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个皇子来种田 捡个皇子来种田 第48章
作者:不鸽
慧贵妃又道:“可到了今日才终于明白他为何认准了你。”
也不知是说徐风来无知无畏,还是说他真能事事淡然处之。
今日徐风来第一次入宫,他不仅没闹出笑话,反而件件事都得体。
很有眼力见,不该自己开口的一句也不多说。
这在外边来看或许显得木楞,可在皇宫却刚好。
因为皇宫中人人都知祸从口出这句话。
守得住嘴,就能保得住命。
“娘娘...”
慧贵妃抬起手,示意他不用说:“他的事我不拦着,只要你真心待他就好。”
徐风来郑重承诺:“我绝不负他。”
慧贵妃又露出一点笑意:“那就不枉他费心为你做这一切。”
难怪...昨日文清才找上门,今日娘娘就知晓,还特意召见他与两位舅母和姨母。
原来都是周行川。
他当时还奇怪,怎这时辰才召他入宫。
“多谢娘娘。”
“以后就是唤我母妃了,不必客气。”
“嗯。”
以徐风来目前的身份,他并不能在宫里久待,坐了没多久,聊了聊昏礼的事,慧贵妃也乏了,就吩咐太监送他出宫,还赏赐了一堆东西让他带回去。
*
徐风来从宫里出来后马车是直接到徐府的。
家里面,因为娘娘忽然召见,心有担忧的徐父徐母都在等他。
徐蔓也不放心,只是她要上学,不能一块陪着等。
徐父徐母见徐风来全须全尾回来,又问了是何事召他入宫,确定是闲聊才放心。
徐风来从宫里出来,又得投入到学习中去。
一直等周行川从刑部下值过来,教习嬷嬷才宣布今日的学习暂告段落。
*
吃了晚膳,周行川照旧在徐府多留一阵子。
徐父徐母也不打搅他们,让他们回房里说话。
徐风来也想跟他说一说今日的事,因此门一关上,就先跟他致谢。
周行川听了眉头一挑:“就这么谢我?”
徐风来没法子,只能凑过去了亲了亲他。
正要退开之际,却被周行川一把揽住腰身。
周行川与他额头相抵:“让你受委屈了。”
徐风来抬手搭在他的脑后:“没有。”
“有时候想想不如在上巧村,还潇洒自在。”
“嗯,不干活就没饭吃。”
“你真是...”一句话堵得周行川无话可说。
徐风来眉眼带笑:“到底是贱骨头的命,有荣华富贵不去想,我现在就想着种点菜养养鸡鸭。”
“三皇子府有不住的院子,到时候辟出来让你种。”
“我准备让爹娘去庄子上住一段时日,这泥水匠的活也不知何时能找到,他们再在府上待着怕得长草发霉。”
“好,我吩咐人送他们过去。”
“你怎这么体贴?”
“那可有奖赏?”
徐风来笑着没说话,用手摩挲着他的颈部。
周行川被他笑的受不了,主动去亲他。
徐风来没拒绝,顺从地张开了嘴,任由他勾着唇舌嬉戏。
一吻毕,二人气喘吁吁分开。
周行川把人拥进怀里,头凑在他脖颈间,吸食着他身上的香气。
好似要以此一平欲.Ⅹ火。
徐风来仰着头,下巴抬起,水润的眼眸望着烛光倒映的房梁。
他感受着火热的唇在脖颈裸露的肌肤上流连辗转。
眼睫颤了颤,最终是闭上了眼。
第49章
也不知是因为慧贵妃那日的敲打起了作用还是文家认清了现实。
过了两日文家就派了请帖, 请徐风来一家上门去做客。
只是那会徐父徐母已经去了城郊外的庄子上,家里就他和徐蔓在。
要说长辈请是没有推辞的道理。
因此徐风来问过徐蔓的意见之后,带着她去赴约。
文家乃书香门第, 又是京城八大世家之一, 门规森严。
徐蔓还有些怕这样的场面,只她现在是徐风来的小妹,不管再怕都得站在他的身后,所以打定了主意,能不说话就不说话。
就算泯然于众人, 也好过出丑给徐家丢人。
这是她的想法, 没跟徐风来说。
徐风来不清楚, 他带着重五和徐蔓就去了。
可能是文家有意‘解释’二者之间的误会, 宴席并没有请其他人, 全是文家一家。
也没有刁难人的场景出现,不管是长辈或晚辈,都对他们客客气气。
就连文老爷子和文老夫人都态度亲切。
这让徐风来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他可是听周行川说过,文老夫人也就罢了, 她本就爱护晚辈,可文老爷子不一样, 他严肃古板, 甚至周行川都挨过他的教训。
没道理对他一个大字不识的乡野哥儿有好脸色。
想来是知道他与周行川的婚事再无挽回的可能, 认命了。
徐风来倒不介意他们的态度, 大大方方去赴宴,完了也大大方方离开。
一点都不为外物所动的样子。
*
又过了将近两旬, 去上巧村接柳绵他们的廉昭回来了。
两辆马车进了城门, 直往徐府去。
而那时,徐风来已经学了快一个月的宫规。
宫里来的教习嬷嬷只管教规矩, 别的事不理会,她们见徐风来已经学会,便向皇后娘娘请旨回宫。
皇后娘娘听闻之后,下了口谕,让她们暂且待在徐风来身边,等他成亲之后再回宫。
徐风来不懂,两位嬷嬷却懂。
她们可是皇后宫里的人,出去外边就代表了皇后。
徐风来不管是带着她们出门做任何事,赴宴交际都罢,那些人都得看在皇后娘娘的面子上对徐风来恭敬一些。
于是两位嬷嬷便也明白了。
这位平平无奇的乡野哥儿,其实深得圣上与两位娘娘的宠爱。
*
等柳芽几人入京那会,天气已经是桂月。
距离婚期仅有半月。
昏礼的事全程不用徐家打理,贵妃娘娘与三皇子府一手包揽了过去。
因此徐风来连事情进展到哪一步了都不清楚。
辰时,同廉昭一起去上巧村接人的侍卫有一位先行回来报信,说马车午时就到。
得了信的徐家一家都欢喜。
尤其是徐蔓,说起来她才是最孤寂的那一个。
徐父徐母好歹有对方能说说话,徐风来身边也有一个周行川。
唯独她,幼时好友远在上巧村,身边只有刚认识的丫鬟和女先生。
不过她却没抱怨过。
可在她脸上看到笑容时,徐风来就意识到了。
不过他什么也没说。
徐蔓既然入了徐家的族谱,那她就得习惯这种生活。
午时,远方而来的两辆马车停在了徐府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