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世三次一事无成,灭世三次我心得成书 救世三次一事无成,灭世三次我心得成书 第49章
作者:下雨要打伞1
如果中也没有加入黑手党的话,这大概会是他的常态吧。
工作或者学习,然后在闲暇时间去些热闹的地方和人交谈。
“行啊!”
就在我晃神的时候,中也不知道答应了什么,我看着他在众人簇拥下站起来,中也把帽子和卫衣托付给我,气势汹汹地冲向吧台那边。
这会儿台上没有人在唱歌,人大多被中也与大叔的胡侃吸引来了。
我眨眨眼,大概猜到中也要做什么了。
中也没有走台阶,而是直接翻到了台子上,潇洒帅气的动作引起一阵叫好声。
他里面穿了件贴身的黑色短袖,配上皮质的choker,十分性感。
中也单手拿着话筒,另一只手把头发别到耳后,勾勒出清晰的肌肉线条。
和他胡侃的大叔自告奋勇地也冲到台上。
还有几个人也一块上台,居然也七零八碎的凑齐了一支完整的乐队。
几个人热火朝天地开始伴奏。
于是一场夹杂着笑声、闹声和乐声的“演唱会”就这么开始了。
中也唱得很投入,而且唱功意外地好。
整个酒吧沸腾起来,众人再次掏出了各式各样的打call道具。
我看了看四周,没什么东西。
然后又看了看面前。
桌上还有刚刚没有吃完的天妇罗一根(因为里面是大根,所以两个人都没有吃)。
于是,我淡定地举起天妇罗,跟着人群的节奏一起为中也打call。
他似乎看到了,差点喷笑出声,但在我无辜地注视下勉强忍耐住,继续唱歌。
被簇拥在人群中的中也十分美丽耀眼,一举一动间都有人在为他而欢呼。
我听到周围有人在小声和同伴讨论要联系方式之类的话题。
中也果然很有魅力。
包括我也是被中也的魅力所捕获的一员,但我并不为他人对中也的喜爱而感到生气。
优秀的人理所当然会被众人簇拥。
我只希望以后能够陪伴着中也的人越来越多,这样一来即便我会离去,也不会让中也太过感伤。
不过那都是未来的日子,现在只需要按部就班地看看中也、摸摸鱼。
一曲结束,众人大喊着“安可”要求再来一首,气氛十分灼热。
嗯,中也的歌声很好听,再来一首也不错。
不过中也好像放下话筒说了句什么,但因为距离有些远,又有人群挡着,我没有读到唇语。
但效果很显著,他们放弃了包围,中也得以离开。
那个搭话的大叔似乎又与一同奏乐的几个人有了交流,几个人约在一块儿说着什么。
没有安可,众人也不强求,自然地又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聊天饮酒。
中也便顺利地坐回我身边。
“这的确是个不错的地方啊。谢谢你天上,我很高兴。”中也又重复了一遍最开始的赞美。
中也眼睛亮晶晶地,因为刚刚的动作额头上浮现出一层薄汗。
倒不是累的,而是被人群簇拥在中间,再加上聚光灯的照耀,自然会比平时更热。
他拿了张纸随意地一擦,然后偏头看我。
我淡定地将守护良久的酒杯递过去。
这是刚刚中也还没来得及喝的红酒,经过长时间的放置,原本的凉意已经散去,触手不再冰凉。
中也自然地接过,浅抿一口。
眼睛微眯着,是很享受的样子。
“不错!”他说。
“虽然在横滨时因为身份,一直在更安静的地方品红酒,但也会觉得这种地方才是最好的饮酒场所。”
中也将杯子举过眼前,有人的倒影映在其中。
“天上,你……算了。”中也似乎想说什么,但又放弃了,转而问了另一句话。
“安静与喧嚣,同是人之所钟。你觉得呢?”
中也钴蓝色的眼睛紧盯着我,仿佛这个答案对他很重要一样。
于是我也没有敷衍的意思,认真地思考着,如何把不能说得话剔除后,将剩下的部分如实告知中也。
中也没有催我,有一搭没一搭地啜饮红酒,只是目光不再投向人群,但也没有注视着我,而是没有焦距地看向空茫之处。
我想了很久,终于想到了答案。
于是郑重地告诉中也:“此心安处即吾乡*。”
这是我偶然从一篇东国诗篇上看到的句子,我不知道中也是否有看过,但却没有想出比这句更符合的话。
中也表情有点嫌弃,半真半假地抱怨道。“你这家伙,还是那么捉摸不透,说起话来云里雾绕的。”
但他分明已经感受到什么。
第38章 职场险恶扣38进入
我们从那家酒吧回去已经很晚了, 互相道别过后,我和中也各自回到房间休息。
我悄悄将灯打开,伪装成有人在的样子。
实际悄无声息地溜了出去。
€€€€今天看到了不同寻常的现象, 于是还有些事情要做。
-
加班、尤其放纵过后的加班最让人痛苦。
我双目无神地走在路上, 如果不是隐藏了身形, 恐怕会被看作是男版贞子也说不定。
分部高层这边的事情,看似已经解决了。
……不,事实上在港口黑手党这边的确已经解决了, 连森首领也因为各种原因不再去关注其中的内情。
但在我这儿,它仍然是件未完待续的事。
就是因为我那另一份没有工资的义务劳动。
我独自一人以极快的速度走遍了分部五人原本的住所, 确认其中不再留存有任何痕迹。
什么, 你以为到这儿就结束了吗?
错。
此刻,我正面无表情地扒在一户人家的窗沿,透过窗帘之间的缝隙往里看。
这是“焦外前奶奶”的住处, 根据我的情报系统, 目前只有她住在东京。
距离最近, 不易被察觉,是我探查的最佳人选。
这位老太太的姓氏是石村,因此就简单的叫她石村奶奶。
不过, 这位老人的生活和被扭曲时也没什么太大区别, 除了对儿孙的印象从离家出走变为病逝之外。
-
此时夜深人静, 老人已经睡着了。
我独自观察一会儿, 确认石村奶奶的状态与上次我和中也去探望时不同。
这种不同体现在身体状态上。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金钱会影响人的生活质量。
根据诡异所扭曲的时间线内,石村奶奶的孩子是离家出走而非病逝,名义上属于有子女抚养的老人, 于是她能够从政府领取的养老福利比起现在要少。
生活更加困苦,住得是公寓单间, 身体状况很不好,老年病拖垮了她的身体。
虽然不知道原本时间线的石村奶奶境遇如何。
但在这个正常的时间线中,石村奶奶丈夫、儿子均为病逝,她拥有保险赔偿与足额养老金,并且住着独栋的房子,心理上也没那么痛苦。
虽然生活不富有,但也足够自己生活,因此身体也好多了。
这也是被扭曲过后,恢复正常时间线人的一大特征:一定会比被扭曲时的生活状况更好。
简直像是一种“补偿”一样。
失意的会春风得意,贫穷的更加富有……虽然是有限度的补偿,但也确实让这些人生活变好许多。
就像在安慰我这类因各种原因而为抹除诡异在奔波的人。
不动声色地暗示:不要担心,只要能够清除这些诡异,一切都会变得更好。
可这不也是一种异常吗?
我叹了口气,在心里计算着改变的时间,确定这次回归原本时间线的动作比往常都要快。
事实上,本来的计划是这样的:
来东京前,我暗中联络了会来东京办案的江户川夫妇。
这是为了拜托夫妇二人帮我实地分析,被扭转时间线后的人会出现在哪里。
这样一来,我就可以赶在被扭曲前来到附近,观察这些人是如何恢复“原状”的。
按照其他人以往的恢复时间,我现在来的时间应该是早了(事实上今天来只是为了踩点),结果没想到出现了这么一个惊喜€€€€时间线恢复的速度加快了。
但在被改变的人身上,完全看不到任何破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