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 第363章

作者:初吻江湖 标签: 穿越重生

  “也可是纯纯的老来子,不管是男是女,都是一个值得让人高兴的事儿。”赵仁河可是知道,成康帝这样的,在他那个时代,就算是再有钱,也不可能六十来岁还能有孩子。

  哪怕女方不到三十岁。

  是真正的“老来子”啊!

  就算是试管婴儿也不可能成功。

  可人家自然怀孕,怪不得这几日,重月十分轻松的样子,可不是么,新晋的贵妃娘娘,甚至是后宫与前朝那些人的眼光和注意力,都扯去了西宫皇贵妃的身上。

  朝堂上对于成康帝那隔一年一换的后宫格局,已经有了物议。

  因为每次晋升不是颁布一道圣旨就完事了的,晋升都是需要走流程,各种礼仪,以及颁布圣旨,持节前往册封,甚至是各位娘娘的吉服,都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啊。

  但是在随后,公布了皇贵妃娘娘有了身孕,所有的非议都消失了。

  只剩下歌功颂德,以及各种恭喜,贺仪流水一般的送入了翊坤宫。

  各种金银珠宝算什么?保胎的好东西几乎堆满了翊坤宫的药材库房,又有成康帝那边派来的两个厨娘,每日只负责熬制一些好东西给皇贵妃娘娘,什么十三太保茶、保胎汤之类的东西,几乎是每一日都有那么一两个给皇贵妃娘娘吃下肚子。

  如今十皇子算什么?

  皇贵妃娘娘肚子里的这个,才是重中之重。

  而成康帝已经有一连五日,都是住在翊坤宫。

  虽然晚上不叫水,可后宫的女人们还是酸唧唧。

  这么多人,成康帝也算是雨露均沾了,可是只有孙颖一个人怀了孕。

  这帮女人们每日都要来翊坤宫请安问好,顺便想着,能不能偶遇一下万岁爷……。

  ?

  

  

第445章 孙颖·西宫皇贵妃

  而成康帝大概是真的很喜欢这个未出世的孩子,在皇贵妃册封不到三天的时间,他又给这位孙皇贵妃的两个哥哥,调离了翰林院,升入了通政司。

  通政司是干什么的呢?

  通政司是掌内外章奏和臣民密封申诉之件。

  俗称“银台”。

  宋代有通进银台司(后改承进司),又称银台。

  元代这个部门基本上废了。

  可是到了明代,又设了这个通政使司,设通政使,负责内外章疏、臣民密封申诉等事项。

  置有通政使一人,正三品;左、右通政各一人,正四品;左、右参议各一人;正五品等等。

  凡朝廷大政、大狱及会推文武大臣,通政使也参与讨论。

  按照大顺朝的规矩,通政司掌出纳帝命,通达下情,勘合关防公文,奏报四方臣民实封建言、陈情申诉及军情、灾异等事。

  这就是个皇帝的喉舌啊!

  通政使许青,乃是正三品的官职,他掌受理内外章疏、敷奏封驳之事。

  权力很大,连成康帝的圣旨,都能驳回的牛逼人物。

  而左右通政使分别是温煦和王阳。

  这两个人,一个是温侯府的二少爷,一个是通志伯家的二少爷。

  而王阳,是王旭的二哥。

  温煦,温水溪,那可是昭亲王的二表哥,亲的!

  他的妻子,却是裴山将军的嫡次女,裴山将军是直隶那边驻扎的五万直隶大营里的将军。

  偏偏,许青的出身平凡无奇,就是个举人的儿子,他父亲还是因为他,在死后十几年,儿子当了大官,他才被追封了一个虚职,让他跟妻子的坟茔,能修得好看点。

  许青这个人是个不好相与的,他不爱财,不喜色,无不良嗜好,家中仅有妻子一人,儿女一双。

  高官坐着,家庭美满,人生赢家,不外如是。

  但是出身不高是他的硬伤,可偏偏就因为出身不高,他才能当上这个通政使,让出身高的两个人给他当了副手,这就是成康帝的安排。

  通政司第四号人物,就是誊黄右通政一人,正四品的官衔。

  这位是专门记录武官贴黄、卫所官袭替缘由,以备征选之事。

  其实就是专门用来看着军队变化的,权利不大,但是可以通天!

  而且一般都是武将家的子嗣,争取这个位置,但是成康帝这次,却把它给了孙颖的大哥,一个从翰林院出来的侍讲。

  一个文人!

  另一个则被调去了太仆寺,成了太仆寺少卿。

  这也是一个正四品的官职,是太仆寺卿的副手。

  “怎么回事?”重月的情报第一时间递到了赵仁河跟李钊的案前:“你父皇不仅大封后宫,还将前朝的也改动了?”

  “嗯。”李钊看了情报脸色更冷:“他一直都是这样,何况前朝后宫,息息相关。”

  “通政司也就罢了,怎么还有太仆寺什么事儿?”赵仁河看到后来就挠头了:“怎么不给个太仆寺卿的官职?”

  “不可能,那个孙家的老二不够资格。”李钊摇头:“那可是九卿之一,给一个小侍讲,那也太抬举孙家了,给个少卿就够破格提拔的了,要不是看在孙皇贵妃的份上,这辈子,他都到不了正四品。”

  “呵呵……。”赵仁河吐了吐舌头:“以前看书的时候,也没觉得这官儿有什么难当的,等真的涉及官场,还真的是有些难度。”

  “太仆寺卿掌车辂、厩牧之令,总乘黄、典厩、典牧、车府四署及诸监牧。少卿为之贰,丞参领之。国有大礼,供其辇辂、属车,前期戒有司教阅象马。”李钊背了一下太仆寺卿的职责:“这是一个清贵又有油水的官职,谁要车架仪仗的都得去他那里报备,不给点好处,是不行的,他让孙家老二去那里,是为了搂钱,名正言顺的搂钱,因为凡仪仗既陈,则巡视其行列。后妃、亲王、公主、执政官应给车乘者,视品秩而颁之。”

  “哦哦,就是服务的都是贵人,不差钱的那种,谁来不得给个荷包啊?”赵仁河懂了:“他不怕得罪人吗?”

  “怕什么?宫里有个皇贵妃立着呢。”李钊明显对“西宫皇贵妃”孙颖,有些意见。

  但是他又没法儿说。

  总不能说不让父皇立个小老婆在宫里头吧?

  副后毕竟不是皇后,他也无法闹起来……再说他都多大年纪了?当年闹腾,可以说年少不懂事,如今他都三十多了,还闹?那就不是“不懂事”三个字可以概括的了。

  这个西宫皇贵妃封的太快,他们有些措手不及。

  “那倒是。”赵仁河看周围没人,就抬手,在响晴白日里,摸了摸李钊的脸,他想摸头来着,但是在最后出手的时候,选择了比较安全的脸,没敢摸头:“好了,不要郁闷了,我们现在已经很有能力了。”

  就算成康帝再如何防备,他也老了,有些事情想的不那么完整,他们钻空子没少给自己划拉。

  “我只是有些不甘心。”李钊眼皮子低垂,遮住了眼中犀利的神色,他不想让赵仁河看到他冷酷的那一面:“我母后是他的原配妻子,当年跟他结发,一起在宫里头过得战战兢兢,他不是最出色的皇子,但是他乃名正言顺的皇太子,就为了守住这个太子的宝座,我母后不惜让所有女人都怀孕生产,甚至在生了嫡长子不久之后,就怀了我,太子哥哥只比我大十四个月。”

  这是赵仁河不知道多少次听说大行皇后的事迹了。

  “我母后身体本来很好的,就是连续生产才会虚弱,后来更是劳心劳力的辅佐他,结果他登基之后,大封后宫,虽然依然以我母后为尊,却给了其他几个出身大家的女人高位,让我母后不得不平衡后宫势力,前朝舅舅也是如此,后来……母后去世了,他却开始想着立一个继后,想得美!”李钊低头,用脑袋,蹭了蹭赵仁河的手掌,有点软绵的手掌,温度很高,很温暖:“我母后虽然故去了,但是她可是大行皇后,从太子妃,到皇后,整整十年的时间,埋伏在宫里的人手不计其数,虽然有所折损,但是留下来的无一不是忠心耿耿之辈,只是我皇兄失踪的不明不白,我不甘心!他要是真心善待我皇兄,我皇兄不会失踪!既然他那么爱自己的龙椅宝座,那我就要他失去!”

  “好,等我们夺了皇位,就让他当个嘛事儿不管的太上皇,他越是看重自己在位时候的治理,我们就越要超过他,让人们以后提起他来,都觉得他不过如此,提起你来,都觉得你是一代圣主!”赵仁河知道他是伤心了。

  以前从来不跟他说宫里的那些人手的事情。

  赵仁河也知道,前世看新闻,豪门里头恩怨多。

  何况这是封建时代的皇宫大内了。

  “嗯。”李钊心情好了点。

  “以前李世民怎么干的,我们就怎么干,看看李渊,现在提起来都说是李世民他爹,以后别人提起成康帝来,也会说,那是李钊他爹。”赵仁河知道他心情不好,故而说话逗他开心:“皇贵妃就皇贵妃吧,这么多朝代下来,有几个皇贵妃名垂青史的?倒是有几个遗臭万年的,比如杨玉环,比如万贵妃,这都是狠角色。”

  一个让大唐由盛入衰;一个差点让皇帝绝了后。

  都不是什么好女人,当然,喜欢他们的皇帝最后也不怎么样。

  “孙皇贵妃可比不得那俩。”李钊打开了一张卷宗:“你看看吧。”

  赵仁河拿了过来一看,上头记载了孙颖这位新晋皇贵妃,为了这个孩子,吃了多少苦头。

  因为她曾经诞育过十一皇子,虽然后来十一皇子夭折了。

  但是她的身体也伤着了,很难再有孩子。

  那些年她默默无闻,每日的饭食都很清淡,但是很养身。

  等到成了贵嫔之后,她就请了太医院有名的妇科圣手给她调理身体,那妇科圣手的大女儿,嫁给了她二哥家的二儿子为妻。

  调养了一年,上好的坐胎药喝了三个月,一举梦想成真。

  她又怀上了!

  成康帝为此欣喜若狂,能让女人怀孕,只能证明男人精力充沛,要是他真的老朽不堪,如何能让女子再有身孕?

  他不怕宫里有什么丑闻,这后宫女眷们,每日的言谈举止他不说知道的八九不离十吧,可也绝对能知道,她们见了什么男人。

  话说宫里头的男人,除了他就是十皇子,可十皇子还小,不过金贵妃已经安排十皇子住到了皇子所。

  皇子所就在东宫后面的那一排院子,只是那里如今就住了十皇子一个人。

  倒是伺候十皇子的人不少。

  “是个有心劲儿的啊!”赵仁河吧嗒嘴:“厚积薄发。”

  “当年她受到后宫女人们的暗算,孩子夭折之后,她的身体也受了寒,不好生育了,为此,这女人仅有的一点钱财,也拿去跟大厨房那边买了不少姜片回来,每日咀嚼,那不是一般人能吃的了的东西。”李钊道:“这女人,不比金贵妃差。”

  “金贵妃你想怎么办?”赵仁河问他:“可有什么办法搬倒?你要是有所顾忌,就我来。”

  他可是有活人证捏在手里头。

  “我……。”李钊刚要说什么,外面王旭就来了。

  他们这些人,进出李钊的大书房,是不需要禀报的,不过幸好赵仁河眼疾手快,马上站在他身边,像是俩人在商量名单一样。

  仿佛刚才安慰人的不是他。

  王旭没有察觉到不对,反而进来就开口:“北边城门换上了我们的人。”

  “那就好。”李钊下笔又写了两个人名:“这是我推荐的名单,你看看。”

  王旭拿过来就看了一下:“这些人倒也合适,只是一旦出事情,他们家里头的人恐怕消停不了。”

  “那就不是我们的麻烦了。”李钊又提笔开始写人名:“我打算让我三表兄带着家小去东瀛,那里应该有几个皇亲国戚在才好,不然我父皇怕不安稳。”

  要说起来,这封建社会就是家国天下,安排人不考虑能力,先看出身如何,要是重要的位置上缺了人,他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皇亲国戚,其次才是有能力的官员,最后才会考虑,往里头塞点自己的手下。

  “这个主意不错。”赵仁河第一个支持:“自己人就该给点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