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侯 第96章

作者:来自远方 标签: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

天公作美,草原的风送来更多凉爽,天气不再如之前炎热,青壮和佣耕干活更加卖力,去壳的粟米和碾成粉的麦子一批批送进谷仓,仔细储存起来。

最后一批粟米入库,众人都有些精疲力尽。赵嘉手一挥,让熊伯宰一头犍牛,用来犒赏青壮和佣耕。

“郎君仁厚,我等每日都能吃饱,还有工钱,实在无需如此。”长伯道。

经过春耕夏种,众人都认识到牛耕的好处,也把犍牛看得极是珍贵。赵嘉说要宰牛,大多都出言阻拦。

“无碍,很快就会有新牛。”赵嘉笑道。

秋收之后,他就要全力投入出塞之事。

有太守府派出领队和护卫,他要做的事情不多,主要是安排部分出行的人员,携带绘制好的地图,沿途进行修改补充,对特定区域的游牧部落进行标注。

“畜场的事劳烦熊伯,我明日去城内面见魏使君,定下出塞诸事。”孙媪带人烹制牛肉时,赵嘉将自己的打算告知熊伯。

“人选郎君都已定好?”熊伯问道。

“已经定好。”赵嘉点头道,“虎伯和季豹这次都去,季熊留在家中。阿姊那里也会出些人手。”

“卫女郎也要遣人出塞?”熊伯面露诧异。

“自然。”赵嘉向后靠在栏杆上,笑道,“当初没有阿姊支持,我未必能创建畜场。如今要去草原市牛羊,自该请阿姊加入。”

提起当年,熊伯不免沉默下来。

“可惜卫女郎要撑起家门,如若不然,实是郎君良配。”

赵嘉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摆手道:“不可能的,阿姊视我为弟,爱护更甚阿母。熊伯当慎言,莫要给阿姊惹去麻烦。”

卫青蛾有意招赘,奈何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又没有合适的人选,才一直拖到现在。

想到少女当时所言,赵嘉忍不住抖抖嘴角。

卫青蛾明言只要孩子,孩子他爹老实且罢,不老实的话,遇到她心情好可以滚球,遇到心情不好八成会直接人间蒸发。

孙媪的手艺极好,斩成段的牛肉或烤或煮,哪怕调料简单,出锅的那一刻仍是香飘十里,让人忍不住吞口水。

牛骨也被斩断,投入陶罐炖煮。骨髓都被煮到汤中,汤面上飘着一层油花。

见到牛肉汤就不免想到牛肉面。

赵嘉走到孙媪跟前,比手划脚的说了一通。孙媪半信半疑,还是依照赵嘉所言取来面粉,用水揉,其后切成筷子粗细的条。

初次烹制,手艺不熟,抻面有些困难。几次尝试无果,孙媪干脆将面条斩成断,压成拇指长的面片,直接投入煮沸的汤中。

虽说面条成了面片汤,好歹味道不会差。

赵嘉又让卫青和三头身去库房取来鸡蛋,让孙媪打入汤中。伴着热汤发出咕嘟声响,一个个白胖的荷包蛋浮在面片中,加些荠菜和葱韭,看着就引发食欲,让人馋涎欲滴。

“好香!”卫青和三头身们徘徊在灶台边,大眼睛盯着陶罐,都不舍得离去。

待到肉汤再次煮开,孙媪洒入盐和酱,用木勺舀开,就让妇人取来木碗,连汤带面片盛出一大碗,加一个荷包蛋,再铺几大片烤制的牛肉,加些葵菹,送到赵嘉手边。

“郎君尝一尝。”

木碗盛了热汤,很有些烫。

赵嘉用布巾垫着,吹了吹热汤,饮下一小口,随后挑起面片送到嘴里。面片裹着肉汤,煮得恰到好处,很有嚼头。搭配上牛肉葵菹,说不出的美味。

呼噜噜半碗下肚,赵嘉暂时停下筷子,让孙媪将面片汤盛出来,给卫青和三头身们每人分一碗,然后再多煮一些,让青壮和佣耕们都能尝一尝。

孙媪动作利落,面片汤盛出来,分到八、九个木碗中。

卫青和三头身们根本不怕烫,单手捧起大碗,另一手抓着筷子,就站在灶台边,大口吃了起来。

“嘶——好吃!”

公孙敖和赵信几个刚好来送藤筐,闻到空气中的香味,禁不住吸了吸鼻子。

“这是什么?”赵破奴好奇道。

卫青从碗里抬起头,用筷子挑起面片,说道:“媪新做的吃食。”

见陶罐中还有,少年们也不忌讳,将面片汤倒进一个大碗里,各自拿起一双筷子,分食了整碗面片汤和两个荷包蛋。

木碗很快见底,干净得几乎不用洗。

少年们舔着嘴唇,很是意犹未尽。

“不用急,今日汤饼管饱。”赵嘉道。

“谢郎君!”

看着撒欢的少年和孩童,赵嘉不禁摇头失笑。想起自己刚刚的吃相,又觉得没差多少。他不知道汤饼和面条是何时问世,但他可以肯定,在云中郡内,自家绝对是破天荒头一份。

用过饭,赵嘉告知长伯,明日再整理一下仓库,确定一切妥当,后日就发工钱。

佣耕们都很兴奋,觉得自己做活太少,纷纷拿起工具,将畜场中的木屋和围栏都修理一遍。顺便检查过羊圈和牛圈,高草铲干净,有可疑的洞口全部堵死。

几名佣耕还抬石块,在羊羔的圈外围了一圈。

赵嘉看过之后,先是惊叹于佣耕的手艺,随后又不免四下张望,这茫茫草原,他们从哪找到这么多大小类似的石块?

夜色渐深,行路不方便,赵嘉干脆歇在畜场。

临睡前点亮火把,叫来卫青和三头身们,考校他们的学习情况,考完还讲起故事。

赵嘉在太守府看过不少典籍,专挑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李牧击败匈奴以及蒙恬横扫草原的历史来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