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长安 风起长安 第10章
作者:于欢
七月七,皇帝于麟德殿夜宴宗室、百官,又在殿前建起了一个几丈高的乞巧楼。
自张贵妃被送出宫,皇帝开始宠幸新人,短短几日便进十余才、美人位分,政事荒废更甚。
丹凤门外,有金吾卫巡逻,今夜镇守宫门的乃北衙禁卫六军的左右羽林卫。
而丹凤门,则由羽林左卫中郎将李忠义亲自看守。
宫中夜宴,宗室亲王、郡王与五品以上的大员相继往大明宫赶。
一架马车停在丹凤门前,车上下来一头发斑白的老者,头顶幞头,着紫袍金带,腰后悬金鱼符。
过路官员纷纷趋步上前弓腰叉手,“相公。”
“相公。”
就连今夜镇守丹凤门的中郎将李忠义与城门郎也上前,叉手唤道:“卢相。”
此人便是太子李怏的舅父,卢贤妃同胞兄长,渔阳县伯、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卢明奕。
“今夜乞巧,宫中设宴,为护圣人,中郎将辛苦了。”卢明奕摸着花白胡须道。
“这都是为人臣的本分。”紧接着,勘验完身份后李忠义便让开了路,只见宰相的车架缓缓进入丹凤门左二门。
丹凤门五门,中间紧闭的为天子驰道,其中左门入右门出。
麟德殿内,诸王齐聚,列御座下左侧位置,皇太子居其首,亲王则与宰相位相对,乞巧楼内张灯结彩,宫人端着盘子将点心与果子一一呈上小桌。
“太子殿下正在陪圣人在金銮御院对弈,还传了翰林院的棋待诏。”
久不见君王,群臣相互议论。
“贵妃娘子刚被送出宫不久,这个乞巧节…”
诸王席座中,吴王李恪来得稍晚,坐在他旁侧的周王李恬便笑眯眯说道:“阿兄再来晚一些,这些菜都要凉了。”
李恪看着桌子上的看菜,便道:“圣人尚未入席,岂能言菜凉,我看,是十郎你又馋嘴了吧。”
随后李恬看着右手旁的空桌,问道李恪,“这都乞巧节了,十三郎仍未回京,平日里,十三郎与阿兄最是亲近了,也不去个信吗?”
李恪摇了摇头,李恬便小声提醒道:“贵妃娘子的事,阿兄应该知道的,所以最近圣人很不开心,上一次夜宴缺席,有娘子帮忙,圣人倒也没说什么,可这一次…”
李恪盘坐在褥子上,旋即皱起眉头,他握紧了放在双腿上的手,对于他而言,自己娶的妻子心里想的却是自己的弟弟,他素来爱护雍王,也知道这个弟弟的品性,便也没有怪罪,可最后竟被父亲当众夺了去,这等奇耻大辱就发生在他一个皇子身上。
李恪紧着拳头,旋即叹下一口气,“罢。”婚事是他的生母刘淑妃亲自操持的,张氏在正式成为他的王妃前,二人都不曾见过面,她因定亲才来到京城,后又先与雍王结识,张氏仰慕雍王的才华,心心相惜,吴王李恪本想退婚,奈何雍王拒绝了张氏的心意,且刘淑妃提前奏圣人,礼部牒纸下达,再不容反悔。
就这样,吴王纳张氏为吴王妃,吴王仁善,婚后二人倒也相敬如宾,他并没有因为此事而介怀,然父亲的举措,他是万万没有想到的,父亲是九五之尊,是君王,如今用蛮横的手段夺妻,他作为臣作为子,根本无力抵抗。
作者有话说:
稳定下来后会日更,请大家多多评论哦~
第11章 朔方行(十一)
——金銮御苑——
在延英殿以北,太液池西南岸的金銮坡上,与棋待诏对弈了几局后感到无趣,便召见了从巡视朔方归来的皇太子,一边下棋一边询问朔方百姓的生活。
御苑地势高耸,视野开阔,北可俯眺太液池,皇帝每逢不开心时,便会来自散心,只是以往都会有张贵妃相陪,如今少了贵妃,皇帝总觉得缺了什么。
“此次巡视朔方可有收获?”已是银白胡须的皇帝落子问道皇太子李怏。
李怏捏着一颗棋子,落下后旋即弓腰叉手道,“回阿爷,儿此次巡朔方之地,发现了一位勇将。”
“何人?”皇帝问道。
“九原太守苏仪。”李怏叉手回道,“九原尚武,人人可称勇,这与当地太守的治理脱不开关系,苏仪为人刚正,治军严明,有他这样的将军镇守边镇,阿爷可无忧矣。”
皇帝摸着胡须,仔细想了想武官行列,旋即落下一子,“吾想起来了,开皇年间举行的武举里,有个叫苏仪的,力压群雄,以异等成绩直接补任左卫长上,吾记得他。”
李怏看着皇帝身侧的朔方节度使,又道:“当然,朔方节度使陆善替圣人镇守朔方也是忠心耿耿。”
在皇帝跟前,陆善憨厚老实,他笑眯眯道:“臣受圣人隆恩,便发誓要为圣人镇守边疆,只要臣在,那些突厥人就别想越过阴山踏进汉土半分。”
“你呀。”皇帝看着陆善颤了颤手,“只要别与章寿再起冲突就好。”
“右相因为臣是外族孙子不喜欢臣,圣人不想臣与他闹事,臣躲着他就是。”陆善道。
皇帝听到他的话,满意的点了点头,“圣人。”陆善再次叉手,“突厥奸诈,又居无定所,可随时卷土重来,不可不防,因此臣想去河东,继续为圣人守边。”
“范阳、平卢二使还不够?”皇帝道,“汝身兼数使,吾可是顶着众臣的压力。”
陆善听后旋即跪伏,他先是认错了一番,“让圣人烦忧,是臣的错,”随后又开始骂起了朝臣,“他们都是圣人的臣子,理应听从君命,一定是圣人太过宽容大度,才导致那些臣子娇纵从而违抗君命,若是贤臣,就一定不会让圣人如此。”
皇帝正恼火那些大臣,听到陆善的话后大笑了起来,他指着跪伏在自己膝侧的陆善,“你听听,连一个外族人都知道的道理,那些自诩忠臣的人却不懂。”随后慈祥的摸着陆善的头,“右相老了,称病的时辰也是越来越久,吾本是想召你归京担任朝官,既如此,便去罢,有你为吾守边,吾可无忧矣。”
陆善听后,大喜的叩首道:“谢主隆恩。”
“阿爷,”李怏开口道,旋即再次叉手,“儿也有一请。”
“嗯?”皇帝回过头。
“十三郎不是刚及冠么。”李怏道,“儿在九原,除了九原太守苏仪,还见到了他的儿女,觉得九原太守的第七女品格具佳,便想请旨,将她指给雍王。”
“圣人,九原太守臣知道,将门虎女,是个不错的女子。”一心想攀附皇家的陆善也在一旁附和道。
皇帝本就烦心张贵妃之事,听到太子的请求,加上陆善的附和,他更加的心烦了,“为雍王?”
李怏点头,“十三郎自幼丧母,又患有腿疾,儿作为长兄,不忍他孤身一人,有个人照应也是好的。”
“可…”皇帝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
“圣人。”陆善不想儿子缠死在那个女人身上,便力荐道:“九原太守出身太原苏氏,是个将才,九原太守之女与雍王年纪相仿,已到了适嫁的年纪。”
皇帝低下眉头思考了一番,随后挥手道:“既是太子亲自请求,雍王也已到了成婚的年纪,那便就依你们的意思吧。”
李怏听后,从跪坐的褥子上起身,退到一旁屈膝跪伏,“臣代雍王,叩谢圣人。”
“大家。”冯力走上前,“麟德殿,诸位王公大臣已经到齐了。”
皇帝遂放下棋子起身,“走,陪吾宴饮去。”
“喏。”
------------------------------------
——九原县——
九原遍地黄土,城中的河流是人工开凿的,引帝源流入,北方干燥,整个九原县只此一条河,故而两岸挤满了放灯的百姓。
河面上飘着许多莲花灯,还有不少船只,苏荷推着李忱来到桥上。
只听见河面上有打斗,似乎还很激烈,打斗的人站在摇摇晃晃的船上,一边向河中央靠拢,一边阻止旁人接近。
每当有人被打落下水就会迎来一阵喝彩声。
李忱摇着扇子,看到河中央停泊着一条独特的小船,“九原怎么会有江南的乌篷?”
“瞧见那个挂有花灯的乌篷船了么。”有围观的百姓道。
“船内坐了一个老者,自称是半仙,知百事,若谁能取了他船头的花灯,便能向他提三问,无论是姻缘还是生子,百事皆可问。”
“想要取灯,不能划船,只能通过那些空船靠近,一旦落水,便失去了取灯的资格,咱们九原尚武,所以引来了许多好奇的人,不为提问,而只是为了展示身手。”
“不能落水不能划船,那这得要多好的身手啊。”
“是啊,花灯只有一只,所以大家都在争抢,就算能踩着空船靠近,也会有旁人将你打落。”
李忱动了动耳朵,“知百事的半仙…”她看着远处的乌篷船,船里的确有个人影。
文喜跟在一旁,笑看着河中央的船,“郎君读万卷书都不敢自言知百事…”
“喜。”李忱道,“这世道自有高人,我们没有亲眼所见,不能妄加议论。”
文喜遂叉手认错,“喏。”
还没等他直起腰身,就被一旁的青袖揪住了耳朵,“自大的家伙,一点事都不懂。”
懂事的青袖,为了给自家娘子创造独处的机会,便将文喜从李忱身边拉走了。
“你揪我作甚?”挤出人群后文喜捂着耳朵道,他看了一眼身后扎堆的人,“你把我拉出来,我家郎君要是遇到了什么危险…”
“有我家娘子在,崔小郎君能遇到什么危险?”青袖自信道。
想着苏荷一人制度了崔宅好几个壮汉后,文喜便不再多嘴了,青袖旋即又道:“今夜可是七夕。”
文喜揉了揉耳朵,说道:“我可警告你,我家郎君今后要娶的王…呸,夫人,那得是知书达理的名门世家娘子。”
“我呸!”青袖不屑道,“知书达理,我家姑娘还看不上呢。”
“那你拉我出来作甚?”文喜道。
“你…”青袖涨着脸,有些气急败坏。
文喜遂叹了一口气,“不是我打击你,而是我家郎君的婚事…”他摇了摇头,“并不能自己做主。”
“十三郎可是心中有疑惑,想要求解?”苏荷看出了李忱眼中的心思便开口问道。
“某心中的确有些疑惑目前还不能自解。”李忱道。
“他们说船内坐着一个半仙,知百事,十三郎可要一试?”苏荷问道。
李忱环顾四周,却不见了文喜的人影,苏荷便道:“不必找文喜,奴家可为君试上一试。”
李忱本想说什么,苏荷旋即又道:“我虽是女子,然未必不如崔郎的护卫。”
“某不是这个意思。”李忱连忙解释道,“而是怎好劳烦七娘呢。”
“秦娘子原是我翁翁宅中的绣娘,十三郎替她平了冤情,也算是曹宅欠下的一份恩情。”苏荷道,“为君取灯解惑,又何妨。”
还没等李忱回应,苏荷便豪爽的从桥上一跃而下,惊得周围众人连连呼叫。
“快看,快看。”
“有个人跳桥了。”
对于苏荷这种不拐弯抹角的性子,李忱也是无计可施,她摇了摇头,嘴里还有一抹无奈的笑意,如今她也只能呆在桥上静观。
只见苏荷平稳落至一空船上,船体晃动,她却未动分毫。
抢灯的人见到又上来一个竞争者,便停手对其展开围攻。
“是个小娘子!”
几个壮汉一拥而上,只见苏荷轻踩着船头一跃,身手敏捷的躲开左右二人,那二人撞在了一起,落到船头,空船受到的重量不再平衡,一头栽进了水中,使得二人都落了水。
上一篇:钓走男主的白月光影后
下一篇:被迫继承老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