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君的第一佞臣 第58章

作者:杰歌 标签: 穿越重生

  惠承帝还在庆幸,幸好宣景来了。

  今日原定赴宴的文臣武将本来就各有三人,但之前通知到宣景的时候他有事要忙,今日不一定来得了。这要是以往,宣景肯定直接就推掉了,传讯官本来也这么以为,还想着回去之后陛下要换人自己还得再跑一趟,却没想到宣景虽说有事要忙,却没有推辞,只让传讯官转告陛下自己那日会晚些时候到。

  之前虽然因为和亲之事让惠承帝对宣景多有不满,但在大多数时候惠承帝对宣景也算得上看重,这么点小事自然不算什么,宣景没说让换人,惠承帝也不在意他晚到些时候。

  现在又看是宣景于危机之中救下谢恒,惠承帝更加庆幸自己没换人,换了旁人没有宣景的身手,还真未必能救下谢恒。

  宣景作为将军,自然是坐在武科进士那边的前位。

  这时候谢恒有点介意了,他还想坐到将军身边去呢!一时间这屁股上就像长了钉子,怎么坐都不舒服。

  出了刚刚的事,切磋自然是被终止。

  惠承帝动了怒,当场就剥夺了那第二名的榜眼身份,叫人赶出宫去。

  那第二名垂头丧气,一座小山似的汉子这会看起来就像是霜打的茄子一般,耷拉着肩膀再无半点精气神儿。日后他是别想再通过武举走上仕途了,这次的事情若能给他个教训让他知道什么叫收敛,往后去报名参军从小兵做起,凭他的身手也不是没有升到高位的可能。

  后面也没有其他武科进士在张罗着切磋,都看得出来陛下余怒未消,谁也不敢在这时候冒头,就是那些文科举人都不再卖弄才学,一个个安静如鸡。

  惠承帝的年纪大了,劳累了那么长时间,刚刚又受到了惊吓,这会更显得精神不济,便先行离席。

  皇帝一走,总共六个文武大臣就走了多一半,就只剩下荣启和最后到的宣景。

  宣景往那一坐就好像一把寒冰铸造又饮血无数的利剑戳在那,散发着寒意和煞气,文科进士们不敢过去见礼不说,就是武科进士们也少有上前的。

  他们也是想不明白,传言不是说昭武将军最不耐烦各种交际宴席吗?怎么今日不仅来参加,就连陛下都走了他还没打算离开?昭武将军不走他们没人敢走,别说走,就连“走动”都不敢。就害怕别人都没动,自己一动昭武将军的目光就过来了,到时就是不说话不合适说话又不敢。

  最后还是一直把昭武将军当做人生目标的阮时衡先拿着酒杯过去敬酒。

  “昭武将军,学生、学生阮时衡,敬昭武将军一杯!”

  宣景没说话,但仍接下了阮时衡的敬酒。

  阮时衡:“刚刚多亏有将军出手,不然我就要铸成大错了!”

  宣景:“你的武功的确还有待精进。”

  旁人只会觉得阮时衡年纪轻轻就能成为武状元十分厉害,出身书香门第还能有这样一身功夫更是难得,也就只有宣景会直接说阮时衡还有待进步。

  阮时衡只当是玄武将军一向高要求,不管是对自己还是他人,却不知道,宣景是在想着如果不是因为刚寓小言刚阮时衡和那人的切磋,谢恒也不会陷入危险之中,又或者阮时衡的武功再高些,能早些制住那人,谢恒同样不会面对那样的危险。

  否则宣景也不是那么苛刻之人,阮时衡的武功能达到现在的程度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正常情况下宣景也会夸赞两句。

  周围的武科进士见连堂堂武状元都被昭武将军点评“有待精进”,他们就更加不敢往宣景面前凑,一个个缩着脑袋喝酒,恨不得宣景根本看不见他们。

  文科那边,大部分人都去向荣启敬酒。

  一个两个还好,人一多荣启就不耐烦了,于是后面再来敬酒的人都会被他出题考问,那些答不上来的就会收获到荣启的“摇头+叹气”套餐一份,然后战战兢兢地回到自己位置上开始怀疑自己怀疑人生。

  久而久之就没人再去找荣启了。

  得了空闲的荣启高高兴兴地对谢恒招手。

  众人:荣大人这是要对探花郎下手了吗?怎么不找榜眼和状元?柿子挑软的捏啊!

  谢恒直觉荣启没什么好事,但这么多人看着,他还是得硬着头皮过去。

  “荣大人。”

  “坐坐坐。”

  原本坐在荣启旁边的两位大臣走了,空出来位置,荣启就让谢恒坐下。后面还有个空位,而且距离进士席那边还稍有些远,如此他们谈话的内容也不会被旁人听了去。

  “你也真是命大!刚刚那刀冲你飞过去的时候我也过去了,可离得太远根本来不及,幸好宣景来了,不然你要是在这琼林宴上出了事我可怎么跟宣景交代?真跟他说”你家探花郎血溅琼林宴”,他能直接拔剑砍了我!”

  谢恒心里那叫一个美啊,一点也没有刚刚险些丢掉小命的害怕,当然面上还得端住:“不会,将军与荣大人交情深厚,不会如此。”

  虽是反驳之言,但听着却有得了便宜还卖乖之意。

  荣启哼了一声:“得了,你就别装了。不过你怎么知道宣景会来?”

  谢恒一愣:“我不知道啊!”

  荣启挑眉:“我明明听到你喊”将军”了,当时宣景还没赶到你身前。那种情况下你应该也分不出眼角余光打量周围吧?”

  谢恒越发愣住:“我……我当时喊将军了?”

  他是真不知道今天宣景会来,之前亏他还跟宣景说过自己要去参加琼林宴,将军也没说自己也会来啊!

  而且当时危急关头他也确实没看到宣景,甚至如果不是荣启说起,他都不知道自己在惊慌之中喊了声“将军”。

  荣启见谢恒的反应,知道他没有说假,表情顿时更加玩味,“敢情你这是下意识地叫的啊!危难之际见真心,可见在你心中最重要也最可靠的人就是宣景!”

  荣启想着这下小师弟的感情路更加艰难了,就冲着谢恒对宣景的重视程度,将来小师弟表白,就算谢恒稍有动心,也一定会去问宣景的意见。两人都是男人,宣景怕是不会同意。

  谢恒也意识到这点,却半点没觉得不好意思,还特别骄傲!

  看看!他对偶像那真是忠心耿耿绝无二意!就连生死攸关的时候心中也只想着他的将军!这是多么令他自豪的觉悟!

  越想谢恒心中越高兴,甚至想赶紧过去将荣启的这一番推断告知宣景,让宣景知道。

  他对将军的敬仰之情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为何不能让将军知道?

  对一个人好,如果没有其他妨碍,当然要让对方知道自己的心情。谢恒可没有自虐倾向,他默默为宣景做的事情已经不少了,可不想什么都瞒着。

  众人看谢恒高兴的样子,心道探花郎真有本事,一定是破解了荣大人出的难题。不过瞧荣大人那一脸深思的模样应该是在思索更加困难的题目,这是非要难倒探花郎不可啊!

  没等到荣启再度开口,众人就瞧见谢恒拿着酒杯朝昭武将军走去。

  有人很快反应过来谢恒应该是要去再度感谢昭武将军,虽然之前已经谢过,但救命之恩就是多谢几次也是应当的,而且还有人觉得探花郎这应该是在借机摆脱荣大人,真是机智!

第一百零七章 一定很狂野

  谢恒走到宣景身边:“为感谢将军救命之恩,我要再敬将军一杯。”

  宣景:“一杯怎么够?坐下慢慢敬。”

  众人:……想不到你是这样的昭武将军!

  不管是武科进士还是文科进士都觉得今日可能谢恒的运气不是很好,先是差地被一刀戳死,现在又被荣大人和昭武将军轮番“刁难”,是这两位大人对“探花”这个身份有什么天生的恶感吗?

  谢恒却高兴得不行,立马坐到宣景身边,脸上的笑意看着都十分耀眼。

  众人又忍不住想,这荣大人是何等凶残,竟然让探花郎能这么愿意坐在煞神身边都不愿意回去面对。尤其是那些武科进士们,纷纷觉得果然这读书人要是狠起来就没他们武人什么事儿了。

  荣启暗暗撇嘴,想甩掉他?没门!

  于是荣启又在众目睽睽之下端着酒杯走过去坐到谢恒身边。

  这就导致谢恒左边是宣景,右边是荣启,被这宴席上仅剩下的两位文臣武将给包围了。谢恒就在无知无觉中又收获了一大票同情的目光。

  此时诸位进士们对谢恒的感觉是可怜又感激,死道友不死贫道,有谢恒扯住了两位大人的注意力,他们也能更放松一些。但他们会在心里为谢恒祈福的。

  同情心是有的,但不多。

  谢恒对荣启的突然介入表示不满,多难得在外头跟将军独处的机会?还有那么光明正大的理由,荣启凑什么热闹?

  荣启就好像没看见谢恒那不满的眼神一样,笑呵呵地说:“探花郎,浅谈一番被你家将军救下的感受呗!”

  谢恒抿着嘴认真思索,最后十分严肃地说道:“终于可以证明我一直以来的猜想是对的。”

  荣启心下好奇,怎的?这谢恒还曾经想象过自己被宣景救下的场景不成?要不怎么说是“一直以来的猜想”?荣启对宣景投过去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继续问:“是何猜想?”

  谢恒:“话本子里那些救人的描述果然都是忽悠人的!我之前就看过一些英雄救人的桥段,某人眼看就要被刀剑所伤,便有英雄出来,挡在那人身前,以自己的身躯扛下刀剑。当然结果就是救人的英雄身负重伤,死肯定是不会死的,却也要好一番渲染,突出这种以自己的性命去这拯救他人性命的高风亮节!我从前就觉得这些情节太改过刻意了!”

  谢恒越说越激动,那真是要把他看言情古装剧时那些让他无奈的英雄救美的桥段的吐槽劲头都给发挥出来。

  “高手啊!那些英雄的设定可都是高手中的高手啊!那么厉害的人在救人的时候就非得用身体去挡吗?可以像将军那样直接攥住,如果遇到不好攥的武器也可以用自己的武器将其挡开,实在不行你一脚把人踹开也比拿自己的身体去挡合适吧?为啥就非得大出血一次呢?不流血受伤就显不出厉害吗?就不够英雄气概吗?更离谱的是哪怕背后插着一把刀他们还能抱着人在原地转个几圈,哎我跟你们说我真是看不惯……”

  宣景和荣启第一次见到谢恒话匣子打开收都收不住的模样,那口若悬河的劲儿让荣启觉得要是以后还有朝堂辩论的时候,我方只要放出一个谢恒就能稳赢,绝对能把对方那些人喷得七荤八素、晕头转向。

  其他进士们虽然听不到谢恒他们这边在说什么,但都能看到谢恒那滔滔不绝的样子,再一次心生佩服!探花郎这是要自己把控聊天的节奏,只要他说个不停,那昭武将军和荣大人就没有开口的机会了,这就是“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这一方法的成功运用!佩服佩服!

  等谢恒说得差不多了,宣景还递上了一杯茶水。

  就是茶水,他刚刚特意吩咐宫人去准备的,料想今日谢恒应该喝了不少酒了,接下来还是喝茶比较好。

  荣启趁着谢恒喝茶的功夫赶紧插话,生怕谢恒润好了嗓子之后继续叨逼叨。

  “弄了半天这就是你的感想?将军于危机之中救你性命,你就只能想到话本子里的那些故事都是忽悠人的?”

  谢恒眨眨眼,梗着脖子,那意思是——咋的?有什么不对吗?不行吗?

  荣启彻底无语,是他上岁数了吗?已经不适应年轻人的思维方式了?

  宣景倒不在意谢恒的侧重点,在他看来只要谢恒平安就好。

  “日后再遇到这种事就躲远些,或者看看周围有没有更安全的地方。”

  谢恒一秒变乖巧,一点瞧不出方才沉默硬刚荣启的模样,乖顺地点点头。

  荣启:……感觉到了被针对!

  又过了一会,荣启便简单说了一番话作为宴席的结束语,大概就是先整体夸赞了一番,之后就言简意赅地表示可以各回各家了,千万不要指望喝醉了能留宿宫中,到时候扔也会把你给扔出去,丢人。

  众人一点也不留恋,麻溜一个个离开,他们已经想走很久了!

  不过现在时间其实还早,谢斌那边已经与几个好友约好再去喝茶,跟谢恒说了一声之后就先行离开。寇越他们也准备去有家酒馆再来一轮痛快的,叫了谢恒一起,但谢恒说自己今天不大舒服,就不去了,寇越他们便准备自己去。

  临走之前冯凯拉着谢恒到一旁说了会悄悄话。

  “最近你七妹妹如何?”

  谢恒眉梢一挑:“别告诉我你看上她了。”

  冯凯听谢恒这语气顿时有些诧异,他还以为同为谢家不受宠的庶子庶女,谢恒和他七妹妹的关系应该不错,但现在看来好像并非如此。

  “七姑娘她……”

  “你就给我一句准话,”谢恒打断冯凯的话,“你要是想娶她,可能许她正妻之位?”

  冯凯沉默半晌,最终摇摇头。

  谢恒:“那你就别想了,我那七妹妹看着柔弱,实际上却是所有姐妹中最有主意的,别说是你,就是王侯子弟,若是不能给她以正妻之位她也不会答应。当然她不会明着拒绝得罪人,但却有的是手段让人自己知难而退,到时候名声受损的绝对不会是我那七妹妹。不过你要是觉得我说的不对,仍坚持己见,那我铁定也不会死拦着你,作为好友,在这种事上也只能给你建议,左右不了你的决定。”

  冯凯错愕,他知道谢恒从来不是夸张之人,也不会刻意说难听的话抹黑别人,就是当初跟他十分不对付的谢家嫡出两姐妹,他也不曾在他们面前说过两人的不是。

  现在既然谢恒这么说,那就代表确有其事,谢元柔并非他想象中的那般单纯无害,甚至还极有城府心机,谢恒就差明着说他玩不过谢元柔了。

  而且他也知道既然谢恒说不会死拦着他那就一定会说到做到,但比起自己那点朦胧的小心思,他自然更加相信谢恒。大家认识这么长时间,要是对谢恒连这点信心都没有,他也就不配跟谢恒结交。

  冯凯受了打击。从灶祭那晚见过谢元柔之后,他就对这个柔弱娇美的谢七姑娘存了心思,后来听说了谢元霞的事,还一直担心会不会牵累到谢元柔,几次想跟谢恒打听情况都不好开口。如今终于鼓起勇气开口了,却发现一切跟他以为的根本不一样。

  谢恒鼓励地拍拍冯凯的肩膀,“你也不要太灰心丧气,以你的条件一定能找到一个更好的。出身不是最重要的,但人物品性一定不能差,娶妻娶贤、纳妾纳色,你现在正是前途无量的时候,也不用太着急婚姻大事,再往后看看,说不准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缘分就来了。”

上一篇:听说科举能发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