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龙幻 第10章

作者:万山横 标签: 强强 宫廷侯爵 古代架空

方犁暗自心惊,原来这事竟还牵涉着两帮泼皮火拼,天幸他们自己闹起来了,若两股势力合成一股,自己定要折在这里了。脸上却不露声色,道:“哥哥不必自谦,无论如何,你这回帮了我大忙。兄弟别的话不多讲,他日我家伍叔带着商队再打这条路上走,全仗你提携!”

刘四满口应了,几人又闲聊片刻,刘四唤小二端上些茶点吃了,抹抹嘴,径直告辞,说:“我知道你们忙,也不留你吃饭,几时要走,只管让伙计捎个信来,那时哥哥给你饯行。”

说着去了。方犁伍全便也慢慢走回去。方犁一路沉默,思索未定,伍全觑着他神色,小心道:“这位刘四郎,三郎看着如何?”

方犁想了想,道:“我们日后打这条路上走,少不得要在此处歇脚。这刘四哥既然有心结交,不可不奉承着他,也好保个上下平安。”

伍全原本怕方犁年轻心热,被刘四几句话打动,真与那泼皮做个生死之交,听他这样说,可知这些场面应酬的话他还分得清,便松了口气,点头道:“这我知道。我看这刘四哥粗豪直爽,想必言而有信。有他照看,商队以后也省些心。”

方犁沉思片刻,又道:“下趟从长安回家时,提前备份钱财送他。也别深交。你刚才也听他说过,他是外地来此的。我猜他多半是在家乡犯了什么事,逃来这里的。那欺生宰客之事,只怕他也有份。”

伍全听了不由心惊,忙道:“我一个跑惯江湖的,一时竟没想到这上头来。幸而三郎心细!”

“我也只是胡乱猜测,不过我们出门在外,多留点心总没错。这回是咱们走运,碰上一位有为的亭长,又遇着泼皮们不和,这才保住财物,下次可真就说不准了。”方犁说着,又道:“什么时候能动身?前些日子我们损了几匹马,得尽快补齐才好。”

伍全早几天便派人打听这事了,然而买马一事颇多门道,常有人把劣马染了毛色充作良马,若不仔细分辩,轻易就吃个亏。商队里并没有这方面的行家里手,因而直到如今,马匹也还未买回来。两人一路商量这事,方犁忽然想起贺言春,道:“你去问问贺小郎,他以前放过羊,保不准会相马呢?”

伍全刚还对他家三郎十分崇敬,此时听了这话,又不由心里腹诽,放羊的怎会懂相马?三郎敢是急糊涂了。回去后想了又想,终究还是犹豫着去问了问贺言春,谁想贺言春竟一口应了。

“我在家时,邻家有位老伯,曾在马场里养过马。怎么看牙口、摸筋骨,他也曾与我说过一二。”贺言春道:“伍爷若不嫌弃,明日我便和你一起去看看,商队若有专事养马的哥哥们,也可一起去出出主意,大家核计,总不致于上当受骗罢。”

伍全半信半疑,只怕他是吹牛。第二日叫上贺言春和六儿几人,出去了一天,回来时喜滋滋地牵了几匹马。交与六儿牵去马厩里后,便来和方犁说:“三郎,你怎的恁好眼力!那贺小郎果然懂相马,亏得他跟去马市里,不然,险些遭人坑了!有个老不死的,把匹劣马刷了药粉,以次充好。满市里人都看不出来,贺小郎围着那头牲口看了几遍,一下就瞧出不对来了!”

方犁听了也高兴,道:“他既懂马,日后便叫他专管照看马匹罢。”

伍全应了,自去忙碌。方犁因担心路上又出哄抢之事,让胡安和柱儿备些刀棍弓箭放在车上,以备不时之需。等事事准备停当,过了两天,方家商队挑个晴好天气,便要上路。胡安又想着路上这等不顺,只怕是老天爷降罪,头一天便让商队上下斋沐过了,大清早起来,一众人恭恭敬敬拜过了路神河神,方才出发。

刘四得了消息,虽未亲自过来,却让他家两个伙计挑了担熟食熟肉送来,方犁让伍全厚厚地封了赏钱,打发人走了,又将熟食熟肉散挑了一块,先扔给路边野狗吃,见狗吃了没事,这才散给众伙计,留着路上吃。伍全见他这般谨慎细致,心里越发佩服。

他从前常听胡安夸口,说他家三郎如何聪颖,心里并不大信,以为不过是下人们的恭维话。一个生在深宅大院、长于妇人之手的少爷,随他如何能干,又能到哪里去?如今看来,竟是自己失误了。少东家年纪小小,行事便有胆有识有心计,竟比他这常跑江湖的人都强。如今他跟着这等人做事,自然更有盼头。

从此之后,伍全待方犁愈加恭谨,打理商队事务,从不敢不尽心竭力了。

第十章 樊城春

贺言春自此便跟着商队往长安去。头两天还没什么,到第三晚上,他因为饭量大,把众人都惊着了。

自记事以来,贺言春便不记得自己何时痛痛快快吃过一顿饱饭。跟着商队的头两天,他担心吃多了遭人厌烦,每日只吃个半饱便放了碗筷。后来见桌上有那吃不完的饭菜,都被伙计们倒了,不由万分心疼,恨不能夺过来自己再吃一回。

到第三天晚上,等大伙儿都吃得差不多了,他才上桌。看饭菜剩得还多,便甩开膀子尽力吃了一回。比他脸还大的一个陶钵,把饭拍得实实的,他吃完一钵后,还能再添一钵。桌上剩菜剩汤,涓滴不留,全倒在饭里拌着吃了。六儿顺子等人坐在一旁,眼见他风卷残云般把饭菜一扫而空,都瞧得目瞪口呆。

阿福打趣道:“贺小郎,我瞧你个子小小的,怎么如此能吃!你那肚子莫非是个磨洞眼,吃的东西赶情都漏下去了?”

贺言春便十分惶恐不安,捧着碗低了头。墩儿心细,见他一脸不自在,忙瞧了阿福一眼,道:“你休听他们胡说,只管吃饱!吃饱饭才有力气干活!咱家三郎又不是那等吝啬人,从不在这上头嫌弃人。”

阿福见他窘迫,也忙笑道:“怎么恁地脸嫩?说两句便当了真?你只管吃!小儿郎正长身体,吃得多才好。若不够,只管叫厨房再加个菜上来。”

贺言春从碗沿上抬头,见伙计们都笑着看自己,脸上并无讥诮之意,不由又是愧疚,又是感动,忙低声道了谢,埋头扒起饭来。

他既是在商队专事照管马匹,从此便一心都扑在那十几头牲口上。新买的几匹马尚未驯熟,和其他马匹不合槽,贺言春便尽心调理。每逢落了脚,他自己饿着肚子,先要亲自配料,把十几头牲畜喂饱;到了有水的地方,他得空便把马儿刷洗一番,收拾得干干净净。后来还给每头牲口都取了小名儿,每日里阿灰小枣儿地唤着,亲昵得不得了。说也奇怪,那十几匹马儿个个都听他话,虽然长途跋涉十分辛劳,却也眼看着养得油光水滑起来。伍全墩儿看了,都十分欢喜。

这天傍晚,车队行到樊城,时间尚早,方犁命人停下休整。樊城是他们此行途中的一座大都城,人烟阜盛,商旅繁荣。方犁打听着附近一家大客栈,便过去落了脚,包下一座单独的院落。伙计们把货物推到院中整理,贺言春便卸了马匹牵去马厩,又是一去半日,等开了饭,伙计们吃得差不多了才回来。

胡安知道他必是在后头伺候马匹,舍不得叫他光吃剩菜,忙命小二又新盛了饭菜来,贺言春把饭菜倒在一起,端着碗坐到廊下吃饭。

他吃了几顿饱饭,便如久旱逢甘霖的庄稼,开始抽个子了。前儿在清水镇买的衣裳,裤脚眼看着短了,露出两只瘦骨伶仃的脚踝来。伙计们吃过了,都坐在廊下闲聊剔牙,阿富见他小人儿端着个盆儿似的大碗,便笑道:“怪道贺小郎人小力气大!能吃么才有力气!看把咱家那几匹马伺弄得多好!”

旁边便有人取笑他:“小郎,你这哪是伺弄骡马?这般细致周到,将来伺候新嫁娘,也不过如此罢?”

又有人贫嘴恶舌地道:“岂止是伺候新嫁娘,春儿花的这般力气,竟是伺候一群娇妻美妾哩。春儿,这些马中间,哪一个是你正妻,哪些是你小妾啊?”

众人哄笑,阿富不屑道:“你们这帮狗东西晓得些什么!伺候娇妻,光有一把子力气哪能行?须得裆里有真东西,腰上有真功夫!”

另一人假装不平道:“你如何晓得贺小郎没有真东西?我看他手长脚长,将来长成了人,也是条壮大汉子,如何这般小看别个!”

阿富道:“我不小看他,难道小看你?你不服,便掏出来比一比,是不是绣花枕头,一看便知!”

这些汉子们跑惯江湖,嘴里什么荤话都有,顿时都起哄,相互闹作一团。贺言春听不大懂,但也晓得不是什么好话,只一边憨憨地笑,一边端碗躲远了些。最后胡安听不过去了,呵责道:“把人家好好一个孩子都拐带歪了!这是在城里,小心人笑话!你们空长一张嘴,若人人像贺小郎这般用心,三郎少操多少心!”众人这才散了。

商队在樊城歇了一日,伙计们自去休整,方犁和伍全却商量起换货的事。原来樊城附近有铁矿,大夏国中,铁矿都属私人开采。但凡有矿的铁商,个个富得流油,吃穿住用,比公侯不差分毫,家里养得起数千的门客。

铁矿附近,铸造业大都十分发达,方犁来的路上便想过了,要将车中绸缎绢纱找人发卖一批,另换一批刀剑铸器运去长安城卖。

“如今春末夏初,富贵人家正要做夏季衣裳,这等薄些的绢纱必定走俏。再者,我在清水镇就打听了,那一带绸缎价格高出颖阳几倍,樊城只怕更高。咱们即使把货拖到长安,怕也只得这个价格。不如在这里发卖了,另进一批货走,多少也能赚些钱。”

伍全深以为然,想了想又道:“只怕仓促之间,寻不到合适买家。”

“无妨,就多停两天也没事,”方犁道:“我们头一趟走这商路,积蓄人脉要紧,就便宜些卖出去也不打紧。再着人打听打听,樊城哪些铸造坊有甚稀奇物什。京中贵人多,必有人图新鲜,便拉几车去,想来也是不愁销的。”

伍全连连点头,当晚就和伙计清点货物,又向客栈老板打听本地有无专事中介的牙郎,那客栈店家十分热心,听说他们有上等丝绸要出售,便道:“西市里有座望月楼,时常有好些人在那里谈生意,客官只管到他家去问。”

翌日清早,方犁便带着伍全墩儿,由柱儿牵马,先到城里铸造坊中转了转。就见一家挨着一家,家家炉火飞溅,热火朝天。铸造出来的各色刀剑器具,不仅品质十分精良,款式也或新颖或古拙,外观或奢华或朴实,足可满足各色人等的需要。

大夏朝尚武成风,民间又不禁兵刀,是以公卿王侯、游侠豪士,出门时都喜欢佩带刀剑。一柄好刀或好剑,好比后世男人的贵重名表,不仅是配饰,更可彰显身份。方犁等人在铸造坊中逐家看去,询问了解了一番行情,还未看完,午时已过。几人找了个地方草草吃了饭,等开市的鼓声响了,便去了西市望月楼。

因为刚开市,时候尚早,茶楼里只有三五个人闲坐聊天,方犁等人坐下后,旁听了一耳朵,却原来那几人聊的却是一桩大生意。

其中一个中年汉子大声道:“吴爷,您可听真了?朝廷这次真要与匈奴开战了?”

那被称作吴爷的,是个四十来岁的文士,捋着须道:“罗老爷亲口与我说的,打京城来的消息,说圣上这回要派几十万兵马去征伐蛮子,眼下正从全国各地征铁买矿呢!”

中年汉子羡慕不已,道:“罗爷这番又要发一笔大财了。”

文士点头,低声道:“可不是?罗爷得了消息,如今正从旁处买了铁,要屯起来。你若听到别处铁矿上有动静,只管来告诉我。”

中年汉子不解道:“这却是为何?直接卖与朝廷不正好么?”

“自然是罗爷有远见,你我晓得什么?”那文士摇着扇子道:“那匈奴是好伐的?朝廷开了战,没个三五年,怎么停得下来?现在卖与朝廷,价钱上多少要吃些亏,越往后,铁器越贵,那时翻身便是一笔巨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