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侯 第192章

作者:来自远方 标签: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

直到首领和祭师面对面,互相试探一番,才知晓这是一场误会。

既然都是羌部,又都准备南下,干脆一起走,彼此也能有个照应。

就照样,两支羌部一拍即合,驱赶着仅剩的牛羊,一路汤风冒雪向汉朝边界前行。

出于惯性思维,双方有志一同将目的地定在云中郡。在靠近魏悦划出的界线时,差点被斥候当成来犯的胡部,吹号角引骑兵来灭掉。

值得庆幸的是,来者中有之前归降的部落骑兵,认出对面同是羌部,喊了两句话,才避免一场“南下投奔却因误会被灭”的悲剧。

两支羌部终归是初来乍到,在无法确定他们是真心还是假意之前,被勒令留在原地,不许越界半步。

魏悦得到禀报,立即遣人往城内送信,得魏尚指示,才让之前归降的羌部首领传话,他会在营中见一见来人。是否容许这两支羌部留下,需得见过之后再言。

不巧的是,刘荣恰好在羌人入营当日抵达畜场。

这也就导致了魏同送来消息,魏悦却被事情绊住,根本无法前往。

魏三公子的心情不太美妙,脸上的笑容消失无踪。魏武等人会错意,以为是魏悦要让羌人知晓厉害,彼此交换眼神,当下手按剑柄,周身煞气狂涌,杀气腾腾。

野利首领带羌部勇士走进军帐,魏悦麾下将官齐刷刷看过来,目光如刀,嘴角下压,个定个凶神恶煞,背后的黑气近似有形。

别说羌部勇士,连野利首领都头皮发麻,心下生出一个念头:他是不是不该把人带来,在边界遇到就该抄刀子砍了?

不提面对眼前这一幕,羌部勇士需要何等强大的心理,魏同知晓魏悦无法立即前往畜场,只能携对方口信,策马飞驰而归。

与此同时,赵嘉已经带着刘荣在畜场内走过一圈,甚至还到靶场射了几箭,实在没法继续拖延,再找借口难免落了下成,只能将人请进木屋,让孙媪送来热汤。同时做好准备,如果刘荣所求无法做到,该如何开口拒绝。

“荣在临江时,曾召乡老,广询丰田增收良策。”刘荣饮下半碗热汤,舒了一口气,笑道,“奈何时日太短,未有所成。”

赵嘉心头一动,放下木碗,静等刘荣下文。

“今回头展望,本以为利民之事,实浮于表面,难有寸功。”

“君仁政爱民,嘉在边陲亦有所闻。”

刘荣的罪名是侵占太宗庙土地,由此被召入长安对簿,其后夺国废为庶人。

然其勤政爱民,怜惜封国百姓,受百姓爱戴确为不争的事实。哪怕此前有再多上告,都无人能在此处挑出他的问题。

“郎君过誉。”刘荣摇了摇头,突然话锋一转,“荣此行实有求于赵郎君。”

对方开门见山,赵嘉反倒不好装糊涂,只能端正神情,正色道:“君请讲。”

“荣以罪身戍边,见匈奴大患,知百姓困苦。今奉太守之命驻沃阳,欲广开荒田,增粮富民。”说到这里,刘荣顿了顿,神情变得严肃,“田为民本,民为国本,荣闻郎君大才,愿奉绢帛万钱,请授田策及畜牧之策。”

说话间,刘荣站起身,拱手向赵嘉行礼。

赵嘉实在避不开,只能以最快的速度站起身,以更为恭敬的姿态还礼。

鉴于刘荣是来戍边,赵嘉之前做过多种设想,就是没想到,这位前临江王竟要和自己学种田放牧。

该说历史转弯太急,真心有点跟不上吗?

☆、第85章 第八十五章

赵嘉能够看出, 刘荣想要开荒种田,向他讨教田策,是出于真心实意, 背后并没有其他算计。至于畜牧, 或许是临时起意, 但就其提出的条件, 对赵嘉只有好处,并无坏处。

刘荣以庶人身份戍边,没有归入军队, 比照从他郡迁来的百姓,种田放牧都是题中之议。先前几次提到郅都,估计也是为了从侧面告诉赵嘉,他所行并无违规之处,更深层次来讲, 应当是符合“上意”。

扫一眼守在门外的骑僮,赵嘉心中更添几分笃定。

刘荣没有催促, 坐回到地炉边, 温和道:“荣刚至边郡不久,安顿需得时日,今岁春耕未必能赶得及。且开荒田、养地、置农具、市牲畜,桩桩件件都非小事, 如不能用以善法, 空耗时日不得寸功。荣非不通俗务之人, 知晓其中厉害, 故向郎君请教良策。”

赵嘉思量片刻,言郡内有专市农具的商铺,新出的犁具很是省力。关于耕种之法,每岁春耕之前,官寺都会张贴告示,召三老力田入城授良法,令其归乡后教予乡民。

“边地苦寒,天灾人祸不断,亩产两石即为丰年。嘉不过侥幸,从田书中寻得先民之法,呈于太守。”

赵嘉饮下一口热汤,从献驯牛之法开始,将事情娓娓道来。

“牛鼻穿环之法,想必君已知晓?”

刘荣颔首。

“除此之外,有代田轮耕之法,堆肥厚田之法,选良种及防虫害鸟雀之法。”赵嘉一项项数过来,“此间种种,官寺都会贴出告示,广告郡内百姓,章程比嘉所知更为详尽。嘉之田策并无出奇之处,究其根本,无外乎‘精心’二字,实不敢收君之馈赠。”

“郎君谦逊。”

“不然。”赵嘉摇了摇头,“民间有俗语,靠天吃饭。风调雨顺则五谷丰登,民能饱腹;天降灾祸,非人力所能及,纵有再多良法,亦无用武之地。”

赵嘉的话中透着无奈,但也是事实。种田的法子再好,天灾下来照样白搭,一场冰雹就能让农人整年的辛苦化为乌有。

“嘉未曾到过雁门郡,对沃阳县也不甚熟悉,然边郡之地,霜冻雨雹都是常例。君要开荒田,应多询沃阳乡农,其最知风雨天候。如能请得擅田老农,更能事半功倍。”

“谢郎君指点。”刘荣拱手。

“不敢!”赵嘉侧身避开。

自去岁丰产,官寺即有意推行赵氏耕田法。结合牛耕和新农具的使用,只要北边的邻居不出幺蛾子,老天也没有突然翻脸,云中郡必会再迎来一个丰年。

刘荣所求的田策,基本都会写在官寺的告示里,比赵嘉总结出的更为详尽。这些方法全郡都知道,不日也会传入雁门郡,赵嘉自然没理由收下他的绢帛和铜钱。

最重要的是,没有绢帛和金钱往来,无论将来出现什么问题,都不会予人把柄。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赵嘉自认不是真金白银,将来步入朝堂,没法事事周到,总会有人看不顺眼,寻机找麻烦。同理,刘荣虽然已为庶人,其景帝长子的身份终究无法抹去,景帝朝不会出现太大的风波,到了武帝朝,难保有小人背后鬼蜮。毕竟他还有一个诸侯王的同母兄弟。

小心无大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