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有天 别有天 第41章

作者:书墨温酒 标签: 年下 宫廷侯爵 近水楼台 朝堂之上 古代架空

“料到了?”岑辗满眼的不解,陆先生这是何意?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观阅!

第51章 长相

马车在城中一角停下,岑辗下车见眼前是一处幽僻小院,跟着易小闻进门,入目的便是满园绿植,宅中未见华丽装饰,一切陈设简朴,扑面而来的药香更是令来者逐渐沉静。

循着苦药味深入,岑辗见一人戴着面具,悠然坐于院中赏花,明明已经入夏,此人仍旧身披外氅,膝上盖着一层薄毯。

叶隐闻声抬眸,笑道:“岑大人来了?”

“陆先生,许久未见,您身子可还好?”岑辗担忧地询问道。

叶隐轻声笑了笑,颔首道:“尚可。”

岑辗自然是不信的,这院子里的药味比那开了几十年的药房散发的味道还浓烈。

前些时日易小闻说陆先生病重,他还有些犹疑,今日一见,确实是不大好。

“岑大人请坐。”叶隐指了指不远处的椅子,而后望向易小闻,轻声道,“小闻,将你那冰镇甜汤分岑大人一碗解解暑。”

易小闻委屈地瘪了瘪嘴,心里是不愿的,但还是小跑去厨房盛了一碗甜汤出来。

岑辗哪儿好意思和小孩子抢吃的,连声拒绝道:“不用的,我不渴。”

叶隐见岑辗声音都哑了,怎会是不渴的,遂道:“岑大人喝吧,过两日小闻便回老家了,家中少不了他的零嘴。”

他说着,递给易小闻一些碎银,“我与岑大人有要事详谈,你自己出去买糖吃。”

易小闻攥着手里的银子,心底里是不想离开的,但面对主子的命令,又不得不照做。

他耷拉着脑袋点了点头,像是快要哭出来了一般,转头离开了院子。

岑辗更是坐立难安,他没想到一碗甜汤对易小闻的伤害这么大,要不改日他回赠一些礼物吧!

而后他问:“方才陆先生说,您的侍从要回老家了?难道您也要走了?”

易小闻一走,遮月楼其他隐匿在院中的人手也都渐渐褪去。

叶隐很快便留意到院墙一角隐隐有些的动静,知晓自己没有多少时间了,便徐声答道:“我还其他地方要去,小闻跟着不方便。陆某在离开前,有几句话想提醒岑大人。”

“陆先生请说!”岑辗态度很是恭敬,在越州的这些时日,他受了陆先生不少照拂,客气些是应该的。

叶隐沉声道:“岑大人当明白,君王最善权衡之道,只要当今皇帝在位一日,不论太子与敬王如何较劲,都分不出输赢。所以大人想要改变现状,就必须打破眼前的格局,所谓不破不立。”

皇上要忠心,太子要名声,敬王要权势,所有人都有想要的东西,有欲望即破绽。

他让岑辗借刀杀人,而真正的刀其实还未出鞘。

岑辗倒吸一口冷气,赶忙压低声量制止道:“陆先生,朝堂之事不是你能妄言的,要是被有心之人听去,那便是杀头大罪。”

“我知道。”叶隐说罢,不紧不慢地摘下了面具,对着岑辗微微点头。

岑辗陡然忘了呼吸,眼前之人的容貌与当年身死于空山寺的陆家小将军极为相似,“你……你是……”

当年英杰神采卓然,一箭破空射月,名冠庆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

庆都。

红墙高耸而绵延,试图将过往宫人牢牢框在这四四方方的皇廷之内。

梁介疾走在一眼望不到头的宫道,紧随传召公公向宣德殿而去,行了有一盏茶的功夫,再穿过两道门,才见金龙飞檐的大殿。

这几年朝廷送往沿海的军备越来越敷衍,将士们都饿着肚子,也没有什么称手的兵器,战事便愈发难打了,几个月没有捷报都是常事。

偶有大捷喜事,可皇上似乎很忌惮有兵权的将领入都,所以朝中多半是直接将赏赐送来,极少召见驻军将领入都听赏。

因此算起来,除了当年驰援新帝起义,这是他十年来第二次踏入庆都,这里对他来说到处都充满了陌生。

因是武将,梁介须得卸下兵刃,得了皇帝宣召才可入殿。

梁介腰板直挺地候着,丝毫不减将军威风,却暗暗地打量着四周,心中惴惴不安地猜测叶辞川为何会被带走,又会被带往何处去?

“宣建越总兵梁介进殿!”

梁介听闻殿中高呼,大步迈入大殿,叩首参拜,铿锵高呼:“末将参见皇上!”

“梁将军请起!”谢元€€笑着说道,“朕已听两州巡抚禀报了沿海战况,此战梁将军功不可没,实乃大齐国之栋梁!”

梁介刚想开口汇报战情,听闻两州巡抚已经代为转达,只能领了皇上后半句的夸奖。

他抱手正欲叩拜,微微抬头向高座上看,顿时有些晃目,幡然醒悟后立即垂首行礼。

难怪他初见叶辞川时觉得有些眼熟,但一直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如今时隔多年再见到皇上,他才明白这份熟悉感从何而来。

叶辞川与当今皇帝长得是有些相像,可较真起来,他又觉得没那么像。

叶辞川没有高位尊者的威严,但又多了几分傲气和随性,更像是翱翔九天的猎鹰。

这之间会不会有什么误会?

工部尚书鞠成尧上前一拜,高声道:“如今琉岛降服,自愿成为大齐属国,从此沿海百姓再无战乱之忧。恰逢运河兴修,通商口岸也在计划之内,大齐必将昌盛隆泰。”

鞠成尧这番话说得甚是好听,谢元€€却不似往日回以赞许,只是淡淡地应了一声,而后对梁介问道:“梁将军与众将士辛苦,想要什么赏赐?”

如今琉岛归于属国,往后虽无战乱之忧,但往后对外通商,海上往来时还有用得着建越驻军的地方,不好就这么弃了。

梁介牙关紧咬,沉思后做出了选择,深吸一口气后说道:“禀皇上,此战除了军中将士齐心协力,少不了江湖豪杰相助。尤其是滨州一战,穹山遮月楼劳苦功高。末将斗胆,想……”

“梁将军的胆子确实很大。”谢元€€蹙眉,睥睨着梁介,幽幽问道,“梁将军是想问,朕命锦衣卫带走的人去了哪儿?朕倒要问问梁将军,那人究竟是何来历?”

梁介噤声,许久才道:“遮月楼是朝廷招安入的军营,其他的末将不知。”

柳浦和抬眼,随即出列道:“吏部三月前确实派遣官员前往鄢州武林大会,劝服一些能力出众的江湖侠士,作各战场兵力所用,负责官员乃吏部主事闵成哲。”

他虽不知梁介口中的人是谁,但记得遮月楼的名字,是今年武林大会的魁首,的确在招安之列。

那时恰逢水患,运河输送困难,而这个遮月楼离沿海战场极近,不论是人手还是粮草储备,若是能入军需所用,可解燃眉之急,是极好的人选。

见皇上追究其来历,若此人背负罪孽,那便是吏部失查之责。

柳浦和暗叹,吏部任选拔之责,确有安排有失的时候,但今年流年不利,吏部做出了几次错误决断。

再这样下去,皇上的怒火恐波及太子殿下。

谢元€€冷声道:“召闵成哲。”

听着太监传召的尖声,柳浦和心中暗道不好,看来皇上似乎很是在意此人,他需得想个办法撇开关系。

诏狱内。

鞭笞声回荡在幽暗的牢房中,被铁链捆在刑架上的人咬牙承受着严刑拷打,坚决不屈服求饶。

锦衣卫毫不手软地挥下手中长鞭,上有倒钩划过,带下一层皮肉,质问面前的犯人:“你还不肯说实话吗?”

战场上出生入死,叶辞川都没想过要逃,怎会怕了眼前这些人,他眼神冷漠,反问道:“究竟是我不肯说实话,还是我说的不是你们满意的答案?”

鞭子再一次挥下,叶辞川耳边又响起锦衣卫的怒骂声。他闷哼一声,重复之前的话:“我说过了,我是建州沧县一名渔夫家的孩子,战乱时与家人走散,孤苦无依,为了温饱才入遮月楼。”

负责审问的锦衣卫相视确认地点头,将供词整理好后,即刻送去大殿。

魏顺接过锦衣卫递来的供词,恭敬地呈给皇上,低声道:“锦衣卫说他们审了一个时辰,就问出这些,大抵是没有问题的。”

锦衣卫的诏狱那可是人间炼狱,寻常人有进无出,被严刑拷打了一个时辰,什么嘴都该松了。

谢元€€蹙眉速阅这份供词,喃喃道:“四月初四生辰,对不上。”

他记得谢宁峥是年后不久生辰,与此人差了小半年。

谢元€€瞥了一眼伏地的闵成哲,方才他说这个叫叶辞川的,的确是靠自己的实力打上了武林盟主之位,起初吏部抛出橄榄枝,遮月楼并未接住,他们三顾茅庐后才促成了此次合作。

如此看来,遮月楼参军倒不像是有意为之。可谢元€€没有放弃怀疑,这个遮月楼不论是地理位置,还是出现的时机都太过重要,就像是早就等着朝廷送上门。

越是这么想着,谢元€€对叶辞川就越感兴趣,他倒想看看叶辞川是何许人也,和他长得有多像。

“把叶辞川拖进来。”谢元€€冷声说道,蔑视地向殿门外看去。

不消多时,只听沉重的铁链拖地声响起,一人缓缓出现在了殿门口,从容不迫地走了进来。

他浑身伤痕,每一步都在滴血,但面色不改,身姿挺拔,如高山巍峨伫立,泰然地走到了大殿正中央。

谢元€€盯着叶辞川,不敢置信地站起了身,恍然间像是看到了一位故人。

“九弟,君子当作正人仪态,站若高山挺立,行如寒松迎风。可不能像你这般懒散,站直了!”

他还只是皇子时,他的太子皇兄便是这般教导他的。

他与太子皇兄皆是母妃所生,只因皇兄是嫡长子,所以不论他再怎么努力,父皇和母妃的眼里还是只有太子皇兄。

太子皇兄总是假惺惺地喊他一起学习,每次都超他一头,得了太傅和母妃的夸奖不够,还反过头来教训他。

被一直看不起的弟弟起兵造反,成功夺去了皇权,谢元洮恐怕到死都觉得不可思议吧!

看着殿中的叶辞川,谢元€€顷刻间好像看到了十年前的万和殿内,与他当面对峙的皇兄。

像,可又哪儿都不一样。

谢元洮的眼里是温和亲顺,每次看着旁人都带着几分悲悯,他觉得假惺惺极了。

可叶辞川不是,谢元€€在这双眼睛里看不到任何情绪,就像是个被剥去了三魂七魄的活死人。

“大胆,见了皇上还不下跪!”魏顺尖声指责。

叶辞川收回审视的目光,缓缓跪下参拜,面无表情道:“草民参见皇上。”

自从进入皇宫,他的心口便急跳不止,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方才,他也觉得自己似乎和当今皇帝有些许相似。

会是巧合吗?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观阅!

第52章 入朝

看清入殿者的面貌后,群臣滞言片刻后哗然。

9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