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权谋不如搞基建 玩权谋不如搞基建 第104章
作者:吃点儿吗
“原来是这样。”博彦恍然大悟地点头,顺便谴责自己想得太多。
他怎么能误会殿下和他们王上是那种关系呢?
宋青远摸了摸鼻尖,将手里的册子递给博彦,“你去还给茶庄的负责人吧,这几天一定要记得关注土壤的湿度,一旦发现积水过多,立刻要开沟排水。”
博彦赶紧应了一声。
接过册子的时候,他下意识捏了捏册子的厚度,然后一脸惊讶地问道:“这么厚的册子,殿下这么快便看完了吗?”
宋青远没什么表情地「嗯」了一声。
“那属下就先下去,不打扰殿下了。”
“去吧。”
博彦告辞离开,嘴里还念叨着「总共才不到半个时辰,殿下看东西的速度可真快啊」。
其实只是修一条路罢了,哪里需要他亲自过去呢?
宋青远松了松拿着册子的那只手,低头笑了一声。
不过是想起连提寄过来的一封封信里,虽不明说,但字里行间都透露着思念二字,便觉得花几天的时间在路上,只为在他踏上这片土地的第一时间就能看到自己,也算十分值得罢了。
“等忙完这几天,就收拾东西回王庭吧。”宋青远抿了抿唇,对着江铎吩咐道。
……
启程前往木和部落时,已经是十几天之后的事了。
在这途中,赫连泰也主动向漠北议和,将渠州以西的地方都划给了他们,同时做了互不侵犯、友好往来的约定。
虽然不知道这样的和平协议能维持多久,但起码在目之所及的几年内,漠北和南周的边境都不会再有战火烧起了。
整件事里,唯一让宋青远惊讶的便是他那个便宜爹居然没有趁火打劫。
宋申旭的为人,他是再清楚不过了。
虽不知道是什么仇什么怨,但老头一直都以吞并南周为终身理想。为此不但可以抛弃亲族、背负骂名,甚至几乎放弃了自己的一切。
他感觉入主中原几乎已经成了老头的执念,如果做不到,就是死都不会瞑目的那种。
但就在之前这种情况下,宋申旭都不趁乱挥兵南下,就显得有些异乎寻常了。
难道是老头连打仗的钱都没了?宋青远皱着眉猜测道。
他之前就知道宋申旭在财政方面出了不小的问题,不然当初就不会舍下一国的脸面,把自己儿子送去南周当质子换岁赐了。
当初宋祁镇插手盐业,宋申旭之所以那么生气,除了因为他起了不臣之心以外,也有盐铁官营是宋申旭重要财政收入的原因。
不会真困难到连仗都打不起了吧?
宋青远难得有些幸灾乐祸,提笔写了一封信给在燕云的秦子箴,叫江铎寄了过去。
很快,他便收到了秦子箴的回信。正如宋青远所料,宋申旭的财政危机确实已经到了十分严峻的地步。
而秦子箴还在信中讲到,宋申旭的财政问题究其根本竟然还是他导致的。
“殿下,什么事让您这么开心?”江铎有些疑惑地问道。
宋青远笑着摇了摇头,没头没尾地说了一句“我倒是没想到,海齐纳一地的那几个部落居然把算盘打到了燕云的头上。”
见江铎的表情愈加茫然,宋青远这才放下信,向他解释了其中原因。
最初,私盐生意做得最猖獗的就是海齐纳一地的部落,后来在湖盐制出来时,宋青远又允许他们自由贩卖食盐,那些人更是将原本的生意扩大了数倍。
只不过之前是从中原贩了私盐往漠北卖,现在买方和卖方互换了身份,变成了他们把盐买到中原罢了。
但南周的市场也是有限的,发现往南周贩盐的竞争压力过大后,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便把目光投向了燕云。
恰巧宋申旭为了敛财,又把盐价提高了不少,漠北的盐便十分顺利地进入了燕云的市场。
宋申旭在燕云的根基本就不牢,对边境的管控更是松散。贿赂了守城的士兵后,价格低质量高的盐便在燕云大肆流通开来。
偏偏这里面又有不少油水可捞,一层层隐瞒下来,宋申旭即使发现盐营的收益不对,一时半会儿却找不到半点蛛丝马迹。
燕云地广人稀,又连年征兵,主要收入来源便是盐铁一类,现在官营的食盐收入又被宋青远在无意之中搅乱,宋申旭可不是连仗都快打不起了。
南周在发现燕云不像从前那样频频发兵南下后,就直接趁机减了一半的岁赐,偏偏宋申旭也拿他们没有办法。
得知自己的便宜爹最近过得极不顺心后,宋青远在之后的几天里,心情都十分愉悦。
连一向神经大条的阿穆尔都发现了,在前面引路时,还不忘偷偷向随行的侍从打听着原因。
再次踏上木和草原,包括宋青远在内的一众人都十分惊讶。
没想到不过短短两年,木和部落竟然发生了堪称改头换面一样的巨大变化。
除了草原上的帐篷比从前多了许多顶以外,部落里还整齐分布着造纸、牛肉加工等大大小小数十个作坊。最中间还有好几家像模像样的酒楼客舍,想来是为了来往的商贩们准备的。
部落里往来的百姓,衣着看上去也比以前精良了不少,面色也红润。见到宋青远一行人,都围过来,说着些吉祥话,还有不少人甚至赶紧跑回自家帐中,取了新鲜瓜果往宋青远身前递的。
草原上的上下尊卑没有那么分明,不管是喜恶爱憎,感情的表达也大都直白热烈。大家喜欢宋青远,便要围在他身边,把自己最热切的心意让他看到。
宋青远也被这样的情绪所感染,笑眯眯地和众人说着话,扭头用眼神示意江铎把百姓们递过来的鲜花瓜果都收下。
等到了阿穆尔为他准备的大帐时,别说是江铎,就连身后跟着的十几个侍从,手里都满满当当的,由此可见木和部落的百姓又多喜爱宋青远了。
作者有话说:
博彦同学,大胆点,他们就是那种关系。你已经离真相很接近了。
第109章
多康撩起帘子走进来时, 宋青远正研究着面前的浆果到底是什么品种。
见到来人,宋青远放下手中的浆果,一边示意江铎给多康看座, 一边问道:“你怎么来了?”
多康便是宋青远在上次离开木和部落前,指派去负责牛肉加工的人。
曾经还是连提的一个骑兵统领。虽然腿脚落下了残疾,行走有些不便,但做事却十分细致有条理, 牛肉作坊能有现在的规模, 离不了他的努力。
进了大帐,多康先是向宋青远行了个礼,才坐下来, 不疾不徐地解释道:“听下面人说殿下来了木和部落,便赶紧过来了, 没想到紧赶慢赶还是晚了一步,没在第一时间见到殿下。”
宋青远笑着摆了摆手,“从作坊那边到这儿的距离也不短呢,我又不是只在木和部落待一天,何必这么着急?”
多康但笑不语, 但大家心里都清楚。听说殿下来了, 谁还能耐着性子再多等一天,都赶着在第一时间见到宋青远。
“这段时间过得怎么样?”宋青远想着自己今天再没什么事要做了, 便捧着一杯清茶,与他话起了家常。
“托殿下的福, 一切都好。”
多康捋了捋衣服上的褶皱, 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似的, 开口道:“殿下可还记得之前让我养着的两千多只羊吗?”
宋青远点头, 他对那些羊可谓印象深刻。
当时他用醉马草纸和肉松换了各部落打算运往南周的羊, 没曾想竟然换了两千余只,当时他还因为不知道如何处理它们而发愁了好几天。
“不过应该已经杀掉不少了吧?”宋青远问道。
那些羊都是长成了的公羊,即使继续养着,体重也不会再增加。后来宋青远就打上了它们身上羊毛的主意。但第二年秋,各个部落的羊毛都卖向王庭,他这儿不缺羊毛后,便让多康自行处理它们的去留。
“是杀了不少。”
多康点了点头,又补充道:“但之后,属下又拿卖肉的钱买了母羊,今年生下许多小羊羔,若按数量算,还多了不少呢!”
宋青远怎么也没想到事情会是这个走向,他有些惊讶地挑了挑眉,问道:“我记得部落里的百姓都没少养羊啊,怎么还能卖肉换这么多钱呢?”
多康既然说生了许多小羊,那定然没少买母羊,但羊肉在木和部落并没有什么市场,要不然当初宋青远也不会为了那些羊的去路发愁了。
“殿下您有所不知。”多康顿了顿,正准备解释其中缘由,又笑道:“说起来,咱们能卖出那么多羊肉,还是托了殿下的福。”
宋青远眨了眨眼,面上的表情从疑惑逐渐多了几分茫然。他怎么不知道这事儿还和自己有关?
“此事说来话长。”多康放下手中的茶盏,“之前您和阿穆尔首领说,要把木和部落建成与南周的什么……贸易中心。”
顿了顿后,杜康继续道:“属下之前不懂是什么意思,是后来到部落的中原商客越来越多,甚至还有从千里之外的江南过来的。其它部落的人也开始把他们的商品往咱们这儿运后,属下才慢慢明白了殿下当初那话的意思。”
宋青远微微颔首,示意他继续说。
“后来,来的人越来越多,部落里也多了不少客舍酒楼,不知道殿下刚刚有没有看见。”
“这个我倒是注意到了。”宋青远想起他过来时,隔着人群看到的场景。
多康一脸憨厚地挠了挠头,“咱们漠北的百姓还好,但那些中原人,十个里面有八个都想试试咱们漠北的牛羊肉是什么味道。”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宋青远长长地「哦」了一声。
特色菜嘛,他明白的。现代人去外面旅行时,不也一定要尝尝「本地特色」吗?
只不过后来的本地特色饭馆大多是专门宰客的罢了,比不上部落里的酒楼原汁原味、童叟无欺。
“不止如此。”多康笑着摇了摇头,补充道:“殿下您发明的那铜锅涮羊肉的吃法,才是真正唬住了那些中原人。吃过一次的都赞不绝口要吃第二次嘞!”
就连他们自己百姓,都喜欢得很。许多第一次来木和部落的中原人,甚至连货都顾不上卸,就要顺着路去吃铜锅羊肉。为了这一顿火锅而推迟行程的商人可不是少数。
宋青远一时间竟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他倒是没想到,自己一时兴起搞出的铜火锅竟然在无意中造成这么大的影响。
“铜火锅能受到这么多人的欢迎……”宋青远顿了好一会儿后,才默继续道:“我也,挺开心的。”
不过这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宋青远笑着摇了摇头。说不定等官道修好后,还能发展出草原特色旅游也未可知。
“既如此,那就再教大家一种食物的做法吧。”宋青远想了想道。
“什么吃食啊?”多康眼睛一亮。
殿下一时兴起发明的铜火锅都能这么受欢迎,那新的吃食岂不是只有神仙才能吃到的美味?
“此物名叫蛋糕,是一种甜点。”宋青远低头回忆了一遍蛋糕的制作流程,然后在多康期待的目光中,不疾不徐地道出了几样需要他准备的工具。
多康赶紧下去准备,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兴奋和迫不及待。
看着腿脚不便,却愣是走出了曾经骑兵统领气势的多康,曾经的战友半是疑惑半是调侃地问道:“多康你这是要干嘛去?急得跟火烧你屁股似的。”
你知道些什么?多康十分不屑地撇了撇嘴,“殿下让我准备东西,至于做什么……”
他语气骄傲,在好友好奇的目光中,哼了一声道:“就不告诉你!”
“嘿,你这人!”好友把手中的东西交给旁人,紧跟在多康后面,“我倒要看看殿下吩咐给你什么了。”
两个人拌着嘴离开,话里的内容连八岁小孩儿听了都得嫌幼稚。
另一边,宋青远却在托着脑袋思考另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