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美人传奇 英雄美人传奇 第223章

作者:什么也不想说 标签: 强强 生子 宫廷侯爵 天作之合 古代架空

黄安文虽下令各城发兵长明,但其他州只肯隔岸观火、就是江州其他军队也都各有思量。毕竟连黄庭玉自己都要跑,黄安文一个没彰天没表地匆忙上位的大将军如何服众?何况眼看长明眼看就要败,自己的大军过去不也是白白送死么么?

各地大都不肯发兵、就是发兵的也迟迟动身慢慢行军,只想观望战况。北军也不着急,用了大半年占据临江、攻破樊城,眼看汉城也要支撑不住,长明的人终于着急了。

此时赵熹正在北军营地不远的一处空地,空地上摆着一门圆炮、离炮不远有些石堆,只听连声巨响轰然震天、远处摆着的石堆瞬间碎成粉齑。将士们慑于此炮威力纷纷叫好,宋五郎也上前邀功:“元帅怎么样,我这精钢铁石炮的威力比先前火炮提升了足足一倍,是不是很厉害!”

赵熹皱眉道:“你这炮足足放了十响才有一炮命中目标,准头也太差了些!还要在距离石堆九十丈的地方发射,射程太短了,要在战场上用它、岂不是要把它推到敌人箭矢之下去?用起来太危险。”

宋五郎耷拉下眉毛,闷闷不乐。秦英又问:“这大炮有几门?”

五郎有些蔫:“只有三门。”

“这么少?不能再赶制几门么?”

五郎不由抱怨:“造一门大炮有多难元帅不知道师父你还不知道么!这门炮所用精钢需要胡蒙精纯铁用西川工艺特殊锻造,过程中损耗甚大,我们找来的精纯铁矿总共只够十门的量!研制中还失败许多次、最后好容易才造出这三门的!结果你们还嫌弃它!”五郎抱着胳膊转过身,“早知如此,我就不费心、还用以前那个好了!”

赵熹见他灰心丧气,笑道:“怎么,做不出厉害的火器还不准人说了?不过,你的精钢炮虽有种种不足、但威力确实巨大,长明城高墙厚、我正愁没法攻克呢,你送来的这三门炮可是帮大忙了!至于怎么用,那当然要看我布置了!”

五郎这才开心起来:“我费尽心思才造出这门炮呢,只想着你们前面可能要用,天哥又一直催,弄得我好几天都没敢睡!刚刚元帅那么说我难受死了,这些毛病我会记下的,以后慢慢改!现在这个能帮上忙就好了!”

赵熹拍拍五郎的头:“我们能顺利走到今天你们齐物局功劳首屈一指呢!好了,你再教教他们这炮怎么用,我看打不准跟他们不熟悉也有关,咱们炮弹精贵,还是要用在刀刃上才行!”

五郎乖乖点头,秦英同他一起前去,想看看能否改良一下提高射击精度。赵熹本也想再留一会,营中有人来报,明武堂来消息了。

赵熹眼睛一亮:“黄庭玉果然坐不住了,快叫草堂去我帐中,就说有要事商议!”

近一年来程草堂一直在训练士兵、研究绕过长明拦截黄庭玉再撤回北军营地的路线,但长明不来消息他就无法确定敌人数量、位置以及突袭时间,他的演练也就难以精准,可以说他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他一听赵熹唤他去商议要事,立刻明白,命将士们暂时休息、自己赶去赵熹帐中。

帐中除了赵熹还有王安、李温和怀章,其余士兵一律退出帐外。怀章将长明及周遭地形图铺在案上,赵熹则打开明武堂送来书信,里面是黄大公子所定黄庭玉南迁路线、时间及随行布置,黄庭玉已然过目。众人传阅后赵熹将书信交给程草堂:“信上他们定下初三动身,就是五日后;虽然黄庭玉已决定,但出发时会临时更改计划也不一定。还有怎么去、怎么回,这些都由你来决定、我不过问,黄庭玉、国玺、还有一千将士,全都交给你了。”

程草堂也未多言,向赵熹抱拳行礼,拿着书信匆匆离去。

王安看程草堂离开,问:“元帅,您真的信他?”

赵熹依然在看地图,闻言答道:“用人不疑,我用他自然是信他。”

李温也有所疑虑:“程将军是信义之人、这点毋庸置疑,可正因为如此,才叫人有些放心不下……程将军在江州多年、一直对黄氏忠心耿耿,黄氏对他也颇为信任,提拔重用、对他算得上恩重如山,他真的肯捉黄庭玉来给我们么?”

赵熹笑道:“黄庭玉又不是黄安文、他有什么好犹豫的,何况他要真是义气当先、也不会刺杀我两次了!他比你们都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别说黄庭玉、就是黄安文在他面前他也不会有半点动摇的。”

李温和王安还是有些不放心,但赵熹主意已定,他们也不再多说,程草堂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就让他用自己的行动来告诉大家吧!

黄大公子做了许多计划、最终黄庭玉选择由卫队护送金银细软及空车于初五走官道往南,自己则化妆成普通商人、在初三时混在世家商旅南迁的队伍中出城,至观致县等待同卫队汇合、并有大军迎接,再向南行。

程草堂先领军至长明城西二十里处,想办法与明武堂联络。说巧不巧,黄庭玉正在当初邀请韩东同行的余家车队之中,韩东便与程草堂约定、自己会插红旗、尽量跟在黄庭玉马车不远,为程草堂指路。程草堂在初二当晚领三百人潜入长明城南慈母山,第二天一早,浩浩荡荡的车队从长明城鱼贯而出,各色马车络绎、各家旗帜缤纷,于中午行至慈母山;在一众旗幡中潜伏在路边的程草堂发现一尾鱼形赤旗,正是与韩东约定的旗帜。

程草堂身先士卒冲下官道,其余将士也纷纷跟上,这路车队虽并非官家,但余家三家乃世家大族、又有豪门富户,家丁护卫也不在少数,还有化妆成家丁和百姓的护卫暗中随行,不过在骁勇剽悍的北军面前都不值一刀。车队中的人大都是家眷妇孺,哪里见过这血红场面,吓得哭嚎叫嚷四散而逃。

北军本意不在他们并未纠缠,边杀边向赤鱼旗围去,韩东和杨蓝月也不再伪装、跳出车跑向黄庭玉所在马车。目标已定,明武堂加北军精锐,自然不会让黄庭玉逃脱,交锋不过片刻,黄庭玉已被韩东擒在手中。

“程将军,快走!”

程草堂本打算和韩东等人一起撤退,忽见人群中有一人身形很是熟悉,那人也注意到了程草堂,低下头反身跑了出去。他一蹙眉,飞身夺马,向韩东和副将道:“你们先走、按计划回营,我去去就回!”

那人也乖觉,一路往官道旁的林子里跑,程草堂骑马穿林、步步紧逼,终于赶上那人,从马上跃下将人一把揪住:“吴传之,你要跑!”

第310章 吴传之

从京都公孙之乱、燕州燕氏之变、大奠舒妃之叛、再到胶州吴家覆灭,一桩桩一件件哪里没有吴传之,可公孙太尉、吴丹阳、乃至吴衍接连伏法,只有吴传之辗转各处依然逍遥法外,靠的就是审时度势、溜之大吉。

虽然这些天长明城中军民抗敌之情高涨、防御卫城也搞得如火如荼,可江州大势已去、长明抵得住北军一日两日、一年两年,难道能抵住三年五年?到时候还是要败。李承平这些年苦心经营、待胶江两地百姓一视同仁,盼着北朝内乱实在是异想天开。吴传之既知如此,又怎会甘愿给黄安文陪葬!

吴传之嘴上说愿同黄安文共进退,暗地里却联络各方、打听了黄庭玉南迁的计划,悄悄改装换面混入队伍,想借此逃出长明。他也知道北军会盯上黄庭玉,但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北军一心抓捕黄庭玉、又不知道自己在队中,自己完全可以趁乱逃走全身而退,之后转至庆州、南州,再寻机会。

可没想到,前来捉人的竟是程草堂!更加不巧,程草堂竟看到了自己、还对自己紧追不舍!

吴传之被程草堂一把揪住、险些摔在地上,他倒也不急,从容站定、整理衣冠,虽着褐衣麻布但风度不减、依然是那个翩翩公子。他向程草堂笑道:“程兄,好久不见啊!”

程草堂才不吃他这套,拔剑架在他肩上,含怒道:“当初你走投无路、是公子给了你容身之处,江州变成现在这样全是你的‘功劳’,你现在竟敢扔下六公子自己逃命!你个忘恩负义狼心狗肺的无耻小人!”

吴传之没想程草堂一介叛徒还有脸骂自己逃跑,不由讥笑:“程将军这话本公子不明白。本公子乃胶州县公之子、身份尊贵,来江州是帮助南朝抗击北蛮、是忠君爱国,怎的就是寄人篱下了?倒是有些人,出身卑贱身世伶仃、幸得黄贤弟怜悯才€€延残喘存活至今,可怜黄贤弟待他一片真心、关键时候却被反咬一口!金平城何等重要,他说扔就扔说放就放,还杀了他的老师和战友!如今长明外有敌内无将,这场面究竟该谁来负责!”

“你还敢提金平!”程草堂猛然靠近吴传之,长剑紧紧抵在吴传之颈上,他怒目圆睁喘息如鼓,牙磨筋立悲愤不已:“金平没有援兵没有补给,你知道里面是什么情景!人吃人、马吃人……那不是城池,那是地狱!你们明知道孟云为求目的不择手段还将主事之职交给了他!他会做出什么你们难道想不到么?还是说你们只想着求胜、其他的全都不在乎!六公子以前从不会这样,就是你、自从你出现、公子才变得越来越不像他,都是你的错!”

吴传之冷笑连连,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何况城里都是江州军民,为保护自己的家乡牺牲他们死得其所,该高兴才是!程草堂无非是知道了黄安文手谕、恼恨黄安文嫉恨孟云、怕自己荣华富贵不再,所以才投靠赵熹求功名罢了,说的这么义正辞严冠冕堂皇,骗得了谁!

虽是如此,如今自己的性命被人抓在手中,吴传之也只好低头。他长叹一声,道:“孟云此子颇有才干,只是争强好胜不肯服输,所以行事才极端了些。选他为将时我们也想过他可能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来,可你要知道,整个南朝的担子都在安文肩上、他不得不求胜啊!你说他变了是因为我,这话不对,是岌岌可危的南朝、是咄咄逼人的赵熹把他逼成这样的!若北朝肯与我朝划江而治,哪里还有生民哀叹、尸骨遍野!你若说我有错,那就错在没有劝服安文吧!”

吴传之闭上眼、满脸愧疚:“我也是公子王孙、天潢贵胄,上辅君王下安万民,如今哀鸿遍野生灵涂炭,我见之不忍、心中不安;何况胶州已失,我本就该以身殉国以全气节!可一来国仇家恨、我实在不服,二来吴家上下仅存我一人,我却连妻房都无,我若死了吴家岂非就此灭门!吴家先祖也曾功勋赫赫、养牧百姓也尽心尽力,难道真要落得个绝嗣断香的下场?我倒是想与安文同进退,可我已难尽忠、不能再不孝啊!”

程草堂垂下眼,似乎有些犹豫,吴传之继续道:“你要将我捉回去献给赵熹,你觉得赵熹会放我一条生路?不,不会的。不瞒你说,当初李承平和我小姑姑丹阳有过一夜夫妻,赵熹恨屋及乌、对我也恨之入骨,先皇的死、燕家的事,全是他栽赃于我们!我若落到他手里、必定受尽侮辱!程兄,在建州时你救了我的命,与其受赵熹折辱不如就死在你手上,反正赵熹不知我在此、也不会未卜先知命你活捉于我,要请功、吴某一颗人头足矣!”吴传之昂起头、将脖颈贴近程草堂的剑锋,“只盼来生安文、我、你三人生在盛世,无牵无挂做三个逍遥兄弟!”

吴传之自然不想死,他虽觉得程草堂道貌岸然,但假仁假义也算有仁有义,他出现在这里对北军而言是个意外、赵熹绝不会知道,那么是否放过自己就全看程草堂的心意,程草堂向来彪炳情义当先,自己以退为进,他定不会取自己性命、反而要放自己一马!

只听程草堂轻轻叹息一声:“我与你共事许久,对你也敬佩的很,本以为你会陪在公子身边、让他好受一些,没想到你也要走……也别说来世,我只是普通百姓,万万不敢与两位公子称兄弟的,只盼来世你二人富贵依旧,平安一生。吴公子,走好。”

吴传之正要得意,只觉颈上一凉,再睁眼,自己竟在自己眼前--他已头身分离。

另一边韩东擒着黄庭玉拖着马车和众将闯关夺卡赶回营地,程草堂早已安排了人接应、长明外赵熹也帅军等候,他们有惊无险回到营中,不久,程草堂也提了吴传之首级前来。赵熹大喜过望,先叫人把黄庭玉关押看守,烹肉设宴为众人庆功。

程草堂没有领功,先一步上前向赵熹谢罪:“末将本该活捉吴传之,但还是擅自做主将他斩杀,请元帅恕罪!”

赵熹将他扶起:“吴家姑侄具是心思深沉、最好鼓唇弄舌、唯恐天下不乱,相比起来吴传之之害远过黄安文!这样的人绝不能留,你杀他是为天下除害,我该重重赏你才是!好了好了,咱们先吃饭,再审黄庭玉!”

说是审,黄庭玉毕竟是江州国公、南朝前大将军,又是长辈,赵熹并未对他无礼,不过对他来说、被无名小辈捉鸡一样拎到此处,已是极大的侮辱了。黄庭玉昂首吊目,满脸傲然,不肯去看赵熹。

赵熹倒也不在意,叫人倒了茶敬给黄庭玉,黄庭玉将茶杯推洒在地,赵熹笑了笑,道:“本帅请世叔来本想叫世叔劝劝安文、让他看在天地百姓的份上早熄战火,不过看世叔的样子,也不愿意。不愿意就不愿意吧,本帅只想请教世叔,国玺现在何处?”

17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