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今天也在等男主篡位 第49章

作者:鬼酉蜡烛 标签: 萌宠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

  但此时不能给霍采瑜拖后腿!他要竭尽全力支持霍采瑜!

  李锦余努力给自己打气,挺起腰杆,摆出自己早就想好的理由:“朕前阵子去了一趟青水郡,体悟了一番百姓疾苦,深感愧疚,又得了霍爱卿这等人才,便想励精图治,重整朝纲。”

  他特意提了一下霍采瑜,便是想让孟大将军注意到霍采瑜这颗未来的帝星。

  孟大将军全然无视了李锦余的苦心,没去看霍采瑜,只上下端详李锦余片刻,才勉强点点头:“陛下有此心,尚不算无用。”

  李锦余:“……”

  你看看说话的艺术,这要是换了叶丞相,肯定先来一套“陛下忧国忧民实乃荻朝之幸吧啦吧啦”。

  孟大将军到底还是铁杆保皇派,虽然没有当场同意,其实已经隐隐有些心动。

  霍采瑜很高兴,李锦余却有点不太开心。

  明明现在应该去刷孟大将军的恶感,结果又演变成了和孟大将军联手的情况。

  这和刷霍采瑜的仇恨值的顺利程度截然不同啊!

第35章 吱吱吱吱吱吱?

  当天夜里,李锦余还是安排霍采瑜睡在外殿。

  第二日是沐休, 按照惯例又该去向太后请安。

  之前几次去拜见太后, 太后总是以研究佛法、为陛下祈福为由闭门不见人;偶尔几次见面,态度也有些疏离冷淡, 简直不像亲生的。

  李锦余一开始还有些疑惑, 但慢慢习惯了倒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

  也许太后沉湎佛法太久,对他又失望透顶所以不想搭理他吧。

  反正“为陛下祈福”这个理由李锦余自己是不太相信的。

  他对这种关系倒还挺满意——到现在为止,能让他接纳近身的人也就一个霍采瑜而已。

  何况他也没有继承原身的记忆,不清楚太后和原身相处的细节,真要母子和谐,说不定哪天就露馅了。

  这种保持距离的关系对他来说再合适不过。

  今天太后没有闭门念佛, 正常接待了李锦余。

  李锦余惯例问了好, 坐在铺着青凤绣品的枣木椅上低头品茶。

  只一口就让他暗中撇撇嘴,放了下来。

  ——这茶好苦,香味也太浓了。

  比霍采瑜给他泡的差太远了……

  李锦余正低头思量着要不要找霍采瑜要些茶来孝敬太后,冷不防听到太后问了一句:“听闻你最近正筹划着从丞相那里收权?”

  李锦余吓了一跳, 抬起头下意识四下打量了一下, 发现方才伺候的宫人已经悄悄退去, 只留着一个见过的姑姑在太后身旁伺候。

  似乎看出他的警惕, 太后有些皱纹的脸上微微扯出一个不算慈祥的笑容:“放心, 哀家这里都是信得过的人。”

  李锦余稍稍松口气,摸不清太后的立场, 谨慎地道:“朕只是想多处理些朝政。”

  太后对李锦余这个回答似有些不满, 但还是点点头:“你能想通便好, 现在争回来尚不算晚。”

  想通?

  李锦余觉得这个词有点微妙,试探着问了一句:“太后支持朕吗?”

  “你现在是皇帝,哀家有什么不支持的。”太后手里转动着檀木念珠,微微叹口气,“你想青史留名,哀家能理解;只是古往今来,能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又有几人?多少皇帝也不过籍籍无名。”

  李锦余听着愈发晕乎,附和道:“朕觉得也是。”

  像他一个成精的仓鼠,在现代社会听过的古代皇帝也不过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那几位。

  “你能想通这点便好。”太后似乎有些疲倦,放下念珠,微微撑了一下额头,“哀家乏了,你且回去吧,孟氏和韩氏都会支持你,你只管去做。”

  李锦余晕晕乎乎从慈宁宫出来,摸不着头脑。

  太后这番话是什么意思?

  原身以前有什么想不开的事,所以才一直自暴自弃?

  回宫路上李锦余一直在琢磨这次面见太后的对话内容。

  听起来原身似乎有些执着青史留名。只是这和自暴自弃有什么关系?

  总不会觉得自己干不出那些雄才大略的明君的伟业、不能百世流芳,就干脆学纣王遗臭万年吧?

  哪有这么败坏自家祖宗基业的?

  李锦余满腹疑惑地回了寝宫,想了想,把霍采瑜叫了过来。

  他掐头去尾地把和太后交流的过程告诉霍采瑜,寄希望于霍采瑜的智慧帮他分析分析。

  霍采瑜没想到陛下连和太后母子之间的沟通都告诉了他,十分意外。

  按下多余的心思,霍采瑜认真思索片刻,面露欣喜:“太后这意思,应当是孟大将军同意了。”

  “孟大将军?”

  “韩家是太后的本家,与孟大将军代表的孟家也是姻亲关系。”霍采瑜简单介绍了一下两家人四五次联姻,听得李锦余头昏脑涨。

  孟家是太皇太后的娘家,韩家是太后的娘家。

  两家前几代家主互有姻亲,旁支更不计其数。

  皇家的姻亲关系真是错综复杂……

  “如今韩家是荻朝外戚的代表,在朝堂上影响力虽不及孟家,在皇亲世家中影响力却不低。”霍采瑜看陛下晕乎乎的样子只觉得可爱,声音忍不住放柔了许多,“臣之前还想是不是可以争取一下韩家的立场,没想到陛下今日便带来了好消息。”

  李锦余:“……是太后主动提的。”

  不是他说动的。

  不论如何,有太后外戚和孟大将军的支持,他们可以着手改革科举了。

  新政推出去,果然遭到了丞相派的强力抵触。

  早朝时,叶丞相依然站在文官之首一言不发,背后的狗腿子们声情并茂涕泪俱下,痛斥新政,似乎若按照这政策,大荻即日便要亡了一般。

  惯例顶着新政发起人的霍采瑜差点被丞相派的口水湮没。

  李锦余习惯性把新政冠名权放在霍采瑜身上,本想给霍采瑜继续刷政绩,也知道丞相派的反弹是正常情况,但看到霍采瑜孤身一人承受尸位素餐的官员们的口水,还是忍不住有些心疼和愤怒。

  霍采瑜对科举的改革和原著中差不多,都是为了给寒门学子一条公正的晋升道路,让朝堂能如同活水一般不断更替,才能一代代安稳走下去。

  而这群正事不做、只知道溜须拍马贪赃枉法的狗官,却摆出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大放厥词!

  李锦余越想越生气,忍不住拍了一下龙椅的扶手:“够了!”

  这些人凭什么指责霍采瑜!

  下面吵吵闹闹的大臣们为之一静。

  霍采瑜屹立在百官之中昂然不动,只在李锦余开口时抬起头,目光望着高台之上的天子,微微发亮。

  “霍采瑜的意思,便是朕的意思。”李锦余不假思索地道,“大将军,你意下如何?”

  孟大将军隐晦地看了霍采瑜一眼,毫不迟疑地开口道:“臣觉得可以一试。”

  丞相派的官员纷纷心中一惊:大将军这是明确表明站在那边了?

  李锦余故意不理会丞相派的人,转头看向了作为国戚代表站在朝会上的绛国公:“此事牵扯各大家族之政,绛国公如何看?”

  绛国公是当今太后的生父,外戚和公侯的魁首,一贯上朝明哲保身不发一言。

  如今被陛下点了名,老国公慢吞吞回答:“老臣亦赞同大将军。”

  绛国公的话几乎能代表最上层公侯世家的意见,丞相派的官员顿时觉得一盆冷水从天而降。

  怎么回事?

  大将军和绛国公同时站出来支持霍采瑜这个不起眼的小卒子?

  这些世家不该和他们统一战线吗?

  丞相派的人或怒视或恐慌,最终把所有的目光都汇集到丞相身上。

  李锦余这才把目光放在叶丞相身上:“丞相觉得如何?”

  叶丞相抬起头,深深看了李锦余一眼,又侧头给了霍采瑜一个冰冷的眼神。

  霍采瑜毫不畏惧地冷眼怼回去。

  他不清楚丞相对他的敌意从何而来,但单说丞相派对陛下的所作所为,他就不可能放过叶归乡!

  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在叶丞相身上,叶丞相终于开了口:

  “臣觉得……绛国公之意不错。”

  丞相让步了?

  在这么关键的事情上?

  不管是哪一派的大臣们纷纷怔住,目光中均有些不可思议。

  叶丞相如何发家大家都心知肚明。难道叶归乡真的愿意把吏部这个大蛋糕拱手让人?

  有些冷静清醒的丞相派人对丞相这个决定倒是没有觉得意外。

  大将军派、中立派忽然同时支持,必然是陛下背后做了什么动作说服了他们。

  现在争取也难抵大势,不如且退一步,谋求后手。

  李锦余可不管丞相怎么回事,见叶丞相让步,当机立断果断安排,直接把霍采瑜抬上了吏部,并由他全权处理今年春闱的改革安排。

  若是往常,科考主考官简直是人人垂涎的美差,谁都想咬一口;但是今年陛下蓦然要求改革,还跟丞相对上,有点眼色的臣子都选择了保守观望。

  倒是有几个大儒站出来,怀疑霍采瑜的学识能不能担得起主考官的职责。

  这一点霍采瑜没有让李锦余丢脸,当场和那几个大儒引经据典现场辩论,很快便令百官折服。

  有几个一直轻蔑地视霍采瑜靠卖屁股上位的大臣,也对霍采瑜有了改观。

  ——陛下推出来的这个靶子,竟然不是那么无用?

  李锦余自然毫不担心霍采瑜的文采学识,端坐在龙位上,看着霍采瑜舌战群儒,十分安逸。

  霍采瑜说服了那几个反对者,最后把目光投上来时,李锦余也大方地给了一个赞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