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美人传奇 英雄美人传奇 第147章

作者:什么也不想说 标签: 强强 生子 宫廷侯爵 天作之合 古代架空

赵熹有些意外:“当初青州攻代、不降尽杀、屠了代州三座城池,后又灭代州杨家满门、只剩蓝月为先生所救,先生本是世家贵裔、治世大才却被迫隐姓埋名东躲西藏,我以为您早已对青州恨之入骨呢,竟然要为他们求情?”

王安深深一叹:“听闻将军与儒门陶君为友,岂不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诚如将军所言、老夫恨青州入骨、恨不能将秦牧拆骨剥皮四分五裂、让他生无片安死无存土!青州欠我代州的何止数十万人命!岂是区区三十万青州小卒可还!可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况乎人哉!三十万人语戚戚,天地为之变色,同族岂有不伤!老夫只是不明,青州将帅是何等凶兽暴羽、竟忍心!”

想起无辜丧命的代州同胞,王安早已枯涸的双眼几要泣血:“王安无能、不能替同胞复仇,只愿元帅将军能如先前所言,平九州岛、定四海,还天下安宁,叫我同胞来生不必再受战乱之苦!”

承平宽慰道:“先生不必如此,下屠城令之蒙自为秦牧逼死,待咱们攻破安乐活捉秦牧,他的罪桩桩件件都要算清楚,代州杨公及百姓冤魂可安!至于青州俘虏……”

马双九还记得秦英逼迫同乡做人弹之仇,承平想用秦英将人保下、可外面那群小王八也不能杀么!他恨道:“元帅,那些不是百姓、是敌人!青州人全是土匪强盗,生来就是要吃人的!他们被咱们团团围住还不肯放弃、又杀了我们几万兄弟,这般恶兽您不杀他们难道还要放了他们不成!那我们抓他们做什么!”

陈雄也道:“虽说儒生常骂白起,可白起也是军神,这名号在敌方是恶、对咱们来说,未必就不好。”

赵福皱眉:“但他们毕竟是降兵!王兴肯带他们投降也是为了保他们性命,三十二万人奋死抵抗,咱们得损失多少兄弟!”

陈雄看承平并不表态,知他还不赞成,便向赵熹问,“小赵将军,您说呢?”

陈雄一直觉得赵熹杀伐果断、定也赞成杀俘,所以想叫他劝劝承平。赵熹已背了无数骂名,赵招胜不愿他又多一桩罪,笑道:“这事元帅决定不就好了,要杀咱们就挖坑、要放咱们就解绳,败军之将还怕他们不成?”

赵熹知道赵招胜顾虑,但他并不在乎,仍道:“我倒觉得大赵将军说得有理。白起是军神不假,可元帅要做的不是军神!白起只能杀敌不能广众,青州虽有种种不是,但青州人还是天下百姓、还是咱们的同族。我这人向来都是顺我者昌,他们既已投降,哪有再杀的道理!何况自与青州开战咱们收了不少青州部将,就说元奢,年纪虽小却极勇猛,攻克王兴他功不可没!如今他在外安抚同乡、说服他们归顺,我又怎么忍心背弃他一片忠心!虽然只是个旗子,咱们名义上毕竟是朝廷的兵,残杀俘虏也太损威名。”

承平此时才道:“其实出征之前本帅已将俘虏处置之事奏问国公,国公早有定论,咱们只听从便是。老赵将军,从青军搜来的粮草够他们用几日?”

赵招胜答:“节省一些,十日左右。”

“不用省,够他们吃七天就行。”承平笑道,“毕竟是青州的兵,他们的生死自然该由秦国公来定!”

此战结束朝廷再次发文责问秦国公,命其停战散兵、卸甲去将,挂冠弃玺、自缚于朝廷,以安生民。与此同时,承平私下遣使者至安乐,声称可保全青州俘虏性命、至战后放归乡里,但此期间他们的口粮,要青州负担。五日后盐城外,有多少日口粮青军俘虏就能活多少日,直到青州停供为止。

说是私下不过是相对朝廷公文而言,承平开出的条件在使者抵达青州当夜就流了出去、第二天已遍布青州大街小巷,青州朝野顺时吵成一团。青州将士父母妻儿到州府门口聚集,哭求秦国公给粮救人、言说愿自负口粮,只求保家人性命;其余人则斥责他们自私短视、置青州百姓于不顾。

一老妪瘦如枯柴脊背佝偻,发稀肤萎裙破衣单,她闭着眼拄着拐拖着个破旧的口袋一点点挪到州府门前,其余人见她这般于心不忍为她让出路来,她找到州府官员,哭道:“我儿子五个,全都被抓走了服役,死在了外面,就剩一个小儿子,先前说要保卫青州、决一死战,将他也抓上战场……他才十六岁啊,连老婆都没有娶!他是为了青州才上的战场啊!如今他还活着,国公怎么忍心要他去死!”

旁人道“杀你儿子的是平州李承平,你该恨的是李承平!如今你到这里闹,正中了平州挑拨离间的奸计!就算咱们答应了他们,咱们给的粮食难道能进你儿子的嘴里?都被平军扣下了!你儿子说不定早就死了,你是用咱们的粮食养杀你儿子的仇人!”

老妪痛哭不止:“我知道、我知道,可是我的儿子他还没有死!他可以活下去!哪怕一石之中只有一斗能给我儿、能让他活下去,那就够了!是折磨是侮辱是煎熬,怎么样都好,只要能活下去、哪怕能叫他多活一天,我们就还有希望、还有希望再见,哪怕只有个想头,也好啊!”

“可咱们也没有粮食!您心疼您的儿子,您可曾想过平军得了这些粮食、又要杀别人的儿子!您又怎么忍心呢?”

老妪颤巍巍打开口袋,里面是半袋虫蛀的糙米:“我这里还有一些、我可以想办法再去筹!我儿子吃的不多也不挑,这些、这些够他吃几天的!我的儿子也还活着啊,为什么要他死呢!”

“您儿子见您这样,情愿自己去死呢!”

“你不是我儿子、怎么能叫他死?再苦再痛,只要活着就有熬过去的一天,他就算再难也想活着,因为家里还有我这个老娘啊!”

州府官员蔑道:“要不是他们战败、怎么会有今天的事,他们哪里还有颜面活着!忠义两字你不知道吗?他们就该死在战场上!”

老妪猛然直起身、空洞的双眼死死盯住说话之人:“我儿无能、可他上了战场!大人忠义,怎么还在这里!既然大人不在乎,那大人去替我儿!”

“你、你、你,混账东西!把她赶走!”

老妪的话也是其他将士亲属的心声,三十二万人,哪怕只有一半的人有盼着他回来的家人、那也有十万之众,更不必说大多数人都是拖亲带友一起前来,这些人又岂是数十衙差可以赶走的?但其他青州人只恨这些人自私拖累,他们不仅出声斥责、还要帮忙驱赶,一来二去,难免冲突。

平军还远在盐城,安乐已然自乱!

第212章 落幕

相较混乱的安乐,平州军营竟还算和乐。承平只穿了武袍为着盔甲,依在军门眺望远处,眼中尽是骄傲和宠溺,虽他目光看去,赵熹正拿着游云站在擂台上和一青军战在一处,擂台下青、平两军将士挤在一起,不住为己方喝彩助威。

平军将俘获青军按军伍划分,实行秦时连坐之法,一人出逃全伍被罚;在平军营外搭建俘虏营,俘虏营有平军看管,内设毡帐给青军俘虏居住,青军没收武器、捆住双手,但可在俘虏营内自由行动。

青军被俘后开始是惶恐害怕,后来又气愤哀怨,赵熹前去视察时便有那刺头跳出来挑战。赵熹当然来者不拒,当下在营外搭起擂台,所有青军都可上来挑战,一天名额二十,胜者可得一顿肉食,败了也没惩罚。青军心中正是不甘不服,一时报名者众。

今天已是第二天,赵熹已连败十七人,如今是第十八个。青军不似先前赵熹对战过的平军和京畿军,他们本就骠勇好斗,又内心憎恨赵熹,恨不能取他性命,出手更是毫不留情。赵熹虽然不怕,可一人气力有限,连打十七个还是有些疲累,第十八人是王兴亲卫、正值壮年,武艺不俗、出手更是狠辣、招招往赵熹要害,赵熹久经沙场,敌人越狠他越勇、面对对手丝毫不惧,虽有些波折,还是打掉了对方兵器。

按说这就是败了,赵熹不再理他,转身去看下一个,谁知那人竟不肯认输、在平军上台将他带走之时趁乱抄起掉在擂台上的兵器、反身刺向赵熹!

“熹儿!”

赵熹撤步转身、抬腿将人踹飞出去,一脚踩住他背心,嘲笑道:“这便是你们青州人么,挑战败了不敢认、行偷袭之事!”

那人恨道:“你们杀了我们的兄弟、又把我们抓到这里折辱,竟还妄想打败我们让我们向你低头?呸!偷袭怎么了,只要能杀你,多么卑鄙的事我都愿意做!”

“毕竟你就是卑鄙之人,自然愿意做卑鄙之事,禽兽若知廉耻还能叫禽兽么!你恨我杀了你的兄弟,你的兄弟又杀了多少人!我们抓了你们,这些天少你们吃用了吗,对大部分兵卒来说比在青州时吃的还好呢!你要杀我,你是想让这三十万人给你陪葬么!”

“难道你们会放了我们吗!反正都是死,我怎能让你逞心如意!”

“杀你们?要杀你们早杀了!让你们活这么多天浪费那么多粮食,当我们蠢么!”

青军俘虏震惊不已,议论纷纷:“什么意思,你们不杀我们、肯放我们走?”

赵熹又踹了脚地上之人,叫平军把他捆起来扔回青军之中,并没有追究的意思。赵熹看向台下青军:“你们觉得自己是青州人、我们是平州人,我们两方不死不休,可你们错了!我们奉朝廷之命、乃天下之兵,你们跟随秦牧反叛朝廷本是反贼,但念你们只是胁从、又肯醒悟悔过,秦牧的罪就不由你们背了。只要秦牧付了你们的口粮,等捉拿秦牧,我们就放你们回乡。”

青军自觉时日无多、不过€€活度日,忽听赵熹此言心中又涌起希望:“真的么,真的会放我们回家?”

承平见赵熹被袭连忙跑来,此时正好赶到,他走上擂台,温声道:“我为人父母,也为人子女,更有爱妻,诸位心中我怕是魑魅魔鬼、可恨极了,可我所为不过是一个太平天下,一个让所有人都可以团圆安乐的天下!相信大家之中有十几年前同我北征的老兵,当时我抛弃各州之别助青州抗击胡蒙、如今也在努力将胡蒙收入中原,我李承平为华夏之心天地可鉴!我并不愿打仗,可好容易谋来十年太平、好容易百姓可以喘息一二,秦牧竟为一己之私勾结公孙氏重燃战火!我们不是来侵略的、我们是来平叛的!我们不是杀戮者,我们是拯救者!我们绝不会杀死你们,因为你们也是我们的子民!只要活捉秦牧、铲除秦氏,我们立即当你们回家!”

“真的可以回家?”

“我还能见到我娘么!”

“我是被官差抓来的,我不想当兵!我想我的孩子,能不能放我回去……”

远去的家人又触手可及,压抑的思念涌上心头,青军不由哽咽哭泣,乞求能等来回家的一天。忽有人问:“可是家里已经没有多余的粮食了……国公不会给我们粮食的……”

诸人又沉默下来。承平笑道:“怎么会呢,你们是为青州而战、你们的家人还在青州,国公若还有点良心就会开府库筹粮;若他肯认罪投降,你们立刻就能回家。”

“你们是用我们来挑动内乱!我宁死也不中你的计!”

18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