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了男配就跑真刺激 第155章

作者:狐阳 标签: 穿越重生

  他从小熟读兵法,又师从名师,沙场磨砺,连父亲都称赞他将来必能为将,可与林肃对比,他却总觉得落后了一筹,这人不是不择手段,而是总能用损失最少的手段获取最大的胜利,在敌人措手不及之时,已经让人连破釜沉舟的余地都没有了。

  初初跟随之时他还没有完全信任他,如今却是已然全然信服了。

  林肃开口时,诸将皆是看了过来,他们敢于畅所欲言,便是知道战事若有争论,即便意见不合,陛下也不会生气,但他总会集思广益,给出最好最快的方法来,就像是定海神针一样让人信服。

  “你们这般想,萧国也会这般想,其他国家也会如此,不知你们可曾见过草原上的狮子捕猎?”林肃说道,“狮子捕猎往往会挑老弱病残,因为最好下手,一旦捕猎成功填饱肚子,也就意味着其他猎物都是安全的,萧国弱小,自然竭力反抗,人人自危,反而难以下手,可强大的梁国却是放心安枕,数日之间更是明目张胆查封我的数家商铺,你们觉得谁更好得手?”

  诸将若有所思,一位将领道:“陛下的意思是出其不意,直接从最强的梁国下手,一旦梁国下手成功,陈国的国土与梁国相连,直接将剩下的三国都包围在了其中,此举甚妙。”

  “可若是如此,只怕剩下的三国都将人人自危,直接抱团对抗,我们也会占不到便宜。”林凡直指核心所在。

  “南国处梁国下游,而南国恰好将黎萧二国划分开来。”林肃指尖在地图上点过,“占了梁国以后,你便能够恢复身份了。”

  若能得梁国国土,将不畏惧南国分毫。

  梁国过后便是南国,若是以往,林凡必不愿南国国土沦丧,可看过林肃安排陈国皇室的待遇和对百姓的仁慈,他便知此人若为皇帝,必会以仁善治天下。

  旁人都怕将领功高震主,功成之后必然是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可林凡对林肃却无此种惧怕,只有无能的皇帝才会畏惧有能力的手下,真正能够为龙首的帝王,根本不会畏惧有才之士分毫。

  因为之前不是没有人有反叛之心,然而不等他们察觉,这人便已经处置干净了。

第80章 太后十五岁(4)

  “若得南国上游, 行军速度将快了不止一倍。”鬼见愁说道。

  他原名叫张鹏,如今一身将军的衣服,却仍然带着当初的彪悍和匪气, 就是不再如以前一般遇事只知道喊打喊杀, 毕竟林肃叫他读的兵书也不是白读的。

  “正是这个理。”林肃笑道, “诸位意下如何?”

  “陛下圣明, 我等皆听陛下吩咐。”众将领纷纷抱拳道。

  就在萧国戒备, 梁国却在明目张胆的强占林肃的商铺之时,梁国南北境内皆是出现了一队数万的骑兵, 在梁国广阔的平原上一路冲杀,行军速度极快。

  两边战报一天一变,诸国皆是震惊不已。

  “他的目标竟然是梁国?!”元和帝手中的笔墨重了一笔。

  黎国盛元帝虽是老来昏庸, 贪图享乐, 可是这等国家可能灭亡的大事还是让他从安乐窝里面清醒了过来。

  可这个时代即便快马加鞭,消息往来也要数日才能够到, 而每每消息传来,都足以让本来觉得此事与国无关的皇帝们人人自危了。

  而首当其冲者便是梁国, 梁帝在宫中大发雷霆, 派兵增援, 可每每传回来的战报皆是失败, 派出的战将也是身经百战的, 可是却是传言被那齐国的皇帝一枪挑到了马下, 当场被擒,竟是连还手之力都无。

  骑兵行军极快,本来粮草应该供给不足的,可是偏偏林肃在梁国境内商铺极多,且他过往之处兵将从不扰民, 从周围调度粮草的速度完全跟的上疾行军的速度。

  便是紧关城门,滚油浇注其上,却也顶不住城中内应之人竟是个个高手,不过半月,攻伐之城已有二十座,眼看便要攻伐到梁国的国都之内。

  梁帝求援,消息送达三国,言明唇亡齿寒,若是梁国失守,其他三国想来也就是紧随其后的事情。

  封求救信一出,自然各国更加自危,毕竟梁国所言极为有理,各国朝堂之上直接争论不休。

  “陛下该派人增援,否则国之危矣。”

  “可如今那齐国皇帝分明秋毫无犯,我等贸然相助,只怕会引火烧身。”

  “正是此礼,梁国眼看不能守,若是我等主动进攻,下一个就是我们了。”

  ……

  “梁国地处上游,若是行军,南国首当其冲,况且国内如今兵力不足,若是再行损失,只怕得不偿失。”

  “还请陛下派兵,与梁国同仇敌忾,否则便是坐以待毙啊。”

  “……”

  元和帝新帝登基,正是意气风发想要大施拳脚之时,却没有想到当初忘记召见的一介商人,如今竟是有吞并天下的实力。

  “陛下,若是齐国侵占了梁国,如今的梁国便是来日的南国。”

  “如今若是贸然关了齐国的商铺,只怕未曾折损他,倒先让盛京城内米粮后继无力了。”

  “他分明是一早就做好了打算,以商人身份遮掩狼子野心。”

  元和帝十分后悔当日宫宴一时意气没有见林肃一面,若是见了,必能看出那人非池中物,也好早下决断,让他连南国的国都都出不去。

  “诸位爱卿说要怎么办?”元和帝问道。

  朝堂之上一片寂静,却是无人敢说什么。

  连梁国那个彪悍至极的虎威将军都被一枪生擒,如今南国境内并无悍将。

  “康国公曾驻守边疆,如今国有危,陛下可能起复?”宰相沉吟了许久说道,

  “康国公确实是得力大将,其也是与虎威将军对战过的,赢的比输的多。”有臣子说道。

  元和帝不语,当时他想掌握军中权力,康国公上了折子,他自然也就允准了,如今想要起复,实在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可国内不是无将,能够阻挡齐国铁骑的却是不多,脸面还是国土重要,当真是一目了然的:“传朕旨意,即日起恢复康国公军中职位,立刻开拔。”

  康国公府收到圣旨,自然只能领旨,只是康国公捧着圣旨,倒觉得颇为讽刺。

  林肃的行动他们自然是收到消息的,康国公一开始还是震惊难言,后来却是感慨当日所见之时能够信任于他。

  而如今齐国军中有一银龙战将,身先士卒,悍勇无敌,虽名林凡,可林肃那里传来的消息,却是他们的儿子。

  他如今驰骋沙场,扬名立万,若林肃真能一统天下,那样的功绩绝对比入那宫闱更能一展他平生所愿。

  “我为南国效力一生,先帝虽然晚年昏庸,却也从不苛待将士,更不会断人子嗣后代,可新帝色迷心窍,软硬兼施,让我儿隐姓埋名才能够过活。”康国公私下里与康夫人说着话,“如今齐国既有一统天下的大势所趋,南国其实无力阻挡多久的,与其残害将士性命,不如直接顺势而为啊。”

  “老爷所言极是,”康夫人拉着他的手道,“若陛下仁德,我儿仍在,便是拼上康国公府全部的命也是在所不惜的,可他分明假仁假义,便不值得我等拼死效力了。”

  边疆自然要去的,但是要怎么抵抗是他们康国公府的事情。

  欺负了人还想让人投桃报李,未免想的太美。

  太和宫中又传消息,这一次的消息却是连后宫都瞒不住了。

  黎沅看着地图怔怔道:“怎会是梁国?”

  那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事情,偏偏那人却是反其道而行之,让所有的人都措手不及。

  如此将才,黎国未必能够抵抗得了。

  “虽是占领城池极多,可到了国都重地,也未必就能够攻伐下来,若是到了绝地,想来将士们也会拼死抵抗的。”姑姑宽慰他道。

  “不会的,观林肃此人对陈国皇室,便知他非赶尽杀绝之人,且过路对百姓秋毫无犯,百姓大多只求活着,未必会为了一个不会死的皇室拼尽全力。”黎沅摩挲着手指,“这也是那人的高明之处。”

  “可三国不会增援么?”姑姑问道。

  “父皇年迈,又被那对母子蛊惑,只怕早已不如当年意气,只求自保,元和帝看似雄才大略,实则刚愎自用,自私自利。”黎沅垂下了眸道,“他不会派兵的,至于萧国,只怕有此心也无此力,便是想要派兵围住齐国国都以缓解梁国之危,我等能够想到的,启辰帝会想不到么?”

  齐国新立,虽说梁国国土极广,一时战线拉长,但是他又怎么会不顾及自己的国土,放任暴露于人前。

  “那怎么办?”姑姑忧心忡忡。

  “如今的局面,只有三国联合才能对敌,但是恐怕还未联合,自己人便先打起来了。”黎沅靠在卧榻上道,“无法了……”

  他有心也是无力,唯一庆幸的是林肃此人杀伐之心不重,能够安顿各国皇室亲眷,届时南国被破,他换一个地方被关,或许还能够再见到母后。

  三国皆无举动,一月之后梁国国破。梁帝不过中年,见到那从殿外走来的青年时却已经像是一个老人一样:“梁国没了,他们恐怕也是无法自保的。”

  林肃笑道:“唇亡齿寒,您懂的道理他们却不懂,这就是差距。”

  “齐朝早已灭亡,我朝祖先不过顺势而为。”梁帝叹气道,“你可杀我,但请求不要伤及亲眷性命。”

  “您活着比死了好,活着可全我声名,死了,那我岂不是成了暴君。”林肃笑道,“虽不及之前富贵,但也不会衣食短缺,届时与陈国旧主住在一处,也不会沉闷的。”

  若是灭了各国,将各国君王凑在一起,想来精彩程度应该比得上后宫大战,一定十分有趣。

  梁帝竟是失笑:“若有那时,我必然对那三国皇帝拳脚相向,嘲讽他们愚蠢至极。”

  “会有那么一天的,请。”林肃的枪柄上还染着血迹,铠甲上的血迹即便被擦过也有渗透进去的迹象,但这丝毫不损他的俊美,反而有着沙场铁血的男子豪气,而此时他对这敌国皇帝的态度却像是对一位客人一样。

  梁帝叹了一口气,知道直到此时此刻一切都已经无法扭转,他起身整理衣襟,正了冠冕,即便这是最后一次穿帝王袍服,也要像一个帝王一样走出去。

  梁国之事尘埃落定,诸国真正陷入了腹背受敌的恐慌中,他们在猜测的是这齐国皇帝下一个打算进攻的目标,是最为弱小的萧国,还是上下游位置的南国,又或是如今还算得上是强大的黎国。

  三国自危,自是寻找盟友,可曾经的梁国,如今的齐国境内却是在整改军队,大赦天下和安抚受惊的百姓,就是没有兴兵的意思,每每军事调动,稍微有些风吹草动,就引得三国朝堂争论不休,连带着市井也变得有些混乱起来。

  黎沅对如今的场面冷眼旁观,颇有些好笑,梁国不似陈国,国土面积极大,即便贡献,想要彻底掌控在手中,需要很大的兵力进行防守,且将士攻伐,自是需要休整,哪里会这样快过来。

  争吵不休,可三国的结盟却是久久没有谈妥,皆是担心自己失了一分的利益,看起来不像是三个国君,倒像是一头计较蝇头苟利的乌合之众。

  这样的国君,怎么可能抵抗得了那样杀伐果断,要战便战之人。

  黎沅虽嘲讽那些人,却也是猜不准林肃的下一步落子到底在哪里。

  而在此时,齐国新封一品护国公,名为康柏玉。

  此名一出,南国朝野皆是震惊,其他两国结盟之意直接退去,元和帝震惊的坐在龙椅之上道:“你说他叫什么?”

  “为齐国皇帝攻伐的一名悍将名叫林凡,但其其实是康国公已逝的儿子,康柏玉!”急入宫中送消息的士兵禀报道,“陛下,齐国已有五万兵士压境,正是康柏玉带领,与康国公所率军队对峙。”

  一方是儿子,一方是曾经压迫的帝王,元和帝急忙从龙椅上站起,在桌案上翻找着玉玺写着旨意道:“去,传朕旨意,立刻召康国公归京。”

  他知道自己之前被耍了,但这也这说明康国公府对于欺君之罪已经无所畏惧,一旦康国公反叛,南国最坚固的一道屏障将彻底毁去,他的帝位只怕也要坐不久了。

  “是。”兵士得了圣旨匆匆离开。

  南国边疆之地确实两军对垒,可惜两边的将士都未开战,反而康国公看着一身银甲铁骑的儿子老泪纵横:“好!好儿子!”

  边疆将士自然都是见过康柏玉的,之前得知其身死,十分痛心,如今再见,却是不同阵营,却不见他们一向将忠君爱国奉为毕生守则的老将军指责半分。

  将士不明,林肃却是要让南国人都明白一下的,臣子背叛非臣不忠,而是君不圣。

  他暂且未曾大动干戈,毕竟想要消化梁国这片广阔的国土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兵士疲乏,也不能贸然开战,但是让各国内耗一下还是可以的。

  林肃若要办一件事情,做了决定便不会犹豫,不过数日,当年元和帝逼迫北卓王府退婚,想要迎娶康柏玉入宫,才让其不得已诈死逃脱之事便在盛京城内传播的沸沸扬扬。

  朝野震惊,若是以往太平时期,这种事情也只是皇帝的一桩风流韵事,可是如今正值用人之际,这样的事情简直就是君王逼迫臣子不得不忠。

  本有声讨康国公府背叛之风也是扭转了风向,此种言论一出,在南国朝堂之上元和帝罪己的言论层出不穷,更有撞柱威胁者无数,即便元和帝身强体健,多日被如此明枪暗箭,明示暗示他私德有亏,起身之时也是眼前一黑,竟是直愣愣的倒了下去。

  黎萧两国虽有看戏之嫌,却也是人人自危的,可是此时,那个正在整顿内里的齐国竟是传出了联姻的消息。

  齐国乃是新帝,而这位新帝虽是弱冠有余,如今却是连个侍妾都没有的,如今登上大宝,自然是要中宫正位,俗话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是也有先成家后立业之说。

  此时要娶皇后,在各国皇帝中绝对算迟的了。

  新立齐国并无贵族,陈国与梁国的旧皇室宗族自然是不做考虑的,能够考虑的,自然也只有黎,南,萧三国的皇室了。

  若能联姻,有皇后之位在,想必两国之间关系也能缓和,不至于大梦一场,敌军已经打到了家门口。

  齐国一有此种意思,各国纷纷发出了邀请的信号,便是皇室内无适龄的公主,也自有宗室女子可供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