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科举之赚钱,考试,养家 第51章

作者:兔月关 标签: 穿越重生

林泽笑容满面。

章珛侧着脑袋盯着他,努力回想自己有没有被这家伙忽悠过后还没发现的时候。

他男人真是太能扯了!

……

林泽太能扯,周边挨着他的几个摊主都没能逃过他的魔爪,纷纷掏钱光顾。

不过到底面包的价格不便宜,大家很多都是村里来卖东西的,花钱精打细算,所以每个人要的并不多,就是买点回家给孩子老人尝鲜而已。

但对于镇上的大多数人来说,花钱就爽快大方很多。

几乎每个在试吃尝过面包的味道后,都掏钱买了,还有很多牵着孩子的大人更是直接被自家孩子拽着过来,主要那针对小孩的果酱面包造型实在太可爱了。

味道也不比乐仙居的糕点差,但价格比起乐仙居便宜,非常实惠。

除此之外林泽那摊子还弄得干净,拿面包也是用的竹夹子,手不沾半点,最后用印着‘一见钟情’字样的油纸小蛋糕盒装成,看着就赏心悦目,一点都不像几文钱的街边小吃。

点心新鲜花样,油纸叠的小蛋糕盒看着更巧妙稀罕,古代没谁会叠纸盒,这心思可谓新颖吸引人至极,瞧着就让人喜欢。

有识字的看懂盒子上的字样更是稀罕的笑,目光别有深意的看向章珛,

“哎呀,一见钟情,这位相公可真是取得好招牌好名字……”

“婶子见笑了,我家夫郎嫁我后操劳,我也只能这般讨他欢心。也希望吃过我家点心的人,都能也对我家的点心也一见钟情。”

林泽态度谦虚,可说出来的话和表情就是大写的炫耀。

听见的人无不笑得停不下来,不是取笑,而是被幸福感染的笑容,还真没见过这么厚脸皮和光明正大对夫郎表达爱意的。

如果众人是现代人,铜定奉送一句‘炫夫狂魔’的外号!

面对大家投过来的目光和笑容,章珛差点没从脸上红到脚底下去。

林泽真是太不要脸了,这些话怎么好意思拿出当众说嘛。

不过虽然懊恼,但被林泽当众承认身份和爱护的感觉确实真的让他喜欢,没人不喜欢自己的爱人对外面人这般介绍自己,大大方方的表现宠溺。

以林泽的口才,以前那么难缠的客户都能给他解决,现在这些集市的婶子大叔简直就是小意思。

但凡今天从他这里路过停下脚步的人,就没有不被他给哄得高高兴兴花钱的。

带了一百五十个面包出来试卖,不到一个时辰就卖光了,赚了六百多文。

主要是有不少买回家给孩子尝了后孩子没吃过瘾跑回来的回头客,这才卖得这么快,为了孩子大人们都很舍得。

这才第一天,很多人不知道面包,等名声传出去后,一天的收入绝对非常可观。

章珛抱着钱袋子兴奋之极,真没想到镇上的人这么舍得花钱,如果这营生一直能持续下去,家里就不愁温饱了。

-

推脱完没有买到遗憾的顾客,中午时分夫夫两人收拾东西,简单吃了碗清汤面,就直奔杂货铺置办家里所需。

老屋原本留下的东西少,这段时间都是将就用,锅碗瓢盆再不置办等旧锅坏了就只能干瞪眼。

还有做面包的面粉食材、工具、油纸等等也要买;另外林泽复习的书本、笔墨纸砚都需要。

因为购买的东西多,杂货铺的老板热情至极,知道合作好以后林泽肯定会长期在他这里大量购买米面粮油,对林泽想存放竹柜子的事情也爽快答应了。

林泽本来想给点存放费的,老板没要,是个会做买卖笼络客人的。

杂货铺零零总总买下来花了好几两银子,别说章珛心疼,林泽都觉得钱不禁花。

可没办法,大米白面粮油这些在现代很普通的东西放在这里就都是好东西,什么铜锅罐子碗碟家用也不便宜,样样都需要,真是想节约都不行。

其实这些都还是小的,书斋的东西才是真正花钱。

“三百千的启蒙书三本、劣等宣纸十刀、普通黑墨一块,历届乡试魁首策论一本,共十三两四百五十文。”

林泽站在书斋的柜台面前,听着书斋伙计算出来的价钱,真是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忍住没骂娘。

他算是彻底体会到了林建文为什么为了家产银子那么阴险连自己大哥都要整了,实在这古代穷人真的读不起书啊!

他不过买了几本书和一些劣质的宣纸墨块,就花光了他现在手上大半的银子,天知道以前林三贵是怎么咬牙供两个儿子读书的。

还好原主以前把该背的书都背得滚瓜烂熟,不然林泽估计会打消科举的念头,他只是想有个功名护身罢了,不想真学一脑子的之乎者也,还这么费钱。

“相公,要不咱们不买三百千了吧,你念给我听我也能学的……”

章珛听着书斋伙计的报价更是心肝脾肺都在滴血,他也没想到买个书竟然那么贵。

三百千是林泽买来给他学字的,就是传说中的《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初学识字专门的启蒙书。

这些林家以前有,不过两个儿子长大书都背熟后,那些书就给二次利用又卖回了银子,寒门念书都是这么干的,节约。

既然要教章珛学认字,林泽就打算好好教,基础的教学教材不能少。

“不行,这些都要要,小二,都包起来吧……”

委屈谁都不能委屈自己媳妇,给章珛用的东西,林泽舍不得节约。

再说三百千的启蒙书不贵,贵得主要是他用来研究抓乡试重点的《历届魁首策论集》,五年高考三年模拟,清楚出题方向大纲和难度是学生必备守则!

“好嘞,秀才郎请稍等。”

像林泽这种囊中羞涩的秀才书斋伙计见得不少,也没露出不耐,态度良好的继续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