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美人传奇 英雄美人传奇 第194章
作者:什么也不想说
殿上哄然:“精兵五十万、粮草百万!我江州难道是宝袋、你想要多少就能掏出多少么!”
吴传之解释:“胶州绝无贪婪之意,但贼匪百万来势汹汹、为保万全只能如此!如今贼军看上去气势如虹,可他们远离家乡深入客地,南北差大又逢热夏,他们正水土不服、疾困病缠,不过是一鼓作气强行南下。此时若我等能破其连胜、降之大败,士气泄、乡情起,贼匪定涌思退之意!到时赵熹令不能通、逃逸不能止,他就是机关算尽又有何用!我方再埋伏于南野、杀其退军,百万大军立时溃散!届时我方或守或攻,进退从容!诸位听着索要许多,可有这五十万精兵、加上胶州数十万大军,还有粮草供给,打败赵匪反攻京都易如反掌!一劳永逸之功,百万何多?”
诸人哈哈大笑:“打败赵熹反攻京都?当真如此容易胶州怎会丢掉大半城池、跑来向我朝求助!”
吴传之厉声呵斥:“大胆!胶州也是本朝疆域,大人却口口声声你我之别,怎么,只有江州是你朝,胶、湖、琼、南都非你朝不是!胶州奋起反抗不敌才丢了城池,而大人口舌之间就送了半壁江山!”
诸臣无话。
黄安文继续道:“赵熹武功天下闻名,更何况此次出征还有赵福、马双九等名将助阵,秦英、王安等名士辅佐,帅百万兵马破临江收兴庆势如破竹势不可挡。大将军自然是英雄人物,可比起赵熹意气,还是稍逊了些。”
诸臣冷笑:“赵熹不过一双元,北方汉子看着魁梧壮硕却是莽撞好色、见了美人就双腿发软、屡屡败于他手,你们奉他为战神无双,我们却笑你们狭隘!一卖色讨好的双元怎能同大将军相提并论!他胆敢挥师南来,江州儿郎就叫他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君子气派!”
黄安文冷笑连连,吴传之道:“即使如此江州大军击破贼匪易如反掌,举手可平天下,诸君何故不为!”
黄大公子笑道:“胶州自然是我朝一员,可自本朝立朝从未收胶州一粟一米,我朝修宫殿、筑宫室胶州更未出一丁一役,我们自然也想出兵讨逆,可朝中这些年仅靠江州赋税支持、左支右绌勉强度日,实在是心有余力不足啊!”
吴传之冷下脸:“胶州这些年天灾人祸不断,洪汛民变时有,哪里有钱来交赋税!”
“那也不能怪本朝有心无力了。”
“黄大公子是要追究胶州之过咯!”
“既然同朝为臣,功过赏罚自当分明。”
“你要如何!”
“三年赋税,补上了,先前之事揭过不提。”
黄安文急道:“大哥,胶州为本朝地方,胶州之事便是本朝之事,胶州之失便是本朝之失!本朝已丢城二十余座、如何还能坐安江南!哪有闲心探讨旧过!难道不发兵是惩治胶州么?那是便宜了北朝!”
黄大公子道:“安文和吴公子在京都同窗十余年,交情甚笃,可军国大事岂能由私情论!安文只想着一战扬名,但若败了呢?青州当初死死攥着代州结果白白葬送百万青军,反而连自保之力都没了!咱们难道要重蹈覆辙!”
“代州岂能比胶、青州岂能比江!大哥怎能乱比!”
朝上又吵成一团,你一言我一语谁都不肯相让。黄兴意扶着额头,烦躁不已。谁不想文治武功称霸天下?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各州上面称着臣、下面伸着手,江州再富庶也挡不住穷亲戚讨要,比起来,胶州还算好的呢!他当然想出兵大破北贼,可兵粮不算,万一大动干戈,结果败了呢?江州颜面不存,元气大伤,北贼反而摸到了江州底细、更加有恃无恐。
战有何惧,败才可怕!
黄兴意愁困难舒,看殿上争执怒火中烧,他正要呵斥、忽有侍卫匆匆跑进殿来:“启禀大将军,太妃娘娘非要前来殿上,属下们不敢阻拦,她已到殿外了!”
黄兴意倍感困惑,这舒太妃自来到江州除捂着国玺、将公主嫁给安文之外并无他事,每日待在宫中安心礼佛,很少向黄兴意要求什么,这时候她来大殿,意欲何为?
黄兴意还没想出所以然,舒太妃已步入殿中。诸臣惊讶之余停下争吵,纷纷向舒太妃行礼。舒太妃又苍老许多,头发尽白、双目也有些浑浊,她直直走上御台、走到龙座旁,静静看着黄兴意。黄兴意明白,她在斥责自己不该座上龙椅,黄兴意有些心虚,借向她行礼之机站了起来、叫侍从搬来椅座请舒太妃入座,舒太妃摇摇头:“老身无才无能本不想参与国事,只是如今朝中无君、朝政难免不稳,老身也担忧黄大将军为难,特地前来为黄大将军做主。”
黄兴意只觉可笑,大臣也道:“我朝素无妇人议政之先例,国事有大将军和臣等商议,太妃娘娘不必忧心,还请回宫安心休息。”
舒太妃转身面向群臣:“朝政无妇人无非是嫌妇人短见难以成事,可如今朝中群臣之见尚不及老身,老身又怎能看我朝江山葬送尔手!”
诸臣不明所以,吴传之看向黄安文,黄安文也直摇头。舒太妃正色道:“老身身在后宫也听闻胶州失陷之事,强汉盛唐、犯我者诛,至于今日、国力虽不比当年,但连保家卫国的忠义之心都失了么!今日胶州、明日湖琼,直到江州,你们也要拱手相让不成!老身一介妇孺也知道保家卫国、视死如归,尔等朝臣食俸禄、奉君事、享富贵,危难之时竟连出兵反抗都不敢,€€安一隅自欺欺人,不如各自归家、请诸夫人前来退敌!”
诸臣羞愤不已,碍于舒太妃身份不敢多言。舒太妃继续道:“我朝非江州之朝廷、乃天下之朝廷,因暂无君主之选由老身将江山托于黄大将军、待公主诞下皇孙再继承大统。黄大将军才高德重,尔等只管尽心辅佐、怎能僭越!大将军早已有言出兵胶州,尔等不知商议筹粮派兵之事反而推三阻四纠缠其他,惫懒怠慢何敢称忠!还不快听大将军号令、整军北去!”
黄兴意有意相劝:“太妃……”
“大将军不必多言!”舒太妃打断黄兴意,“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南北两朝只有一朝能存!伪朝已磨刀向我,我朝除死战再无他法!我朝托于先皇、镇于国玺,名正言顺、继承天下!忠义之士归附如水流入海,生民百姓向我如草木向阳,我朝必败敌破贼、所向披靡!”
黄兴意有些犹豫,舒太妃已举出国玺:“黄大将军,江山重托、不立则葬于其下!”
黄兴意一凛,躬身道:“谨奉太妃谕!”
黄安文和吴传之没想到最终是舒太妃一锤定音,待事毕、诸臣退去,黄安文和吴传之追上太妃:“娘娘,今日之事多亏娘娘斡旋,我等代胶州百姓谢过!”
舒太妃淡淡一笑:“出兵并非难事,难在能叫大将军出多少兵,这就要看你们的本事了。不过安文,如今最为要紧、还是诞下皇嗣,唯此方可安抚群臣百姓。”
黄安文只得称是。
舒太妃笑道:“你们还年轻,老身在后宫也待得无聊,愿意听你们年轻人说话,以后若有事,可以来宫中找我,安文是我贤婿、又有公心,你我二人不必如此疏远。”
“小婿明白。”
待舒太妃离去,吴传之叹道:“女子、双元,真不简单。”
第274章 援军
舒太妃所为何事黄安文心里清楚得很,但一来皇孙之事遥遥无期、二来黄安文势力确实薄弱,舒太妃既投来木瓜、黄安文何能无视?自那日后黄安文时常至宫中向舒太妃请安,舒太妃本就身份高贵、又持有玉玺,现同黄安文暂结同盟,便慢慢走到台上;许多儒生义士见她得黄安文尊重,更觉得黄安文乃忠义君子、纷纷前来报效,黄安文势力也稍有扩张。
黄兴意得舒太妃提点,明白一味躲避毫无益处,李承平南征意图明显、他再想€€安不过痴人说梦,他立刻召来效忠各州,商议援胶之事。
各州除湖州外比江州还要靠南,虽厌恶北朝、但对出兵打仗也兴致缺缺。湖州在天下十三州位处中南,北临卫州东倚江州,西边是态度不明的庆州,州府县公是年近古稀的应季。这应季为人古板忠直,当初燕乐葬礼他几次出言斥责平州蛮横无理,他又鄙赵熹牝鸡司晨、承平软弱惧内,对北朝也十分不满。如今胶州为北朝侵占、湖州也暴露锋刃之下,他更忧心祖宗基业毁于己手,因此对黄兴意提议积极响应。
南方几州依附江州久矣,对黄兴意的话也不敢不听,几经商议最终决定除江湖二州每州筹粮二十万、派兵一万,江州独出粮草五十万、兵将二十万支援胶州,另派兵五万同湖州五万兵马主动出击进攻卫州,以期围魏救赵。
彼时赵熹大军已分左右两路动身南下,赵熹方连克七城,直到丰泽城,被挡了下来。
丰泽城城池并不算大,但也是百年名城,城深墙厚城防完备,又临近丰泽湖,汛期雨水充沛、护城河波涛滚滚。护城河毕竟人工挖掘,宽不过数尺深不过几丈,战船难以行驶,只能用小舢板载运士兵,进攻十分有限,赵熹尝试几次都无功而返,只得围城。
南方阴雨连绵,大军驻在野外蛇虫鼠蚁颇多,兵士极易患病,除此之外,军粮火器也有许多受潮。这也怨不得谁,军士发现军粮火器有受潮风险立刻便报给了赵熹,赵熹召来众将商议,军粮可以架火烘烤,火器则可用干草木屑之类包裹起来吸纳湿气。但这时节人畜都潮乎乎的、哪里去找那么多干草木屑?赵熹无奈,只得将受潮火药绑在船上漂向丰泽城,射了火箭点燃,吓吓城中兵将、当个烟花看。
好在赵熹出兵丰泽并未带上全部家当,他写信回北方叫他们下次运送火器全都放进有干草的箱子里,再来一批火器想必不会如今日这般浪费。
新火器未到,坏消息已来,伪朝发兵救援胶州、大军已至清远;湖州也响应伪朝号令,举兵十五万突袭三州交界处卫州福溪城。
李温颇为不安:“卫州将少兵弱、他们若是攻下福溪、沿安山道北上,岂非威胁京都!母君,咱们可要回援!”
赵熹赞道:“不错不错,未看地图你便知道福溪城所在,看来私底下没少用功!勤勉好学,前程可期!可惜定力还是不足。”
赵熹解释道:“伪朝这般布置自然是想要围魏救赵。此次出兵百万对本朝而言着实不易、几乎倾全朝之力,他们知道如此、猜测我朝兵将在外内里空虚,只要攻入我朝境内、非从前线调军不能解困,所以才有此计。”
上一篇:在青楼捡到江湖死对头后
下一篇:嫁给漂亮蠢货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