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种田养崽崽 直播种田养崽崽 第73章
作者:发病中
……
大年初二走娘家,虽然妻子已经不在了,但苏志高还是带着苏天父子俩去了苏天他舅舅家。苏天他外公外婆一共育有三子二女,除掉当年饥荒时饿死的幺舅和他七八岁时去世的二舅,就还剩下大舅和一个小姨。
许是因为经历了两次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缘故,苏天他外公外婆的身体都不怎么好,十来年前就去世了,现在走娘家就只能去他舅舅家。
苏天他舅舅张长林就住在县城,早年单位分的一个旧居民楼里,外表看着有些破旧,里面却是表哥结婚时才装修过的,看着还不错,面积也够大。
相比一直住在农村的苏志高,从单位退休的张长林每个月拿着四千多的退休工资,日子过得是还不错的,当然也宽裕不到哪里去,因为要时常贴补儿子。
“妹夫,天天,来了啊。”知道他们要来,一家人都在屋里等着,听到门铃声,张长林就来开门了,看到他们很高兴,特别是肥嘟嘟的狗狗,张长林一见就忍不住抱了过去,“来,让舅公看看,是不是又长胖了。”
苏天笑道:“舅舅新年好。”
“好好,”张长林脸上堆满了笑,看到苏天手里提着两个蛇皮口袋,就说:“来就来了,还提这么多东西干什么?”
苏天说:“都是自家产的,鸡鸭,蔬菜,还有些药酒之类的,你们住在城里,吃菜什么的总归不方便。”
张长林说:“自从你回来,我们家就没怎么缺过菜吃,可比自己种都还方便,哈哈哈,快进来坐吧。”
屋里人不少,苏天他表哥一家还有他小姨一家都在,不过这会儿并没有在客厅见到他小姨,应该是去厨房干活去了,反而是他舅妈在那沙发上带着孙子玩。
苏天已经习惯了,他妈在世的时候,做饭的就是他妈跟他小姨,不过他舅妈就算不做也必须在厨房站着。现在他妈不在了,做饭的就只剩下小姨了,她性子软,舅妈就干脆完全甩手不干了。
现在的苏天再也不是当年那个一上门就要钱的穷小子了,舅妈对他的态度好了不少,起码进门就给了一个笑脸,“来了啊,快坐。天天,听说你那清湾山庄的生意不错啊?”
第122章
苏天笑笑, “还可以。”
他表哥张新华赶忙拉着苏天坐下,笑道:“那哪是还可以啊,你现在都火到清江去了, 我好多同事都喜欢你,我跟他们说我是你表哥,他们还不信,非说我吹牛。”
“真的啊,咱们天天可是出息了。”张长林不怎么上网, 倒是不知道苏天现在混得这么好。
“那可不是, 我听陆清说,现在天天在网上开一场直播, 挣得钱比您一年的退休工资还多。”自己亲表弟居然混成了个大明星, 张新华显得特别激动。
苏天他舅妈王美凤心里有点不得劲了, “人家混得那么好,你怎么不跟着学学,一天到晚就知道瞎胡闹。”
张新华一把揽住苏天的背, 嬉皮笑脸道:“怎么学呀, 妈你这是无理取闹, 别的甭说,就说这张脸,你瞅瞅差距。”
一句话把全屋的人都逗笑了, 王美凤也忘了那点小纠结, 嗔怪道:“指望你还不如指望我孙子。”至于坐在边上玩芭比娃娃的大孙女, 王美凤是一点儿没想起来。
苏天想着他小姨张玉霞一个人在厨房里忙活, 有点不落忍, 就拉着张新华说:“走,咱们兄弟俩也去给大家露一手呗, 好久都没有尝过你做的蚂蚁上树,我还挺想的。”
张新华很痛快的就答应了,“行啊,正好我也想尝尝你这个大厨的手艺。”
张玉霞做饭手艺还可以,就是动作很慢,人家两个小时能搞定的事情她要忙一下午。像今天,早上九点多就开始忙起,到现在快十一点了,菜都还没备好,看这阵势,让她一个人忙活的话,估计得一点钟才能吃上午饭。
让张新华帮着把鱼剁了,苏天切了盘子肉丝,又打了几个鸡蛋,加水盐和葱末蒸了蛋羹,然后就开始煮鱼。苏天的手艺已经练出来了,酸菜一下锅那香味就飘满了整个屋,连张新华那个不到两岁的小儿子都馋的扒厨房门口看。
王美凤就说:“看吧,还说咱维维不爱吃饭,我看就是你们手艺不行,要搁我这儿待个十天半月,保准胖的跟小猪似的。”这明摆着就是嫌弃陆清做饭手艺不行,委屈她大孙子了。
陆清不接她的话茬,反正一年就见这几回面,犯不着给自己找不痛快。
过了不到四十分钟,饭菜就上桌了,一大家人凑了满满一桌。张长林很高兴,特地把苏天送来的药酒拿出来,非要拉着几个男人喝。狗狗就交给了陆清带,她已经生养了两个孩子了,这点儿小事儿还是没问题的。
狗狗对这个一脸和善的表舅妈也不排斥,拉着人家的手就到处指指点点的,陆清刚开始还试着按自己科学育儿的食谱给他弄点少有少盐容易下咽的,可惜狗狗压根不领情,陆清就干脆随他去了。
小孩儿天性就是喜欢争抢,看狗狗吧唧着个小嘴儿吃个不停,维维也很激动,拉着奶奶就要这要那的,跟比赛似的,两个小娃娃战斗力大幅提升,最后愣是把那一小碗蒸蛋吃的差不多了,眼看着就剩下那最后一小口,王美凤干脆端起碗来就想刮干净。
狗狗不干了,嘟着嘴就想伸手去够,在家他就是老大,未经允许哪个敢从他嘴里讨吃的?
陆清笑道:“这宝宝胃口可真好,连带着我们维维也吃了不少,妈,你把碗也给我刮点。”
王美凤不怎么乐意,维维还眼巴巴的看着她呢,陆清那个当妈的也不知道心疼心疼自己孩子。
张新华看着好笑,“这两小东西,还抢着刮碗底了,不知道的还以为咱们家闹饥荒呢。”
张长林哈哈大笑,“抢着吃的东西才香嘛,不过天天和长林小的时候可不这样,这俩孩子从小关系就好,都没见红过脸。”
苏志高笑道:“可不是,没少勾搭在一块儿偷鸡摸狗的。”
苏天€€道:“哪有啊,我从小就乖。”
苏志高笑骂道:“你乖个屁,我敢说坏主意多数都是你出的,把你拴着就能安生好几天。我记得有一回隔壁少了只大鹅,非说是天天偷的,大家都不信,那时候他就五六岁,哪能奈何得了那么大一只鹅啊,没想到晚上回去一审就漏了馅儿,嘴里还有肉香味呢。”
张新华也想起来了,“就是天天指使的,那回我偷偷逃学跑你们家去玩,天天非拉着我去偷鹅,说那鹅你们家赔过钱了,就是你们家的,然后我俩就去把鹅逮了烤来吃了,吃到一半就听到有人找过来了,天天让我拿着鹅就往家里跑。”
张长林开玩笑,“你表哥小时候多老实啊,现在这么混,我看八成是你带坏的。”
苏天连连喊冤,“不都是大的带坏小的嘛,哪有小的带坏大的呀。”
热热闹闹的吃完晚饭,王美凤说维维最近跟电视上学着跳舞,跳的可好了,非让他给大家表演一段。
估计是吃饱了心情还不错,维维很痛快的就答应了,跟着一首儿歌扭扭屁股拍拍手跺跺脚的,看起来还有模有样的,惹得一大家人稀罕的不行。
狗狗估计是不甘心被抢了C位,也颠颠的跑到客厅中间,跟着维维一起跳,结果不知道是不是穿的太笨重了,刚一扭就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半天没能爬起来,苏天被他蠢得都没眼看。
这还不止,临走的时候张长林拿了一个红包出来,苏天还在意思性的推拒当中,狗狗就伸着小手说了句“发财”,搞得张长林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然后怎么也止不住笑。
苏天当时想把狗狗塞回肚子里回炉重造的心都有了,他算是看明白了,这东西除了好吃脸皮厚还贪财。当然,苏天是一点儿也没想起来反省自己。
眼见着人都走了,王美凤关上门就开始嘟囔,“张长林,你钱多了手痒是不是,一出手就是一千,怎么没见你给我娘家哪个娃娃这么多啊?”
张长林懒得理她,这家的钱都是他挣的,他觉着自己想给多少就给多少。
王美凤看他这态度就更来气了,“张长林,做人没你这样的,你太过分了。”
张新华听着烦,“妈,大过年的说这些干什么呀,人天天对我们家多好啊,你看看这回又拿多少东西过来。”
“这点东西怎么了,他应该的,当年你爸背着我偷偷给他塞了多少钱,当我不知道啊?”
“那钱人家是早就还了的,你娘家那些人借钱什么时候还过?”张长林当年也不容易,两边都是穷亲戚,救济了这个救济不了那个,为这事儿家里没少吵架。
王美凤不依不饶的说:“张长林,你还好意思说,我娘家才借多少,不像他们老苏家,差点儿把我们家底掏空。”
陆清听不过去,说:“妈,这事儿我劝您还是不要管了,以后见着天天也要捧着,只要他肯,指甲缝里稍微漏点就够我们吃的了。”陆清现在算是看明白了,人生在世,面子都是假的,钱才是实实在在的。就凭她和张新华的能力,要想过上多好的生活是不可能的,有苏天这样的助力为什么不用呢?
她不开口还好,一开口王美凤就更来气了,“瞧你那点出息吧,那苏天不就是开个小饭馆挣点小钱,犯得着那样上赶着讨好吗?”
“挣点小钱?”陆清摇头失笑,“妈,你知道我上次从他家拿的那罐奶粉多少钱吗?”
陆清说了个数字,把王美凤吓得一下子张大了嘴巴,“你开什么玩笑?买彩票挣钱也没有这么快啊。”
张长林也很惊讶,“天天这也太厉害了。”
“那他既然挣这么多钱,怎么不想着给我们分点儿?”王美凤反应过来后义愤填膺道:“当年他们家落难的时候我们是怎么帮他的?现在他有钱了就翻脸不认人了是不是?”
陆清对她的脑回路都无语了,“想让人家怎么帮,直接塞给我们几百万是不是?我们自己好意思要吗?他今天拿来的东西您知道外面要卖多少钱吗?”
王美凤说:“那让新华去他手底下当个管事也好啊,他总不能亏待他亲哥。”
陈新华一口拒绝了,“我才不去呢,我觉着现在的日子过着就挺好。”
王美凤被气得吐血,他怎么就生了个这么长进的东西呢?
……
苏天被狗狗在他舅舅家的表现气得不轻,晚上回去就在网上买了几本书。
顾浩初看了一下,有《唐诗三百首》《弟子规》,还有《千字文》,便问他:“你这是要做什么?”
苏天一脸的坚毅,“我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把没有做的胎教都补上。”
“教育讲究循序渐进,我觉得你还是应该买点图画书之类的可能更合适一些。”
“那么幼稚的东西我儿子才不要学,要学就要学点有内涵的。”
顾浩初:“……”
“诶,对了,你们顾家好歹也算混得不错的,针对这下一代的教育就没点儿计划?例如什么养蛊式啊?”
“……养蛊式?我们家当年就剩我一根独苗了,怎么养?”
苏天不死心的问道:“那是军事化管理?”反正他觉得正常的九年义务教育培养不出顾浩初这种丧尽天良的奇葩。
顾浩初:“……是吧。”
此刻大堂里,顾老爷子正抱着狗狗跟房老爷子他们交流育儿经验,“我觉得什么胎教,什么赢在起跑线上那都是假的,这么丁点大的孩子懂什么呀,每天玩的高兴就行了。”
高老爷子说:“现在社会跟咱们那个时候不一样,现在的孩子都聪明,竞争压力大,你要是不早点学,可不就被甩在后头了。”
顾老爷子说:“我看不,就狗狗他爸,小的时候多蠢啊,三岁多了,一首古诗,我教了好几天,愣是一句都不会背,我都以为那孩子是个傻的。结果长大了一看,好好的啊。”
第123章
过年最重要的主题就是吃吃喝喝了, 从初一到十五,村子里到处飘散着浓浓的饭菜香味儿,再困难的家庭这个时候也会想方设法给孩子弄点好吃的, 谁家也不例外。
“恒恒,吃饭了。”门内传来苍老的声音。
“嗯。”答话的是坐在门口的小男孩,他大概八九岁的样子,因为长年生病,显得有些瘦弱, 脸上也是木木的, 没什么表情,但手里的动作却是不慢, 十指翻飞间, 一个纹路精致的小花篮就渐渐成了型。
“苏桂恒, 你再不吃,我就要把肉都吃光了啊。”这回是一个小女孩儿的声音,活泼中带着些不耐烦。
“不要, 我要吃肉肉。”小男孩急了, 把手里的东西一丢, 拔腿就往屋里跑。
苏志云长年皱着的眉头今日总算散开了些,爬满了沟渠一样的皱纹的脸上也难得带上了几分笑意,“慢点儿, 你二姐唬你呢, 肉还很多。”
苏桂恒看了看桌上, 果然好多肉啊, 惊讶的张大小嘴巴, 咋咋呼呼道:“爷爷,有鱼, 有鸡,还有大肘子。”说到大肘子的时候他还伸开手比划了一下,好像那个肘子有几米长一样。
“是啊,有鱼有鸡还有大肘子。”苏志云先给孙子夹了一块儿肘子,这是他们这儿的特色菜,年前刚从苏岩那儿买的大肘子,洗干净后加水,大火烧开去血水,然后另起锅放葱姜蒜爆香,然后放八角、桂皮、香叶、甜面酱炒出香味,再把炒好的调料和肘子一起放入砂锅里,加黄酒、酱油、冰糖和盐,倒入没过肘子的开水焖煮至肉烂,最后大火收汁,撒点葱花出锅。
家里没有黄酒,只能加了点苏志云苦闷时喝的劣质白酒,不过这一点也不影响肘子的香味儿,吃起来更是肥而不腻、耙而不烂、香辣可口。恒恒随他爸,最喜欢吃这道菜,可惜前几年家里条件差,连过年都没让孩子吃上。
看瘦的就剩一把骨头的小孙子吃的脸颊鼓囊囊的,苏志云转过身悄悄抹了把泪儿,“慢点儿吃,咱们现在有钱了,一定让你们仨这个年吃肉吃到十五过。”
苏桂蓝一边埋头嗦着鱼汤里的粉条一边说:“吃到初五就行了,还要攒钱给姐姐读书呢。”
苏桂红一下子红了眼眶,吸吸鼻子说:“没事儿,蓝蓝,你可着劲儿吃,我现在在清湾山庄打一天工就能挣两百块,够学费了。”
过年期间,清湾山庄给的是双倍工资,苏桂红虽然年纪不大,但干活一点儿不差,苏天给她的待遇跟其他人一样。苏桂红从放假就一直在那干,已经挣了一两千了。
苏桂蓝像小大人一样,掰着手指头一边数一边说道:“光有学费哪里够啊,还要生活费,再说那个小傻……小弟动不动就生病住院,家里的钱哪够花啊。”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苏桂蓝虽然只有十一岁,但懂的却一点儿不少。她清楚的明白,在这样一个重男轻女一贫如洗的家庭里,作为老二的她,要想活得好,能靠的就只有心疼她的大姐。只有大姐读了书,以后有了出息,她才能过上好日子。所以当初苏志云被逼无奈之下喊苏桂红辍学的时候,苏桂蓝可着劲儿的帮她姐闹。
大过年的,苏桂蓝这样扫兴,苏志云是有些生气的,却又没脸朝着这个面黄肌瘦的孩子撒,最后只是深深叹了口气,说:“二妮呀,你别担心,现在清湾山庄越开越大,活也只会越来越多,你爷爷手艺不差,一定能挣钱把家里的日子过好了。你姐上学的事儿说好了就不会变卦,只要她考的上,大学我也供。”
苏桂恒舔了一下嘴边的酱汁,说:“我也挣钱。”他虽然傻,但家里人念叨的多了,他也明白了挣钱是个好事儿。
“对对,咱们恒恒也能挣钱了。”苏志云提起这话茬一下子就来了精神,“他虽然脑子差点儿,但手上的活儿巧,前些日子,天天来收家具的时候就说,咱们恒恒编竹篮又快又好,比一般的大人都厉害,等年后他跟政府谈好了,就让恒恒帮着做那些竹制的小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