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君的第一佞臣 第582章

作者:杰歌 标签: 穿越重生

  天统帝笑得眼泪都出来了,抹了把眼角,笑着道:“去年镇远将军夫妇闹和离,两人从镇远将军府一路打到了街上,镇远将军的修为差他夫人些许,众目睽睽之下被他夫人扇了好几个巴掌。那时候朕还笑话镇远将军,说他连自己的女人都管不住,借机夺了他的兵权。没想到今日竟也轮到朕了!玄天帝国的皇帝和皇后反目成仇,皇后毒杀皇帝,这要是传出去,整个帝国的脸面都要丢个干净。”

  “陛下……”

  “你说皇后为何要背叛朕?朕对她还不够好吗?先皇后在时,她身为贵妃,吃穿用度不知比皇后好了多少,朕为了她一度冷落皇后,最后皇后甚至形同虚设。这么多年朕也独宠她一人,对宣承也疼爱有加,反而是他们母子不争气,一再的忤逆朕,令朕为难。陈家糟了教训,朕都没有动她一根头发,也没有因为陈家的事情过多迁怒,冷她一阵子也是不想那些大臣总因为这件事说朕偏私。她却一点都不理解朕的难处!就因为朕新封了一个的妃子,就因为朕有意立宣景为太子,朕旨意都还没下,她竟然就迫不及待要给朕下毒!”

  常总管没有回答,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一句话——人心不足蛇吞象。

  其实陛下心里也明白,他会问出来这些话不过是因为难以接受自己这么些年都宠错了人。

  天统帝让常总管退下,自己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寝殿,对着一桌子美味佳肴,从中午坐到晚上,又一整晚都没有合眼。

  或许他在回忆自己从前和陈皇后、宣承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日子,或许在反思他们因何一步步走到今天,或许……什么也没想,只是让自己的思绪最后放空一个晚上。

  第二天上朝开始,天统帝雷厉风行下了几道旨意。

  第一道旨意,以中秋宫宴准备不当为由,革职礼部尚书陈清辉,由现任礼部侍郎继任尚书之位。

  中秋宫宴都过去多少天了,真要有什么不当之处陛早该在当时就讲出来,找这么个理由实在非常敷衍,任谁都看得出来陛下就是纯粹地想要撸掉陈清辉的官职,也不知道到底是陈清辉做了什么事儿惹怒了陛下还是陈家又做错了什么事,明明前段时间陛下都已经放过了陈家。

  第二道旨意,皇后无德,斥降为贵人,打入冷宫。

  若是第一道旨意只是让满朝文武小声讨论,那第二道旨意就是引起一片哗然!

  皇后好好的,怎么就突然被贬降为贵人了?还被打入冷宫!说皇后无德,那到底是什么事儿体现了“皇后无德”?从一国之母被贬为一个小小贵人还被关进冷宫,这是犯了多大的过错?怎么后宫一点风声都没传出来?

  天统帝知道朝臣们会议论,但他却并不打算说出陈皇后下毒谋害之事。

  一来被自己的枕边人算计还毫无所觉,让天统帝觉得自己过于失败,传出去就跟笑话一样,有损他的英名。二来他到底还对宣承有几分挂念,若是定了陈皇后毒害皇帝的罪名,宣承也难逃一死。

  怎么说也是自己看着长大疼爱了多年的儿子,即使这个儿子如今让他失望透顶,天统帝也没想要他的命。

  第三道旨意,将宫城十万禁军交给昭明王统领。

  满堂的议论在这第三道旨意颁下来后戛然而止!

  将十万禁军交给昭明王统领,这跟封昭明王为太子还有什么区别?

第八百三十二章 驾崩

  最后一道旨意基本上就是一道加封太子的诏书,不,甚至比加封太子的诏书更有分量。

  毕竟就算成了太子,但如果有让天统帝烦心之处,那说换也能换了。可若是一个手握重兵的太子,那就不是能轻易动得了的了。

  无怪满朝文武震惊,从景王被封昭明亲王后,他们就想着昭明亲王被封太子的日子不会太远了。

  可他们怎么也没想到陛下竟然会将整个京城最大的兵权——十万禁军,交给昭明亲王!

  陛下不是一向最忌讳手下人擅权,不管是大臣还是皇子,都不能越过他去,所以天统帝一直选择自己把持着京城最强的兵力。

  可是现在,陛下竟然将兵权转给了宣景!这比直接加分昭明亲王为太子更让他们觉得震撼。

  没有人能看出来天统帝究竟在打什么主意。

  三道旨意一道接一道地下来,把所有人都给砸懵了。

  宣承脸色苍白地看着高台上他最敬仰的父皇。

  从前他曾经坚定地以为自己一定会是太子,是唯一会接替皇位的人,可今天,在这三道旨意之后,他彻底与皇位无缘,就算是造反都不可能。

  宣景手中有十万禁军,他连反抗的余地都没有,只能乖乖接受这个结果。

  消息传到语山居,谢恒一手撑着脑袋一手敲击着桌面,似乎叹非叹了一声:“天统帝对宣承还真是父爱无言啊!”

  秦谨点头:“天统帝将十万禁军交给昭明亲王,一方面是防止有人造反,另一方面,何尝不是为了断了承王的念想?即便没有这十万禁军在手,若是承王想反,也绝对不是昭明亲王的对手,到时候还给了昭明亲王斩草除根的理由,天统帝正是明白这一点,所以才会让承王连造反的机会都没有。”

  谢恒嘴角牵起一抹冷笑:“倘若天统帝能把对宣承的疼爱分一般给宣景,他也未必落得如今这个下场。”

  现在谢恒也想明白了,从前天统帝对宣景的看重是真的,想要抬举宣景也是真的,但这一切都是为了宣承,天统帝真正希望的是宣景可以成为宣承的助力。

  天统帝知道宣承的本事有限,修为不成,治国的能力也不济,就算坐上了皇位,只怕也会招的有心之人虎视眈眈,除非有个既修为强大又有治国之能的人为宣承保驾护航。

  很显然,宣景就是天统帝认为最合适的人选。

  天统帝觉得宣景稳重,且没有野心,又有极高的修炼天赋和在政事上的绝对才干,没有人比宣景更合适。他理所应当地以为只要是自己这个父皇的命令,宣景就一定会遵从,心甘情愿地成为宣承手中的利剑!

  好在宣景于亲缘上淡薄,但凡宣景心中对天统帝有半分孺慕之情,天统帝的所作所为得多伤人!从头到尾天统帝不是把宣景当做自己的儿子,而是一件利器。

  谢恒想到天统帝为了偏袒宣承而做的那些伤害宣景的事,他就恨得牙痒痒,如果天统帝不是宣景这一世的生父,他早就弄死他了!

  “那现在主子有何打算?”

  谢恒:“静观其变,大体上不用有什么动作。现在宣景会继承皇位基本是板上钉钉,我们也没必要做多余的事,只不过宣景一天没有登上帝位,我们就不能这的放松。尤其是在这种临门一脚的时候,更容不得出半点差错。京中各地该盯着的地方继续盯着,宫里也不能松懈。承王府的人不要撤,冷宫那边尽快安排上。”

  “是。”

  宣景从掌管十万禁军后就彻底忙了起来。

  要熟悉禁军各营各部,准备掌管后的第一次检阅,接手禁军日常运作,了解相关制度。

  虽然在玄天帝国宣景没有多少带兵打仗的经历,但在大瑾朝他可是半生戎马。没有人比他更加了解各种兵马制度。

  宣景很快发现了一些制度上的漏洞,召集了各禁军将领进行研讨。新制度很快落地执行,且效果立竿见影。

  天统帝看在眼中很是欣慰。

  虽然宣景不是他最初属意的皇位继承人,但事实证明宣景能做得很好,至少现在天统帝真心觉得玄天帝国在宣景的带领下会变得更好。

  几日后的晌午,天统帝突然毒发。

  早晨上朝的时候还好好的,中午就下不来床了。

  天统帝叫来所有颇有影响力的皇室宗亲和王公大臣,当场口述遗诏,内阁大学士曾炳怀手书。

  遗诏中直接表示天统帝死后由昭明亲王继任大大统,命陈贵人殉葬。

  最后这几天,由于被贬为贵人打入冷宫,陈皇后不能再下毒,天统帝对梦升仙的依赖性愈演愈烈,难以克制。

  梦升仙已经失传,陈贵人的这一点梦升仙还是陈清辉带进宫的,那是他们陈家祖上留下来的东西,也就只有那么多。

  陈皇后算是个聪明人,从自己被贬为贵人打入冷宫之后她就明白皇帝什么都知道了,她也清楚皇帝之所以不公开她下毒之事就是顾忌宣承。

  她也算感激天统帝到这时候仍旧愿意保住宣承,所以就直接把剩下的梦升仙都给毁了,她并不知道如今已经药石无灵的天统帝还需要最后这点梦升仙毫无痛苦地度过人生的最后一个月。

  现在梦升仙被毁了,天统帝每天上午、晚上都要经历一个时辰的生不如死,疼的时候真觉得不如就这么死了。

  天统帝自然恨毒了陈贵人,所以才在遗诏中表示要让陈贵人给自己殉葬。

  一对曾经亲密无间的恋人,从前耳鬓厮磨的甜言蜜语现在却成了“我死也要拉着你”的恶毒誓言。

  宣承跪在地上,神情恍惚,他愣愣地看着躺在床榻上的男人,仿佛从来不认识一般。

  这是他的父皇吗?这真是他的父皇吗?他的父皇怎么会让他的母后殉葬?

  难道从前父皇和母后的恩爱都是假的吗?

  就算现在父皇已对母后不比从前,可怎么会下让母后殉葬的旨意?一定是哪里出错了!一定是!

  终于稍微缓过来的宣承膝行上前想要问问天统帝,却被一众大臣排挤在外,挤都挤不进去。

  天统帝将宣景召至身前,断断续续地说:“帝国……就交给你了!”

  宣景点头,“父皇放心。”

  “还、还有你弟弟……他对你已然构不成任何威胁,你……不要为难他。”

  宣景:“只要他安分守己,儿臣也乐意兄友弟恭。”

  天统帝放心了,他知道自己这个儿子重信守诺,绝对不会诓骗于他。

  人之将死,心绪难免发散,天统帝想到了自己最年少的时候,与宣景的生母两小无猜。

  岁月茫茫,他有太多的事情记不清了,曾经他也以为自己早就忘了结发妻子的模样。可在生命即将终结的那一刻,他却清晰地回忆起了对方在最烂漫年华的笑脸。

  天统帝模模糊糊地想着,如果自己对发妻始终如一,那自己是不是也不会以这种方式离开人世?

  可惜世上没有如果,从前发生的一切都无法改变!

  天统帝缓缓闭上了眼睛,呼吸停止。

  常总管在边上抹了抹眼角,随即高声道:“陛下驾崩!”

  因为对陛下的身体情况早有了解,常总管提前做了些安排,在天统帝驾崩当日就准备好了大驾。

  大殓后,梓宫放在乾清官,停灵三日,所有皇室宗亲要自行回府进行斋戒,朝廷各部院大臣和官员要到本衙门宿舍中集体住宿斋戒。还有一些闲散官员,也有礼部进行安排,齐集于盛德门斋戒住宿。

  在斋戒期满后,于丧期之内不可演乐,一月之内禁一切嫁娶、祈祷和报祭活动。京城自大丧之日始,各寺、观鸣钟三万次。

  整个祭礼流程繁琐复杂,既耗时间又耗费精力。

  这一点上玄天帝国跟大瑾很像,越是豪门世家、高官显贵,就越是在婚丧嫁娶的流程格外严谨繁琐。尤其是在丧礼这一块。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豪门在举办丧礼的时候同时检验当家主妇的能力以及年轻一辈和小辈们的能力心性。

  跪灵守灵本就十分辛苦,在吃食上也极尽素简。

  享乐惯了的王室公卿们可吃不得这份苦,多少人私下里有各种小动作,坐姿维持不住的,偷偷藏吃食的,比比皆是。

  只是宗室也便罢了,若是皇子们有这样的,那可叫人看了笑话。

  丧仪彻底结束后,奔着国不可一日无君,宣景拿着先帝的遗诏,在一众辅政大臣的拥护下登上皇位。

  登基大典谢恒肯定不能错过,当即易容以墨三的身份入宫观礼。

  这是宣景第二次登上那至高之位,比起第一次,谢恒心里少了忐忑紧张,多了些沉稳从容。但不管怎样,他都由衷骄傲!

  宣景帝号昭明,登基第一日便大赦天下。

  但这个“大赦天下”与以往不同,以前新帝登基的大赦天下都是全部赦免,比较少见的情况还有死刑犯除外。可宣景却做了改动,不仅死刑犯不可赦免,其他犯罪者也只能依照情况进行减刑,比如服刑期间表现好,三十年可以减刑十五年到二十五年不等。所有涉及减刑的罪犯都要呈报刑部和大理寺进行二次审核。

第八百三十三章 诸事繁多

  宣景的举动令一些朝臣和百姓感到不安。

  登基都不肯大赦天下,这该不会是个暴君吧?虽然以前看昭明亲王是挺好的,哪怕不苟言笑,但严肃正经的性子没什么不好,特别对于一个帝王来说,这还是好事。可如果他的严肃过头变成严苛,那可就不妙了。

  然而很快宣景就用实际行动让所有人了解明君并不是跟没有条件的大赦天下划等号。

  免除赋税和徭役也是新帝登基常见的施恩手段。

  但玄天帝国建国以来,最大的施恩程度也不过是免除三年赋税徭役,甚至在宣景之前的三代皇帝只免除了两年赋税和一年徭役。

上一篇:听说科举能发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