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权谋不如搞基建 玩权谋不如搞基建 第75章
作者:吃点儿吗
但宋青远几乎从没有与人同吃一块蛋糕的经历。因此,即使对着一张英俊的面容,他这顿甜点还是吃得有些辛苦。
好在这块蛋糕也不是很大,没一会儿便被两人吃了个干净。
连提走后,江铎进来收拾桌子。
正当他端着空了的盘子离开时,身后传来宋青远的声音:“明日不必嘱咐厨房再烤蛋糕了。”
江铎:……
“小的明白。”
作者有话说:
小宋总:租客和房东的友谊。
连提:啊对对对——
第80章
进入九月后, 田里的庄稼便陆陆续续到了收获的时候。
因为宋青远在在春天时修了排水灌溉的水利设施,后续的施肥工作也在博彦的督促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所以今年田里庄稼的长势都十分喜人。
但要说长得最好的, 还是宋青远派人种下去的大豆。
主要是大豆这种作物不挑土地,对温度、降水之类的要求也不高,产量自然就比其它作物要高。
只是大豆也有个麻烦问题,那就是大豆在完全成熟后的几日内, 豆荚就会炸开, 里面的豆子散落一地,收割起来会很麻烦,造成的损失也比较大。
可若是收割的时间太早, 大豆的含水量又太高,到时候若是晾晒不彻底, 很容易霉变。
这可愁怀了博彦等人,眼看着地里的豆荚一天天开始发黄,他们却想不出一个有用的办法。
最后无奈,只好到宋青远这儿来寻求帮助。
一大早,宋青远刚吃完早膳, 回自己殿里准备处理公文, 就看见迎面走来了博彦几人。
几个农官面色愁苦,垂着脑袋, 活像霜打了的茄子一样。
见了宋青远,三个人就像看见了救命稻草一般, 眼神「唰」地一下就亮了起来, 三步并作两步到了宋青远面前。
“这是怎么了?”宋青远有些疑惑地看向三人。
看宋青远来时的方向, 应该是从宫殿北面过来的。大清早他不在自己殿里, 反而从外面回来, 其实是有些奇怪的。
但博彦等人根本来不及注意这些,行了一个礼后,就赶紧把这几天遇到的问题讲了一遍。
收割大豆的问题?
宋青远垂着眼想了想。大豆的收割时间确实有些短,只不过他在后世见过的都是机械化生产,所以便便忽略了这个问题。
但他能怎么办呢?
宋青远有些无奈地看向面前的三人,总不能指望他把大型联合收割机给造出来吧?
“不能多加派些人手吗?我记得今年种的大豆也不是特别多啊?”宋青远想了想,问道。
他记得播种的时候人手还挺足的来着。
更何况现在油坊每日榨油剩的豆粕也给了百姓,最近更是有专门割了牧草贩卖的,百姓应该能空得出时间收割庄稼才是。
因为榨出来的豆油基本都是送去工坊,不会拿来食用,工人们在榨油时没有那么讲究。剩下的豆粕不是很干净,宋青远就干脆都给了百姓们,让他们拿去喂养牲畜。
“殿下,您是知道的,咱漠北原来根本没有这么多地可以种,都是殿下今年建了水渠,又改良了土地后才多了这么多耕田,因此百姓家里根本没有那么多收割庄稼的农具。”
博彦叹了口气,又自责道:“这事也怪我,之前完全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原来是这样。
宋青远点了点头,“是铁不够用吗?”
如果是漠北的铁供不上建造农具的,他倒是可以让秦子箴从燕云运一点回来。
只不过铁这种东西管得很严,怕是要费上几番周折。
“倒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博彦摇了摇头,这点铁矿区那边还是能生产出来的。
宋青远轻轻皱了皱眉,他想不出还有什么原因。
博彦见宋青远的表情,不由地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赶紧解释道:“是因为百姓家里并不富裕,出不起置办农具的钱。”
还有一个原因博彦没有说。宋青远改良后的许多农田都分给了附近的百姓,但百姓们对种田一事没什么经验,也难免心生顾虑。因此,并不敢花大价楠`枫钱请铁匠打诸如镰刀一类的农具。
之前耕田和播种时,他们都是向官府借了曲辕犁和种子,约定收获后把三成粮食上交给官府。
宋青远这才明白过来,揉揉眉心道:“我倒是把这方面给忘了。”
他随口说了一句「这倒不是什么大事」,便看到博彦几人眼巴巴地看向了自己。
宋青远被看得心里直发毛,赶紧招手示意几人跟上。
就像宋青远觉得这不是是什么大问题一样,博彦等人也不明白为什么殿下可以如此轻松。
直到宋青远把人带回了自己殿里,他们才明白:原来有一种能力,叫做「钞能力」。
宋青远指着江铎对博彦说道:“这是我府上的管家,置办农具的钱你们问他拿就行。”
顶着博彦等人因为过于震惊而有些发木的眼神,宋青远看向对方:“有什么问题吗?”
“铁器花费巨大,光城西一片村子就有上百户人家,殿下要不还是算了吧……”博彦勉强回过神来,结结巴巴地开口。
“我知道,无妨,你但去取就是了。”宋青远不甚在意地摆了摆手。
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吗?
宋青远用事实证明:有钱,确实是可以为所欲为的。
对于宋青远的败家,江铎已经是驾轻就熟了,他们殿下也确实有这样豪气的资本。
宋青远做的那些事里,光是其中一项就能换来滔天的富贵了,更何况远不止一项。
就现在的财富,也是在宋青远许多事都是贴钱在做的情况下,比如救济院和酒精等。
制作酒精还是很烧钱的,不然江铎恐怕还要再把府库给扩建一次。
“不过,”宋青远想了想,又补充道:“那些农具不能免费发放给百姓,先用租借的方式,等到明年从田里赚到了钱,再用粮食来换。”
宋青远不肯把铁器免费发放给百姓,倒不是因为他小气,主要不想让百姓养成什么事都依靠官府,不愿自己努力的习惯。
他自己倒不缺这点钱,但若是百姓们养成了这种万事依靠他或是官府的观念,却不利于漠北将来的发展。
“臣明白。”博彦等人行了礼,又千恩万谢地谢过宋青远,才一脸恍惚地起身。
许是解决了一大难题,博彦终于想起了刚刚被自己忽略掉的事,他询问道:“殿下今早是去哪里了吗?”
宋青远不甚在意地回答道:“与漠北王商议了一些事。”
其实是去那蹭了顿早膳,但这样说似乎对自己个人形象不太好。
博彦想不到什么紧急的问题需要殿下和王上在清晨就一起商讨,只好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告辞离去。
“你说,殿下的家产到底有多少啊?”出了王宫,几人还在凑着脑袋嘀咕。
“不知道,怕是比王上的国库还要丰厚吧。”另一个人猜测道。
“我也觉得,不过咱漠北的国库就没有丰盈过。”
“也是。”
他们三人的猜测倒也比较贴近事实,以连提那个一有钱就往军营里拨的性格,今年的国库能有不少剩余,全靠宋青远把各个作坊的收入都分了几成给他。
但要说最赚钱的生意,还是制盐。虽然宋青远把盐价压低了几分,但食盐作为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销量本就不会少。
再加上制出来的盐品质又好,几个月不到,连最偏远的部落都用上了王庭生产出的盐。
现在,漠北的食盐也不用依靠从南周贩卖了,套在他们脖子上的绳索又少了一个。
而各种美味的牛肉制品也开始贩往南周,被中原百姓接纳。
想来今年漠北的冬天,应该能过得比去年还好。
羊毛作坊里,宋青远也命人放缓了精美的坐垫的生产,开始把重点放在了寻常的衣物上。
漠北的寒气往往比中原来得要早。宋青远记得去年在十月中旬的时候,漠北天气就已经凉了下来,因此羊毛衣物要早点开始生产才行。
而生产出来的布匹,不仅要供给漠北的百姓,同时在要南周占上一足之地。
这样的计划是有些着急,但形势所逼,宋青远也不得不催促着众人加快速度。
从近几日送来的密保中,宋青远能敏锐地察觉到,不管是燕云还是南周,都不会安宁太久了。
燕云和南周就像是狂风暴雨到来前的沉寂一样,看似平静,内里却是波橘云诡。
好在宋青远从去年就开始准备着羊毛一事。攒了大半年,作坊里的羊毛也积了不少,再加上过几天还能再剪一次羊毛。
因此,虽然是要辛苦些,但赶在冬天生产出足够的羊毛布匹还是不难的。
宋青远唯一遗憾的就是,直到今天,阿敏也没有研究出针织毛衣的办法。
无奈,宋青远只好放弃了传播针织技艺的想法。
若是百姓们会这门手艺,他们便只要买些毛线,在家就能织出厚实的衣物来,还能省下一笔钱。
羊毛作坊的事宋青远掺和不进去,主要也是因为他在这方面真没什么经验,唯一能做的也只有给辛苦劳作的小娘子们涨些工钱。
作坊里一直是多劳多得,手脚麻利的娘子们每月甚至能赚四五百文钱,比城里大部分的的男子还要多。
许多男人平日里习惯了女子顺从于他们,就总觉着自己比妇人们高贵似的。
现在看作坊的娘子们赚得比自己还要多一倍有余。许多人的心里一下子就不平静了,成日里说些酸溜溜的、阴阳怪气的话。
这几天街上常常有类似的言论出现,什么难听的话都有,甚至连宋青远的名声都被牵连了进去。
说他作坊里只雇佣女子,便是要做什么见不得人的龌龊事。
没过几天,这些消息便传到了本尊的耳朵里。
这日宋青远正在书房看书,就看见江铎气呼呼地走了进来,忿忿不平的把这件事禀报给自己。
“也不看看工坊的娘子们赚的钱都到了谁手里,居然连这种话都说得出口。”宋青远越听越听不下去,挥手打断了江铎说话。
要知道,除了丈夫去世的寡妇,现在还没有女性可以单独立户的律令。
也就是说,工坊里做工的娘子们不管是否有婚配,赚到的钱都是整个家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