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长安 风起长安 第219章

作者:于欢 标签: 强强 宫廷侯爵 天作之合 GL百合

  此举孝真公主虽有不满,但因南衙十六卫之事也未做阻拦。

  --------------------------------

  应德三年,正旦。

  皇帝于含元殿举行大朝会,这是李淑登基以来,首次正旦大朝。

  历经两年之久,长安已恢复往日繁华,各地遣唐使不断。

  对于这位新帝,中原百姓,以及外邦诸国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首次大朝,虽没有万国来朝的景象,却也比李怏在位时繁荣许多,又因回纥老可汗去世,于是李淑便将出嫁和亲的妹妹接回了长安。

  李淑身穿衮冕,端坐在含元殿的御座上,接受诸国使者以及地方使臣的朝拜。

  然而就在朝会接近尾声时,李淑却突感身体不适,在诸国使者前,他只能不动声色的强撑着。

  然而刚回到便殿,头顶的冕旒便应失重而掉落,孝真公主慌忙上前,“陛下。”

  此时宰相元渽也陪同在孝真公主身侧,着急的看着李淑,“陛下。”

  李淑躺在龙榻上,睁开虚弱的双眼,他紧紧拽着孝真公主,而眼神却盯着元渽。

  元渽很是心虚,自从林辅国死后,他便害怕李淑会对自己也下手,于是极力讨好孝真公主。

  孝真公主看着李淑的眼神,忽然在一瞬间心软了下来,“来人,去叫张太医来。”

  “喏。”

  听到孝真公主呼唤太医,元渽有些急了,他曾经也想过要真心投靠李淑,于是夹杂在孝真公主与李淑之间周旋,帮助李淑救出困在孝真长公主宅的李忱。

  然而在李淑登基之后,元渽才发现,李淑并没有真正相信自己,甚至不会允许权臣的存在,只有手段足够狠的孝真公主,才会不计一切代价,任用可任用的任何人。

  “姑母。”李淑拽着孝真公主的手,一遍遍呼喊道。

  孝真公主坐在李淑榻前,“陛下,妾在。”

  元渽有些急了,“大长公主…”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孝真公主说道,“但我现在没有心情理会你。”

  夹杂在姑侄二人当中的元渽,始终只是一个外人。

  在元渽看来,孝真公主的狠,还不足够,他原以为像孝真公主这样的人是没有软肋的,但在今日,他似乎明白了,李淑在孝真公主心中,并非只是一颗棋子那么简单。

  很快太医便赶到了便殿,面对病重的皇帝,太医竟然是诚惶诚恐的看着孝真公主。

  “如果医治不好陛下,吾定拿你九族谢罪。”孝真公主恶狠狠道。

  李淑作为贤明的仁主,在群臣眼中唯一的缺点,便是宠信孝真大长公主,以至于孝真公主在朝中大肆安插党羽,成为继太平公主与安乐公主之后,又一手握权势的宗室公主。

  然而孝真公主的狠辣,与雷厉风行,无不让群臣畏惧,不光是察事厅中有自己的人,就连皇帝身侧都有眼线。

  孝真公主与元渽同谋,一个在内朝,一个在外朝,孝真公主周旋侍于皇帝李淑身侧,而元渽则勾结其他宰相以及中书省的官员,常常窥探下达臣工的圣谕,以此猜测天心,于朝,大肆结党,同时还收受贿赂,并用钱财贿赂人行。

  太医入内诊治,孝真公主退出了便殿,元渽忐忑不安的上前问道:“公主,这次大朝会,朔方因边境之事未入朝,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那又如何。”孝真公主冷冷说道。

  “公主,就算陛下对您百般顺从,但陛下毕竟已经成年,有了自己的主见,况且又得人心,公主现在虽有大权,然而皆不过是陛下所赋予,群臣依从陛下,便对公主睁只眼闭一只眼,权力,唯有真正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安心。”元渽提醒道。

  便殿内,等孝真公主走后,李淑忽然拽住太医,精气神也似乎好了不少。

  太医被皇帝这一举动吓到,连忙跪地磕头,“陛下。”

  “朕知道你是受人胁迫。”李淑吃力的说道,“朕不怪罪于你,也不会向任何人提起。”

  太医听后,红着双眼抬头,“陛下。”

  “请你告诉我,我还有多久?”李淑看着太医问道。

  太医被李淑的话问得泣不成声,他颤颤巍巍的伸出一个手指头,“陛下是全天下最好的陛下,臣有愧。”

  不光是太医知道李淑的真实病情,就连李淑自己也清楚。

  自己的身体正在被某种毒素一点一点侵蚀,然而此毒在体内积攒了数年,只是因为近几年为政操劳,而激发了毒性。

  太医束手无策,只能通过药物为其续命,延缓毒性。

  李淑看着太医的回复,眼角处竟落下了一滴泪水。

  “够了。”

  在张太医的诊治与疗养下,李淑的身体逐渐恢复,而孝真公主在李淑病后似乎变得更加热情与关怀了。

  抱养于绫绮殿的李瀚已有四岁,孝真公主也会时常带着李瀚前往紫宸殿探望李淑。

  李淑便在朝中为李瀚找了几名启蒙先生,孝真公主想以清河崔氏的嫡长同平章事崔裕为师。

  然而李淑却让书法闻名的鲁郡公、刑部尚书严真清成为了李瀚的启蒙老师。

  严真清以刚正忠直著称,皇帝登基之初,群臣都在畏惧孝真公主与林辅国,唯有严真清上疏皇帝历数其罪过。

  因而成为了孝真公主与宰相元渽的对立,李淑此举,是有意保全这位大唐的纯臣。

  李淑将李瀚抱养于大内,又为其赐名,其用意百官自然明白,然而即便成为了李瀚的老师,严真清也不改刚直。

  对于孝真公主最大心腹元渽,严真清更是一纸奏疏呈到御前,丝毫不留情面。

  ----------------------------------

  ——政事堂——

  几名堂吏慌慌张张跑入内,“元相公,不好了。”

  “吾几时不好了。”元渽挑眉道。

  “刑部尚书上疏弹劾您,左金吾卫正往政事堂而来。”

  元渽惊道,他连忙吩咐左右,“快,快,去告诉孝真大长公主。”

  “喏。”

  一刻钟前,严真清踏入宣政殿,将自己这些年搜罗来的证据呈上。

  “臣,刑部尚书严真清弹劾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银青光禄大夫,许昌县子元渽。”

  “元渽结党营私,收受贿赂,恐吓朝臣,群臣每有奏,必先经宰相元渽审查,而后再呈陛下。”

  “元渽不除,朝纲不稳,望陛下明查!”

  作者有话说:

  前面有几个,不是错别字,不是错别字,因为锁文给我整怕了,反反复复审核,一弄就是几个小时。

  其实吧,李淑到死也不相信孝真公主会毒害他的

  孝真养了他二十几年,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养母了。

第237章 风定长安(十一)

  应德三年夏, 严真清弹劾宰相元渽,皇帝派自己的舅舅左金吾卫大将军吴叙前往政事堂将其捉拿。

  元渽入狱,经三司审理, 从家中搜出了比林辅国更甚的家产, 尽管孝真公主出面为之求情,却还是坐罪被赐死于狱中。

  “于朝恩死了, 林辅国也死了,难道元渽, 陛下也不肯放过吗?”紫宸殿内,孝真公主已经没了耐心的质问道。

  她或许意识到了什么,但是已经为时已晚, 因为自己最重要的一颗棋子没了。

  “陛下杀了元渽之后, 下一个杀的,是妾吗?”孝真公主冷漠的看着李淑。

  李淑坐在御座上, 沉着脸色一言不发,“我对姑母,从来都是顺从的, 但是朕, 不能任由奸佞祸国, 朕是天下人的衣食父母,是臣民的君父, 朕要为他们负责。”

  “从林辅国的死, 妾就应该明白,现在的陛下, 已经不是当初的陛下了。”孝真公主说道。

  “姑母总说我, 那么姑母自己呢, 是否还是当初那个一心只为淑儿的姑母?”李淑红着双眼看向孝真公主。

  “现在说什么都没用了。”孝真公主眼里最后一丝仁慈因为元渽的死, 消失殆尽,“在陛下心中,李忱才是那个最重要的人。”

  李淑听到孝真公休如此不理解的话,心中很是酸涩与委屈,他不知该如何表达,只是回了一句,“在姑母心中,李淑若非太子长子身份,又何曾重要过。”

  就这样,姑侄二人因元渽的死而彻底闹僵,但孝真公主并没有搬离大内,而是在李淑重病时大肆揽权,利用察事厅排除异己,扶持亲信。

  --------------------------------

  应德三年冬,李淑的身体突然恶化,于是便将军政大权交由崔裕等一众大臣处理。

  孝真公主并没有前往紫宸殿探望,而是派宫人带着先帝十四子李瀚前往。

  李淑躺在病榻上,照顾他的,是皇后崔氏。

  “大长公主说,陛下若还认她这个姑母,念及旧情,就请立这个孩子为皇太弟。”宫人转述着孝真公主的话。

  李淑听后,五味杂陈的心中只剩下了苦涩,他侧头看着宫人与自己的幼弟,“你看看吾这个样子。”

  “难道她的心中,只剩下了权力吗?”李淑看着宫人问道。

  对于李淑的一再忍让,崔皇后有些看不下去了,她起身将宫人与李瀚一同赶了出去,并对着绫绮殿的方向破口骂道:“虎毒尚且不食子,这天底下,怎会有如此狠心之人,一子不成,再养一子,而今长子病重,不念情谊,却为幼子筹谋。”

  崔氏袒护李淑的话通过宫人传到了孝真公主的耳中。

  多次想要废黜中宫的孝真公主,再也忍受不了了,于是怒气冲冲赶到紫宸殿。

  当她不顾宦官阻拦闯入寝殿,却发现崔氏正衣不解带的陪在身侧照看,并亲尝汤药侍奉。

  不知是醋意还是怒火,孝真破口骂道:“你算是什么东西,竟也敢指桑骂槐指责于吾?”

  崔氏放下手中的药碗,“这里是陛下寝殿,闲杂人等,请出去。”

  殿内宦官上前,孝真公主大呵一声,“我看谁敢!”

  天子对于这位亲姑母的纵容,整个内廷无人不知,对比中宫皇后,孝真公主的话,显然更让他们畏惧。

  孝真公主的行为,引来崔皇后的不快,“大长公主的眼里,永远都只有自己,明知陛下身体不适,还要带着人入殿来闹。”

  “立皇太弟之事,朕会考虑。”李淑忽然说道,“立储非儿戏,需要同宰相商议,非一日可成,现在朕需要休息,请你们都出去吧。”

  剑拔弩张的二人出了寝宫,现在的孝真公主手握南衙十六卫,与一半朝臣,可以说掌握着半个京师。

  只要皇帝一烟气,孝真公主便能立马控制住局面。

  殿内,李淑唤来心腹宦官,“童霖。”

  “陛下。”宦官趴在榻前俯耳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