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凡尘 第234章

作者:一叶苇 标签: 强强 近代现代

  柳侠心情好,悠闲地坐在桌沿上准备打持久战:“要钱没有,要命一条,有本事你从电话里爬过来拿钱啊!”

  猫儿跑进餐厅拿了个大包子出来,喂着柳侠吃了一口,自己对着电话说:“毛伯伯,我小叔饿了,正吃包子呢,你先熄熄火,咱俩说点事呗。”

  电话里那人还在拍桌子:“先让你那无赖小叔把钱给我寄过来,否则万事免谈。”

  猫儿咬了一口包子:“不谈就不谈,我一会儿打电话给黑伯伯,让他帮忙参谋参谋,那你慢慢等吧,我小叔吃完了包子你们接着谈退货或者付钱的问题。”

  “什么什么,你居然让煤黑子给你参谋事儿?他一个卖煤的暴发户的孩子懂什么,你让他给你参谋怎么早婚早育啊?”

  “用还看不见影子的房子抵工程款是不是合适?是全部抵还是要求一部分现金一部分抵?这种事,毛伯伯你一个卖盗版磁带的暴发户家的孩子也不一定懂吧?”

  “哦哟你一只小臭猫居然敢说我是暴发户,嗯?你说什么?还没影儿的房子抵工程款?地在什么地方?周围环境怎么样?是商用房还是住宅楼?多少钱一平方?”

  猫儿得意地冲柳侠挑挑眉,坐回沙发上等着听消息。

  柳侠不吃包子了,把事情完完整整给毛建勇说了一遍。

  毛建勇听完,毫不犹豫地说:“不要现金,一分钱都不要,全部要成房子,虽说现在那地方还是块麦地,可那块地挨着学校,好学校和幼儿园、医院是最聚人气的地方,只要附近有这三种单位,那地方早晚得热闹起来,而且你还说了,你们县城的发展方向就是向东,那就更保险了。

  七儿我跟你说,只要有机会,一定要多买房子,尤其是临街的商用房,知道吗?他妈的我真被现在的房东们给坑苦了,我辛辛苦苦赚的钱,一半都进了他们兜里了,就因为他们是本地人,当初城市改造的时候分到了门市房。

  我们这里一个老百货大楼翻修重建,那地方是老商业区,永远都不会过气,所以我托人订了两个最好的一楼门面,多花了十来万,我今年,不是,是去年,我去年赚的钱现在全部都投进去还不够,还跟我爸我大姑借了三十万,我以后都要在自己的房子里经营,租房太他妈不人道了。

  以后做生意的人会越来越多,地理位置好的门市房会越来越值钱,绝对的,七儿你听我的没错,你现在如果能买几间位置好的门市房,以后什么都不干这辈子也就吃穿不愁了。”

  柳侠深有同感,柳钰租供销社的房子还不明显,王君禹在三道河路租的房子,就是位置好一点,房子设计不合理,挑高很低,屋子里很暗,白天也得一直开着灯,就那,一个月一百多,春节前,人家还找到王君禹,要每个月再加三十,柳川找了那个单位的领导,这事才没再提。

  柳侠还听说,荣泽现在几个单位新盖的家属楼,也都比柳川买房子的时候平均一平方贵了三十块左右。

  也正因为如此,猫儿提出用房子抵工程款的时候,柳侠才没反对,其实从他内心深处,还是觉得钱拿在自己手里才最踏实。

  他愿意用房子抵工程款还有一个原因,他和猫儿都想让大哥大嫂来荣泽做生意,当初大哥坚持不来荣泽,主要的原因是他离开后,到了晚上,家里老的老小的小,万一有事没个年轻能顶事的,现在,柳钰回望宁了,只要不外出谈生意、出去送货和天气突变,他每天晚上都回家。

  大哥和家里其他人都不让孩子们老来他和三哥家里住,大哥大嫂如果来了荣泽,家里以后的孩子来荣泽上学,就都有个稳当可靠的地方住宿吃饭了。

  小蕤现在一个人住老城,一直是柳侠、猫儿和柳川两口子的大心病,他们心疼小蕤,也觉得对不起大哥大嫂。

  柳侠说:“那行,我就这样决定了,不过,楚凤河他老板也是个人精,他肯定也知道门市房以后会越来越值钱,他如果不愿意呢?”

  毛建勇不屑地哼了一声:“他不愿意才出鬼呢?现在哪个开发商启动一个大项目的时候不缺钱?他缺现金,又着急开工,你现在等于是白给他干活儿。

  哎对了七儿,你可得记着,合同,合同一定不能马虎,签字盖章摁手印,一个都不能少,跟钱有关的事情,一定要把对手想成一个最无赖、最没有道德、最不讲诚信的家伙,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

  柳侠坏笑着不停的点头:“你说的太好了五师兄,你的话绝对是至理名言,我以后会把你这句话当成我的人生座右铭,时刻铭记在心。”

  毛建勇听到柳侠这腔调,忽然想起了自己打电话的初衷,一拍桌子大叫:“差点被你给灌迷糊了,我的钱,快点给我寄过来,我现在穷得快连碗炒粉干都吃不起了。”

  刚入冬时,柳侠让毛建勇给他选几件衣服,不是他穿的,是给柳魁、秀梅、柳茂和柳钰买的,他们现在经常在望宁到柳家岭的路上跑,冬天天太冷,走在山路上,寒风真的是往骨头缝里钻,到了下雪天,衣服沾上泥后,很难洗干净。

  柳侠让毛建勇帮忙买那种隔风效果特别好、还容易清洗的衣服。

  毛建勇当时还没上这样的货,他就说过一段时间,只要一有货他马上就给柳侠寄过来,结果后来两个人都忙,都把这事给忘了。

  柳海和丹秋离开柳侠这里后的一天,柳侠和毛建勇通电话,毛建勇忽然想起这事,他怕柳侠以后揪着小辫子说他不守信用,就没吭声,赶紧选了合适的衣服给寄了过来,这样即便柳侠数落他对兄弟的事不上心,他还可以强词夺理说他其实一直记着这事呢,以前就是没货,这不,一有货,不用柳侠提醒,他马上就给寄来了。

  反正柳侠也不做服装生意,不知道服装业推出新款的时间规律。

  不用说,毛建勇寄来的衣服和柳海、丹秋买的重复了,虽然款式、颜色不一样,但都是防风效果好又容易清洗的,就是防寒服了,本质还是一样。

  防寒服的价格还不是一般的贵,柳侠一看毛建勇随衣服寄过来的清单就炸了,当时就给毛建勇打电话,说他敲诈,要求退货。

  毛建勇坚决不退:开玩笑,马上就立春了,今年谁还买防寒服啊,白白放一年,压他一年的资金,明年款式过时了还得打折卖,而且如果退了,还把他敲诈的恶名坐实了,这种来来回回都吃亏的事坚决不能干啊!

  于是,一个认定了是奸商仗着奇货可居趁机杀熟,坚决不做冤大头;一个做贼心虚小算盘打得贼精,死活不吃一点亏,两个人就这么杠上了,每天晚上一个电话打嘴仗,当然,前提是每天晚上都是毛建勇主动打电话逼债。

  长途话费那么贵,柳侠才不会花这个冤枉钱呢,被欠钱的又不是他。

  其实,柳侠春节回家前是打算去给毛建勇寄钱的,他哪会真赖毛建勇的钱,尤其是他从柳海那里知道了防寒服在欧洲的价格,毛建勇绝对没敲诈他。

  只是那天马鹏程和楚昊过来找猫儿,大呼小叫地报了一大串食物名称,要柳侠和猫儿春节回来时给他们带,猫儿给两个厚脸皮气得吃饭都没胃口,柳侠只顾着哄猫儿开心,就把寄钱的事给忘了。

  柳侠说:“寄钱可以,现在都春天了,你那衣服我哥他们没穿两天就闲置起来了,我们这里有句老话:有钱不置半年闲。你这衣服得闲快一年,我亏大了,你得再给我打个折,六折吧。”

  毛建勇呼天抢地:“姓柳的你杀了我吧,我给你六折的钱你给我买这个牌子的防寒服去,你买回来多少我要多少。”

  猫儿跑过来接了电话:“毛伯伯,我小叔刚说的不算,什么六折,过了季的处理货,还是马后炮一年都穿不着,五折到顶了,你要不要吧,不要可就连这个都没了。”

  毛建勇怒发冲冠:“什么叫过了季的处理货?我代理的都是国际名牌,任何时候推出的款式最终都会成为经典,永远都不会过时,我推出的金卡客户才打八八折,还得买够一定的额度,你居然要把我的进价打五折,姓柳的猫你还有一点人性吗?

  九折,这是极限了,打完九折后精确到‘分’,一分都不能少把钱给我寄过来,否则你跟你无赖小叔说,咱们绝交,绝交听见没有?你们会失去一个未来的世界级大老板朋友,损失巨大,懂么?”

  猫儿抗议:“凭什么给我们九折,你刚才还说给你的金卡客户打八八折呢,我小叔跟你金子般的同窗之情难道还比不过你那些只有金钱关系的顾客?”

  毛建勇在那边想杀人:“柳岸你这个只知道往自己兜里迷的小葛朗台,我给我顾客的是市场标签价的八八折,给你的是进价还打了九折,现在我是真的一分钱都不赚你们的了……”

  “好啊,毛伯伯你这个老奸商,你以前信誓旦旦说给我们的是进价,原来你还是赚我……”

  “嘎达!嘀——嘀——嘀……”

  柳侠和猫儿对视一眼,同时大笑,笑完了咬牙切齿:“毛建勇这个老奸商,他这九折肯定还赚着咱们钱呢,坚决不能便宜了这个家伙,乖,你说,咱们再给他打几折?”

  猫儿想了想柳海买的衣服的价格,觉得做人不能太不厚道,但,他又想起了毛建勇那句话:“对手都是最无情最狡猾最贪婪的,但是小叔,咱不能跟他们一样做人,咱给毛伯伯打个八折寄过去吧。”

  柳侠吹了一声婉转的口哨,一挥手:“拿钱,出发,寄钱去。”

  猫儿拿了钱出来,看见了餐桌上的盘子,他挠挠头对柳侠说:“毛伯伯那么爱财如命,万一咱搞的价真剜他肉里去了,他会不会想不开?要不,咱给他添点咸菜寄过去?”

  在219的时候,詹伟经常会带点他妈腌制的小咸菜,毛建勇馋,爱吃肉爱吃香的,不怎么爱吃咸菜,但有一次詹妈妈腌的萝卜干,就是晒干了再泡开,特别筋道的那种,他吃的很上瘾。

  柳侠觉得孙嫦娥用北方的大白萝卜晒干后再泡开腌制的萝卜干比詹妈妈腌的还好吃。

  一周后的中午,柳侠和猫儿正一边吃着午饭一边看送货的人往屋里搬花岗岩,电话响了,猫儿过去接电话,他刚“喂”了一声,那边就传来毛建勇理直气壮的声音:

  “再给我寄一缸萝卜干来,我说柳岸小朋友你是真打算堕落成葛朗台吗?你们那边的大萝卜漫山遍野都是,几分钱一斤白扔的东西,你居然只给我寄一小瓶,你这是打发要饭的吗?”

第206章 筑巢

  寄一缸萝卜干这样的傻事柳侠和猫儿是坚决不会干的,虽然孙嫦娥和玉芳愿意的话,做一缸萝卜干没多难,可邮寄的费用那么贵,柳侠和猫儿想想都觉得肉疼,所以俩人给往望宁打了个电话,让柳魁过几天来送柳海和丹秋的时候,带一罐子萝卜干来,稍微大一点点的罐子。

  柳海和丹秋没有跟柳凌一起走,柳海在法国的学业已经结束了,他回去是陪丹秋完成学业,法国的大学是学分制,时间上相对自由,丹秋特别喜欢柳家岭,她想多呆一段时间,她有足够的信心即便她少上一个月的课,也能拿到需要的学分,顺利毕业。

  正好,春节时一大家人都齐了,家里特别热闹,柳凌和柳葳同时离开家,家里就已经觉得有些空了,如果柳海和丹秋再一起走,柳长青和柳魁、柳川都怕孙嫦娥会太难受。

  柳凌不管看起来多正常,做母亲的孙嫦娥都知道自己的孩子现在过得不好,柳凌离开家,孙嫦娥难受得几天都过不来,她现在大半个心都在柳凌身上。

  家里决定让柳海和丹秋晚个十天半月的再走,柳长青还让柳魁带着小萱,把柳海和丹秋一直送到京都,看看曾广同一家,也去看看柳凌。

  柳海和丹秋在原城给丹秋家里打电话的时候,丹秋的家人对他们结婚都没意见,但做为一个和柳家一样观念非常传统的家庭,丹秋的父母有一个要求:柳海和丹秋必须在履行了法律认可的结婚程序后,才能举行婚礼。

  丹秋的父母没想到他们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决定结婚,他们本来是想来参加丹秋的婚礼的,但他们在各自的团队中都担当着重要的工作,当时又是刚把年假和圣诞假期一起休完返回工作岗位,再请假不合适,丹秋的爷爷奶奶和爸爸都是天主教徒,他们在考虑柳海和丹秋回到德国后是不是再在教堂举行一次婚礼。

  对此,柳长青没有意见,他们决定让两个孩子举行婚礼确实比较仓促,女方的父母来不及参加,也确实是个遗憾,人家这个要求并不过分。

  丹秋的婚姻状况证明要经过德国大使馆确认方有效,所以柳海和丹秋赶去京都,他们等了二十天,拿到证明后,在京都柳海大学所在的区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

  柳海和丹秋离开京都返回中原的前一天,曾广同、曾怀琛带着曾怀珏和他的妻子孩子回到了京都,曾怀珏只在家里呆了两个多小时,就被送进了医院,他那条被打坏的腿从去年年前发病后,这一整年都没好过,疼痛折磨得曾怀珏整个人都衰弱不堪。

  曾广同让柳海带回一封信,向柳长青和孙嫦娥表达他不能出席柳海婚礼的遗憾,但更多的,他是在恭喜柳长青子孙兴旺,。

  柳长青让柳魁代表柳家去看望曾怀珏,宽慰一下为了曾怀珏伤心难过的曾广同。

  柳魁这次去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就是去探望柳凌。

  柳凌回到部队将面临巨大的困境,这是柳长青、柳魁和柳川几乎确定的,他们为柳凌担心得夜不成寐,但他们都看到出柳凌在这件事上表现出的异常,柳凌对家里人知道他陷入困境的原因的忧虑,甚至超过了那个原因本身。

  这让柳长青格外不安,他无法想象什么样的原因会导致柳凌现在的态度,他觉得自己和孙嫦娥几十年来在孩子们面前还算是豁达开明的家长,对孩子们各种稀奇古怪的想法和偶尔出格的做法,只要没有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他甚至连重话都很少说,有这样的前提在先,柳凌还对他们表现出这么深的顾虑,那件事到底有多不可思议或者说多严重?

  但不管内心多担忧,柳长青都在考虑柳凌的立场,帮柳凌维护他拼命维护的东西。

  可柳凌有自己的立场,柳长青和柳魁、柳川也有做父亲和哥哥的立场,他们在其他家人面前帮柳凌维护他的秘密,却不能坐视柳凌在困境中痛苦挣扎而不采取任何行动。

  三个人都当过兵,知道部队的纪律和军人之间惯有的思维方式,柳凌返回部队,他们无论多担心,都得让柳凌自己走,以柳凌的年龄和现在的身份,家人去部队找孩子的上级首长或战友问三问四,只会让柳凌被人议论,陷入更加尴尬的境地。

  所以,柳长青让柳魁趁着送柳海和丹秋,几个人一起去看柳凌,弟弟要出远门了,去看看哥哥天经地义,柳魁做为大哥,正好在京都,一起去看看也就顺理成章。

  至于带着小萱,柳长青看得出 ,柳凌的真实心情绝对比他表现出来的还要低迷很多,现在,小萱是柳凌的希望和寄托,做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看到小萱,柳凌会明白父兄们的意思:

  你不想让说,那我们就不说,但我们都理解你,不管你现在的处境多糟糕,都不要绝望,不要做傻事,你看看,在咱们家里,有最美好的希望在,你是有退路的。

  柳侠和猫儿现在非常非常忙,胡永顺同意了柳侠的提议,柳侠只要了给队里上交的10%和支付给其他几个人的工钱,剩余的都用房子抵。

  不过,胡永顺也表现出了一个商人应有的素质,谈合同的时候也很抹得开脸,坚决不肯按成本价算房钱。

  楚凤河在这场谈判里肯定是不适合开口的,他帮哪边都不合适。

  所以柳侠只能硬起头皮和胡永顺讨价还价,他也坚决不答应胡永顺所说的,按张发成开发的那些商品住宅楼当前的价格算。

  最后,两人各退一步,按当前他们所知道的几个单位集资楼的平均价格算,这样,柳侠得到了四套大约一百三十平方和一套九十平方左右的房子。

  这六栋楼在泽河路路南,最北边一栋临街,这栋临街楼的一楼胡永顺要盖成框架结构,当门面房,柳侠要求用住宅房换门市房,胡永顺痛快地答应了。

  他这个地方比较偏僻,价格稍微便宜点,住宅房不用担心没人要,可门市房就不好卖了,过路人都没几个的地方,如果开个商店,东西卖给谁呀?

  胡永顺打算自己留两间,其他的十来间他曾含蓄地和他认识的、他认为买得起的朋友说了,那几个人都不感兴趣,所以柳侠想要,他求之不得。

  胡永顺参考了荣泽商场一楼对外的那些门脸房,发现越是大的越好出租,所以他设计的门脸房没有太小的,最大的七十多平方,最小的也有二十五平方左右,当然,这包括了后面配套的卫生间和两个能住人或当仓库用的小屋。

  柳侠用三套大房子,换了三个大门脸。

  猫儿想让把那套小房子也换成门脸,不行再加点钱,换成大的,四间大门脸连在一起,以后应该会更好出租。

  柳侠说那套小房子他要的是门脸房上面的二楼,以后柳魁他们生意做大了,货物肯定越来越多,二楼让他们当仓库用,楼上没有老鼠。

  猫儿觉得有道理,就没再坚持。

  那套住宅房他们要的最南边那栋楼的一楼,因为再往南,是荣泽前几年刚盖的、安置那些为开通千鹤山路房子被拆的几个单位的职工的连体独家小院,小院是统一的二楼,不会影响到柳侠买的这栋楼的采光,而且这里远离主干道,不怎么过车,很安静。

  柳侠选这栋楼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胡永顺说,除了临泽河路的那栋,其他五栋的一楼都会带个小院,最后这栋楼因为不需要给后面一栋楼的人留路,院子会比前面那几栋宽至少三米,他打算自己家也要这栋楼的一楼。

  去谈合同之前,柳侠就先给在原城还没回来的郑朝阳和吴小林打了电话,说不一定能成,只是让他们准备一下,等他的消息,可等柳侠三个小时后回来,郑朝阳、高群等五个工人和吴小林都已经在单位等着了。

  柳侠给马千里打了个电话,愿意主动给单位上交10%,换他可以借用单位的仪器,马千里什么都没问就答应了,只是让他安排好,尽可能不要让单位其他人发现,这个工地离他们单位太近了,万一单位谁闲得没事,心血来潮往东边溜达着消消食,被抓现行是妥妥的,马千里让他提前想好解释的理由。

  而且,马千里告诉他,中原西部那个大型水库工程随时可能开工,到时候,无论柳侠这个活儿干完没有,他都得第一批走。

  所以,柳侠在合同谈好的当天下午就动工了,柳川那天有事去了原城,柳侠借了周晓云的车过来,偷偷摸摸把仪器拉了出去,宁小倩直笑,让柳侠不要年纪轻轻就得了心脏病才好。

  柳侠这次并不是太担心被人发现,楚凤河去帮付东改造了下水道后,单位又有三家住一楼的请柳侠帮忙联系楚凤河改过下水道,所以水文队现在不少人人知道楚凤河是柳侠的好朋友,柳侠如果说是免费给朋友帮忙,完全说得通,并且单位还会有几个替他说话的。

  有了比较说得出口的理由,别人信不信就无所谓了。

  家里的装修准备工作也和柳侠的工程同步展开,这是年前柳海和丹秋住在这里期间煽风点火的结果。

  柳海实在看不得柳侠和对面付东家那巨大的落差,而且他也是真心觉得住在装修过的房子里是一种享受,而如果条件允许,家应该不仅仅是个栖身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