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葡萄追夫记 第21章

作者:十世 标签: 古代架空

转眼过了年,天气还没转暖,进京赴考的举子就渐渐多了起来。有点盘缠的已经把客栈占满,银两不足的便结伴租便宜的宅子住下。

东方君亭这几日上街,常常看到一些衣衫破旧的书生们在街边花几个铜板,买碗骨头汤就着大饼吃。

自古以来读书就是最费银子的事,不说纸墨文笔的费用,光是买书就能掏空一个地主的家底,再加上赴京赶考所需的各项盘缠,富足点的人家还好,贫困点的读书人当真和要饭的差不多了。离春闱还有一个来月,这些人都恨不得一个铜板掰成两半花。

东方君亭眼里看着心里发酸,回去就问父王能不能想办法周济周济那些贫寒学子们。

东方昊晔明白他的心思。三年一次的科举不知办了多少次了,以前也没见葡萄这麽上心过,这次只怕是想到唐正言,才推己及人,想要周济贫困学子。

「葡萄真是长大了。你放心,这事交给父王去办。」东方昊晔看着儿子已经与自己比肩的身高,抬起胳膊揉了揉他的脑袋。

东方昊晔办事还是很靠谱的。第二天就在朝上说起如今许多学子食不果腹,衣衫陈旧,离春闱还有一个多月,只怕许多人会熬不住,请皇上下旨周济一二。还表示愿出万两白银,帮皇上资助贫困学子。

这般别人出银子,自己得名声的好事,他哥自然乐得去做。不过静亲王是自己的亲弟弟,皇帝也不能白占便宜,便下旨由静王牵头主办,内务府出两万两银子并出人手帮衬,把这件事做好。

太后听说此事,力挺两个儿子,也出了五千银子。太后一出头,皇室宗室和一些达官贵人们也纷纷出血,竟是筹出不少银两。

待唐正言带着正礼正义两个弟弟一起进京时,便听到周围尽是称赞皇上圣明、爱民如子的声音。而由於此事是静亲王提出并亲自主办的,更是得了一个贤王的称号。

静王原本名声就不错。当年因为娶了个男妃,曾经成为风靡全国的八卦对象,举国皆知。这几年下来,他在朝上颇有作为,还曾不顾危险亲赴疫区拯救无数灾民於水火,差点自己染上瘟疫回不来。再加上有一阵他作为巡查御史玩过、哦不,是巡过几个省,断了几个大案子,替不少人伸冤过,因此颇得了些名声。

不过这次资助贫困学子,却是让静王的声名达到鼎沸。以前人们说起来,就是』那位娶了男妃的王爷『,如今说起来,却是』那位爱民如子的贤王『,这差别可真是天差地别。

东方昊晔没想到帮儿子办点事竟办出这麽一个好名声。他是个从不把这些事放心上的人,别人高兴还来不及的名声,他却愁眉苦脸地对北堂曜月说:「被人称为』贤王『,以后想不』贤『都不行了。还不如叫』闲王『呢,我倒盼着日日清闲。」

北堂曜月白他一眼:「在其位,谋其政。你身为王爷,享皇室俸禄,得天下百姓供养,做点事又怎麽了?」

东方昊晔拍着大腿叹:「也不知糖糖什么时候给我生个孙子。等他和华容生了嫡子,我就退位,这个』贤王『让他当去吧,咱们出去玩去。天南海北,总要在有生之年走一遍才成。」

北堂曜月也有些向往,不过他可比小王爷周全,道:「总要再等几年呢。果果还没成亲,核桃养在东宫,葡萄又一心想嫁人……」总要把几个儿子的事处理好啊。尤其是葡萄,真是愁死人了。

想到这里就忍不住对小王爷充满怨念。好好一个儿子,干嘛非当成个闺女养啊?

东方昊晔装作没看见北堂曜月怨念的眼神,及时转移话题:「唐正言已经进京了,咱们等几天,看看他会不会上门请安。」

北堂曜月道:「唐正言颇有风骨呢。」

东方昊晔低低一笑:「若是怕人说他攀权富贵便不敢上门,那便是假风骨。若是真正有骨气的人,不会因此就折了自己的腰。」

北堂曜月与他相视一笑,颔首道:「正是如此。」

且说唐正言因为得了北堂曜月赠与的盘缠,便带着弟弟们一起进了京。原本他真有些犹豫是否去静王府拜会,但进京后听说了静王爷的名声,倒是下定了决心。

贤王是个真正值得尊敬的人,自己岂可因为忌讳那些外在的虚名而不登门拜访?何况他曾承诺过北堂曜月要去请安,不能失信於人。

于是他在京城落脚后的第二天就备了一份礼,带着新收的小厮来到朱雀大街。

不来不知道,一来吓一跳。原来静王府竟占了朱雀大街整整半条街,这个街坊竟然一大半都是静王府的,可谓势力强大。

饶是唐正言有心理准备,还是被这阵势吓了一跳。身后的小厮早惊得目瞪口呆,战战兢兢地捧着礼物。

唐正言原本来静王府前十分坦然,并无自卑怯弱之感,但真到了这由皇上钦赐的朱红大门前,却委实犹豫起来。看静王府这般气势,正门只怕不常开,说不定只有天使或贵客大员来时才开正门,像他这样基本不算什么交情、只是来请安的普通学子,走这里只怕不合适。

于是他想了想,便带着小厮沿着静王府的围墙转悠起来,想寻侧门进去。谁知这整条街几乎都是静王府的,走了一大半都没看到有侧门。

这时街上传来一阵马蹄声,一个半大少年,大概也就十岁左右,骑着一匹十分漂亮的枣红色小马,后面带着几个人迎面骑了过来。

唐正言往旁边让了让,谁知那少年走到他面前,突然停下马看着他,问道:「你是何人?在这里做什么?」

唐正言打量了一下,见那少年穿着一袭宝蓝色华衫,外面罩着纯白狐狸毛短坎,脚上踏着白色鹿皮靴,头上戴着一顶华贵的赤金镶玉小冠,两耳边还各自垂下一缕穗子,打扮端得是富贵华丽,活脱脱一个小王爷的模样。不过让唐正言心中一动的,却是那小少年一双灵动有神的双眸长得和葡萄一模一样。

由於静王爷东方昊晔最近对书生们做了件大善事,贤名传开,颇受读书人推崇,因此唐正言只要留心打听一下,就很容易将静王家里的事打听得七七八八。他想起静王爷一共有五个儿子,葡萄东方君亭排行第四,这个少年年纪不大,长得和葡萄如此相似,想必是他的五弟东方君仁了。

一想到这个少年可能是葡萄的幼弟,唐正言就觉得亲切起来,微微一笑,不卑不亢地道:「在下唐正言,来这里是想去静王府拜访旧友,不知小公子是否有什么吩咐?」

那小少年突然瞪大了眼睛道:「你就是唐正言?」

唐正言诧异地抬抬眉,没想到这小少年居然知道自己。莫非自己在静王府里很有名?

「正是在下。不知小公子为何知道在下?」

这金贵的小少爷正是静王府最小的五少爷东方君仁,小名杏仁。

话说东方君仁生下来就被他四哥东方君亭当成了半个私有物,总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打扮他,小时候没少被逼着穿裙子打扮成个小女孩模样。不过东方君仁和东方君亭不同,天生骨子里还是男儿本性,当他有了性别意识后便再不肯由着四哥打扮自己了。而且当时北堂曜月为了避免家里再出一个葡萄这样养歪了的儿子,对儿子增加了不少关注,因此及时抢救杏仁於』危难『。

这东方君仁也是争气,为了不再被四哥拿着裙子和发饰满院子追着跑,小小年纪便用心练武,再加上他天资出众,武艺竟出於意料地出类拔萃。目前他已经堪堪能与二哥东方君诚打成平手,再过几年,只怕东方昊晔和北堂曜月也不是他的对手了。

他虽不喜欢四哥把他当成女孩子搓弄,但府里其他几个哥哥都比他年长十岁以上,把他当半个儿子看,只能亲近没有亲密,唯有四哥从小带着他长大,虽然好险没把他带歪了,但到底兄弟二人更加亲近。葡萄自从江南回来后一直落落寡欢,杏仁几次去逗他开心,见他一直无法展颜,便十分担心,去大哥那里一打听,就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葡萄这次离家出走后遇到的事东方君诚都是知道的。他知道了,就代表东方君谦也知道了,东方君谦知道了,基本上就代表家里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

不过东方君谦还是心里有数的:杏仁是自家兄弟,没啥好遮掩的,何况葡萄一向疼他,让他去哄哄葡萄开心也是好的。

杏仁从大哥那里打听回来,知道葡萄为了他那个姓唐的救命恩人魂不守舍,多少有些为四哥不值。不过唐正言毕竟救了葡萄的命,杏仁性格正直,知道』情『之一字讲究你情我愿,因此也无法说人家的不是,不过到底记下了』唐正言『这三个字。

他细细打量了一眼眼前这个青年,只觉唐正言容貌一般,顶多只能算清秀,穿戴也很是寻常,但一脸正气,神态从容,举止不卑不亢,落落大方,让人易生好感。

东方君仁想到四哥对眼前这人痴心一片,前几天他去四哥院子里叫他一起练剑,一进屋便看见四哥捧着一个手帕戴着一个镯子做西施捧心状,眼角还挂着泪水,伤心得那叫一个凄凄惨惨戚戚,看得东方君仁嘴角抽搐皮肤发麻。

话说他四哥虽然以前就有些娘气,喜欢做女子打扮,但换上男装时也还算个飒爽的小少爷,性子并不娇气的。但自从遇到这唐正言后,真个恨不得自己是女子,东方君仁好几次就看见他翻开箱子找出从前穿过的女子衣裙发呆,呆了半晌到底没有再穿上。可见这唐正言给他四哥带来的影响有多大。

东方君仁跳下马背,嘴角勾起一个微笑,态度亲切地道:「原来是唐大哥啊。你在我们府里可是个名人啊。我爹爹从年初时就念叨过您是不是该上京了?若是进了京是不是该来请安了?如今可算把你盼到了。」

唐正言有些受宠若惊,没想到北堂曜月竟如此惦记他,怕只是这小少爷的客气话吧?

东方君仁热情地拉着唐正言往大门走去,边走边问:「唐大哥带着小厮还拿着东西,莫非是要来我们府上拜访的?这可真是巧,竟让我遇上了。对了,我是东方君仁,小名叫杏仁,唐大哥叫我杏仁就好了。」

唐正言一口口水差点噎住。怎麽这静王府家的儿子除了小名叫葡萄的,还真有叫杏仁的?而且这位五少爷是不是太热情了点?心里有点毛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