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武林恩仇录 第一武林恩仇录 第2章
作者:鹰巢
他正说着,却发现刘众赫并不接茬,正用他那恐怖的眼神瞪着他,还又黑了脸。
难道是着急要解毒,又觉得他态度不端正了?金独子咳嗽一声,连忙找补:“我的意思是在解毒之后再去,就当作是庆祝。”
刘众赫脸上依旧带着愠色,哼了一声,算是回应了。
虽然他们曾有约定,除非蛊毒发作,否则就当解毒之事没有发生过,但金独子这家伙完全不将这事放在心上的模样也让人不爽。金独子越是如此,刘众赫就越是忍不住在情事中将人逼得更狠,好看看他是不是真的不在意。
或许是在响应他的想法,在他们准备歇息之际,那情蛊又毫无征兆地发作了。
距离中蛊之日已经过去了十来日,在这期间那情蛊一直没有消停过。俗话说一回生两回熟,对这样的肌肤之亲,两人也逐渐有了一些无言的默契。即便如此,金独子还是没有想过它会在这样的荒郊野岭发作€€€€乌列尔,你到底在想什么!
“不行,等等……”金独子死死护住自己的衣襟和腰带,挥开了刘众赫的手。虽然他们露宿之处在山林深处,四下无人,但要在野外交合本来就已经超出他的承受范围了。若是能留着衣衫,或许还能自欺欺人,留一分颜面。
“你想怎么样?”刘众赫问。
见刘众赫一脸不耐烦地看着他,金独子忍不住怀疑到底谁才是那个恢复了记忆的人。原来武林的风气这么开放的吗?
“不脱衣服也能吧……”书生结结巴巴地回答。
听了他的话,黑衣大侠抱起双臂望着他,一副不愿意合作的模样。
金独子:“……”
虽然在武学上没有半点悟性,但金独子已经在无数次生死关头领悟了对付自己男友的绝招。
火堆照亮了林中的一隅,两人亲密地挨坐着,黑衣人侧身揽着身旁之人的细腰,白衣人则是仰着脖子送上嘴唇,伏在对方的怀里。两人缠绵地吻了又吻,什么情蛊都已经被抛在了脑后,任谁来看都是一对有情人,哪儿能看出来半点的不情愿?
这里毕竟是荒郊野岭,刘众赫到底还是没让这容易磕碰的书生躺到地上去,只让他坐到自己腿上。书生低着头与他亲吻,仿佛是占了上风。但比起理直气壮地打赤膊的刘众赫,他的里衣只堪堪遮掩住要处,看上去反倒狼狈得多,好不可怜。
多亏了情蛊的设定,他们不需要过多的准备。第一次幕天席地地做这样的荒唐事,他又是紧张,又是难为情,总是疑神疑鬼,感觉树林深处有人在张望。书生垂着头,低低喘息着,热得发了一身的汗。
经过这段时间的锻炼,刘众赫在此道也精进不少。他一手撑在身后,任由金独子自力更生,若有所思望着这书生窘迫的模样,发现这样衣冠楚楚地做这事似乎也别有一番滋味。
书生半伏在霸王身上,发出细碎的声音,随着他的动作摇晃。贴身的里衣不能完全盖住他的动作,偶尔在摇晃碰撞之际泄露出一丝风光,更让观者浮想联翩。
金独子脸上带着春意,眼神水润迷离,直直地望着近在咫尺这张百看不厌的脸,挪不开眼,心脏怦怦直跳。也不知道霸王到底是天赋异禀还是悟性过人,每每都能碾过美妙之处,令人神魂恍惚、情迷意乱,没一会儿就软作了一滩水。
野外毕竟不方便,刘众赫尽兴一番后,感觉蛊虫的躁动渐渐平息,便退了出来。金独子松了一口气,连忙投桃报李,主动伸出手去为他纾解。这书生的动作没什么刺激花样,但在有情人看来,这样主动的亲近已足以让人动情。霸王阖上眼睛,沉沉地喘着气。
又是一夜欢好,待偃旗息鼓之时,火堆都已快熄灭了。夜露凝寒,但习武之人毕竟阳气十足,两人依偎在一块儿,倒也并不觉得冷。
望着怀里的人疲倦又满足的神情,刘众赫情不自禁地低下头去,吻他的脸颊嘴唇。金独子早已习惯了这样的亲近,仰着脸同他亲昵了一阵,才枕着他的胸膛安然入睡,只留下反应过来的刘众赫暗自怀疑人生。
若只是为了解毒,哪儿需要这样的温存?刘众赫很清楚他已经越界,但相处之时又控制不住自己,总有一种玄之又玄的熟悉感萦绕在脑海中,仿佛他们本该就是如此。
同行了数月,刘众赫对金独子已经很是了解。正如他们初遇时表现出的那样,这书生看似彬彬有礼,实际上骨子里很是离经叛道,对这个世界有自己一套评判标准,放在心上的只有他被拐走的亲人。
他会行正义之事,但也不像江湖中那些伪君子一般满嘴仁义道德。在刘众赫杀敌之时,金独子通常都会负起手来在一旁等着,反应很是冷淡€€€€在这样的时候,刘众赫总会产生一种他并非此世之人的错觉。
但每当刘众赫看向他,这书生又会像是鲜活过来了一般,笑着对他说:“我们走吧。今晚吃包子怎么样?”
金独子是一个奇怪的人。刘众赫从未想过他们会发展成为这样的关系,但这样的阴差阳错之下,他似乎打破了那种难以言喻的藩篱,让这个人露出了更柔软的内在。
但刘众赫尚不满足,他渴望见到更多。
在这个无人的、安宁的夜晚,刘众赫怀抱着金独子,安静地看向了天空。透过树叶的缝隙,他能看见天上闪烁的星星。怀中之人呼吸轻缓绵长,他已经熟睡了。
习武之人一向诚于心,在这个时刻,刘众赫审视着自己的内心,不得不承认了一个事实:这一切都与那蛊毒无关,他之所以会接受这样的解毒方式,完全出于私心。
……
但无论如何,等到了药王观,这样荒唐的关系就会告一段落。想到这里,霸王登时心烦意乱,更是觉得烦躁,忍不住瞪了金独子一眼。
此番心情,想必这个呼呼大睡的书生是半点没有同感的。
-TBC-
第3章
第三回、妙观主巧识断袖,说书人诉太阴事
不论刘众赫如何作想,他们终于还是接近了这段旅途的终点。药王观以医术宏道,除三清以外,还奉药王为祖师,道统悠久。它不仅在武林中赫赫有名,也深受民间认可,香火十分鼎盛。
两人在附近的村落休整一晚,天未亮便启程,等他们抵达的时候,虔诚的信众们早已经在药王观门口排起了队。药王观接待信众的流程已经非常成熟,观内早课结束后,几名知客迎了出来,熟练地将信众分流,敬香拜神的香客往正殿走,而前来求医的信众则被带到了后殿的慈航堂。
金独子在等待的人群中望了一圈,发现武林人士与普通民众站得泾渭分明,反倒是他们这样的组合很是罕见。霸王早已习惯了万众瞩目的生活,根本不去理会其他人的眼神。两人领完筹,等了约莫半个时辰,便轮到了号。
负责接诊的是一名年轻的道士,声音很是和煦:“两位贵客,是看的什么病?”
刘众赫抱起双臂看向金独子,用眼神示意他回答。金独子在心里暗骂了两句,情不自禁地用衣袖挡了挡脸,才结结巴巴地向医师描述他们的症状。
所幸这医师虽然年轻,但很有行医的素养,听说了这样的奇毒也面不改色,仿佛只是寻常小病。他轮流为他们把脉,又看了两人的气色,只看出来这位黑衣剑客气血充足、身强体壮,而白衣书生则有操劳过度之相,不宜过度纵欲。
……呃,如果那蛊毒真如他们描述那般,这样的脉象倒很是契合。
“蛊毒罕见,我此前只在医书中读过,修行尚不到家。此毒还需师傅前来一观。”年轻道士坦然地承认。他让两人稍坐片刻,离开了诊室,不多时,便请来了一位中年道长。中年道长再次把脉问诊后,又用银针刺穴,折腾了半天,竟也无法探查出这蛊毒的存在。
“恐怕今日不得不请观主出山了。”道长摇了摇头,神色严肃,没等金独子回答,他便带着年轻道士匆匆离开了房间。
刘众赫不耐烦地皱起了眉,觉得这地方不过浪得虚名。金独子是抱着体验武林医术的心态来的,此时倒并不觉得着急,反倒是思考着另一个问题。
“观主的诊金是不是会贵一点?”金独子开玩笑地问。他在这个世界也算是个富家公子,又清楚这只是个剧本,因此半点没想着要节俭,平常吃穿用度都是挑最好的。刘众赫武艺高强,时常接些诛杀恶人的悬赏,对钱财也不太在意。
“只怕接下来的还是个庸医。”刘众赫说。
这家伙今天是不是心情不好?金独子觑了他一眼,暗自猜测原因。难道是感觉解毒希望渺茫,所以生气了?
医师们再回来时,是一位老道长领头,另外两位道士恭敬地跟在他身后,想来就是药王观的观主了。观主鹤发银髯,道袍已洗得泛白,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一看便是从医多年的老医师,靠外表就能赢得患者的信任。
观主从两位徒儿口中了解清楚了他们的症状,没有重复再问。他从医多年,阅人无数,此时细细看过两人的面色与姿态,对他们的关系已经有了成算。
老道士闭起眼来,略一把脉,沉吟片刻,便已定了医方。他给金独子开了好几罐生肌活血的膏药,写下一副温补的方子,又画了两道平安符,让他们随身携带以压制蛊毒,直到完全恢复。
金独子不禁怀疑:“这样就可以了?”
“贵客有所不知。”观主不紧不慢地回答,“此蛊靠吸取精血为生,长此以往会令宿主气血两亏,阳虚阴盛。因此须以温补的方子补气活血,培补肾气。蛊毒则以符€€压制,直至七七四十九日,便将符€€烧了冲成符水,服饮即可彻底祛毒。”
“……三清回春膏是什么?”
“若是期间蛊毒发作,可辅之以用。”
“那这符€€是怎么压制蛊毒的?”
“两位有所不知。除了吸取精血以外,此蛊更会伤人情志,令人神魂恍惚,难辨虚实。此病在心,自然需要符€€镇压,以驱心魔。”
这下,屋子里的人都彻底听懂了。总而言之,观主的意思就是身体需要补补,幻想出来的病等到想好的时候就一定会好的€€€€用现代的说法,就是将他们当作了诡计多端的男同性恋。
确实是男同性恋的金独子百口莫辩,看向了刘众赫。黑衣剑客默不作声地别过了脸。
金独子虚弱地说:“我们不是……”
“老道对蛊毒略有研究,也确实见过能够引动情欲的蛊毒。但仍一事不解,望施主解惑。”见他还在负隅顽抗,老道士摸了摸胡子,笑眯眯地问,“为何这情蛊还会分阴阳?”
金独子被问得汗流浃背。这,这……这设定就是这样的呀!
事实证明,观主的修为确实高深,一出马就将病患们治得服服贴贴。最终,两人还是捐了香油作为诊金,在大殿中拜过了神,领着抓好的药,悻悻然地离开了药王观。
根据剧本进度判断,金独子早已猜到不会这样顺利,但这样的就诊经历还是令人哭笑不得。下山以后,他们先回到了城中,找了个客栈落脚。解毒之法失败,接下来要如何行事,两人还需从长计议。
毕竟这是个剧本世界,虽然得了医嘱要调养身体,但金独子根本没将这事放在心上,随手就将药放到了一边€€€€在现实里,金独子在病房中接受治疗的时间已经够长,以至于他对吃药养病有些发自本能的逃避。
直到一碗散发着酸苦味道的药汁端到了面前,金独子才意识到事情不妙了。
刘众赫给店小二付了赏钱,吩咐了明天的送药时间,才转身回到房间里。书生咳嗽一声,不去看桌上的药,面色严肃地岔开话题:“当务之急,还是先想想这蛊毒该怎么办吧。”
刘众赫并没有接茬,而是将碗推到了他面前,简单地说:“喝吧。”
金独子:“众赫啊,我觉得我没什么问题……”
刘众赫:“要我灌下去吗?”
迫于霸王的淫威,金独子只得含泪把药喝了。
被这么一打断,金独子也暂时没了继续推进剧情的心思,只想着要找些美食来补偿一下自己被苦得发麻的舌头。说起来,灭活法中似乎也有提到过,这附近似乎有一些不错的美食……
店小二还贴心地送来了一小包蜜饯,金独子含了一块在嘴里,口齿不清地问:“这附近到底有什么好吃的?”
“去城西,江仙楼。”刘众赫难得一口应了他的要求,好说话得不可思议。通常来说,这种态度只会出现在他心情不错的时候。
心情怎么突然又变好了?金独子有些迷惑。刘众赫的心情总是阴晴不定,不管是作为读者还是作为男友,他都很难完全猜透他的心思。
江仙楼是一众江湖老饕们都赞不绝口的酒楼,老板与漕帮有点关系,总有最鲜美的江鲜鱼获。酒楼的厨子祖上是御厨,南地各大名菜都不在话下,是当地有名的厨师。酒楼中搭了个小戏台,他们进门时正有人在台上说书。跑堂的也很有眼力见,见金独子多看了几眼,便给他们安排了二楼靠内的雅间,只要将房间窗户打开,楼下的戏台便一览无遗。
金独子站在窗边认真听了一段,发现这说书先生讲的竟都是些江湖传闻。这段还在说那青龙派诸葛掌门在寿宴中传位给与龙君结缘的徒弟,下一段便是天山剑派天才新秀慕容公子误入仙宫得了瑶池仙子青眼,甚至还有什么达摩寺僧人得到佛祖点拨了悟的故事,也不知道是经过了说书先生的艺术加工,还是这第一武林中的江湖传闻就是这样的风格。
刘众赫不是生客,已经无需这跑堂的介绍菜式,他点了几个招牌菜,想了想,又特地加了几样时令蟹菜。点完了菜再回头,就看见站在窗边的金独子已经听得入了神。
霸王走到他身边,向下一看,便说:“是黑焰书会的人。”
“黑焰书会?听起来不像是江湖门派。”听到这个名字,金独子的脑海里已经浮现出了作家的脸。
“确实不是。”刘众赫回答。
茶博士正在一旁沏茶,见他们有兴趣,当即为他们介绍了起来。临仙楼有点江湖背景,掌柜请来书会的说书先生在这常驻后,来光顾的江湖人便越来越多。茶博士常常与这些江湖人打交道,听了不少消息,对书会各方面都非常了解。
如刘众赫所言,虽然黑焰书会也做些江湖买卖,但他们的活动并不局限于江湖之中。或者更准确地说,小说话本、戏剧曲艺才是他们的本行,书会中除了说书先生,还有不少曲艺作家,才子文人。
书会会长黑焰居士文采斐然,时下最潮流的几个话本便是出自她手,讲的是一个落魄书生在机缘巧合之下穿越三千世界,与自己所读话本中的侠客相遇的故事。最近这话本被改成了杂剧,茶博士还当场给他们唱了两段,很是缠绵悱恻。
金独子:“……”
他敢打赌,这位会长绝对长得和韩秀英一模一样。
这个剧本原本是为了他的治疗而创作的,按照常理推断,乌列尔很有可能为当时参与场景的公司员工们量身定制了角色。虽然这次只有他们二人进入这个故事世界,但为了让这个场景顺利运转起来,或许场景启动器还是按照设定生成了角色。至于那位涅€€长老……呃,或许是天使的一些陈年幻想造成的意外。
茶博士为两人奉上热茶,又继续给他们介绍。最开始时,黑焰书会只是将市井、江湖的传闻改编成说书曲艺,但因成员们大都来自五湖四海,又鱼龙混杂,因此消息非常灵通。久而久之,就变成了江湖上一个重要的消息渠道。
“公子若是有兴趣,稍后可以让先生上楼一叙。”茶博士笑着说,“不论是朝堂大事还是江湖秘闻,先生都能说上几段。”
金独子点点头,爽快地给了赏银,让她去请人。不管是为了蛊毒还是为了寻亲,他们都得找到太阴派总坛所在。他原本以为他们得按照那书信提到的地点一路找去,没想到剧情这就将线索送到了他们面前€€€€听着这书会的名字,金独子的信心已从五分涨到了十二分。
楼下说书的时间还未结束,他们又听了几段,便开始上菜了。刘众赫推荐的酒楼果然不同凡响,每道菜肴都仿佛带着圣光登场,喷香扑鼻,令人食指大动。那道特制的武林蟹黄包子,好吃得让金独子差点流下泪来。
这么好吃的场景,如果结束得太快,是不是有点太可惜了?金独子惋惜地吮着筷子,决心要趁着这个机会,将灭活法中曾经提到的武林特色美食都品尝一遍。
两人风卷残云一番,等到跑堂的奉上最后一道甜汤,说书先生也应约而至。金独子直截了当地问:“你们有没有太阴派的消息?”
说书人略一思考:“自然是有。不知道公子想知道哪方面的消息?”
金独子不想暴露蛊毒的事情,回答说:“我的亲人被太阴派之人掳走,我们想要找到他们总坛救人。有什么有用的消息吗?”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既如此,那应当要从它立教之处说起。”说书人摇了摇折扇,起了个话头,“不知二位是否听说过二十五年前那场百年罕见的天外流火?”
金独子点了点头,他正是在那一年出生。他之所以对这事还有印象,是因为这个世界的母亲每次发现他读书到深夜时总爱用这事念叨他,怀疑他是文曲星下凡,才天天抱着书本不放。
“当其时,南北各地都能看到星陨如雨。在那日以后,各地都出现了神异之事,太阴派也是从那时开始发迹。”说书人为他们娓娓道来,“星坠之日,当地许多村民都亲眼看见有流星落到了十万大山之中。”
上一篇:hiro, 要来一碗孟婆汤吗?
下一篇:THE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