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 第357章

作者:初吻江湖 标签: 穿越重生

  要不是知道这俩人并无血缘关系,谁都觉得这是亲生的祖孙俩呢。

  刘女官昨天因为嘴快的关系,犯了错误,贾田公公不让她伺候了,留下她在他们临时落脚的院子里,收拾东西,其实就是被边缘化了,被人不搭理她,她也不去认错什么的,反而在外出的时候,总是在平南王府里头乱蹿。

  打听关于平南王的一切,平南王太妃的一切,平南王世子的一切,以及,沈梅小姐的事情。

  但凡是平南王府的事情,她都想打听。

  可惜的是,平南王府里的人并不想跟她说。

  就连最爱八卦的扫地大婶,都是一脸淡然的告诉她:“这位女官,我们平南王府的事情多了去了,你要是想听,就留下来吧,我跟你慢慢说。”

  正好,家里的门子从扫地大婶面前走过,她就指着门子的背影,跟刘女官说了好半天门子家的事情。

  说的刘女官脸都绿了!

  她来打听的不是平南王府门子家的心酸血泪史。

  被扫地大婶拉着讲了一下午门子家的八卦,还有朱大娘家的,因为朱大娘带着朱三姑娘跟人相亲了几次!

  “这可是个有意思的事情!”扫地大婶一手淡定的扯着人家女官的衣摆不撒手,一边口沫横飞的强行跟人尬聊起来:“话说她们娘俩儿,本来还在家等着太妃娘娘给安排,可是太妃娘娘也找不到合适的,加上太妃娘娘认识的人里头,都是青年才俊,人家都成亲了,后来没办法,朱大娘就带着朱三姑娘去相亲,第一个看的是平南府一个油坊老板的儿子,那个油坊的老板有七个儿子,愿意将五儿子入赘到朱家,可是看了一次之后,那油坊的五儿子说什么都不同意,然后火速跟他们街坊里的一个小寡妇勾搭上了!”

  刘女官呵呵一乐,想方设法要把自己的衣袖从这个粗壮的扫地仆妇手里头扯出来,可是没有用啊!

  除非是她狠得下心,扯坏衣服。

  但要是那样的话,她也太失礼了。

  “第二个是一个酒店老板的侄子,但是那侄子长得倒是不错,就是太瘦了,感觉很不健康,朱三姑娘说怕影响下一代的质量,就没同意!但是那小子竟然敢纠缠不休……。”

  刘女官在使劲儿的扯自己的衣袖,笑容已经不见了。

  “第三个是海家村旁边的杨树村的一个后生,家里五六个孩子,不缺他一个传宗接代,但是人粗鲁,无赖子一个,朱三姑娘不同意,他还想用强的,被朱三姑娘一顿揍啊!打的都没人样儿了,他那娘还敢去老朱家哭门,被朱大娘一顿臭骂,还扇了好几个耳光,朱大娘说了,自家出汤药费,但是他们家的人,病好了就挨揍,挨揍完就去看大夫,吃药养好了伤再挨揍,几次三番他们家就先受不了……。”

  刘女官已经一脸汗水了,她发现这个仆妇力气不是一般的大。

  “第四个是……。”扫地大婶的八卦能力非常强,但是八卦内容就跟她的能力成正比,非常的没有内涵。

  等到她意犹未尽的说到第七个朱三姑娘相亲对象的时候,刘女官已经一脸的呆滞表情,生无可恋的坐在那里,好不可怜啊。

  而另一边,贾田公公的确看到平南王府的人在收拾行囊,包括沈梅在内,他对沈梅的身份不是很了解,海太妃给出的解释是:“我老家邻居的女孩儿,唉,这孩子可怜啊,有个爷爷在京里头当个小吏,哦,如今致仕了,而她父母不幸遇难,家里的独子啊!如今就剩下她一个了,这回回老家祭祖,现在跟我一起北上,找她爷爷去,祖孙俩相依为命,我比他们强一些,起码我儿子还活着。”

  这最后一句话,说的贾田公公身上冷汗都下来了。

  要不是这两日跟海太妃接触的比较多,他都以为海太妃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您这话可说的严重了,平南王在京中那是赫赫有名啊,就算是在外海,那也是堂堂的战神一类的存在,平南王府数百年声望……。”不愧是宫里头出来的人,贾田公公一口气将平南王府从祖宗夸赞到孙子,花样繁多没有一句话是重复的!

  让人不佩服都不行。

  海太妃笑眯眯的听着,沈梅也非常娴静的站在那里,偶尔亲自给这位贾田公公换一杯茶,免得说的太多的话,口干。

  三日之后,他们就启程了。

  海太妃除却北边来人伺候她启程之外,还有她自己带的人。

  沈梅自然跟随,不过沈梅没有将东西都带回去,而是在平南府她也买了一栋宅子,不大,三进的院落,带着一个小花园,以及两个东西跨院。

  “沈宅”的牌匾已经挂了上去。

  东西也送了进来,她这个举动,让李奶娘很满意。

  到底是细作出身,沈梅的祖父就算是致仕了,那知道的事情也比她多,那可是个“老探子”!

  ?小区全封闭,只有正大门可以出入,西边的侧门以及北边的两个小门都走不了了,还有正南边过车的那一道门也封了,送餐的小哥说,只能从大门进出,然后在小区里头找楼号,或者江湖下去自己从侧门的门缝里拿餐……

  

  

第439章 海太妃入京

  沈梅这样做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她想带她爷爷来南边定居,而不是留在繁华的京城,那里给她和她爷爷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回忆,所以她不喜欢那里。

  而这个举动,也让南边的人放心。

  沈梅是一个很聪明的女孩子。

  海太妃的身份特殊,她的车架很大,跟沈梅和朱大娘以及朱三姑娘坐一起,后面跟着几辆马车,同样是几位贵妇人,宋大千他们都在东瀛那边没回来,就算回来了,他们也要留在这里主持日常事务,而喜枫、喜丹她们一群少妇,将孩子托付给了李奶娘看着,就收拾行囊,跟着海太妃入京了。

  放海太妃一个人入京是不可能的,这千里迢迢的事情多了去了,所以商量了一下,喜丹等娘子军就去了五个,她们现在都是有品级的官夫人,何况在户籍上,她们都是跟海太妃有着亲眷关系,说是陪着老人家上京也说得过去。

  再有,跟着海太妃的队伍里,有三十多个账房,五十多个新鲜出炉的探子实习生,这次如今就是为了给重月送去一些帮手。

  另有蓝羽和蓝毅俩人,他们俩上京赶考,要考会试。

  跟着大队人马走一个是方便,另外就是这些都是女眷,自己人这边也得有两个能抛头露面的男人主事才行。

  一行人五百多,浩浩荡荡的出发。

  最开始的时候是坐船,等到了一半路程就上冻了,北边冷啊。

  故而弃舟登岸,开始走陆路。

  车马延长三里地,不过打着黄色龙旗,这是皇差,到哪儿都有安排好的驿站,又有不少贵夫人来拜访平南王太妃。

  看着外面的情况,海太妃扭头跟沈梅道:“当年我从东北回到平南王府的时候,也是这样,只是那个时候越走越暖,这个时候是越走越冷。”

  沈梅给她拿来了一件墨狐皮的大氅,披在身上:“我们是去京里头过节的,还能见到王爷,您应该高兴才是。”

  海太妃一想起儿子也就笑了:“是啊!”

  随后又想起儿子的“另一半”,这笑容就有点扭曲了。

  而“另一半”的李钊,正在宫里头跟成康帝汇报,他接掌了京城北门的防御,麾下只有五千人马,但是北门大营这里却被他管理的井井有条,最妙的是,他没往里头掺沙子。

  他的人一个都没往里去,里头的人他也没有调动,只是这次他来,却是上了奏折,将北门大营一半的将官给弹劾了。

  “如果他们老老实实,儿臣不会将他们怎么样的,但是在该守城门的时候,却跑出去吃酒赌博睡粉头,一旦发生什么事情,人都找不到,双王之乱才过去多久?”李钊今天来就是要告状的:“就这么玩忽职守,儿臣优待他们不是为了让他们玩忽职守的,看在他们都是立过功劳的份上,不对他们处以极刑,但是惩罚是不可避免的,且他们这样自由散漫也不好,需要加强锻炼。”

  他的意思是要训练他们,而不是如今这样,一盘散沙似的,当自己立了功劳,就开始想不务正业,躺在功劳簿上吃喝了。

  因为双王之乱,参与平叛的将士们都得到了丰厚的赏赐,还是皇赏。

  内务府的金锞子银锞子那都是十足的分量,拿出去,一两银子能当一两半用,更有几个直接拿去做了聘礼的礼金,娶媳妇儿了。

  这都无所谓,但是跑去跟粉头炫耀,跟暗门子的女人吹牛皮喝花酒,还是在当值其间,那就另当别论了。

  李钊这人给人的感觉做事一板一眼,他不讲究什么人情世故,谁都以为他堂堂昭亲王,就算是当了京城的北门值守将军,也不会真的亲自去巡视城防。

  以前北门是诚郡王负责守卫,他也只是挂个名头,从来没有亲自巡防过,就连诚郡王府的长史都没有来过,那里原本的负责人是诚郡王一个侧妃的娘家弟弟。

  后来被荣郡王的手下给剁了脑袋。

  要不然当时诚郡王回来,也不会从北门杀入,因为他们熟悉的地方,也唯有北门。

  成康帝能交出去的也只有北门。

  因为北门跟皇城离得远不说,中间还隔着一座山,而且北门外还有成康帝的驻军,上次是他故意去行宫的时候撤走了驻军。

  不然十个荣郡王也别想控制京城。

  “这的确是不好。”成康帝心里很恼火,那些人说实话,都是他示意旁人塞进去的,为的就是掌握城防而已,但是这些人一个个的都不争气,有了点功劳就给他丢人现眼,他的亲生儿子,元后嫡子都得披甲仗剑,忠于职守的去巡视城防,他们却在值守其间,跑去给他花天酒地,真以为有了他的默许,就能百无禁忌了吗?

  北门要是有闪失,杀了他们都不够。

  那是京师的北城门,京城的门户啊!

  “所以儿臣弹劾他们玩忽职守,不务正业。”李钊早就看那些人不顺眼了,但是不能把他们怎么样,这帮人的背后站着的是五城兵马司,但是五城兵马司已经在双王之乱后被大清洗,成了成康帝手上的一把刀子。

  里头都是他的人。

  而对方也是拐了两道弯,其实还是成康帝的人。

  要不然他也不会上奏折弹劾,早就亲自下手教训他们了。

  不过这样一来,他就能名正言顺的搞掉那些人,换成自己的人手。

  “这折子朕批了,交给你全权处理,你办事,朕放心。”成康帝将他的折子当场就朱批示下,然后给了李钊:“这几日在家可好?”

  “没有在家,一直在北城门那里,天气冷了,您要多注意保暖,虽然羊肉汤驱寒不错,但也会引起眩晕症,还有红枣也不宜多食用。”李钊记得赵仁河的话,就这么跟他父皇说。

  其实赵仁河只记得老年人都不该大补的,尤其是羊肉汤啊,大红枣这一类的东西,小老百姓们倒是可以补一补,因为他们身体不好,老年人也都是劳累的身躯,可成康帝这家伙,正好相反,他更像是他前世的那些老年人,有点胖乎乎的样子,每日好吃好喝的,就怕有高血压。

  这玩意儿他还说不通,因为在古代,高血压叫“眩晕症”,谁血压高了不头晕啊?

  “你不说,朕还真不觉得。”这两日天气冷了,他就喝了羊肉汤,结果不太舒服,但是这种不舒服是喝了汤之后,等到御医来诊脉的时候,他又好好地。

  只有蓝御医跟他说,不要多喝补品,虽然说冬季是进补的好时候,但也不是谁,都适合进补。

  他就跟李钊说了这些:“蓝御医还给朕开了公孙茶。”

  “这个挺好,总比吃药强。”李钊对这个并不是很明白,但是只要说两句话就行了。

  不用太过刻意。

  虽然他见过好几次蓝御医,而且越看越眼熟。

  离开皇宫之后,他就回了昭亲王府,赵仁河正在指挥人手给他老娘收拾出一个院子。

  “你回来啦!”赵仁河裹着棉斗篷,看着人进进出出打扫房间。

  “不用这个院子,直接去后头的松鹤堂住吧。”李钊直接叫方女官带人去收拾松鹤堂。

  那是昭亲王府后院中轴线上的正房,按照一般王府的布局,那里是给王府主人的亲娘预备的,或者是王府主人的亲祖母之类的老妇人住。

  松鹤堂是一个单独的院子,分成前后两进院,前堂后寝。

  正房五开间,左右厢房八间,前院的正堂上悬挂着成康帝的御笔亲书“松鹤延年”四个大字。

  所以这里就叫松鹤堂。

  后院就是饮食起居之地。

  赵仁河跑去看了一眼,回来有些为难:“我娘住那里合适吗?”

  “合适。”李钊不想讨论这个问题,这个院子他当初之所以让人保留下来,是想着有朝一日,海太妃如果真的来了,他就将人奉养在那里,不让眼前的人为难。

  不然堂堂平南王府,在京城没有别院,总不能让海太妃住客栈或者朝廷的驿馆吧?

  其实很早的时候,他就想到了……不然不会让人立着一个根本没有合适的老妇人入住的松鹤堂。

  可惜,赵仁河却没想过这个问题。

  李钊跟他说了今天面圣的事情。

  “公孙茶……是用银杏叶制作的保健茶吧?”赵仁河乐呵呵了:“你父皇肯定高血压。”

  银杏树,又叫公孙树,鸭脚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