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君的第一佞臣 第151章

作者:杰歌 标签: 穿越重生

  荣启点头:“谢大人总结得非常到位,就是这么个情况。”

  谢恒:“那就是我冤枉将军了,冤枉也好,至少这谋朝篡位的事是假的。”

  朝臣们再度无语,谢恒还真是厉害,这时候都还能为自己开脱。可话说得再漂亮又有什么用?还不是已经把昭武将军给得罪了!

  满朝以宣景为首的武将们第一次有了扬眉吐气的感觉,一个个的连脊背都挺直了不少。

  以往的每一次跟文臣交锋,他们几乎都要落下乘,说又说不过,心里不服气,只能气的干跺脚,心中为将军不平,为他们武将不平。这一次可真是打了一场漂亮仗!而且还是敌人主动把胜利给送到他们手中的感觉。就一个字——爽!

  昨日跟谢恒杠上的那个武将又站出来说道:“谢大人昨日斩钉截铁地说将军有谋反之嫌,今日证明将军是无辜的,难道谢大人就不该有所表示吗?”

  谢恒眉梢一挑:“这关我什么事?我都说了我没有证据,是出于对二殿下的信任以及对朝廷社稷的担忧才要提醒陛下,我有什么错?即便现在证明将军是无辜的,那也只能说是二殿下的错,可不能算在我头上。”

  向谢恒发难的武将都惊呆了!

  这是什么逻辑?听起来毫无道理却又没有办法反驳。文臣的嘴皮子真是越来越厉害了!

  谢恒:“难道我不是从一开始就跟陛下坦言了?再说后面是二殿下一再强调肯定昭武将军谋反,我也只是希望陛下下旨调查一番,可没直接就认定昭武将军有罪,要质问也质问不到我头上。我只是个一心为朝廷和陛下着想但却一时不慎受人蒙蔽的可怜人罢了。”

  对于谢恒这种三两句就把自己给摘得干干净净还顺带表了一腔忠心卖了一把惨的行为,朝臣们全都无言以对。

  果然要想做佞臣,首先这脸皮就要不一般得厚,那就得铜墙铁壁、刀枪不入!

  谢恒:“不过话说回来,在户部尚书和兵部尚书以及前太子克扣军饷贪污抚恤金的时候,是昭武将军尽自己的全部能力,安抚了那些为保卫大瑾而流血受伤的将士,抚慰兵士遗孀遗孤,这才没有让将士们对我朝失望。而昭武将军只是默默无闻地做着这一切,不请赏未邀功,就如同当初开放自己名下的米行商铺接济穷苦百姓一样,没有到处宣扬自己做过的好事,一心只为朝廷为百姓,如此品性当真让人佩服!”

  朝臣们鸦雀无声。

  他们还是低估了谢大佞臣厚脸皮的程度,在之前那样诬告昭武将军之后,还能毫无愧疚地说自己只是被蒙蔽,只是因为太过关心朝廷,而现在意识到自己把昭武将军给得罪狠了,又能没事人一样面不改色地称赞,好像之前口口声声说昭武将军造反的人不是他一样。这是觉得自己现在这样可劲儿夸赞,昭武将军就能大度地不跟他一般见识了?

  谢恒目光扫向众臣:“各位大人不对我的话表示一下赞同吗?还是你们觉得我刚刚说得不对,觉得昭武将军不该得到你们的赞赏?”

  被谢恒目光扫过的朝臣们只觉得浑身的汗毛都好像立了起来。谢大佞臣可以啊!抬高自己的同时还不忘踩他们一脚!这是想踩着他们在昭武将军面前表现博好感呐!可不能让他得逞!

  于是朝臣们纷纷开始了对宣景的“花式夸赞”。

  一般过分地去称赞一个人,都是越夸越心虚,还会逐渐词穷,捋完了能夸赞的点之后就实在不知道还能说什么好。可朝臣们却发现他们夸赞昭武将军那是越夸赞越来劲儿,能细数出来的优点真是越说越多。

  这时候朝臣们才真正意识到昭武将军真的默默无闻地做了很多实事,他的功劳并不仅仅体现在戍守边关上,以往每年只在年关时候回来京城的昭武将军都会做一些真正惠及百姓的举动,只是这些事从来没有被拿到明面上来说,或者有很多是许多人都不知道的。现在因为要附和谢恒的话夸赞才被一件件拎出来说,结果不说不知道,一说才发现竟然有这么多。

  就连武德帝自己都很意外。宣景是他的儿子,但他从来都不知道自己这个儿子竟然默默做了那么多。旁人误会他儿子也就罢了,他作为父亲,对儿子的了解竟然和旁人一样贫瘠。而现在满朝文武甚至包括他这位当爹的能意识到宣景所做的这一切,竟然是因为一向与宣景不对付甚至还在昨天参奏过宣景谋反的谢恒。

  何其讽刺!

  谢恒听着这些夸赞,面上毫无表情,心里却已经美得冒泡。

  他就是要所有人都能意识到将军的好,哪怕是那些之前攻歼过将军或者是一直对将军心怀不满之人,在今日也要绞尽脑汁地去夸赞将军!更要让那些眼瞎心盲之人看看,他的将军为朝廷为百姓做了多少实事!

  过了许久,朝堂之上的声音才稍稍安静下来。

  谢恒连连点头,满是感慨地说:“我竟然不知昭武将军为国为民做了这么多!但既然各位大人都知道,那为何昨日我参奏昭武将军造反之时,就只有几位武将站出来为昭武将军力辩,其他人就毫无反应?我参与早朝的时日尚短,对将军不够了解,又是受人蒙蔽也就罢了,怎么各位大人明知昭武将军大义,却还是不为他说一句情,表示一声信任?难道文臣武将之间的矛盾真的已经大到让各位饱读圣贤书的大人即使知道昭武将军不可能谋反也不愿意为其辩驳一句?哪怕你们的沉默有可能导致一位为国为民的将军蒙冤受屈也无动于衷?”

  满朝大臣被谢恒的责问弄得心虚不已,尽管他们坚信谢恒此刻的诘问只是为了转移昭武将军的仇恨,洗脱自己对昭武将军的诬告,但心里还是非常不得劲儿,有种被人挑明了错处公告天下的羞耻之感。

  明明是谢恒弹劾昭武将军谋反在先,结果现在却成了他们的不是,弄得他们心里都挺愧疚的,谢大佞臣倒是理直气壮得很,他就不能先反省一下自己昨日的所作所为么?

  谢恒:“我知道现在各位大人心里一定想着最该反省的人是我。”

  众人:……

  谢恒:“微臣惭愧,因受人蒙蔽,自己又谨慎不足,昨日才会在朝堂之上弹劾昭武将军谋反,现真相大白,昭武将军蒙受不白之冤也算有微臣一份过失,微臣自请罚俸一月,也请陛下补偿昭武将军。”

  武德帝都要气笑,谢恒倒是敢说,自己犯下的过错让他补偿,罚俸一个月算得了什么?现在被各朝臣这么一夸,对昭武将军争相称赞,他还能少得了对宣景的补偿?更何况他这个做父亲的也的确对这个儿子有诸多亏欠。

  “谢卿行事确实有欠稳重,日后要多加注意,这次就先罚俸一个月,再有下次可不会这般轻易饶过你。”

  朝臣们听着武德帝的话,心中又是阵阵发酸。

  谢恒以三品朝职状告一品将军谋反,还是一场乌龙,这是多大的过失,怎么能罚俸一个月就此了事?这处罚实在不痛不痒。

  陛下对谢恒实在是很偏爱了。

  “至于昭武将军……”武德帝沉吟,“由从一品升至正一品,赐封”冠军侯”。”

  冠军侯!

  这对于武将来说可是至高无上的封赏荣耀!

  从前宣景只是相当于武将之首,而现在,被赐封“冠军侯”的他才真正实至名归!

  对于行伍之人,“冠军侯”便是最高荣誉,也是非皇族中人从军后可以达到的最高成就。

  从古至今也并非所有皇子都能封王,有的只是贝勒,大部分都是郡王。

  但论起实权来,冠军侯虽为侯,却比郡王更胜一筹!

第二百四十八章 垫背的

  宣旭和宣震都沉默了。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兄弟几人中第一个授封爵位的竟然是宣景,虽然只是侯位,但也比他们两个空有皇子头衔的强上太多,更何况还是极有分量的“冠军侯”!

  昨日的宣景还面临被安上谋反之名,今日不但洗清了罪名,还被满朝文武称赞这些年对朝廷和百姓的贡献,最后还被封为正一品军侯,这可真是惊天反转!

  宣景跪地领旨授封,面上虽然平静,但眼中却有任谁都看得出来的激动之色。

  武德帝对宣景的反应很满意,毕竟所有施恩者都希望受恩者能够感恩,不然便会心里不平衡,多少会觉得对方有点不知好歹。

  宣景面无表情心中感慨,他家将军的演技也提高了不少啊!这眼神戏绝了!

  只是事情到这里还不算完。

  “陛下,微臣自请罚俸一个月,那是微臣有所过失,应当的,微臣错信他人以至被蒙蔽,才险些害了昭武将军。那让微臣错信之人是不是也该受罚?若不是二殿下斩钉截铁地跟微臣说昭武将军谋反,微臣也不会那般肯定,这事二殿下也有不可推脱的责任。还有大殿下,平时与二殿下不睦,但这次发生这样的事却选择站在二殿下那边,是何原因微臣就不说了,大家都心知肚明。微臣只是觉得有赏就要有罚,我罚俸一月,不能别人一点事没有。”

  众臣合理怀疑最后一句话才是核心!

  谢大佞臣就是看不惯只有自己被罚俸一个月,就算钱不算多也一定要再拉一个垫背的!

  也幸好他们昨日没有直接攻歼昭武将军,不然今天被谢恒强行拉着一起受罚的就有他们了,陛下有可能对大殿下和二殿下手下留情,对他们可不会。

  武德帝无奈一笑,果然不管什么时候谢恒都这样大胆,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谢卿说得有理。”武德帝眼神一扫。

  宣旭立即跪地,脊背挺直,低着头沉声说:“儿臣知错。”

  武德帝:“既然知错,日后便该知道要谨言慎行,身为皇子,更该清楚自己的一言一行会给旁人带来多大影响,就罚你闭门思过一个月,罚俸三个月,好好反省。宣震也一样!”

  宣震指着自己的鼻子差点就直接问出来凭什么他也要跟着受罚,但好在他还记得现在是在朝堂之上,他要是真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这么问出来,那最后肯定就不是禁闭罚钱这么简单了。

  宣旭倒是二话不说直接认罚。

  宣震看宣旭这般,心里骂了一声“虚伪”,也只能跟着一起认罚。

  谢恒没说话,心里却很不满意,才禁闭一个月罚了点俸禄,这可差点事儿!

  一场弹劾谋反的风波就这么过去了。

  弹劾的人都受了罚,被弹劾的人却被奖赏夸赞,这是一开始谁都没想到的结果。

  本来以为最多也就是无罪,查出来一切都是误会,可谁也没想到这被弹劾谋反的人这么“经得住”调查,不仅无罪,以前做的好事还都一件件被翻了出来。

  若是这些事情都是宣景自己表出来的,那可能没什么效果,甚至可能会让人觉得他是想以此脱罪,但这些事情没有一件是宣景自己说的,都是朝臣们为了迎合谢恒的话自己说出来的,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一直不动声色的昭武将军就这样成了最大赢家。

  下朝后阮展鸿过来找谢恒,“你外祖父让我跟你说这段时间多避着点昭武将军的锋芒。虽然这一次陛下并没有重罚你,昭武将军也没事,但难保你不被记恨。”

  谢恒咧嘴一笑:“外祖父今日告假没上朝都猜到了结果,看来是对昭武将军很有信心。”

  阮展鸿无奈,“你外祖父就算不喜昭武将军却也不会是非不分,你就不能少气你外祖父几回。”

  谢恒眼睛一弯:“舅舅这话说的都没有底气,其实舅舅也是觉得我有很多话我都是话糙理不糙吧?说句有点不敬的话,外祖父有时就是太过固执,还嘴硬,他自己不愿意承认,我们做晚辈的也不能一味顺着,有些话该说还是要说。外祖父博学天下,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更难意识到自己思想的偏差,许多时候光靠解释可不够,就得来点稍微刺激的。反正我把握着分寸,不触及外祖父的底线就是。”

  阮展鸿不知是该气还是该笑:“你倒是想得开。”

  他也知道谢恒不是不孝顺,不是存心气父亲,毕竟有些事情一旦妥协,那后面就再难立起来,谢恒有自己的坚持和主张,性子又是一贯强硬,能耐心跟父亲说那么多已经不容易。父亲的性子他心里也清楚,谢恒的态度要是不够强硬可拗不过父亲。

  谢恒轻叹一声:“外祖父身体如何?”

  “已经请了御医看过,没有大碍,现在天气还暖和,倒也不至于畏寒,就是有点脾胃不和。”

  谢恒挠头:“这是被我气得吃不下饭了吧?”

  阮展鸿笑着没说话。

  中午,阮府。

  阮同甫在一直在卧床休息,阮展鸿亲自将晚膳端了过去。

  “父亲,该用晚膳了。”

  一同跟着进来的阮时衡扶着阮同甫坐起来。

  阮同甫摆摆手,“我没事,不至于让人扶着。”说罢就自己撑着手坐了起来,“让你跟阿恒说的话可都说了?”

  阮展鸿点头,“都说了。”

  “那小子可有说什么?”

  阮展鸿微笑,“阿恒知道外祖父惦记他,心里感动,问了您的身体状况。”

  阮同甫哼了一声,“你不用替他说好话,肯定又说了些不中听的,你就是不告诉我。”

  阮时衡撇嘴:“祖父别这么说,表弟不会这样,他虽然跟祖父政见多有不同,但心里是真的记挂孝顺祖父。”

  阮同甫:“你们一个两个的都替他说话!就这么惯着他吧!今日他敢在毫无证据的情况下弹劾昭武将军,谁知道明日又敢做出什么胆大包天的事情来?”

  阮展鸿本来想说谢恒会有分寸,但想也知道自己说出这句话一定会被父亲反驳,便还是闭嘴,让父亲安安静静吃完这顿饭再说。

  今晚的饭菜很简单,一道凉拌甘蓝,一道芹菜虾仁,还有拆了骨头的红烧肘子。

  阮同甫吃了两口,微微皱眉:“厨房换了新厨子?这菜的味道怎么变了?”

  阮展鸿和阮时衡相视一笑。

  阮时衡:“祖父觉得味道如何?”

  阮同甫眉头还没解开,嫌弃地说道:“若是换了厨子那就再找一个,这个厨子的手艺可不怎么样。凉拌甘蓝的辣椒放多了,芹菜虾仁淡了,红烧肘子不够烂。”

  阮展鸿:“那您放心,这个厨子就只做这一回。”

  阮同甫点头:“那还成。”随即又问道,“这从哪找来的厨子?饭做成这样还是换门营生得好。”

  阮时衡:“哪是什么厨子?那是您外孙,我表弟!”

上一篇:听说科举能发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