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阙台 望阙台 第158章
作者:谢一淮
林€€说:“陛下,臣以为,均州马步军都部署谢承€€最能当此任。”
李€€寅并没有回话,左右两边大臣也在私语。
林€€便又说:“谢承€€原本就是戍秦州的将领,西燕金宗烈、萧弼对其多有忌惮。今谢承€€又在均州,距延州也近,实为坐镇延州最好的人选。乞陛下定夺。”
“谢承€€……”李€€寅默然。
曹规全说:“臣以为各司其职,谢承€€才去均州多久,不当调他去延州,当再择。”
林€€不解:“均州无战,本有骆永诚守,谢承€€在均州并无用武之地。何不调他往延州?金宗烈与萧弼最害怕的就是谢承€€,只要谢承€€在西北,就万无一失。”
“林刑侍此言差矣!均州也属西北,都是西北,当然也万无一失了。”曹规全又说。
林€€无话了,道:“陛下,均州不急,延州急。”
李€€寅犹豫不决:“难道大周没有别的将领了吗?”
“大周不是只有谢承€€,西北也不是只有一个延州!诸位非要谢承€€坐镇西北各州,干脆把他分成好几个人好了!”曹规全呵斥说。
林€€听罢,无话可说,退回队伍中。
底下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么提议。宋稷半昏半醒,跪着和李€€寅说:“陛下,延州等不得,我父亲也等不得!”
李€€寅委决不下:“朕也知道延州等不得。只是,此事还要慎重。谢承€€有他自己要做的事,岂能本末倒置?再议吧。”
诸臣请官家慎思,李€€寅摇摇手:“两位相公留下,三衙管军留下,其余人退了吧。”
等其他官人退下,李€€寅才又问:“你们以为,除了谢承€€之外,还有谁能去延州?”
两位宰相纷纷又不言语。
李€€寅有些不悦了:“大周难道只有谢承€€吗?”
齐延永道:“陛下,西燕人最害怕谢承€€,臣听说建兴五年,萧弼欲战秦州,在几十里外看到谢字旗就跑了,可谓是闻风丧胆!遍观群臣,又有几人能与谢承€€一般?谢承€€出任均州,本就不妥!”
李€€寅几乎要翻白眼,扶额不说话。
“齐相公,你实在太看得起谢承€€了。”曹规全说,“萧弼怕谢承€€,那是因为谢承€€一直在秦州,且一战成名,屡战屡胜。这是日子久了,威望才大。这一回派新将,你怎么知道不会再有下一个谢承€€?”
“崔兴勇也在秦州多年,怎么他的旗子亮不出去?原延州那么多将,怎么还是镇不住金宗烈?大周难得一将才,这是一百个崔兴勇也抵不上的。”
齐延永说话之直,使数人惊。他们口中争论的谢承€€的父亲谢祥祯更站不住了,清了几遍嗓子。
李€€寅很久都不说话,就听两位宰相互相争论。论到他们口干舌燥了,他又说:“韦霜华,给两位相公看茶。”
“陛下,臣以为现在不是争论谢承€€是不是将才的时候。”谢忘琮躬身,“当择戍边将领才是。”
曹规全和齐延永互瞪彼此,各不相看。
李€€寅看两人吵完了,继续说:“朕记得神策军还有一个两厢都指挥使,叫韩昀晖?他从前不是谢承€€的至交么?如此,也领教过谢承€€的一些风采,既领教过,当学个一二。就他去吧。”
齐延永说:“韩昀晖资历尚浅,一人镇延州,有心无力。”
这也是李€€寅思量的问题,他沉吟许久,说:“擒虎军里,是不是有一个叫李先遥的?他在军中久了,也曾对战过燕人。就让他随韩昀晖一同去吧。”
“陛下,李先遥为人刚愎自用,好大喜功,不可委以重任。”齐延永道。
李€€寅有些恼了:“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依你看,只有谢承€€能行,是吗?”
“陛下,延州之事还要再定夺。”齐延永跪下,朝前方磕了两个头。
“定夺,定夺!你们又叫朕快,又叫朕再想、再定夺!到底要怎么样?”
齐延永说:“若延州无战,韩昀晖与李先遥能敌;若有战,必召谢承€€。”
李€€寅挥手:“那就等有战了再说!曹卿,拟告身吧。”
散了朝,李€€寅还觉得不妥。到崇政殿后,又来问辛明彰。他说:“今大臣都望谢承€€离均州,坐镇延州。我何以做?”
辛明彰从容答:“谢承€€是坐镇西北的不二人选,但,不必立刻赴延州。”
“怎么说呢?”
“谢承€€此时还有要事在身,即便是要去西北,也得是事毕再去。”
这话戳中李€€寅的心思,他点头说:“你说得对,我也是如此想的。”
话没说完,右相曹规全请求奏对。李€€寅叫他进来,又让辛明彰躲在暗处,一同来听。
曹规全正是因延州一事来:“官家,臣觉得齐相公说得也有道理,韩昀晖资历浅,李先遥过于自负,都不足以驻守延州。”
李€€寅又觉得烦了:“卿也要我派谢承€€去延州吗?我就是不想他去,除了他,谁都可以。”
“臣知道官家心意,其实谢承€€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十年来,延州一直都是宋骧来守。父死,当子继。”
“你要宋稷去?”李€€寅立刻否决,“宋稷才死了爹,按理当丁忧三年,他怎么会愿意去延州呢?”
曹规全说:“臣举荐宋稷,实有三点。一,宋骧之所以能守延州,是因为他有威望。今骧去,子从,威望尚在。二,宋稷为三衙管军之一,其威望、名声,都远高于韩昀晖与李先遥。他去延州,既能震慑西燕人,又能镇住延州余将。第三,宋骧死在延州,宋稷此时去延州,对外也可称是往延州守孝,到地之后再起复,未为不可。”
李€€寅觉得很有道理:“那就再让宋稷去。不过劝他起复一事,就要交给曹卿了。”
曹规全摇头:“臣难胜任,但有一人可以。”
“谁?”
“殿前都虞候,谢忘琮。”
【作者有话说】
五一快乐~
第141章 四三 山雨欲来(三)
谢忘琮出了宫门往殿前司走,谢祥祯在她身侧,眉头紧皱,看起来很不高兴。
谢忘琮知道谢祥祯在想什么,安抚道:“€€哥不去延州也好。”
谢祥祯冷哼:“宋骧死了,没人守延州了,这才想到谢承€€。秦州如此,延州也如此。好事没有他,坏事全都让他来做!难道昭……难道谢承€€就得这样任他们摆布吗?”
“这回倒也奇怪,曹规全竟然也不让€€哥去,我以为他会像上次一样借口把€€哥送到西北。”
“曹规全?”谢祥祯更不屑待见他,“当初他提议将谢承€€调到西北,不过抱怨而已。他是随官家的心,顺手再踩我一脚。他只会说那些自相矛盾的话,酸儒罢了。”
谢忘琮不说话,才过东门大街,宫城内有内侍追上来:“谢虞度候!”
“中贵人?”
那内侍喘着说:“官家召官人去奏对,请官人快些吧。”
“官家找我?”谢忘琮狐疑地望向谢祥祯。
谢祥祯又皱了一下眉头:“去吧,我在校场等你。”
父女分别,谢忘琮驭马往宫城去。
才经崇政殿台阶,谢忘琮提衣而上,在殿外长廊撞见了皇后。夏日烈阳本就耀眼,落在皇后头上的金海棠花簪上,就更耀眼了。谢忘琮停下脚步,恭恭敬敬朝皇后行礼:“臣参见皇后殿下,请皇后殿下安。”
辛明彰与谢忘琮隔一道墙影相看,同也欠身,柔声说:“谢虞度候。”
内侍道:“先走吧,回头再同殿下行礼也不要紧。”
“是。”谢忘琮说着,上满台阶,她又对右边看去。
辛明彰依旧站在远处,温柔向她微笑,再悄悄用眼瞟了后方。谢忘琮知道她的意思,不再磨蹭,转身就往长廊里去了。
李€€寅在崇政殿等谢忘琮,见到她了,也不拐弯抹角:“我听闻卿与马军司都虞候的关系不错?”
“只是同僚而已。”谢忘琮说。
“你放心,我不是来计较你和哪个人关系好的。你也知道,延州的宋骧病逝,眼下延州需要人守。朝里老将不多,算来算去,也不过是你爹爹,还有马军司的纪阔。这两人要是有一个去了延州,€€州就不稳了。非大战,老将不出京。”
“是。”
“方才垂拱殿上也说了,想派韩昀晖和李先遥过去。但我思来想去,觉得两个小将还不够,所以我打算让宋骧的长子,也就是马军司都虞候宋稷一同去。你觉得如何呢?”
谢忘琮微微抬眼:“臣无异议。”
“不过么……”李€€寅顿了顿,“不过,宋稷方才没了父亲,论理,我不太好叫他立刻赴任延州。我听说你同他关系不错,所以……”
谢忘琮听明白了,这是叫她劝宋稷来的。她不知道官家是从何知道她和宋稷关系不错的,也不知如何回答。
其实她与宋稷并不算关系很好了。
宋稷是个谦恭君子,待人诚敬,又家世显赫,无可挑剔,对谢忘琮也格外虔诚有礼,当年西征时,他还救过她的命。
谢忘琮对他十分感激,又因同为武将,回京后,两人倒是非常熟络。偏宋稷生了不该生的心思,他喜欢上谢忘琮了。
宋稷早已有了妻子,他的妻子还为他生了两个孩子。就在这般情形下,他同谢忘琮表白了,想娶她进门。
谢忘琮一口拒绝,她说的第一句话是:“我不为人妾室。”
宋稷便答:“我可以与我的妻子和离。”
谢忘琮非常震惊:“你妻与你结发十几载,你怎么能随意抛弃她呢?”
宋稷内心难安,遂也作罢。谢忘琮知道自己犯了罪,就再也不同他私下来往了。
再后来,宋稷的妻子因病故,约过了一年,他又来试探谢忘琮,问她愿不愿做自己的妻子。
谢忘琮冷冷说:“我为将,应当为国效力,不愿困于宅院。”
宋稷无奈,后再未续娶。
大约就是这样。
现在官家有意让她去劝宋稷,她怎么开得了口呢?她思虑再三,还是拒绝:“臣不好开口,其实官家下一道旨,不必他人相劝,自然可行了。”
李€€寅却说:“倘若不行呢?延州很急,一定脱不得。我觉得你有办法,你能劝得动宋卿。”
谢忘琮无奈道:“那就请官家放臣三天,容臣试一试吧。”
她才出崇政殿,想着刚才皇后的暗示,便避开人绕到了殿后。
辛明彰还在树下等她,见她来了,又露出三月春风般的和煦笑容:“谢虞度候。”
谢忘琮同辛明彰的关系算是很密切。她身为臣子,不好与后妃日日相见,但辛明彰想要见她。
也许是拉拢,又也许是想窥探前朝事,再或许是单纯想见,谢忘琮并不确定缘由。辛明彰头上的海棠花簪是谢忘琮送的,因为她曾送给谢忘琮一块玉佩,不论如何,谢忘琮都该把礼还回去。
“殿下。”谢忘琮拜道。
辛明彰身边无人,说话也自在。她先将谢忘琮拉到树下,随后又从袖间抽出一张白帕,轻拭去谢忘琮额间的汗。
谢忘琮能见到皇后白嫩纤细的手,还有指尖淡淡粉色的指甲。她的手微凉,指腹点到谢忘琮皮肤时的触感,像极了浸了冷水的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