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权将的顶级拉扯 与权将的顶级拉扯 第44章
作者:六个瓜片
闻姝看他的模样,自知有些失态,也知道他没有听进去,便平缓了语气道:“在情事上切莫昏了头脑,谁都可以,唯独他不行。”
雨水不断地淋在闻燕雪身上,浸透了他的衣袍,他体温太高,周身萦绕着一层朦胧的白雾但他似乎并未感到寒冷。他淡淡地回应道:“此事我自有分寸。”
“没工夫闲说了。”闻姝垂下眼眸,收敛€€€€了情绪,开始认真地思考接下来的对策。这么看着,她的面容竟与闻亥有着惊人的相似,那份机敏与沉稳仿佛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
雨已经下了整整两个时辰,这场大雨不仅淋湿了大地,也掩盖了两波人的行踪。闻燕雪与乌孙人各自潜伏在暗处,互相搜寻着对方的踪迹。
林蕴站在雨中,让手下收了伞,任由雨水打湿他的衣衫。他的心情和这场下得没完没了的雨一样沉重。
他对着前来汇报的探子说道:“还是没有找到人吗?”
探子低头回答道:“乌孙人擅长在平坦的陆地上作战,林间奔袭并不是他们的长处。而叛军又狡猾异常,一直在躲避我们的追捕。”
林蕴叹了口气,悠悠道:“我就知道这群北蛮靠不住。”
接着,他又关心起另一个重要的问题:“陛下和太后呢?有他们的消息吗?”
探子迟疑了一会儿,似乎有些不确定地说道:“应当是与叛军一同在山中。”
林蕴皱了皱眉,对探子的回答并不满意,“你看清楚了?人确实在山中?”
探子赶忙回答道:“应当是的,我们的人绝不可能看错。”
林蕴沉思了片刻,他沉声道:“我们此行的目的是捉拿叛军首领,但切记不可伤了陛下与太后,不然你我几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探子忙不迭地点头应下,正要退下时,林蕴忽然又叫住了他。他挑了挑眉,似乎想到了什么,沉吟片刻后道:“皇陵行宫可有人看守?”
探子立马回答道:“有,大人。行宫一直有人看守,只是……”他犹豫了一下,似乎有些难以启齿。
林蕴看出他的犹豫,追问道:“只是什么?”
探子深吸了一口气,说道:“只是人手可能有些不足,而且我们大部分人都被派到这里了,行宫那边可能有些......”
林蕴皱了皱眉,心中涌起一股不安。他能想得到的,闻燕雪一定也想到了,“莫不是调虎离山之计?”
第63章 危机
天空乌云密布,时间似乎变得模糊难以分辨。
林蕴一行人再次折返行宫,大臣们整装待发,仿佛准备即刻启程回城。
“且慢。”林蕴端坐在马背上,俯瞰着众人,胡思挡在了众人的前方,仰头凝视着林蕴。
“林大人,为何突然返回?”胡思面带疑惑地问道。
林蕴的目光并未落在胡思身上,而是转而扫过身后的众人。随行的不仅有众多大臣,还有宫女太监们一行人浩浩荡荡很是扎眼。
一眼望去,似乎并无异样。
林蕴开口问道:“陛下在何处?”
胡思回道:“陛下已在侯爷的护送下先行回京,林大人难道不知吗?”
林蕴眉头一挑,道:“让叛军护送陛下,此行恐怕凶多吉少。”
众人尚未反应过来,林蕴已下令道:“本官怀疑你们之中有叛军潜藏,叛军凶残无比,本官有责任保护各位的安全。”
言罢,林蕴点头示意,其余人立刻行动,禁军如狼似虎般冲入人群,开始肆无忌惮地搜查。
人群中顿时嘈杂起来,不满的声音此起彼伏,林蕴却神色漠然,淡然道:“此乃例行公务,还望诸位体谅。”
林蕴的目光在轿子上逐一扫过,“搜查轿内,看是否有叛党藏匿。”
这段路途虽然不长,但大臣们多乘坐轿子,甚至有人带着家眷。禁军的这一举动惊扰了轿中的女眷,大臣们纷纷怒斥,骂声不绝。
然而林蕴依旧神色平静,他轻叹一声,目光中透出一丝怅然。
见他这般模样,众人更是愤怒不已,怒斥他装模作样。
“大人。”一名下属走到林蕴身旁,低声禀报,“并未发现异常,是否还要继续下去?”
林蕴眉头紧锁,目光不善地看向胡思,“将此人带走。”
此令一出,府兵们立即行动起来,气势汹汹地挡在胡思面前,两拨人马剑拔弩张地对峙着。林蕴目光如炬,直逼胡思,沉声道:“你竟敢伙同叛党闻燕雪,私藏陛下,隐瞒其行踪,罪加一等!”
“限你立刻交代陛下行踪,否则就跟禁军走一趟吧。”林蕴的目光瞥向胡思身后,语气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至于各位大人,就请在此稍候片刻。”
众人见林蕴态度坚决,心中疑虑更重。林蕴见状,又补充道:“各位大人的家眷已经受邀入宫参加赏花宴,想必夫人们正翘首以盼各位平安归来。”
“平安”二字他特意加重了语气,众人顿时脸色大变,明白了其中关窍,眼看局势就要失去控制。
太监宫女们更是被吓得挤作一团,瑟瑟发抖。林蕴看了一眼,轻叹一声道:“本官实在不愿如此逼迫各位。”
然而,大臣们群情激昂,大声喝骂着林蕴,双方气氛紧张到了极点,一场冲突似乎一触即发。
就在此时,林蕴的下属凑到他耳边低声禀报:“大人,我们的人手都去山中追捕闻燕雪了,若真和他们起冲突,恐怕对我们不利。”
林蕴听后却面不改色,他环视四周,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他忽然转向胡思,微微一笑道:“本官倒是很意外,这次闻三关随皇驾出行,身边竟然没有带刘敬,反而带了你。”
此言一出,胡思心中顿时警铃大作,他努力保持镇定,回答道:“刘副将有军命在身,自然不得空闲随行。”
林蕴轻哼一声,继续道:“都说闻三关与闻大人向来不合,几乎到了势如水火的地步但这次他竟将刘将军留下看护国公府,倒真是出人意料。”
胡思的额角一跳,感觉事情似乎有些不对劲。身旁有人凑近他耳边低声道:“胡校尉,这阉人诡计多端,句句攻心,他的话不能轻易相信。”
胡思点了点头,但心中仍存疑虑,他犹豫道:“万一他说的是真的呢?”
那府兵更加焦急,“现在侯爷和刘副将都不在,你若真的跟他们走了,咱们这些人该怎么办?”
正当胡思犹豫之际,一个大臣忽然跪倒在林蕴马前,语气中充满了慌张与哀求:“林大人,求您带我回京吧!我的夫人和女儿还在京中......”
林蕴从袖子中掏出一块帕子,轻轻地擦了擦挂在腰间长剑的剑首。他端坐在马上,漆黑的长发束在圆形官帽中,略显瘦削的身体被宽大华丽的官袍所包裹,更显得他肤白如玉。
他收回帕子,将其重新塞回袖中,然后冲着那位大臣微微一笑。这一笑,竟然带着几分妖冶,让人捉摸不透他的真实意图。
大臣被他这一笑弄得有些愣神,心中更加忐忑不安。林蕴却似乎并不急于回答他的请求,而是静静地观察着周围的局势,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高大人快快请起,咱家还能骗您不成。尊夫人与令爱前些日子去的赏花宴,如今正在宫中陪着太皇太后她老人家,只要诸位安守本分,夫人们自然会安然无恙。”林蕴轻轻一笑,随即抬眼看向胡思,“至于现在能不能回京,咱家可决定不了,得看胡校尉的意思。”
“狗阉人!分明是你带着人堵在这里,不让我们走,与胡校尉有何干系?”一个府兵愤怒地喝道。
林蕴不以为意,轻描淡写地说道:“同样的话,咱家可不想再重复第二遍。尔等包藏祸心,陛下现在生死未卜,谁知道你们心里藏着什么心思。”
“你!”那府兵被他气得说不出话来。
林蕴微微挑眉,下令道:“来人,将他们全部带走。”
双方剑拔弩张,气氛紧张到了极点。胡思心知不妙,若真的在这里打起来,刀剑无眼,万一伤到了人,他可无法向侯爷交代。
他深吸一口气,沉声道:“慢着。”然后看着林蕴的双眼,“我跟你们走。”
林蕴闻言,释然般的叹了一口气,“这不就对了,负隅顽抗只能是下下策,闻三关的手下果然都是些聪明人。”
他抬头看了看依旧浓云密布的天空,感慨道:“诸位,时候不早了,咱们还是尽快上路吧。”
说罢,林蕴一挥马鞭,率先策马前行。禁军们紧随其后,将胡思等人团团围住,缓缓向京城的方向行去。被围在中间的大臣们面面相觑,心中充满了不安与忐忑。
雨势逐渐减弱,直至完全停歇,但地面湿滑难行,追云的蹄子不断打滑。闻姝无奈只得下马步行,闻燕雪在马背上轻轻一拍,追云嘶鸣一声,犹如闪电般在林间穿梭,很快便消失在二人的视线之中。
没有了追云,两人能在林间更好地藏匿身形。然而,林中雨雾弥漫,方向难辨,闻燕雪率先施展轻功,一跃而上,繁茂的枝桠便于他们更好地隐藏。
闻姝在攀爬时显得有些吃力,闻燕雪见状,便伸出手来助她一臂之力。
“多谢。”闻姝借助闻燕雪的力量,也顺利爬了上去。
看着追云渐行渐渐远的身影,闻姝脸上露出了一丝疑惑。闻燕雪解释道:“追云认得路,它有办法逃出去。”
闻姝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笑道:“你这么说,这匹马似乎比人还要聪明。”
闻燕雪点头附和道:“有时候,畜牲确实在某些方面胜过常人。”
听他意有所指,闻姝忍不住笑出声来:“这样的说法倒是新颖。”
她的长相与闻亥颇为相似,笑起来更想了,闻燕雪心中一阵复杂,目光不自觉地移开了。他有些心虚地转移话题道:“看来这些年在宫中,你的功夫并没有荒废。”
闻姝顿了顿道:“以前李微在的时候,他经常会带我去演武场,这样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后宫中妃子们每日的行动都受到严格限制,能够像闻姝这样自由自在的,实在是少之又少。李微在世时,总是尽可能地为她提供方便。
那个曾经为她费尽心思的男子,已经离世很久了。虽然多年来同床共枕,但闻姝从未真正正视过他。然而,李微对她的好,她却始终铭记在心。
闻姝有些恍惚,上次那个男人讨她欢心是什么时候的事了?虽然时间并不久远,但她却已经记不清了。
一场大雨后的京城,砖瓦深沉,雨痕斑驳地爬满了墙面,空气中弥漫着雨后特有的闲湿气息。皇宫内外,禁军如铁壁般森严把守,闻亥乘坐的步撵在距离宫门百步之处被禁军拦下。
他神色从容,缓缓从轿中走出,旁随从想要跟随,却被他制止。
“你先回府吧,不必跟随。”闻亥的语气平静而坚定。
禁军们冷眼旁观,语气中透露着不容置疑:“我等奉命行事,还请大人勿要耽误。”
闻亥轻轻颔首,脸上神色淡然:“有劳各位了。”
随后,他独自步入宫门,背影逐渐消失在宫门中。
第64章 转机
灰黄色的天空乌云密布,葱茏的密林被笼罩在一片雾霭中。
闻燕雪在密林中侧耳倾听,除了风流动的声音,林子间有着死一般的寂静。手中长枪驻地,他勉强用其撑着身子,环顾四周。树干上蜿蜒着的血迹已经干涸,周围是乌孙人的断肢残臂。他虽然有些力不从心,但双眼露出的寒光仍旧让人不敢小觑。
乌孙人跃动的身影在山林中显得阴森恐怖,他们手持兵器,目光凶狠地锁定着这一对兄妹。
上一波余韵未歇,下一波围攻接踵而至。闻燕雪眸光一凛,长枪如银蛇般在他手中舞动,血从枪尖滴落,红缨早已饱饮鲜血,映出森森寒光。闻姝在间歇时飞快地看了一眼他,他的脸庞坚毅挺拔,眼中闪烁着冷漠的战意,鲜血溅在他的侧脸上,顺着他的脸颊流淌。眼下他们可称不上是游刃有余,闻燕雪还得分出心神来保护她,只得速战速决。
闻姝身姿婀娜,剑法犀利,眼神中透露出坚毅和果敢。她紧握着手中的短剑,站在兄长身旁,毫不示弱,散发出与闻燕雪不相上下的气场。
乌孙人的攻势汹涌而来,刀剑交错间,刀锋破风。乌孙人所用弧背刀,弧背,凹刃。闻燕雪迅速做出反应,身形上下疏忽,回避着敌人的攻击,兵刃交错间,将一名乌孙勇士的弯刀挡开。
所用力道之大,将那乌孙人狠狠撞向一旁的树身上,树梢上的的雨水滴落在剑锋与刀尖之上,碰撞中溅起水花,形成一幅激烈的画面。
为首的乌孙人喝道:“给我活捉那个女人,其余格杀勿论!”乌孙人怒吼着发动进攻,攻势越来越猛,形成一股劲风,扑面而来。闻燕雪和闻姝默契配合,身手敏捷,乌孙人一时间竟难以攻破,令他们不禁心生忌惮。
攻势愈发凶猛,山林中的打斗险象环生。闻姝体力逐渐不支,在乌孙人的猛烈攻势下,几乎快要招架不住。就在此时,不知从何处射出的一支羽箭悄无声息地射向她的背部,箭矢呼啸而来,几乎要命中要害。
“当心!”
眼见情势危急,闻燕雪飞身扑向闻姝。箭矢深深贯穿他的右臂,鲜血顷刻间染红了他的衣袍。
“阿兄!”闻姝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