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侯 第367章

作者:来自远方 标签: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

“少骑更名羽林骑,以平阳侯曹时为羽林校尉,掌送从,次期门。”

“四校尉秩比二千石,各置令丞,掌于郎中令。”

郎中令为九卿之一,秦时设立,汉时沿用,主要职责是守护宫殿门户,后逐渐发展为总管宫殿内一切事物,是为光禄勋前身。

因居于禁中,能够接近天子,必为天子心腹之人,地位十分重要。

少骑为天子亲军,满朝皆知。此时更名羽林,掌于郎中令,算不上意外。

让众人吃惊的是,天子一口气新设三营,而且都是以边郡官员率领。

魏悦和李当户不提,赵嘉区区一个县尉,祖上名声不显,纵然献上良法,且有战功,由五百石的县中长吏,直接拔擢为秩比两千石的校尉,也太过破格。

最重要的是,包括羽林在内,四校尉所部都被刘彻盖戳,明摆着天子亲军。今日之后,长安贵人子弟必蜂拥而至,就为在其中占一席之地。

曹时身为列侯,魏悦和李当户背景雄厚,赵嘉凭什么独领一营?

日后营内招兵,他是否能够服众?

须知长安贵人子弟之中,绝不缺少纨绔。这样的刺头进入军营,他真能压服?届时出现差错,谁来担负责任?

从震惊中回神,群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志一同,将目光集中到卫绾和窦婴身上。

满以为这两位会代表众人出声,好歹劝一劝天子。没料想,卫绾和窦婴的确起身,也的确出声,口中的话却和众人所想大相径庭。

“陛下圣明!”

继两人之后,御史大夫直不疑也出声表示赞同。

三位大佬十分默契,加上天子,旁人如想反对,就要面对四重压力。

偏偏事情还没完,朝会上少有出声,乐于做背景的堂邑侯陈午突然站起身,当殿刷起存在感。

陈午对天子设立新营大表赞同,并言次子陈蟜得先帝厚恩,授隆虑侯,虚长二十载,始终未有建树。请入新营,以武建功,为天子发光发热,以不堕祖宗之名。

之所以是次子陈蟜,而不是长子陈须,全因陈蟜不仅为皇后之兄,还尚了三公主,同刘彻的关系更为亲近。

天子和窦太后的矛盾尚不尖锐,但一直警惕外戚。

为宫中的女儿着想,陈氏和窦氏必然要划清界限。同样的,陈氏兄弟之中,必须要有所取舍。

陈蟜因母封侯,封国近五千户,超过陈午本人。和将来要继承陈午爵位的陈须相比,更显得财大气粗。再则,比起陈须,陈蟜虽也纨绔,到底识得教训,又有三公主这层关系在,是送入新营、向天子表忠的最好选择。

陈午当殿献出诚意,刘彻自不会拒绝。

窦婴始终一言不发。直到武帝宣布退朝,才从位置上起身,面向少年天子,恭敬行礼的同时,眼底闪过一抹凝重。

群臣退出殿外,赵嘉也随之起身。

升官是件喜事,多少人穷极一生达不到的高度,他已经两只脚踏上。论理该兴高采烈,激动不已,可莫名地,心肝一阵颤悠,仿佛面前正有一座大坑,只等他脚下踩空。

天子旨意传至林苑,李当户大喜,写成书信,就要派忠仆飞送回边郡。魏悦召来文吏,并集合营中军伍,命文吏代笔,为军伍录下家书,一同送回云中。

三人留在长安,同行的骑兵和步卒自然也要留下。为免家人惦念,书信实有必要。

魏悦的举动提醒了李当户,当即一拍脑袋,同样召来文吏,为军伍代写书信。

从午后至傍晚,边军难得没有训练,全部集中在营中校场,排成长队,等着口述家书。

到掌灯时分,文吏终于停笔,揉一揉发酸的手腕,饮下整碗热汤。人虽然疲惫,却还不能歇息,要同小吏一起整理木牍,由魏悦和李当户亲自看过,尽数封缄装上大车,由健仆送回边郡。

这一忙就忙到半夜。

李当户打了个哈欠,回帐中休息。

魏悦正欲转身,营前突然亮起火把,紧接着,营门大开,已官至校尉、佩银印青绶的赵嘉走进营内。

在他身后还跟着三辆大车,俱是在长乐宫见过窦太后,出宫前获得的赏赐。

营门关闭,赵嘉翻身下马,见到火光映照下,眉目更显精致柔和的魏三公子,脸上扬起笑容,笑意直浸入眼底。

看到这样的赵嘉,魏三公子心头一动,迈步迎上,黑眸锁住对方双眼,温和道:“候阿多整日,可往帐中一叙?”

☆、第171章 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当户睡意朦胧, 突闻帐外响起人声。打着哈欠掀开帐帘,借火光见到归来的赵嘉, 人立刻变得精神,睡意全消。

“阿多!”

知晓两人要到帐内共叙,无视魏悦带着刀子的眼神,李当户硬是一起跟了上来。

于是乎, 原本的两人秉烛,变成三人夜话。

魏悦坐在帐内,火光照亮面容, 眉眼精致,目光冰冷,周身的黑气仿似有形。

李当户全无所觉, 兴致勃勃询问赵嘉,朝会之上,丞相和大将军都举荐何人,堂邑侯送次子入营, 天子可曾应允。

得到答案后, 提及三人升官,神情变得严肃。

“我等留在长安, 必为练兵。”

“练兵?”

“然。”李当户颔首, 看向魏悦。后者同样对赵嘉点了点头。

“我等已为天子亲军。”

身为亲军,理当在长安拱卫天子。但汉武帝的亲军还肩负另一重要职责:远赴草原, 逐灭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