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 第394章

作者:初吻江湖 标签: 穿越重生

  “而两班贵族管理的城池,靠大顺朝的三座,都是以贸易为主,不只是我大顺朝,东北的一些蛮族、罗刹国以及海上的商船,都是到那三座城池去做交易,安东王选择这三座城池不是没有道理,一座城池靠着海边,走海运,做海贸;一座是在关隘上,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键位置;还有一座像是触角一般,探入高丽内陆,离他们的王城只有三天的路程。”

  “高丽不是不大么?怎么还有三天的路程?”赵仁河道:“我看过大体的地图,只是那么点地方,急行军的话,三天都能走完了吧?”

  不是他看不起高丽的面积,而是跟大顺朝比起来,真的很小啊。

  “地方是小,但是那里乃是山路居多,走不快的,急行军的话,不熟悉道路情况,容易掉沟里头去。”李钊道:“而且高丽多山,平原很少,田地更少,所以他们那里的两班贵族们才会对田地十分执着。”

  “嗯,看得出来!”赵仁河前世曾经去过那里旅游,虽然来去匆匆,但是那里的确是多山陵土丘,平原甚少。

  且房屋低矮,多以茅草覆盖,吃的东西也多数都产自山里。

  野菜,蘑菇,高丽参,桔梗之类的东西。

  “安东王占领的这三座城池,其实是两班贵族其中,三家的私人领地,当然是划分到自己家族名下的地方,一个是崔氏,老牌贵族了,占领的就是海港那座城池,一个是朴氏,同样是老牌贵族,是深入高丽的那座城池,却也是边关重镇,还有一个是宋氏,乃是新兴的两班贵族之家,底蕴不成,但是心黑手辣,最富饶的那座城池就是他们家的,买卖倒在其次,走私却是关键,他们家还有一座朱砂矿,你是知道的,高丽的朱砂,在大顺很有名的,每年走私进入大顺朝的朱砂,价值十几万两白银,还有他们的高丽参,甚至是他们的人口,唐朝时期有名的新罗婢女,现在又流行起来高丽婢女,人长相好不好看不说,但性格十分温顺,倒是真的。”李钊道:“所以我怀疑,安东王虽然攻下了城池,但是肯定不安稳,故而他没想那么多,这就是没有带兵打过仗的人,不知道战场上的瞬息万变,不知道刚被占领的城池,有多少事情需要去办,更有敌军会反攻,有乱民为非作歹,他清理了城池,赶走了高丽棒子,不代表他们不会回来,所以,我怀疑他那边情况并不太好。”

  “那你还在皇上面前说他的不是?”赵仁河不太理解了。

  “这是一个脓包,越早挤破越好,由我说出来,总比被某些居心叵测之人,在之后的时间里,在皇上面前,搬弄是非的强。”李钊道:“我也算是卖给安东王一个面子,你也同样可以卖给他一个人情,一举两得。”

  安东王,不得不接受他们的示好,不得不承他们的人情。

  成康帝一个怀疑,他利用的淋漓尽致。

  赵仁河竖起大拇指:“厉害啊,一个怀疑,你弄得这么多事情,安东王不冤枉。”

  可不是不冤枉么。

  接到平南王的信,安东王顿时如遭雷击:“卧槽!老子占领了城池都没捋顺呢,移民都不敢,这就要我上供啊?”

  安东王世子道:“父王,其实,我们早就准备好了贡品,为什么不送入京中?”

  “本王这不是想着,看朝廷是个什么表示吗?结果他就这个表示啊?”安东王是个有些粗鲁的人,他从十四岁开始就在兵营里头混日子,十八岁开始领兵作战,如今三十八岁,儿子都给他生了孙子,他这脾气还是这么勐烈又粗俗,王府的教养在他身上没有什么成果。

  “父王啊,平南王这是给我们示警,强行给了我们一个人情。”安东王世子看着信件:“还有昭王殿下的一份人情。”

  “平南王这个家伙,一个庶出的子弟,要不是平南王府被皇帝算计的死绝了,能轮到他?”安东王瘪嘴:“不过这小子不可小觑,当年还不是平南王的时候,就敢梗着脖子不给我安东王府面子,后来他成了平南王,倒是跟我们相处的不错,每年冬天的蔬菜棚子都有所进益,起码你父王我吃的青菜就不错,有了什么新鲜的东西,也记得给我们送一份,前些年那蘑菇大棚就是个例子,他这个人或许是个做买卖的奇才,听闻他的汇丰钱庄,开的不错,但是说起这打仗的事情,不是我看不起他,在海上他能称雄称霸,多亏了他那亲舅舅,在陆地上,可就不够看了。”

  “可是父王,他到底是写了这封信给我们。”

  “也有可能是皇上的意思。”安东王道:“你带着那些贡品,亲自去京城,觐见皇上,除了进贡金银珠宝之外,还要跟他诉苦。”

  “诉苦?”安东王世子,一脸的惊讶,他们有个什么苦需要陈诉啊?

  他们来的时候,打仗简直是摧枯拉朽,高丽棒子的城池也不容易打,但是他们的城防不行啊。

  兵丁都无心守城,溃败逃散的飞快。

  后来他们看着实在不像话,就把受伤的兵丁人数报成了阵亡,阵亡了的人数夸张了百倍不止,就这,还是有些少,又把不少受了轻伤的改成了伤残。

  又把新补上来的人说成了重伤,这才勉强看的过眼。

  因为他们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这三座城池里的东西都没拿走,包括府库在内。

  好东西是真的没少搂,进献给成康帝的金银珠宝早就准备好了。

  剩下的都分了,不少小旗、总旗的都打算给自家夫人添个金簪子,金镯子的玩意儿。

  还有给儿子娶媳妇的,张罗嫁姑娘的。

  “当然要诉苦了。”安东王别看粗俗,但是心眼儿可不少,粗鲁之中带着一种武人特有的精明:“还要诉苦的问题很多。”

  ?

  

  

第482章 安东王的盘算

  “你此次进京,事情很多,第一件,自然是给万岁爷进贡,这是我们安东王府,安东军的诚意。”安东王道:“第二件事情,听说九公主要出降了?给公主添妆,找你母亲去,备一份厚礼,这可是贵妃娘娘的女儿。”

  “是。”安东王世子奋笔疾书,开始记录。

  “第三件事情,给昭王殿下送一份礼物;第四件事情,给平南王送一份礼物,包括平南王太妃,都不能落下。”安东王继续道:“礼物不用太贵重,但一定要用心。”

  “是,父王。”安东王世子在“礼物”后面,写了“用心”二字。

  这豪门大户的走礼,都是有规矩的,厚礼,常例,薄礼,都是有一定的规矩。

  而这些制式的礼物之外,又有用心准备的礼物,那就是比较妥帖的准备礼物,是有真的看顾过的礼物内容,而不是随便吩咐人去办的一份礼物。

  所以安东王世子才会写上“用心”二字。

  “第四件事情,才是去万岁爷跟前诉苦,诉苦有三点内容,你要记住。”安东王抿嘴坏笑:“第一,我们安东军,为了我大顺朝的皇室尊严,帝王的脸面,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啊!”

  “父王,这个词儿,用在这里不太妥当吧?”安东王世子有些头脑发懵的提醒他父王:“而且也有些……。”

  君主忧愁是臣下的耻辱;君主受屈辱,臣下就应为之效命。

  语出《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为书辞勾践曰:”臣闻主忧臣劳,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会稽,所以不死,为此事也。””后多引作“主忧臣辱,主辱臣死”。

  说的是亡国之君,复辟之事。

  “有些什么?有些严重是吧?”安东王一捋胡子:“一点都不严重,你当高丽那帮棒子为什么非得要入宫?还不是想混乱血脉,哼,我们那位皇帝,活该被美色迷惑,跟个高丽表子生了个孽种,还要立为太子,真够有意思的了,说他差点亡国说错了吗?”

  安东王世子嘴角抽了抽:“您这有些强词夺理啊。”

  “你管老子怎么说呢,你就照着我的意思说。”安东王得意了:“就说我们安东军上下一心,为我皇打下了三座城池,拓边千里之地,占领海港一座,但也折损甚多,全兵将士用命,为我皇洗刷耻辱!”

  安东王世子,下笔如飞。

  父王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到时候他多多的润泽一番。

  “重点突出我们的辛苦,血战一番的艰辛。”

  “父王,我们没血战啊?”安东王世子皱眉了:“还艰辛?那帮高丽棒子跑的比兔子都快。”

  赚钱的时候,一个比一个能搂,打仗的时候,一个比一个能跑。

  高丽棒子这些年,就知道争名夺权,两班贵族还私底下斗个不停,搞得高丽国民不聊生。

  吃都吃不饱,还为了守城跟他们血战?

  拉倒吧!

  “有,你父王我都受伤了。”安东王可是指了指自己:“流血了,这是事实。”

  “父王,那是你强行进入崔家的私库,把人家的大门锁头噼开,一不小心,刮伤了的……这也是你”负伤”?”安东王世子知道他这父王,见不得好东西,听说崔家的私库里头,有一对儿五百年以上的老山参,他就说这个好,一支进献给万岁爷,一支留给自家的老娘以防万一。

  人参是个好东西,关键时刻能吊命呢,就因为冲的太快,抢的时候太着急,不小心受了伤,当时就给处理了。

  能流下三五滴血的样子,伤口也很小。

  说“负伤”是不是有些过分了啊?

  “那也是负伤,你管我怎么受伤的啊?儿子,你这样不行啊,太老实了容易被人欺负,你可别跟你娘似的,老实巴交的就知道照顾我,照顾一家老小,要不是你父王我这么老实的男人,早就被欺负死了。”安东王一摆手:“你到底谁的儿子啊?你帮朝廷还是帮你父王我啊?”

  “帮你,帮你!”安东王世子心里直摇头,父王的脾气太耿直,不懂得事缓而圆的道理,急火火的顾头不顾腚,母妃给他善后都不是一两回了。

  还说母妃老实巴交,要是母妃不老实,早就被祖母给收拾掉了。

  祖母出自林侯府,是真正的大家闺秀,那后宅的手段,十分高超,要不是安东王府传承百年,有它自己的规矩在,还真压不住祖母。

  这还是曾经侍奉过曾祖母的婆子,喝多了酒后失言,说出来的秘密。

  后来那个婆子就酒醉落水,淹死了。

  “知道帮我就好,你一定要说的严重一点!”安东王又道:“第二件事情,就是说这三座城池,我们不是调查清楚了吗?记得告诉万岁爷,这三座城池曾经属于谁,高丽的两班贵族可不简单,别看打仗不成,使坏一个顶俩啊,就说咱们到了这个地方,军中有人拉肚子,是他们下了巴豆!军中有人吐了!是他们留下的食材不干净!军中有人生不了孩子,是他们造的孽!”

  “父王,军中不生孩子的那是俩男人在一起,怎么生孩子?”安东王世子哭笑不得:“这个不能说的,只说我们驻军在此,水土不服。”

  “不能这么说,父王,我们本就在东北驻防,跟高丽原来只隔了一条江,如今过了江就水土不服了啊?”安东王世子是个明白人,比较理智:“这说不过去,只能说我们得了流行伤寒的病,嗯,这个比较合适。”

  “那就这么说。”安东王无所谓的挥了一下手:“就是要诉苦,知道么?第三件事情,就要说这三座城池的情况,城池是占领了,但是并不安全,文官来此也没有可以治理的民众,我们这里都是军属,都是本王的人,不用文官来管,要想管的话,等这边平定了,朝廷就是不派人来治理,本王还不答应呢,看到那些文书就脑袋疼,这几日你舅舅没少找我抱怨,还有那几个幕僚,忙的都要脚打后脑勺了。”

  安东王世子点点头:“这第三件事很重要。”

  “当然,最重要的就是第三件事情了。”安东王道:“而且你也老大不小了,该去京中见识一番,你祖母的娘家就在京中,是你父王我的外祖家,你去了之后,先到安东王府别院落脚,见过了圣驾再去林伯爵府拜见,记得让你母亲准备一份厚礼,他们家这些年也落魄了,不然这封信,应该是他们写给我,而不是平南王写给我。”

  安东王也明白,安东王太妃的娘家是不成了,而儿子的媳妇儿是当地望族的家主之女,主要是这个女孩儿上头有六个兄长,第七个才是女儿,进门之后,头一胎也是个男孩儿,好生养。

  而且教养也好,知书达理的。

  就是家世不好,儿子要定亲的那几年,京里头总是出事,几个皇子相继倒了下去,牵连的人家不计其数。

  所以他跟妻子决定娶个本地媳妇儿。

  其实老娘并不太喜欢孙媳妇儿,但是喜欢重孙子。

  “是,儿子明白,祖母的娘家就算是落寞了,也是祖母的娘家。”安东王世子道:“礼物不仅要丰厚,还要用心。”

  “你明白就好。”安东王道:“给平南王太妃的礼物,以你祖母的名义送。”

  “是!”

  安东王在盘算的时候,京中的人也在盘算,就在李钊跟成康帝说了这件事情不到半个月,就有人公然在朝廷上说起了这件事情,不过被成康帝轻描淡写的给挡了回去,还颇有维护之意。

  只不过冒头的是最近风头正盛的孙皇贵妃的亲大哥,孙顺,刚调入御史台,做了个御史言官,还是左都御史,高官啊!

  第一个就弹劾了安东王,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但是吧,成康帝的态度又让众人犯起了嘀咕。

  惹得重臣想要对安东王府弹劾,又摸不准成康帝的意思,只能暂时隐忍了下来。

  孙皇贵妃当天就有娘家嫂子入宫来看她。

  “大嫂,兄长可是弹劾了安东王?”孙皇贵妃喝着燕窝粥,问她的大嫂。

  孙皇贵妃的大嫂,是个普通的小官家的孩子,见识少,能嫁给她大哥,是当初定下的娃娃亲,嫁入孙家的时候,孙皇贵妃还没入宫,说起来,这还是她低嫁了呢。

  所以嫁入孙家之后,说不上是好还是不好,等到送走了二老之后,孙皇贵妃也入宫做了秀女,家里的日子平平淡淡,就算是丈夫考上了进士,当了官,也因为没有什么银钱打点,只能慢慢的熬资历,一直到二十年之后的如今,孙颖成为了孙皇贵妃,孙家一跃成了京中的新贵。

  但是见识可不多,每次入宫都胆战心惊的样子,见到孙皇贵妃的时候,更是成了磕头虫。

  “回皇贵妃娘娘的话,外子今日弹劾安东王。”孙家大嫂瑟瑟发抖,膝盖发软:“这是进入御史台之后,第一次明着弹劾一个人。”

  而且还是安东王,谁不知道四方王府的威名啊?虽然安东王府在京中的势力不怎么显眼,可承恩伯府还在,这些年也没少为安东王府奔走唿号。

  何况林家乃是出过一任皇后的人家,林家的底蕴非同一般,如今的林家三公子,年纪跟十公主差不多大,据说从小就洁身自好,看样子还是想尚个公主的意思。

  “怎么?怕了?”孙皇贵妃看着孙大嫂跪在那里瑟瑟发抖,心里就痛快的很。

  当年家里不是没有饭吃,只是大哥二哥在分家之后,孙皇贵妃就成了个拖油瓶。

  嫁给谁,总得有个说法,而且出嫁的话,按照《大顺律》的规定,在室女,也就是没有嫁人的女孩儿,还待字闺中的那种,在分家的时候,也要分一份家产作为嫁妆,尤其是嫡出的女儿,庶出的可能少一些,嫡出的却一定要有,并且要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