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 第142章

作者:饭山太瘦生 标签: 强强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正剧 古代架空

  陛下希望荀靖之出任越州刺史:荀靖之将离开建业,守住南方第一粮仓越州,督越州、宣州、明州军事,从周边几州紧紧守卫建业所在的南扬州;荀彰之从湘州调回建业,负责北伐军务,最早在今年九月,最迟在今年十一月,出兵北伐;郢州刺史宿城郡王荀安流移镇荆州,将控随州、荆州两州军务,督八万兵守卫北方,防止西北的外族突然南下。

  荆州、随州地处长江之北,与荆、随相比,湘州处在长江南岸,更为安全,而湘州和荆州一般,都可以从长江上游顺江而下,冲击下游的建业……录公的女婿、周紫麟和周鸾的父亲周春霖将出任湘州司马,辅佐年少的新任湘州刺史,同时,长公主殿下的十六岁的小儿子会出任云麾将军——这两点是陛下对江表门阀的让步。②

  各自让一步。陛下和江表门阀各自让了一步,建业的氛围就像这场梅雨一般,令人气闷,危险早已在暗中酝酿,人人都能感受到即将到来的压力。

  第五岐扣着荀靖之的手说:“你去了越州,我没事了就去找你。快要打仗了……奉玄,你猜这场仗要打多久。”

  荀靖之说:“我希望明年就能结束,明年我们就回到北方了。但我觉得这是痴人说梦。仗……一旦打起来,轻易就停不下来了。两年、三年?我不知道。”

  第五岐说:“总会打起来的,由许朝出兵,是好事。如果等到图伦人主动南下,那个时候我们就只能被迫应战了,不是好事。”

  荀靖之说:“好友,前天在上清宫里,我隔着墙听见有文士吟诗:‘莫谓躬耕便无事,百年京洛尚丘墟。③’京洛丘墟……等我们回到北方,舅舅说自己会下令将武器铸为农具,发给百姓,鼓励百姓重新耕田。舅舅说自己要去泰山,刻石上告苍天:天下终于再次统一。会有那么一天的吧。”

  第五岐刚想要回答荀靖之,有人走了过来——一个第五岐家的童子抱着鸡首壶跑过来问第五岐和荀靖之,要不要加水。

  荀靖之和第五岐的对话被打断了,荀靖之有些无奈笑了笑,或许这是天意,这样预测局势的对话要被打断。他对童子说:“我想要更多的水,不过不是喝的,我想洗澡。”

  第五岐让童子告诉仆人备水,他和高平郡王要沐浴,童子跑着去传话了。

  雨暂时不下了,第五岐跳下台子,站到地上,伸手拉了荀靖之一把,把荀靖之拉了起来。

  荀靖之猛地站了起来,和第五岐面对面站着,他看着第五岐,忽然朝第五岐笑了一下,笑得灿烂而意味不明,第五岐于是也微微一笑——没想到下一刻荀靖之拿头撞向了第五岐。

  第五岐伸手捂住自己被撞疼的额头,荀靖之在一旁乱笑,这次不再笑得意味不明了。他就是忽然很想逗一逗第五岐,没想到第五岐反应不够快,没躲开他——也可能是第五岐根本没防备他,没想着躲他。他撞第五岐的时候,没怎么用力,撞的又是脑门,撞不出事情来,他搭上第五岐的肩,说:“好友,想点开心的事情。以后的事,就以后再说。”

  第五岐在荀靖之脖子后面捏了一下。

  后花园里的浮香湖湖面平静,没有泛起涟漪,雨脚不曾落下,天上有雨云低垂,但雨水一直停着。

  天黑下来之后,雨才隐隐约约又下了起来。荀靖之在湖边的亭子里弹琵琶,第五岐吹笛。有人敲响了第五岐的宅邸的门,家仆去开门,门外站着一个老人,五十多岁的模样,穿着湿漉漉的蓑衣,背着藤编箱子,手里打着白色的纸伞——伞是用来遮箱子的。

  老人说自己是表演傀儡戏的行脚艺人,宵禁时间已经到了,他没走出里坊,出不去了,这时候走在街上听见了府里的乐声,猜府邸的主人是个知音之人,因此斗胆敲了门,想来避雨借宿。他说自己也能吹笛,能演傀儡戏、说银字儿。

  管事的仆人来问第五岐,要不要让那老者进门,第五岐随身带了刀,去了门口,交谈之后放老人进了自己的宅子。

  那老人说自己不愿意白住,虽然没有银钱,但是能为第五岐演一段傀儡戏消遣时间,问第五岐有没有想听的戏文。

  第五岐说:“《张翰思乡》中有一段《轻舟掠水》,先生能演么?”他隐约记得,这是他和荀靖之一起看过的傀儡戏,似乎是在宣德看的,还是在龙海呢……记不清楚了。

  老人说:“会的、会的,老头儿会唱的。”他捏起唱腔来,嗓音微哑地唱道:“洛阳一叶落,吴人思莼鲈,下官齐王东曹掾张季鹰,今日辞官归乡,这厢有礼了。”

  洛阳一叶落,吴人思莼鲈——隔了不知道多少年,第五岐忽然听懂了唱词,他以前没有在意过这两句话,而现在,他终于听清了这两句话在唱什么。张翰是吴人,在洛阳思乡。

  情势对掉,他曾长住在洛阳,如今身在吴地。

  第五岐说:“劳烦先生了。不必唱《张翰思乡》。我的好友在我的家中小住,我请他来点戏。”

  老人说:“不麻烦的,大人收留老头儿,您让我演什么,我就演什么。老头儿也有本事,能演能唱。老头儿演得好、唱得好,大人明天再留我一天?我保管您一天都高兴,绝不白花了银子。”

  荀靖之来找第五岐,第五岐问他要不要看傀儡戏,老人看见荀靖之来了,为了讨好他,从背后的箱子里拿出几个傀儡,给荀靖之看,又递给荀靖之一条傀儡大鱼,教他如何提线,一旦提线,那鱼就会做出摆尾游动的姿态。

  荀靖之提着线看傀儡大鱼动了几下,抬头问老人:“建业人最近都看些什么?”

  老人问:“大人问长的还是短的?”

  “短的是什么?”

  “《梅坑将军》,讲的是房大明房将军于梅树之下自掘坟墓,发誓捐躯报国,以必死之志奔赴国难,最终功成名就的故事。”

  房大明……房家、齐家、第五家,许朝三大武家,荀靖之问:“长的呢?”

  “刘四郎入狱前后,建业人爱看《希夷梦》,讲的是江南国初代国主建江南国的故事:一代枭雄,当年不过是一个下等武人,主人被杀,他为了能吃一口饱饭,以为主人复仇、讨伐逆贼、还政于天子为借口,与同袍一同起兵,没想到起兵之后,势头越来越大,势不由人,权势压过来之后,那就算是想收手也不能收手了。同袍互相猜忌,最后为利益互相挥刀,江南国主或自愿或被迫,诛杀当年一同起兵的兄弟,阴谋阳谋、流血漂橹,九死一生——好不惊险,最终得偿所愿,登上了国主之位。”

  势不由人。

  不知是“刘四郎”三个字还是“势不由人”四个字,如一道霹雳,劈中了荀靖之。一句话在他没有意识到时已出现在他的心间:不杀永隆,不知为何起兵!势不由人,过去、未来,势不由人——等他反应过来“势不由人”四个字时,已出了一背冷汗。

  傀儡大鱼掉到了地上。

  老人小心翼翼地叫荀靖之:“大人?”

  荀靖之看了第五岐一眼,说:“我……今天累了,不看了吧。”

  第五岐发现荀靖之的神色不对,捡起傀儡大鱼还给老人,说:“嗯,不看了。”

  鱼……

  不知终日梦为鱼④。雨丝刷刷落下,荀靖之隔着黑暗看过去,觉得雨丝中如有血色。雨丝如同充斥在天地之间的愁绪。

  作者有话说:

  ①《大墙上蒿里行》

  ②许朝新地图(部分):

  荆州随州郢州北扬州

  ——————————(长江)

  湘州朗州宣州南扬州

  (湘)(朗)(宣)越州

  (湘)(朗)吉州明州

  ③陆游《题幽居壁》

  ④黄庭坚《杂诗》

第190章 梦觉3

  复、仇

  第五岐是在长廊中和会演傀儡戏的老人说话的,他让家仆先带老人去休息。长廊内的木头柱子上用墨笔写着“殷勤莫使清香透”、“牢合金鱼锁桂丛”两句诗①——诗是应景的诗,长廊外种了桂树。

  桂树的叶子被雨水滋润,雨露顺着叶子滴到地上,家仆提着灯笼带老人走过去时,烛光照在滴落的雨露上,雨露亮得像一串宝珠。青蛙和蟋蟀在雨里鸣叫,家仆和老人的身影消失在了长廊里。

  老人离开了,第五岐和荀靖之从长廊下走到了屋子里,第五岐请屋中的婢女去去为自己取一壶酒来,婢女转身出去了,屋中没有了其他的人。第五岐对荀靖之说:“奉玄,下午拿过刀,我浑身泛疼,你帮我捏一捏肩膀吧,我也会帮你捏一捏。”

  荀靖之说:“好。”

  第五岐坐了下来,荀靖之在第五岐肩颈处捏了几下。第五岐说自己浑身疼,倒也不是真的难受,他是想让荀靖之做点别的事情,稍稍分神,别被烦心事缠住。

  第五岐问荀靖之:“奉玄在想什么?”

  荀靖之说:“想一些以前的事情,和人没有关系,想自己看过的书。”

  “什么样的书?总不会是傀儡戏文。”

  “我是在想,自己看过的儒门的书太少了。小时候我在宫里读书,只零零散散记得‘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②这样的句子。我在十几岁的时候,从来没想过修齐治平——我觉得自己不是士人。”

  修齐治平?荀靖之想,他后来入道了,他叫“奉玄”,“玄”是玄门的玄,他读的是道经,道经《庄子》里写的是德荡乎名、智出乎争——出名是相互倾轧的结果,智慧是人与人相斗才会用到的东西,《人间世》曰:“二者凶器”。

  他说:“我有时候会憎恨自己,我似乎对一切都漠不关心。好友,我不该做一个举棋不定的人,道还是儒,我必须要选一样,进和退是矛盾的词,我不可能既想着退又想着进。如今,国事在前,我该放下一切顾虑,去进一步,对吗?”

  就像《梅坑将军》所讲的房大明故事,放下生死,抛下一切,只想着去进一步。

  第五岐说:“奉玄,其实是我们无路可退了。我和你都已经被卷入局中,像我们这样的人,想要全身而退、避世避祸,几乎不可能。我听说裴昙的丈夫周鸾回了毗陵老家,然而,只要他姓周,他就永远无法摆脱周家,假如他的父亲或哥哥犯了王法,不论他是不是去种地了、不论他种了多久的地,他都要连坐受罚……我们也是这样。”

  只要周鸾姓过周,只要他是他父亲的儿子,他就逃不掉周家人的命运。荣辱相共、必须相共——家族昌盛时不想分得一丝荣耀,不可以、躲不开;家族受辱时自己不想担上侮辱,不行——“家族”就是这个意思。

  族,江表门阀,世家大族,做大族子弟,不是没有代价的。

  族,高门武家、宗室天家……哪里不是族?人被放置在关系中,才能获得自己的身份。

  寒人的痛苦在于缺少关系,进无可进;高门的痛苦在于天生处在关系中,本来无路可退。进无可进者多,想退的人少,但是会有人想退。

  退……不得退路。

  第五岐可以不是安德杨家的孩子,但是他必须得姓第五,他是家国所需要的武家子弟。第五岐说:“奉玄,我也常常有所怀疑,怀疑自己是不是该继续走下去。人说世事如梦,又说大梦难觉,我有时候看不清何者为真、何者为幻。半夜梦醒,我不知道未来的路上,会不会有道义,我怕前面是一片废墟……就像我师叔说的疯话。世上其实没有道义,除了强弱,其实什么秩序都不存在。”他抓住了荀靖之的手,说:“我替你捏一捏。”

  荀靖之坐了下来。

  第五岐替荀靖之按摩肩颈,荀靖之的肩颈处微微泛起酸疼,不过疲惫感却有所消散。荀靖之静了一会儿,说:“好友,如果除了强弱,什么都不存在,那就再好不过了。”

  第五岐问:“为什么?”

  荀靖之说:“乾佑九年,你替我和乱军走了,然后失踪了。我觉得是自己害了你,更是乱军害了你,我想恨乱军,然而他们在变乱里早就分散成一个个的人,不再是原来的乱军了……我连恨都无处去恨,除了自己,我该恨谁,恨一支已经没有了士兵、徒有其名的‘乱军’吗?

  “好友,我想了很久,久到或许到了现在,我才隐约想明白:如果我想复仇,我就得尽量做一个有仁义的人,这就是我的复仇——这就是我对这个不公允、秩序混乱的世界的复仇。我不只要对一支乱军复仇,我要报复这个允许乱军存在的世界。我最初读道经:“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③”人心不够好,而天道是公正的,人应该法天、法地,但我后来所见到的世界,缺少仁义秩序,如果它真的缺少仁义,那真是再好不过了,正因为如此,我才应当尽力维持仁义的秩序——如果世界乃是一片废墟,人偏偏要用仁义筑庐其上,就是人对它的报复。

  “好友,我到了建业后,最初一直在清玄观清修,但我渐渐想要复仇,怎么复仇……我那个时候不知道,但是我感受到有什么东西憋在了我的心里,卡得我几乎无法呼吸。我姨母来见我,打了我一耳光,告诉我我该负起责任,我那个时候忽然发现,不论我有没有找到复仇的方法,我都不想再做修士了、我也做不下去了。”

  明夷二年年末,荀靖之销去了道牒。他销去的,也只是道牒,有一些事情,他一直记得、死死记得。

  贞和初年,他出任郢州刺史,暂时忙了起来,繁忙的公务冲淡了他的厌世感受,他和姨母、舅舅写信,舅舅不说治大国如烹小鲜,舅舅说治理天下如分麦饼,谁有谁的麦饼:

  外族人的麦饼不够吃了,就会来抢许朝人的。许朝要做麦饼,然后给自己的人分麦饼,道家、法家、儒家、各种税法……都不过是分麦饼的刀子,上位者不要被刀子困住,要挑好用的刀子分麦饼。

  得做麦饼,所以荀靖之得待在郢州,劝课农桑。要防止人来偷麦饼,荀靖之要防备图伦人南下。

  舅舅是一位皇帝的儿子,他并不是不懂治国,只是他能拿起的刀都不够好用。

  荀靖之的姨母教他怎样做上位者:小人德草、君子德风,风吹草倒,做刺史是要做吹草的风——人们有时候是很懒惰的,只愿意茫然地待着,不愿意动一动心负起责任、也不愿意动一动手去做一些事,他们需要有人替他们负起责任、给他们安排好事情,安排好了,他们依旧不愿意动脑子,但是会听话的,会去做事。

  荀靖之要处理好郢州的大事,不要在大方向上出错。

  郢州的公务分去了荀靖之的注意力,有些事,他没有忘记,但渐渐能稍微释怀。然而,贞和三年,周敦平忽然出现了,旧事在一瞬间全部浮了上来,荀靖之突然看到周敦平的脸时,感到了一阵地震般的眩晕。

  周敦平说是自己杀死了第五岐,他的话引燃了荀靖之沉寂的愤怒,被压抑的情感复苏,荀靖之那暧昧不明的复仇大业,就像漂在海上的大舟,漂着漂着,忽然“咣”一下子撞到了山上——他那暧昧不明的复仇大业忽然变得清晰起来,并且找到了一个对象。

  周敦平不怕死,他要用自己的死激怒荀靖之。所有仇恨都凝聚于一点,汇聚在周敦平身上,荀靖之和他两败俱伤。死吧,荀靖之要周敦平死,他残忍地要周敦平死!

  周敦平死了。

  一个人死了,是不是能不恨了……

  可是,不久之后,荀靖之再次感受到了那种无可明状的无法复仇的感受。是不是他下意识不太信周敦平的话呢?他还在希望复仇——是不是他其实不只是想为一个第五岐复仇呢?他所恨的,不只是第五岐的失踪。

  回到建业后,那种憋闷而徒劳的感受不时萦绕在荀靖之的心头。他发现自己依旧在恨,恨什么?不知道。或许他在恨这个世道。

  恨一个无情的世界。

  恨一个由韦衡用自己的死撕开序幕的、无情而惨烈的、真实的世界。

  是的,他恨他所处在其中的世界。他不得不与之相处、不得不忍受它,但是他一直有恨。

  如今,他不想忍受了,权力……这不是一个好词,却也不算太坏,他要更进一步,他终于决定不再时时去想退路、去想以后了,他要拿起权力的刀剑,以重建秩序为锋刃,恶狠狠捅向这个满是虚无的世界,即使这代价是他、得、死。

  ——北伐!

  驱除外族,剿灭尸群。

  恢复洛阳和长安的秩序。

上一篇:财迷心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