看。如果一切都合适的话,咱们今天就去衙门里签订契约。”

  “好说好说,江爷您先等等,老朽这边还在谈一桩生意,等谈好了马上就带您过去。请您先在旁边喝杯热茶,稍作歇息。”

  江淼坐了一会,不多时,何牙人就出来了。他满脸笑意,想是刚刚的生意已经谈妥了。

  何牙人带着他去到那三所宅院,江淼把前前后后,里里外外都走了一趟之后,确定下来其中一座有个荷花池的宅子。

  在江淼看来,这宅子可比那些有花园的好多了。荷花池里不仅可以养鱼,夏天还能吃莲蓬,用荷叶做吃的,秋天可以挖莲藕,想起来就美滋滋。

第164章 露馅

  忠国公府

  高嬷嬷手上拿着一封信, 直直地往裴祖母所在的小佛堂过去。

  “小姐,世子来信了!还送了好些山货回来,老奴让人收了一些进库房,剩下的今天晚上就给您做一顿。”高嬷嬷显然是很高兴的, 前一天她们晚上说话时还聊到世子, 没想到今天一早就收到信了。

  与高嬷嬷一脸高兴的模样不同, 裴祖母听后先是高兴,忽然又沉下脸叹了口气。

  高嬷嬷很是不解:“世子一片孝心,您为何叹气?”

  裴祖母道:“现在距离过年只有十几天了,这会儿收到澈儿的信, 就说明他们今年不回来过年了。你说,澈儿是不是还在和我置气啊?”

  高嬷嬷原来没想到这一点, 听她这么一解释才明白, 不等她点头, 裴祖母的最后一句就已经出口, 她只好硬生生停住了点下去的头, 改为摇头。

  “小姐,您怎么会这样想呢?”她一脸不赞同地说道, “世子他最是孝顺, 万万不会因为一点小事便和您置气。他不回来,一定是因为公务太忙了。另外, 像他们这样派遣到地方任职的官员,无调令不得擅自离开,世子为人忠正,又怎会不将朝廷禁令放在眼里呢?”

  她一番苦口婆心的劝慰让裴祖母的心情好了一些。她拿过桌上的信件, 展开看了起来。

  果然, 裴澈在问候过她之后, 就委婉地把不能回来过年的这件事告诉了她。信中,裴澈言辞恳切地表示了对不能回来过年的遗憾,以及不能陪伴裴祖母身边的愧疚,赤子之心,看得裴祖母老怀安慰,刚刚的不快早已烟消云散。

  合上信后,裴祖母道:“沧州那地向来贫苦,想必有钱也买不着什么好东西。你待会带几个人出去给他们把过年要用的东西打点好,派几个人给他们送过去。”

  高嬷嬷应了,裴祖母显然还是不太放心,她道:“澈儿这还是第一次过年时不在我身边,我这心里啊,总是放心不下他。既然他不能回来,不如我去沧州看看他?”

  高嬷嬷被自家这位老小姐突然的任性震惊到了,她连忙道:“不可啊小姐!”

  “为什么?”

  “且不说现在年关将近,天气严寒,就是平时,您这身子也经不住坐在马车里头长途跋涉。若是世子知道您有这样的想法,怕是违抗禁令也要赶回来陪您过年的。您啊,就别让大家担心了!”她家小姐一把年纪,平日里养尊处优,估计出发不到几个时辰便会叫苦不迭,赶去沧州,何苦来哉?

  裴祖母有些生气,却又无可奈何。高嬷嬷说的话一点也不差。如果让裴澈违抗禁令跑回来,她才更加后悔。

  第一次违抗皇命时,裴澈娶了个做生意的男妻。第二次又违抗的话,就不知道还有什么事在等着他了。

  远在沧州的裴澈和江淼还不知道这个消息,要是知道了,恐怕会专门给高嬷嬷去一封信感激她劝下裴祖母。要不然的话,他们就要头大了。

  从沧州运回梁京的山货,上品和中下品都由陈管事运回去卖了。其中其实还有一些特等品,这部分的食材他是不会卖出去的,这些东西被他打包好,分作几份送到了国公府、冯府和江淼的二叔家、小雨姐家等地,也好让他们尝一尝沧州地道的风味。

  除了东西之外,他们也给大家去了信,将不回来的这件事告诉了大家,免得他们惦记。

  其实最开始裴澈是想回梁京一趟的,可惜他算了一下时间,发现他根本就没有那么长的假期,路上来回就是近二十天了,与其草草回去,风尘仆仆的到各家亲戚那里亮个相又离开,还不如老老实实待在沧州,攒一攒假期,以后再说。

  ……

  沧州虽然穷,但过年期间还是很热闹的。每天都有许多人到赶路到州城来,一是为了买便宜的粮食,二是顺便买一些年货。

  丰收粮铺外头每天都排着长长的队伍,无论是买粮食的还是卖山货的,脸上俱都笑得开怀。

上一篇:暗恋指南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