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倾宫闱/渡红尘 第27章

作者:米洛 标签: 古代架空

  同样的错误,发生了两次,难道还能视作只是「意外」吗?

  煌夜深觉懊恼地捏着自己的额头。头好疼,快要炸开一样,可是胸口更沉闷,让他喘不过气。

  「我不是想要一个男宠,才把他留在身边的。」煌夜呢喃道,并强迫自己忘记刚才那种欲火焚身的感觉。

  可是到最后,他也没能平复这种心情,虽然躺在舒适的床榻里,却是一宿未眠。

  ※ ※ ※

  寒风飒飒,枯叶残枝,已是晚秋。谁也未曾料到,皇帝的寿宴之后,便是没完没了的北部战争。

  天齐国派出了八万强兵,在短短一个月之内,便相继攻占了灵池、天池两座最为北端的城邑,且沿着金鉤关往南入侵。

  大燕的兵马虽然在浴血奋战,但仍不敌天齐的强攻奇袭,节节败退。敌锋已然指向柳城,若再不保,青州便无天然屏障,由敌人长驱直入,便可抵达大燕的水陆枢纽,离河。

  军情已经是十万火急,淳于炆再也坐不住了,决定御驾亲征!

  而天齐国此番举动,显然是为了报复八年前,被大燕打败,皇子被杀之仇。因此兵马充足,计画周详,拒绝一切和谈,一副誓要灭了大燕的势头。

  一个月后,大燕帝的铁骑和天齐王的兵马,终于在青州碰上了,当即大战了三天,最后隔着护城河互放火箭铁弹,双方损失过半。

  可是大燕毕竟有一位力拔山河的硕大将军赵维国在,他护送皇帝杀出重围,并在离河附近重整旗鼓,蓄势待发,又一场血战即将打响……

  在后方战得难解难分、如火燎原之时,大燕的朝堂之上也酝酿着一场血腥风暴。

  皇帝出征,太子自然得代理朝政,太后却以「太子经验不足」为由,想要垂帘听政!

  煌夜当然不会允许太后擅自干政,但是宰相李铎与太后关系亲密,竟然伙同文官一起上奏,恳请太后出来议事。

  还说,如今大燕面临大敌入侵,须上下同心,太后摄政,乃祖孙同朝,为齐心之表率。

  淳于煌夜头戴七彩琉璃冠,身着浅黄龙袍,端坐在鎏金九龙宝座之上,威仪非凡。他面对群臣的非议,只是冷冷一笑,便开口道:「承蒙父皇信任,将军政要事一并交与我处理,为大燕子民,我定会鞠躬尽瘁,赏罚分明。凡是忠于大燕之臣,定当加官进爵,俸禄加倍。可是……奸佞妄为之徒,必将满门抄斩,诛灭九族。」

  煌夜说这话时,如匕首般的目光扫过李铎,惊出他一身冷汗。

  这还是那个墨守成规,从不吭气的太子吗?李铎以为煌夜生性内向,故而容易压制呢。

  欺软怕硬、见风使舵似乎是当官者的天性,李铎见到太子发威,自然不敢硬碰,灰溜溜地败下阵来。

  煌夜又说,太后年迈体虚,需要在深宫静养才是,否则就是他不孝。还拨了一堆宫女太监,去后宫伺候太后,实则为监视。

  太后何曾受过这等屈辱,气得差点吐血,拍着几案嚷道,「反了!真的是反了!一个小孙儿,竟敢软禁老祖宗不成!」

  她难以咽下这口气,竟然乔装打扮成农妇,通过送水的泉门,半夜溜出宫去密会大皇子耀祖。要他集结家丁仆役,与她里应外合,起兵造反。

  耀祖在皇帝的寿宴上,就已经碰了一鼻子的灰,心里本就怨愤满腹,听皇祖母一提起,当即拍手称好!

  皇帝此时不在宫中,皇城重兵不得随意调拨,唯有不足三千的城门军可供太子差遣。而太后有亲信兵马七百余人,加上耀祖家仆一百,共计九百。

  还有私下与太后交好的数位臣子,也纷纷暗中出谋划策,最后写下一纸血书,发誓结盟,以太子「庸碌无为」「乃敌国之后」等罪名,号召臣民群起讨伐。

  然而大队的兵马集结需要时间,太后先行回到宫内部署,等耀祖整齐全部勇士,便可轻易攻入。

  又过来十日,从北方战场传来噩耗,大燕军队虽然奇袭天齐大获全胜,可是炆帝却遭受重创,卧床不起,现由赵国维火速护送回京。

  煌夜有意压制这个消息,但仍被太后的耳目知晓,他们认定这是天赐良机,皇帝若是驾崩,身为长子的淳于耀祖理当继位,便紧锣密鼓地预备攻城,时间就定在后日的凌晨。

  夜半三更,苍穹如墨染一般漆黑,大皇子耀祖的住处,一栋二进的民宅却灯火通明。

  仆役们正在把收罗来的铠甲、兵器,纷纷搬入茅房,用草垛掩盖。原本监守皇子的卫队首领,在太后的威逼利诱下,早已臣服。

  如此一来,不论皇子在里头做什么,他们都不会过问一句,还手持长矛,充当起放风的人来。

  不管外边干得如何,耀祖独自留在屋内饮酒,四房妻妾,还有一个儿子都已经送走,他孑然一身,已无后顾之忧。

  世人都说喝酒能壮胆,耀祖吞了一瓶桃花红下肚,心里依然忐忑不安。再度从怀里掏出那鲜血署名的羊皮卷,从头到尾一一审视。

  没有想到兵部侍郎李箐也愿意助己一臂之力!如此算来,兵力已有三千之众,要擒拿下势单力薄的煌夜,岂不是信手拈来,轻而易举之事?

  「后日,本王就是大燕天子了。」耀祖喃喃自语,满口的酒气,他的眼前都已经浮现出自个儿黄袍加身,临朝称帝的磅礴画卷了。

  「嗖。」

  悬挂在门前的灯笼,突然坠地起火,院里堆着不少干柴,一时间仆役提水灭火,忙得不可开交。

  耀祖拨开门闩,打开了门,但只是站在门槛内,朝外头张望了一下,见明火已灭,料定无大碍,便又折返屋内,就在此时,亮堂的屋里竟然多了一个人!

  来者黑衣黑鞋,只有一双眼睛露在外头,耀祖既惊又恼怒地瞪向那双黑眸,总觉得在哪见过,可楞是想不起来。管它那么多,耀祖登时抽出身上的宝剑,想要拿下此人,但只一眨眼的功夫,那人竟不见了?

  「莫不是撞鬼了?」耀祖正汗涔涔地想,一把利剑就从后头刺穿了他的喉咙,鲜血从口鼻喷射而出,溅得满桌都是,烛光熄灭了。

  黑衣人拔出剑,冷眼看着耀祖摔倒在地上,渐渐地断了气,这才拿起桌上的羊皮卷轴,收入衣袖之内。

  接着他便施展轻功,飞掠上横梁,悄然来到屋顶。院子里到处都是人,你来我往的,但谁也没有发觉上面有刺客。

  一瞬间,颀长的黑影便消失在夜色中,无影无踪。

  ※ ※ ※

  山峰上已覆有一层苍白的雾,但太阳还没升起,煌夜负手立在高耸的角楼之上,凝视着依然黑暗的东方。

  「殿下。」突然,一抹黑影灵巧闪入,跪在了煌夜身后。

  「回来了?」煌夜转过身,望着地上的黑衣人。

  「是,殿下。」黑影拉下面罩,露出一张清俊白皙的脸,竟是柯卫卿。

  柯卫卿抬着头,注视着煌夜道,「太后与大皇子耀祖策划谋反,证据确凿,属下已经搜得一卷留有凤印,以及官员签名的盟书。」

  「呈上来。」煌夜淡淡地说。

  柯卫卿立即把怀里的眼皮卷轴,恭敬地递送上去,上头还沾着些许血硛。

  「另外,属下发现,有百余具兵甲掩藏于耀祖屋宅的茅房内,若现在去搜查,定当人赃俱获。」

  「嗯,我已经派青允去了。」煌夜翻开卷轴,脸色却毫无变化,似乎这些人早在他的意料当中。

  「是,殿下英明。」

  「今晚辛苦你了……」煌夜一手扶着朱红凭栏。一缕鲜红的光华从山的另一头透射出来,天亮了,万物都在苏醒。

  「……是该到肃清叛徒的时候了。」煌夜这么说道,脸上焕发出异样的光彩,英气逼人,而羊皮卷轴被他拽紧在了手心,几乎撕裂。

  「卫卿。」

  「属下在。」

  煌夜想要开口说什么,可又闭拢了坚毅的唇。

  「殿下?」

  「没什么,你先退下吧。」煌夜冷淡地说,又欣赏起日出美景。

  「是!」

  柯卫卿磕头退下了,煌夜终于命令他做事,可却是杀人。他以为自己会害怕,会犹豫,但一想到对方想要置煌夜于死地,他便毫不犹豫地举起了剑。

  只是身上仍留有浓烈的血腥味,让他不禁有些反胃,加快脚步回到太医院。

  一进去位于北角的小屋,他便脱了身上的夜行衣,把剑藏好,打来热水,一口气跳入半人高的浴桶里,把肩膀淹没。

  热气蒸腾着,柯卫卿不停地用湿布擦洗四肢,尤其是手,明明什么痕硛也没有,但是总觉得闻到了血腥气。

  剑砍在木头上,与砍在人身上的感觉,竟是如此迥异!手心里可以清楚地感觉到骨头的硬度,血肉的韧劲,以及脉搏的鼓动,让人惊悚得头皮发麻。

  有那么一瞬间,柯卫卿想要甩脱手里的剑,在他手里的可不只是一把剑,而是一条人命!

  然而,用力握紧着剑柄,哪怕关节已经泛出白色,柯卫卿都不让自己放开剑,反而把剑刺得更深,让耀祖尽快毙命。

  ……刺穿咽喉,显然是最快最准的方法了,就如同野兽撕裂猎物的脖子,让对方毫无招架之力。

  而这个,就是太子教给他的无双剑法。

  柯卫卿用双手抱住头,强迫自己忘记那满桌是血的画面,然后深吸一口气,沉入了水底……

  ※ ※ ※

  在皇帝还未回宫之前,煌夜的肃杀行动就已经火速展开。一万的御林军,渗透皇城的每个角落,按照名册抄家逮捕。

  叛党盟书上,将近有大小官员三十人,无一例外被送上囚车,游街示众之后,拉到西郊野外一并处斩。

  主谋耀祖被戮尸,头颅还被悬在皇城鼓楼之上,曝晒三日后,弃于乱坟塚。

  曾经数次谋反,又次次侥幸脱罪的皇太后,这回是彻底栽倒了。叛书上的凤凰印章,兵部侍郎的举证,都让她无法辩驳,只能认罪伏法。

  煌夜并没有要她的命,但是将她贬为庶民,逐出宫中。对于养尊处优,张扬跋扈的太后来说,这与杀她无异。

  「煌夜!你如此铁石心肠,将来是会有报应的!」老太后辱骂不休,直至被御林军赶出了皇宫……

  这些天,不管外头是多么的血雨腥风,柯卫卿依然是个捣药熬汤的太医院学徒。

  御医们也与往常一样,给后宫各位主子看病抓药,闲暇时,就翻翻医书,做做学问。

  可是,又与往日不一样的是,每个御医的脸上都多了一份凝重的气息,先是皇帝身负重伤的消息,现在又是太后与大皇子谋反,这些都是他们私底下的谈资。

  「听说了吗?」一位御医小声地与同僚说道,「耀祖的妻妾儿子全给杀了……」

  「真的?不是说提前逃走了吗?」

  「哪里走得掉,剿灭叛党的可是骑兵首领青允,他一出马,那叫鸡犬不留。」

  「但也是太子的意思吧……」另一位御医一说完,就闭口不语了,因为他看到了柯卫卿。

  以往,大家都不把柯卫卿放在眼里,说是小王爷,不过是个养子。谁都知道柯王府视烁兰郡主为掌上明珠,对世子是不闻不问,视而不见。

  但是随着太子排除异己,权势愈发强大,曾是太子殿侍卫的柯卫卿,在太医院里就成了一个特殊的存在。

  没人敢得罪他,也没人敢亲近他。

  只有年过七十的杨御医,还是照旧让柯卫卿做事。

  「卫卿啊,把这碗药茶送去太子殿吧。」时值隆冬,杨御医照例准备了一些驱寒的姜草茶,并且命柯卫卿去送。

  「是。」柯卫卿点头,就捧着汤药盒子,前往太子殿了。

  ※ ※ ※

  煌夜正在下棋,在这种时候,诸臣都以为他会急招他们上朝议事,因为宰相李铎的靠山皇太后已经除去,现在便是扳倒他的最好时机。

  数位大臣在东宫的书房外流连,柯卫卿进去时,看到了他们,便行礼,然后端着盒子,走到里头。

  内廷太监本想接过去,可是煌夜说,让柯卫卿进去。

  「参见殿下,这是杨御医命我送来的姜草茶,服下可驱寒保暖。」柯卫卿禀告道,依旧把茶端给太监,太监从衣袖取出银针,探入碗内,见无毒,才呈给太子。

  「姜草茶……」煌夜看着这碗色如琥珀的汤药,不由想起多年前,大皇兄耀祖曾让小太监在同样的药草茶里下砒霜,被他识破。如今,已经不用再提防耀祖的爪牙了。

  「卫卿。」

上一篇:江南

下一篇:我家国师一撩就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