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 第418章

作者:初吻江湖 标签: 穿越重生

  虽然小虾米可以给他当太子,但是成康帝一直没有给小虾米正名。

  明知道是自己儿子的血脉,却只给东西,没给正名就不算是皇室血脉。

  别小看这封建时代,一些规矩死板板,却无法打破,因为“名正言顺”四个字,尤其是在皇家,这可是事关帝位交迭更替,更不能马虎。

  “我们都准备了这么多年,还能怎么想?他给也得给,不给也得给!”李钊说的时候,语气没变,还是那个音调。

  “嗯,他知道就知道了,我们依然想怎么干下去,就怎么干下去。”赵仁河抿嘴一乐:“你说他还会待见我么?”

  自我感觉挺好的赵仁河很是期待,再次看到成康帝的样子。

  李钊却想了想:“他今日跟我说了那话,恐怕是试探,试探我们的感情,如果我们俩分开了,他就认为我看重江山比过你,如果我们不分开,他恐怕就认为我看重你,重过江山社稷。”

  “那你会怎么选?”赵仁河明知道自己在他心里的分量,可是还想听他说。

  “你是我的,江山社稷是我们俩的,与旁人无关。”李钊这话说的绝对胜过所有的甜言蜜语。

  赵仁河高兴了。

  “啪叽”的一口亲了李钊的俊脸上:“放心,你男人我多得是点子,哈哈哈哈……!”

  看他放肆的笑容,李钊的心情好多了。

  只是他不知道,第二天,趁着他出门去看守城门的部下的时候,赵仁河穿戴整齐的进宫求见去了。

  他也是胆子极大的人,这要是进了宫,成康帝赐他一杯毒酒,一把匕首的让他自杀……那他也不能干啊!

  不过他早有准备,带了一些礼物进去。

  平时他也是能求见的,进宫也很方便。

  故而从宫门口,一直到养心殿排房那里候见,都没有遇到什么阻拦,包括他拿着的那个小箱子,据说是进献给皇上的东西,身后还有两个大箱子,只让禁军打开看了一眼,就关上了箱子。

  那几个禁军还让平南王带在身边,负责抬箱子,神神秘秘的不让人看。

  也没人知道里头是个什么东西。

  只知道挺沉的,四个禁军中的大汉抬着都有些吃力。

  以往他来了之后,成康帝总是很快的召见他,可是这次他坐在排房那里都一上午了,成康帝这边还是不断地有人进进出出,仿佛很忙的样子,但是赵仁河冷眼旁观,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光是内务府总管就来了七八个,而且是在他之后来的,之前来的是什么人他不知道,之后来的都是些乱七八糟的小官儿,事情多,而且还很杂。

  其实成康帝是故意的,赵仁河看出来了却不点破,依然悠哉悠哉的在等候,反正宫里头的茶水点心都不错。

  他是平南王,谁敢怠慢?

  不仅不能怠慢,还很积极地给他上茶水,点心也随便吃。

  别人来了可能只是装个样子,他来了渴了就喝茶,饿了就吃点心,他还自己带了不少牛肉干来当零食,辣鸭脖子,风干鸭腿儿。

  吃的喝的都有了,他要是想出恭就找地方,回来继续吃吃喝喝,手里头还有一本时下最流行的话本看着,虽然他的那些东西不急着面世,但是他从小剽窃来的各个大神的作品却流行了起来。

  尤其是武侠小说,最合胃口。

  他的那家名为“江湖”的书肆和镌刻坊,已经是印刷了第四次啦!

  如今他手里头拿着的是金装的《盛世大唐武林传》,这是一本描写隋唐时期,江湖武林跟朝廷的事情。

  前世是他比较喜欢的一本武侠小说,里头有飘渺的江湖,有血气十足的武林,又有盛世大唐的富贵荣华,有美女帅哥,武学大家,很像是一个大杂烩的世界,可是眼下不少人就爱看这种,所以卖得很好。

  加上不断地有人改编,润色,使得整本书更加的生动和饱满,要是能拍成电视剧,绝对是个爆红的古装武侠言情剧。

  可惜啊,这个时候连电灯都没有,何来电视?

  只有殿试!

  赵仁河摇了摇头,又拿了一块榛子酥吃了,继续翻篇看他的小说。

  他如此优哉游哉,成康帝自从知道他来了,一直让人观察他的动向,回报的人说的都几乎差不多,吃了点心,要了茶水,去出恭了,回来继续吃点心,喝茶水。

  哦,偶尔吃几个牛肉干,啃了一个鸭腿儿,还赏了小太监一个。

  听的成康帝直皱眉:“没急着见朕?”

  “已经禀报过了,平南王在候见。”负责排屋那里候见的是贾田,只是他摸不准成康帝的想法,不敢随意的替平南王说好话。

  但是平南王一来他就跟皇上说过了,可皇上那个时候的确是忙的,但是后来就渐渐地,更多的人来跟皇上说事儿,他就插不上嘴了。

  且他看魏潇公公的样子,仿佛也是要晾一晾平南王的意思。

  ?春节什么都好,就是动静太大了!

  

  

第509章 平南王候着呢

  成康帝听了这样的回答,恹恹的挥了挥手:“下去吧。”

  没说召见平南王,所以贾田即使是着急,也不敢说什么,赶紧下去了,在外间候着等吩咐。

  同时,他跟自己的小徒弟摇了摇头。

  那小太监机灵的就去了前面的排房。

  幸好,像是这样负责跑腿儿传消息的小太监,都是在外面伺候的,离开的动静都很小,不可能像是农家小子一般,走路唿通唿通的,那动静太大了,里头的万岁被打扰了,十个脑袋都不够砍得。

  只是贾田也只能办到这种程度了。

  不明白,为什么万岁爷突然看平南王不顺眼了呢?

  不止是他不明白,就连魏潇公公也有些煳涂了,看成康帝的眼神带着一点探寻的意思。

  成康帝跟魏潇在一起的时间,比什么时候都长,故而也不瞒着他:“你看钊儿跟平南王是不是太亲近了一些?”

  “他们不是一起的吗?”魏潇公公迷煳的道:“您还问过昭王殿下,是不是认准了平南王?昭王殿下这些年在外面,也没几个真心追随的人,王旭算一个,如今再加上承恩候温烈,老承恩候都退了,平南王算是一个,毕竟昭王殿下在南边儿待了那么久,还不许有几个追随者了?何况平南王能追随一位亲王也不错,四方王府都不是善茬儿,安东王那边倒是有探子回报说,他打算跟东瀛一样,请朝廷在那三座城池安定了之后,派遣官员治理。”

  “哼!”成康帝板着脸道:“他是怕天下物议,不得不找这个理由,请朝廷给他派人呢?还是本来就这么打算的,谁知道?”

  “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喜事儿,听说那三座城池,是贸易居多,大顺朝的东西,在属国那里可是很畅销的,能多赚一点,百姓们也能多宽松宽松。”魏潇公公笑着道:“看看东瀛省吧,传回来的好消息多多啊?去年种植的桑树林,今年就能有叶子喂蚕了,今年虽然是第一年养蚕吐丝,可明年必定比今年更好……。”

  成康帝只是闷不吭声,依然不开心的样子。

  魏潇公公觉得没说到正点上啊,忍不住就问了:“您这是到底怎么了?”

  成康帝压低嗓子,跟魏潇公公说了一句话,魏潇公公被唬的瞪大了眼睛:“不能吧?昭王殿下可是、可是、可是……。”

  可是什么?

  他没说出口。

  但是成康帝知道,李钊是他唯一的,成年了的儿子。

  虽然不承认,但是他的身后事真的要指望这个儿子了。

  可是这个儿子,三十来岁没成亲,没有后代不说,还跟平南王搞到了一起,看那样子,扶着海太妃的时候,跟一家三口似的。

  平南王来了京城多久?一直住在昭亲王府。

  海太妃来了多久?还是住在昭亲王府里头!

  魏潇公公眼珠子差点瞪下来,吃惊过后,就有些犹豫了:“您说的可是真的?万一您猜错了呢?要知道,您可是皇上,他是皇子,又被册封了亲王。”

  “朕也想猜错了。”成康帝一拍桌子:“可是朕仔细观察了半年,看的真真的,他们的言行举止并没有遮掩,就因为没有遮掩,才让人想不到那方面,平南王是个被嫡母坏了身子的人,倒是无所谓,可是钊儿呢?堂堂昭亲王,这些年命硬,克死了多少未婚的名门淑女且不说,他就算是……那也不能找平南王啊!”

  四方王府哪个简单了?

  皇室才将平南王府捋顺了,何苦再“招惹”平南王?

  就算是想“招惹”,那也不必用这种手段?或者确有其事!

  “这、这……看平南王的意思,他不知道您看出来了?”魏潇公公也有些麻爪了。

  “朕……朕也不知道他到底是知道了还是不知道,昭亲王府现在被钊儿管的铁桶一般,里头的消息一点都不知道,派了几次人进去都被人给撵了出来。”成康帝也挠头。

  他倒是掌控欲很强烈,连带着自己的儿子都不放过。

  可李钊也不是八九岁的孩子了,还需要父亲照看?

  他的王府里,可以说是全京都最安静、最清净、最严禁的地方了。

  亲王府邸不是没有,但是能让成康帝也水泼不进、人插不进的地方,也就是昭亲王府了。

  还有就是成康帝在看破了俩人的“私情”之后,勐然发现,一些他以前觉得别扭却没有细想的情节。

  例如平南王很迎合他的爱好。

  可是李钊冷冷淡淡的像冰块。

  例如平南王对昭亲王的事情,各种大包大揽。

  以前他当平南王府终于掺和进了夺嫡之事了,四方王府为什么从不肯跟皇家子嗣走得近?

  怕的就是掺和进夺嫡之事,龙生九子,子子不同,谁是蹲在房角朝天叫唤的鸱尾?谁是雅好斯文,盘绕在石碑头顶的负屃?谁又是平生好斗喜杀,记仇的睚眦?

  投资对了,的确是能扶摇直上九万里。

  可是那么多皇子,真的能投资对吗?

  就算是押对了,第一次押对了,第二次呢?皇帝不是一个人一直干下去的工作,这个工作可是要换人的,而且皇帝的喜怒哀乐,简直没法儿琢磨。

  这还是成功了的,一旦失败,下场凄惨,为之破家灭门的不计其数。

  多少世家大族都是倒在了这夺嫡之事上。

  四方王府但凡是掺和了进来,就有机会倒台。

  偏这么多年来,他们就只是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

  从不参与夺嫡之事,也不跟京中的一些皇亲国戚们扯上关系。

  只是在京中有别院,有机灵的下人看着,顺便打听一下消息。

  嫡支主脉的联姻对象都是他们四方王府,或者是京中的勋贵。

  而旁系和庶出,则是联姻高官权贵,可是联姻又不那么显眼。

  就连皇室想要动一动四方王府,也得筹谋良久,光是一个平南王府,就花费了两代帝王多少密探?

  何况就算是权势收了回来,可架不住平南王府守家在地,平南水军大营在赵仁河挂帅出征东瀛之后,虽然他回来就交了帅印,不再统领平南水军大营,可是如今统领平南水军大营的是他舅舅。

  这一战,乃是灭国之战,哪怕一辈子打了这么一场仗,也够在军中立威了。

  不由得深深的后悔:“朕就不该让他去灭了东瀛。”

  以至于他如今战功彪炳,无法撼动他在平南水军大营里的地位。

  灭国之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