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有人才收集牛逼症 主公有人才收集牛逼症 第104章

作者:水墨黛 标签: 基建 爽文 古典名著 系统 BL同人

  吕布收拢残部,联合陈宫的援军,终于在山阳郡的巨野县稳住了阵脚。

  荀澜也没想到对方发兵这么快,在接到吕布的飞鸽传书后亲自带骑兵前往前线,击破了围攻巨野县的颜良文丑部队。

  随后四处烧杀抢掠的袁绍收拢战线,袁绍在巨野旁边的济宁城外高筑堡垒,与济宁城互为犄角。

  公孙瓒带着他的白马义从骑兵扫荡兖州,遇到大股部队就跑,遇到弱势的军队就将郡县附近的粮草抢走,带不走的就付之一炬,不给荀澜留下就地补充军粮的机会。

  曹操对自己的计策十分得意:“以仁爱立足反而成了荀澜的拖累,若是弃无粮可食的百姓不顾,百姓必然怨怼。若是管,那军粮必然后继无力。”怎么看都是难以两全。

第118章

  荀澜火速修书一封, 让徐州陶谦支援。

  远在长安的王允,也早派了和陶谦有旧时情谊的官员来当说客,鼓动陶谦在后方突袭豫州。

  因为是汉室下令讨伐, 陶谦不愿意违抗朝廷的命令, 但他也不想陷入诸侯的争斗之中, 何况荀澜对徐州有恩, 他做不出这等背信弃义的事情。后来干脆称病,不见任何人。就一个字“拖”,迟迟不出兵。

  时任徐州广陵太守的陈登完全不顾陶谦的纠结,却十分有魄力地直接带广陵的兵马和大量的粮草应援荀澜。

  在领兵离开后, 陈登才修书一封给陶谦, 对自己所为做了解释:“荀公一统天下已是大势所趋,我们当顺应河流,而不是逆流而上。且荀州牧对徐州百姓有救命之恩,此等恩情, 不能不报。”

  这让陶谦大为震惊。他自以为亲自将陈登一手提拔起来, 对方对自己足够忠心,却没想到对方在这个局势晦暗不明的时候选择了投靠荀澜。袁绍、曹操和公孙瓒的联军有二十万之巨啊, 而且还有颜良、文丑、夏侯兄弟等名将带兵,威胁力十足。若是荀澜失败,他们就又要面对曹操的怒火了!

  其实陶谦托大了……

  即使没有他的刻意提拔, 不管当时任徐州牧的人是谁, 陈登的仕途也会一路平坦。陈登出生在徐州世家大族陈家, 陈家虽然比不得汝南袁家四世三公,但在徐州世代经营, 已出过了三四任太守, 根基深厚。有这样的出身加上自身的才华出众, 陈登年纪轻轻就被举孝廉,担任东阳县长。

  荀澜在收到陈登来信时,已经在前往前线的路上了,他有些难以置信:“徐州世家大族以陈家为首,这时候前来雪中送炭,着实让人不解啊。”

  他并没有拆开信,免得影响自己的判断,而是从陈登领兵的行为出发。一切不合理的行为都当有解释,他叫来了荀彧、郭嘉和贾诩及几位将领,商议道:“莫非是诈?陶谦这是与袁绍达成了共识?毕竟他上次在曹操的手里吃了亏,又割让了小沛和彭城给我们,想要抢地抢人也情有所原。”

  此番和联军交战,事关重大,所以荀澜不但亲自上阵,还把当世的三位顶尖谋士都给带上了,毕竟亲临战场才能根据地形、兵力等实际情况派兵作战,远程指挥很容易贻误战机。

  荀彧却不觉得陶谦有这样折腾的能力:“也不尽然,陈登沉深有大略,少有扶世济民之志,与主公之道不谋而合。而且陶谦身患沉疴痼疾,被曹操屠城惊吓后身体每况愈下。加之陶谦颇为倚赖的笮融等人与其政见不合,想必他想要为徐州寻得新主。”

  “陈登在徐州兴修水利,家族根基磅礴,在士人和百姓中口碑都很好,他不想自己上吗?”

  荀澜有点怀疑陈登拿自己当大冤种跳板,夺了地之后光明正大得到朝廷的册封,踢开旁人自己当徐州牧。毕竟陈登有本事也有人脉,之前兴修水利也在百姓间积攒了非常好的口碑。或许是受到影视剧里面陈登父子把吕布玩弄于鼓掌之中的影响,他老觉得天上不会掉下陈登这块馅饼。

  郭嘉颔首:“倒也有这种可能,虽然陶谦无力。但陈登的父亲做过沛县的国相,是一个老狐狸。而他的两个叔叔,也都领了郡守和郡丞的职位。”

  若是在荀澜的治下,肯定不会让一门都担任一个地区的要职。

  贾诩笑着说:“主公莫要担忧,只要确认了他带来的粮草和兵马是真,是否真心投靠倒也没那么重要了。”

  见几个武将投来的不解的眼神,贾诩只得解释说:“主公救援徐州,使得幸存下来的人免遭曹操屠城,他们对您感激还来不及。只要将陈登及其副将替下,那么这些人和物皆归于您的名下。”不会担心指挥不动的问题。

  荀澜点了点头,心下稍安:“不过若是他真心来投,未免太伤人心。”

  荀彧劝说道:“主公不妨先拆开信看一下,其实我觉得您不要过于忧虑,陈登智谋过人,应当能看出来陶谦所谓的中立不是长久之计。”而且亲自带来人马和大量粮草,若是诈降,那未免太兴师动众和冒险。他们豫州旗下猛将如云,若是有什么背叛之举,很容易就被猛将取了项上人头。

  徐州乃是兵家必争之地,没有被曹操祸害的地方谷米丰盛。但兵力比诸侯都差了一截,陶谦本来就不擅长练兵,被曹操攻打后兵力又被削弱了,徐州的精锐为了守护治所郯城,大半都牺牲在了战争中。所以荀彧觉得身为一个聪明人,陈登的行为完全说得通,他这是代表家族下注了。

  “且让人接应陈登。”荀澜觉得自己身为主公,得拿出主意来才行,不能畏手畏脚:“文若,你和翼德去如何?”

  荀彧名声在外,陈登必然不会对他出手,最多也就来个软禁。有张飞在,可以灵活地应对陈登的突然发难。

  荀彧微微一笑:“谨遵主公命令。”

  荀澜道:“文若需要多少兵卒?”

  荀彧自信道:“主公的骑兵当用来驱逐公孙瓒,我点五十骑即可。”

  荀澜应道:“好,有什么风吹草动,立即飞鸽传书。”

  另一方面,荀澜飞鸽传书给糜竺。糜竺在徐州经营颇深,早在他投靠后,荀澜就让糜竺在陶谦府上派了探子。后来陈登担任典农校尉,以开发水利闻名中原,一直跃跃欲试挖墙脚的荀澜也让糜竺笼络了陈家的侍女。

  虽然几率不大,但要是有机会能挖到人呢?毕竟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现在正好,探子用上了。

  几天后,糜竺的回信到了,言陈府的确发生了一场很大的争吵,因为内容太过机密,婢女没有办法得知。

  但陶谦的府上发生了令人相当在意的一件事情,陶谦在收到陈登的信后,竟然气晕了过去,骂他让徐州陷入险境。

  “陷入险境?”荀澜咀嚼着这个词语,觉得自己当见陈登一面。

  这些时日,吕布亲自率兵,在巨野县和曹操交战,但兵力和士气皆弱于对方,都没有取胜,甚至几次被乐进、夏侯渊追着打,差点就被攻破了巨野县的城门。

  尝到失败滋味吕布,开始听从陈宫的防守意见,在巨野县坚守城池,等待救援。陈宫也亲临城上,与吕布一同布防。

  吕布的心情很紧张:“巨野的粮草已经不足了,若是援军再不至,我怕城里发生易子而食的悲剧。”所以他才三番两次地和曹军交战,想要夺得粮草。

  好在,快要坚持不住的时候,他终于收到了飞鸽传书,主公带兵击溃了公孙瓒的骑兵,已经逼近曹操和袁绍的军队。

  公孙瓒收拢军队,和曹操合在一处。曹操担心被荀澜的军队里外夹击,且急攻巨野失败,眼看着吕布和陈宫没有那么容易被打败,他就从巨野撤兵,率兵来到了官渡,在那修筑了营寨。而袁绍在济宁城外高筑堡垒,与济宁城互为犄角。

  秋收起兵,来年就很容易有饥荒。所以荀澜并没有从百姓中抽调兵力。而且,因为征战兖州和交州,荀澜手上的存粮并不多,军粮经不起大规模的消耗。

  所以荀澜点了两万骑兵和三万步兵,其兵力不足北方联军的一半,但都是精选出来的,战斗力不足的人都留在州郡继续军屯。对比之下,联军兵力十万,号称二十万,声势十分浩大。

  不过,荀澜在兖州就地征兵了,补充了两万多的兵力。被北方联军抢掠过的百姓拿起锄头就要上战场,反正在家里也是饿着等死,倒不如去战场一搏。不但能报仇雪恨,还可能拿到敌军的人头,得到赏钱,这样一家子冬天就不会饿死了。

  这些参军的人,就算是没上过战场,也十分有血性。郭嘉在大军出发之前就考虑到这点,多带了武器,正好分发给他们。

  不过官渡真是个宿命般的地方。历史上曹操就是在那以少胜多,一举打败了袁绍。没想到变化这么大之后,北方的决战还是定在了此处。

  曹操觉得荀澜粮食不足,其主要优势在于铁甲兵防御力高,寻常刀剑伤不到。所以故意拖延战争,深筑堡垒,一副持久战的样子。

  荀彧也对北方的联军弱点看得清楚,提出了声东击西的策略:“北方联军兵多而指挥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使用声东击西之策,应当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荀澜则觉得:“文若的法子有道理,出自之外,咱得想法子烧了他们的粮仓。对方远道而来,只要烧了粮仓,必然人心溃散,无心恋战。”

  历史上曹操火烧乌巢粮草,为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所以在两军对峙期间,荀澜放出来好几只信鸽,让他们寻找曹操和公孙瓒的运粮路线和粮仓。信鸽的智商有限,说不清人数和地点。荀澜就让斥候穿上黑色的夜行衣,在夜晚单骑跟在鸽子的身后,探查粮仓的情况。

第119章

  几日后的济宁城内, 袁绍正与寻来的城内美貌歌伎作乐,忽然听传令官来报:“主公,有敌袭!”

  丝竹之声顿时断了, 袁绍推开身旁斟酒的女子, 霍然站起身来:“多少人?是谁带队?”

  传令官回道:“粗略一数,应当是一百骑。”

  “一百骑?”袁绍缓缓地坐下了, 并不太放在心上:“既然敢来探查情况,就让他们有来无回。”他很放心驻扎在外面的河北名将颜良文丑, 肯定能将对方尽数捉来。

  果然, 颜良、文丑一看骑兵靠得甚近, 就勃然大怒道:“这荀澜的部下着实目中无人,欺我军中无人吗?”竟敢这般当面挑衅!

  颜良当即点了三百骑兵,随自己杀了出去:“等我提了对方人头回来, 再饮酒!”

  颜良带兵将至,却见对方不慌不忙,连阵型都没有丝毫的变动。一人高声道:“主公, 且让我斩了他的脑袋,带回去给您下酒助兴!”

  旋即一人拍马而出, 直取颜良。颜良身旁的人立即提醒:“是斩华雄的甘宁,去岁我在酸枣见过他!”

  “主公?”颜良心中忖度着:“能让甘宁称呼为主公的人,那只有豫州牧荀澜了!速速报城内主公!”

  他担心把人惊吓跑了,于是没有立即让部下包抄, 而是自己迎战甘宁,打算拖延时间。巧的是,甘宁也正有此意。

  两人大战了两三百回合, 不分胜负, 颜良拿着长戟指着甘宁, 傲慢地说:“你也不过如此,不过是沾了光,才上得了报纸。”

  甘宁:“咋滴,羡慕死你了?”

  颜良气结:报纸上将甘宁宣传得仿佛三头六臂一样,那该死的中原日报隔三差五的就对中原名将进行评比,在天下十三州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但万恶的,每次他都是衬托红花的绿叶一样!从来都没有入选到前十名,倒是甘宁天天榜上有名,讨论度极高。念及此,颜良看甘宁的眼神愈发不善。

  等身后城门一开,大股的骑兵冲了出来。颜良攻势顿时凌厉了起来,得逞般大笑道:“直娘贼,想不到吧,我可是留了一手!还不束手就擒!”

  两人又斗了二三十回合,一直在隐藏实力的甘宁佯装不敌,调头打马就走。

  “往哪里逃!”颜良挥舞着长戟追赶,还不忘回头叮嘱援军:“荀澜就在里面,快随我追!”

  袁绍站在城门上也是大喜:“没想到这荀澜还是一如既往地狂妄,竟然敢带这点人马查勘!”

  他身旁的谋士郭图逢迎道:“甘宁也不过如此,根本不是颜将军的对手,看来是要命人备齐酒菜,庆祝主公马到成功了!”

  谋士许攸却直皱眉:“这怕是诱敌之策啊!主公您派出去大半的骑兵,未免过于冒险呐!”

  袁绍不悦道:“就算是诱敌之策,他也是自不量力、自投罗网!难道区区五十骑,还能逃脱三千骑兵的天罗地网吗?”

  许攸叹了口气:“主公您看他们骑兵,手持盾牌,身上皆披精钢铠甲,连马匹上都有重甲,浑身上下只露出两只眼睛。这样的装备显然不怕箭矢,对方只要一逃,我们骑兵追上去,就怕前面有万劫不复的陷阱啊!”

  袁绍哼了一声:“难道你要我眼睁睁看着荀澜在我面前耀武扬威,连五十骑都不敢出兵,那我还有什么脸面面对旗下的将领?”

  袁绍的另一谋士逢纪笑着说:“主公说得有理。若是不出兵,岂不是贻笑大方?恐怕士气也会受到影响。其实也不必忧虑,这么重的铠甲,马匹都跑不快,颜将军很快就能将荀澜捉来。”

  许攸总是恃才自傲,目中无人,让袁绍觉得不大舒服。同样是幕僚,逢纪和郭图说话每次都说到袁绍心坎儿上了,他得意地看了许攸一眼:“元图说得很对,铠甲虽好,却重得要死。我们就在这等着,看荀澜往哪里跑?”

  袁绍这边胸有成竹,颜良也是自信满满。三千骑兵对上五十骑,有什么好怕的?何况他带的是骑兵,往来如风,不似步卒笨重,一旦有什么不对抓紧后撤即可。

  他纵马追击荀澜,每次快追到的时候对方就忽然提速和回头放箭,让人十分恼火。

  原来荀澜这队人每个人骑得都是寒玦送来的塞外好马,纵使驮着重甲,速度也依旧不慢。而且有甘宁、张飞和典韦这样以一敌百的大将殿后,并不怕颜良的骑兵。

  待追击到河边,甘宁把上头悬浮的木桥给砍掉了绳子,隔着河流冲颜良叉腰大笑:“想不到吧,我们可是有后手的!”

  话音刚落,河边的小树林中纵马而出一百的骑兵,皆身负弓箭。这些人都是弓箭的好手,随着甘宁一声令下,皆朝着颜良放箭。

  颜良的军队调头不及,一百多人中箭掉落马下。甘宁见好就收,哈哈大笑着带人走了。

  却不料在他身后,颜良却放心地笑了起来:“我刚才还担心有埋伏,原来不过如此。”这点埋伏反而让他安下心来,都说豫州牧荀澜花样层出不穷,有种种神奇的武器,这样看来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

  颜良高声喊道:“速速随我前往上游,到窄处渡河!”这河流算不上宽阔,前头必然有能骑马淌水过去的地方。

  “擒住荀澜,胜利就近在眼前了!”他带着兵卒一路狂追,到达了一处峡谷。

  颜良不是傻子,看到峡谷心中就有了各种对战的法子。但此处峡谷宽阔,就算是对方从上头射箭,凭借他们的人数,只要反射即可。

  颜良派出了斥候,斥候回来得很快:“报告长官,前方只有那百十骑兵的踪迹,似乎是跑太远,马匹跑不动了,他们正在把马匹上的重甲扒下来。”

  “果然如此!”颜良大笑,于是纵马进入了峡谷。

  忽然,地上一条火舌逼近了。颜良定睛一看,见脚下黑漆漆的一条仿佛黑色小溪的东西,而火苗就是顺着这条黑色的小溪烧过来的。

  他不屑道:“就这?”

  谁料他话音刚落,爆炸声轰然而起,峡谷中的五千骑兵被吓得人仰马翻,被爆/炸所伤的人不计其数。

  兵卒们惊骇地倒在了地上,被炸得鲜血淋漓:“地龙翻身了!”

  爆/炸之后,甘宁、典韦和张飞等人趁机从峡谷的后方冲出,开始疯狂收割人头。仅仅半个时辰,荀澜带来的一百五十骑精锐就将袁绍的三千骑兵屠杀殆尽,血流染红了整个山谷。

  甘宁很兴奋:“把马匹拖回去,充当军粮!”这三千马匹可以吃好久了!终于可以改善军中伙食了!

  马匹几乎都被炸药所伤,没有几匹站着的了。这样的马相当于废掉了,正好用来充当军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