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 第278章

作者:初吻江湖 标签: 穿越重生

  “昭王殿下一直以为您不关心他呢!”赵仁河在旁边像个口无遮拦之辈:“他自己在外漂泊十数载,为的是寻找太子殿下的踪迹,同时也是为了拉拢军心,说实话,温侯爷,刀枪剑戟里面才有权,没有兵就没有势,没有势何谈权?我大顺朝的鸿基大帝,可是造反起家,没有兵权光靠瞎嚷嚷能成个球的事儿!”

  他说话匪里匪气的不说,还吊儿郎当的,一点没有平南王的样子。

  “不要学小痞子说话。”李钊拍了拍他不断抖动的大腿:“好好坐着,你是平南王。”

  “平个屁的王啊?”赵仁河爆了一下粗口:“我这平南王怎么来的你不知道啊?要不是看在小虾米的份上,万岁爷能知道我是谁?”

  温侯爷有些惊讶于平南王表里不一的样子,更惊讶于自己的小外甥对此竟然习以为常。

  “我没有不关心他,为了他,我带着刀剑入宫,跟皇帝大打了一架,后来就没有继后的事情,朝臣们更是提都没有人提了,因为成康帝他知道错了,对不起我妹子。”温侯爷道:“后来你大哥失踪,你又离家出走,我更是带了棍子进宫,揍了你父皇一顿!他啥话都没说,我知道他那个人,善良,心软,同时又多疑,还伪善!哼,当年要不是你母亲,他早就被人夺嫡到底了,还登基称帝,做梦呢。”

  当年的风风雨雨,李钊当时还有些记忆的,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母后的能生,以及那些妃子们的能生,一熘儿男孩儿,对于只有不到五个儿子的玄明帝而言,是多大的喜讯啊。

  每次入宫拜年的时候,太子府的这一群孩子都是一个亮点。

  可是其他皇子的儿子就有些不够看了,第一是数量上不占优势,第二就是质量上也不好。

  想他的太子哥哥,当年是聪慧早熟,皇爷爷亲封的皇太孙。

  一连三代都是嫡长子继承皇位,江山稳固,天下承平。

  他还记得,这是皇爷爷最终的心愿。

  可是他的父皇做了什么?坐看那些庶出皇子,对他太子哥哥围追堵截,穷追勐打,最后让太子哥哥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他外出寻访天下,追踪太子的痕迹,何尝不是躲开京中的阴谋诡计?

  一直不见温侯府的人出面,他就觉得,外祖家也不过如此。

  “不关心?我一共就这么一个妹妹,你大哥无影无踪,我就剩下你这么一个外甥了,你外在跑那么多年,你当你那个父皇心里没点逼数吗?要不是我在京里头杵着,你当他会不闻不问这么多年?你那王府连个女主人都没有,京中多少人盯着呢,你就当你能耐,克妻克的满天下都知道,没人惦记你正妃、侧妃、庶妃甚至是妃妾的位置了?我知道你那家里头怎么回事儿,翠红院,起的这什么破名字?跟个青楼楚馆似的,里头那些女人没剩下几个了吧?”温侯爷气嘟嘟的道:“都是谁给你善后?那些女人虽然没什么名堂,可你把人关起来不让见人不说,连你都见不到,都给关死了!好歹也是良家女子出身。”

  “是他们自己乐意把人往我那里送。”李钊还有理由呢。

  赵仁河又打断了他们的对话:“什么翠红院?我怎么没见过?”

  他在昭亲王府住了快一个月了,昭亲王府也逛过好几次,哪儿没有去过啊?怎么就没见到一个叫“翠红院”的地方?

  他连银安殿的寝殿都住进去了,还有哪儿不能去?

  “你去那里干什么?那里是旁人送给他的女人们待着的地方。”温侯爷这话不说还好,一说赵仁河脸色就不好看了:“我都住在他的寝殿里了,凭什么不能去看看那个什么翠红院?这个名字还真有点子青楼楚馆的味儿嘿!”

  “下次带你去。”李钊就给他五个字。

  赵仁河舒坦了。

  温侯爷大概是第一次见到平南王赵仁河,没多想,后来他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气的半死,说俩人根本没有任何遮掩,反倒是让人无法怀疑他们的关系。

  现在的温侯爷,只是关心大外甥的亲舅舅而已,并不是什么八卦老头儿,所以没发现不对头的地方,还在苦口婆心的劝李钊:“你可长点心吧。”

  “我知道了。”李钊明白了,这个大舅舅看似不关心他,实际上却是在保他,事情说开了,也就明白过来了,没有这位大舅舅坐镇京城,恐怕父皇真的不会容忍他外在浪了十几年。

  虽然说“找哥哥”的理由很正当,但是找了十几年,也该死心了。

  “你知道就好!”温侯爷被李钊这样的态度噎了一下,但是想到自己的外甥,跟自己的脾气差不多,他就认了。

  说话的档口,两个仆人已经将贡品都摆好了。

  皇陵内有守墓的内侍宫娥,这些贡品在供奉一日之后,就会被他们端下去分食,并不会浪费。

  摆好了祭品,三个人给大行皇后上香,磕头,焚烧纸钱,各种纸扎制品都是精益求精的作品。

  祭祀的时候,气氛很沉闷。

  祭祀过后,三个人出了祭奠用的享殿,出去上了车子,才继续开口聊天。

  他们乘坐的是李钊的王驾,因为亲王的座驾非常的豪华,像个移动的小房子,里头坐着三个人,算上伺候的田公公,以及两个小内侍,都绰绰有余。

  里头能坐下十几个人呢。

  一张四方的小桌子,是固定在车上的,上面摆了小巧的点心和热茶。

  主要是热茶,外面太冷了,喝点热乎的好一些,车里头还带了烧水的小火炉,又能暖车又能烧开水,一举两得。

  喝了热茶之后,赵仁河又嚷嚷了:“我想喝奶茶。”

  “有,早就准备好了。”田公公不止准备了奶茶,还有搭配奶茶吃的点心。

  赵仁河满意了:“谢谢田公公。”

  他乖巧的道谢,田公公笑眯了眼睛:“不客气,三爷,还有新鲜的冻梨,要一个吗?”

  “好冷的吧?”赵仁河其实很想吃冻梨,但是又怕太凉坏肚子。

  “有煮的围炉梨子,水儿一样的热乎,不凉。”田公公又提供了另一个吃法。

  “好,来一个!”赵仁河顿时就点头了。

  所谓的“围炉梨子”,其实就是将冻梨趁着还没化透,去了内核跟皮子,就留下肉,放在水里头煮开,像是熬粥一样熬成汤。

  水里除了梨肉之外,还有枸杞子,一点冰糖,加上一些银耳碎,清甜可口,又润肺祛痰。

  赵仁河不一会儿就抱着一个碗,悠哉悠哉的吃喝了起来,他也是真的渴了,且最近有些嗓子干燥,吃什么都觉得拉嗓子,这个就不错。

  李钊呢,则是给他砸了几个核桃,让他捡着核桃仁吃。

  这俩人悠闲又慢吞吞的,真的像是闲着无聊,往家走的态度。

  而且身边的内侍,都不让退出去,虽然他知道田公公是自己妹子留下来照顾儿子的人,可有些事情,还是要瞒着一点的……关键是田公公也不自觉一点,不仅没有带着人下去,还在一边伺候起了吃喝。

  这就让温侯爷心里不高兴了。

  但是他又不好发火,憋着憋着,就憋成了一张幽怨的脸。

  赵仁河觉得欺负人欺负的差不多了,这才开口:“好了,我们不逗温侯爷了,其实您也是接到了消息,才来的皇陵吧?”

  “放屁!”温侯爷爆了粗口:“我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来看我妹妹,小子。”他眯起眼睛,打量了一下赵仁河:“这是你设计的吧?”

  赵仁河抱着大碗喝梨汁:“你猜?”

  “我看就是你设计的。”温侯爷嘴上这么说,但是脸色已经好看了许多。

  若非平南王多事,他可能跟外甥还解不开这个心结,说不开误会呢。

  ?

  

  

第355章 车上闲谈温侯爷

  的确是赵仁河设计的,因为他从宋大千那数千份的情报里,挑了这个出来,因为每一年的正月初二,温侯爷都会来皇陵祭奠自己的妹妹,亲妹妹。

  温侯爷这一代,只有他跟大行皇后两个孩子。

  温侯爷的老爹是个情种,上一代的温家有七八个庶出子女,温老爹深受其害,等到了他这一代,他就对自己的妻子好,根本没有什么妾室,通房大丫鬟的,妻子给他生了一儿一女,凑了一个好字,可把他高兴坏了。

  儿子好,女儿更好。

  俗话说:女儿是贴心的小棉袄。

  温老爹对女儿比对儿子更上心。

  谁知道养得好好的女儿,正待挑选婆家的时候,圣旨就下来了,温老爹当时想跟玄明帝拼命的心思都有了。

  好好地女儿入宫就是受折磨的,太子妃怎么了?哪怕是当了皇后,那也是皇家的儿媳妇,皇家就没有一个男人是好的!

  当了太后更惨,天下第一的寡妇,就是太后!

  可是事已至此,只能狠心送女儿入宫。

  幸好儿子跟太子是一起长大的玩伴,对女儿是真心地,不然他宁愿拼命抗旨,也不要女儿去那地方。

  其实女婿是太子也好,将来外孙就是太子,未来的皇帝。

  要不是有温老爹的这层关系在,太子殿下不可能一生下来,就得了玄明帝的喜欢,而且才过了周岁,就成了皇太孙。

  那个时候,他真的看到了太子的喜悦,因为有了皇太孙,太子的地位便稳固了。

  妹子就是个傻子,为了那男人的地位稳固,不惜让那些女人们怀孕生子,儿子一个一个的冒出来,看着是好了,可现在呢,那些庶出皇子谁不蠢蠢欲动?

  有有谁知道,那家伙登基之后,就变了。

  变得多疑,变得自以为是,刚愎自用。

  脾气阴晴不定,性格也狠厉了许多,大臣们最开始都不太适应,几次之后,老臣们就告老还乡的告老还乡,辞官归隐的辞官归隐,他还当是好事儿呢。

  他要是太太平平的当个太平皇帝,什么事情都没有。

  偏偏想着一展抱负……他那点抱负能有什么可展的?

  文不成武不就,整日换想自己开疆拓土,哪儿那么容易?

  生的儿子多有个屁用,一个个都惦记着他屁股下头的那把椅子,真以为自己是个什么玩意儿啊。

  可他又担心,自己的大外甥已经没了,失踪十几年,活人也当死人看了。

  小外甥却是个犟种,也不知道一天天的在想什么。

  他着急啊!

  成康帝跟他的年纪都不小了,别看外表年轻,实际上他们这个年纪的人,半夜都要爬起来去撒尿的时候了。

  以前年轻那会儿,都是一觉睡到头,不会半夜起来撒尿的。

  保养得再好也得服老啊。

  现在小外甥回来了,他心里着急上火,又不敢表露出来。

  “好了,不跟你们打哑谜,贵德,你到底是怎么想的?”温侯爷也是真的急了,他们能说悄悄话的时间不长。

  “争。”李钊只有一个字。

  “争天下?那是好事,但是你凭什么?你离京十二载,京中势力一点都没有。”温侯爷急了:“何况你那父皇,对你也有些顾忌。”

  这一点,从孩子进京,隔了好几日才宣见,就让温侯爷感觉到了不同。

  十二年没见面的儿子,要是他,管什么规矩,什么条例,我就要见我儿子,谁还敢拦着他不成?

  何况他是皇帝啊!

  竟然过了好几天,才宣见,什么意思?

  若非顾虑重重,怎么会这样对待自己的亲儿子。

  “对我的顾忌一直存在。”李钊只说了一句话,总结的想当精辟:“他老了。”

  温侯爷点头:“的确是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