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种田打败天灾 用种田打败天灾 第114章
作者:挽云白
听他说完,叶瑜便把眉头紧紧皱起,“这可是极其危险的。”万一那位皇室后裔当真想要卸磨杀驴,他们很有可能有一场硬仗要打。
褚绪风闻言点点头,“即使如此我也得回去一趟,我已经跟叶叔提了这件事,我们准备明日出发,正好这段时间天气好,虽然寒冷却没飘雪。”
“至于我手里的活,就暂时移交给叶河,他是所有人里学得最好的,顶替我们一段时间也无妨。”
叶瑜欲言又止,到最后还是没能说出话来,即使危险他也不能阻止褚绪风,毕竟出事的是他爹,将心比心,若是将叶父换到褚将军的如今的情况,估计他也会像褚绪风这样,不管有多危险都会奋不顾身。
褚绪风也没等着他说话,只是拿手揉了揉他的头,然后温和地说:“等我回来。”
“好。”叶瑜应道:“你在路上一定要小心。”
他没有提出要跟着一起去,毕竟自己是最了解自己的,他跟着就是拖后腿,在如今这种严重的情况下,还是经过长年训练的褚绪风和他的护卫一起过去比较合适,至少要是发生了最坏的情况,他们还有一战之力。
从贾一到贾十都是身经百战的褚家护卫,是跟褚绪风从小一起长大的,他们就连训练都在一起,不说是实力,光是默契都很突出。
褚绪风走之前,叶母特地给他们做了许多干粮,各种干硬的麦饼和馒头自是必不可少的,除了这些还有四罐肉酱和鸡蛋酱,更别说猪肉干之类的了。
唯一有些遗憾的是,他们城里的马虽然经过繁衍已经有七匹了,但还是没办法让他们一人一匹,褚绪风离开时只能分到五匹,不过两人共骑一匹倒是也够了,毕竟他们不用带东西,马只用在代步。
等褚绪风离开之后,叶瑜就时常忧虑,极其担忧他们安全与否,不过很快就发生了一件事,暂时冲淡了他的忧虑。
谈起这件事就得先讲一讲冀望城的学制。
如今冀望城里有两个不同的学制,一个是给孩子启蒙的启蒙班,上五休二,上学的五天全天都要在学堂里进行学习,另外一个是给成人扫盲的扫盲班,不过他们只需要每天晚上过去学堂一个时辰即可。
这俩用的教材基本是一样的,最开始的学习流程也相仿,都是学习三字经和百家姓这样的基础课本,大约一、两年后所有人就都认字了,在这之后便有了很大的区别,成人扫盲完毕基本上就算是毕业了,不用再去学堂,而孩童则是需要继续深入学习,首先是由积年的老猎手和老把式教导的各种捕猎知识和种田知识,像是如何铺设陷阱,如何处理皮毛,如何给种在地里的粮食施肥,植被出现虫害时该如何处理,等等。
除此之外,还有由陈大夫他们一同开设的基础草药课程和基础疗伤课程,其中包括毒物辨别和药材辨别,同时确保如果患者只是受了小伤,他们有能力可以自行寻找对症的药材进行包扎处理,这个课程是公开的,不管是什么年纪,什么性别都可以跟着学习。
其次是关于数学的教学,从得到叶童生的帮助开始叶瑜便把汉字版的壹贰叁肆用简体一二三四进行替代,同时标注有相对应的阿拉伯数字1234,后者倒是得到了许多人的青睐,尤其是负责积分登记的几个人尤其喜欢这个改动,这是因为所有积分都记录在城里人的户籍之上,数目有增加和减少时就难免显得繁琐,而现在就好些了,至少记录时不需要花费太长的时间。
在以上所有教学结束之后,基本上学生的年纪就已经满了十四岁,这代表着他们成人了,接下来他们会进行选择,是要继续深造还是直接毕业,大部分人的选择都是毕业之后报名进入城兵,甚至是狩猎队或者采摘队,唯有一小部分有天赋的,会在叶童生的教导下继续学习,学习内容包括四书五经,和叶瑜所教的各种初级科学。
让叶瑜惊讶的事情就是这些人里有一个年仅十四岁的少年颇具奇思妙想,叶瑜仅仅只是描述了一番水轮三事的结构,他就跟秦家兄弟俩一起改良了如今他们的普通水磨。
那少年叫叶荣。
叶瑜被叶荣叫过来的时候还有些不可置信,直到亲眼看到那个木制发明,这才真正相信了。
这玩意就像一个复杂版的灌溉水轮,倒也是,它立轮上面装的水车也有灌溉的用途。
叶荣介绍道:“就像您说的那样,这是由一个水力驱动的大水轮为主要构造,延长的水轮轴上装有一列拨杆和一个立轮,拨杆的主要用途是拨动碓杆末端,使碓上下往复摆动,这样一来就能舂米或者使谷物脱壳。立轮同时驱动平轮和立轮,平轮所在轴上装有磨,用以磨面。立轮所在轴上装有水车,用以取水灌溉。”①
叶瑜听他说完啧啧称奇道:“你们竟然真制作出来了。”
叶荣摆摆手说:“还是靠您说的结构,我们只是按部就班,主要是瑜哥你的功劳。”
秦穆文也附和道:“要不是你,我们还真做不成,阿荣原本只是想改良一下灌溉的水车,真没想到还能制作出来这种集三种用途为一体的农具。”
叶瑜闻言笑了下,这还真不只是他的功劳,要知道换做其他人,就算他把原理和结构嚼碎了喂到他们嘴边,估计他们都不会吃,让他最欣慰的是叶荣具有成为一个科学家最基本的挑战精神,不畏惧困难,而他两个表哥更是动手能力极佳,不过是一个月的功夫便根据叶荣的图纸将水轮三事制作了出来。
叶荣看着颇高大的水轮三事感慨道:“也不知道能不能用,能用的话效果如何。”
要试用其实也算是简单,只是如今外边冰天雪地的,河流都被冻得结结实实,估计得等雪化才能验证水力驱动的效果如何。
虽然不能试用,但叶瑜已经让叶父给他们三个拨了很大一笔积分当作奖励,他要的就是奖励的激励作用,要是能引发更多人对科学的兴趣那就更好了,都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他们要发展便离不开便利的科技,尤其是能够解放生产力的科技。
叶瑜看着叶荣三人乐呵呵的拿着户籍离开,在心里暗道,希望你们日后能有更多奇思妙想。
但这也带来一个问题,光靠他一人从空间里带来的知识恐怕是不够的,毕竟那些都过于超前,而且他空间里的书籍只有建国后的,他们现在需要的是符合当前生产力的知识。
叶瑜想到这里便去找了叶童生,询问道:“您那里可有农书?”
叶童生摇摇头,“并无,像是《齐民要术》《梦溪笔谈》之类的书籍,并不包括在科举之内。”
他随即感慨道:“要是知道日后再无科举,我就不花重金购买四书五经了。”
“谁能预料到呢。”王树叹口气说:“我还想着考秀才,结果连童生试都没赶上。”
听完他们的话,叶瑜暗想,既然如此只能去其他地方进行寻找了,韩副手所在的晨辉商队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作者有话说:
注一:出自百度百科。
水轮三事在《农书》中记载 “水轮三事,谓水转轮轴,可兼三事,磨、砻、碾也。初则置立水磨,变麦作面,一如常法,复于磨之外周造碾圆槽,如欲毇米,惟就水轮轴首易磨置砻,既得粝米,则去砻置碾、碢干循槽碾之,乃成熟米。夫一机三事,始终俱备,变而能通,兼而不乏,省而有要,诚便民之活法,造物之潜机。”
第129章 辽东郡郡守
叶瑜醒来后在屋子里闻到一股酸酸的味道, 他打个哈欠,视线随着味道落在炉灶上,只见一个陶盆放在那里, 上面盖着一层白布。
“娘, 您这是在做什么?”他问道。
叶母看一眼, 然后乐呵呵地回答:“好像叫醪糟,做好后据桃花所说是加一点红糖和鸡蛋就很好吃了,每天早上煮一碗,喝下去之后浑身暖洋洋的, 尤其适合冬天。我想着家里还有些糯米和酒曲,刚好能做些试试。”
叶瑜听到这话立刻就恍然大悟了,怪不得他觉得熟悉,就是所谓的醪糟汤圆嘛,把糯米搓成小圆子下到醪糟里也很好吃, 他记得要是再加点红糖, 那就对减轻痛经的效果很好。
叶母继续说:“我昨晚已经准备好了,你瞧中间放着酒曲,我还特地加了些你爹喝的烈酒, 想来过几天就能制作完成。”
果不其然, 那陶盆在炉灶边放了三天, 就有一股浓郁的发酵了的酒味传出来。
叶母把陶盆端到灶台上,掀开盖着的白布,只见里面是白中带着黄的糯米饭,她用勺子浅浅按压一下表面就有浑浊的酒液涌进勺子里。
她率先尝了一口,然后点头道:“果然是甜味很重, 倒是很难吃出酒味来。”
说完这话, 叶母又舀了一勺给叶瑜, 见他喝完也点头,这才拿出两个洗得干净的带盖陶罐,将醪糟连汤带水全都倒进去,密封好之后放到院子里冻住,被冻住的醪糟会放慢发酵的速度,要是任由它一直发酵,这些甜味就会逐渐转变成酒的辣味,到那时就只能当成酒喝了。
做好的酒糟每天早上挖两勺放到锅里,再打进去几个鸡蛋,等蛋黄变色后就能盛出来吃了,热乎乎的一碗喝下去,浑身都发汗,叶瑜有时候手脚冰凉,也会和他娘一样喝一碗加了红糖的酒糟,喝完之后瞬间全身都暖了,正好趁着这时候出门铲雪,虽然门外的雪不用他们去铲,自有城兵负责,但是院子里的雪可就不能让人家帮忙了,只能自己动手,否则雪下得久,把门都给堵住,这样一来出入都不方便。
有时候还能用糯米面搓出小圆子下到酒糟里,只有拇指那么大的小汤圆称得上是一口一个,而在糯米粉里倒入一些做好的果酱,就不用再额外加糖,做出来的小圆子虽然颜色不一,但相同的是都格外香甜,饱腹感也很强烈,就连胃口很大的叶父吃上满满一碗也能填饱肚子。
酒糟圆子算是叶瑜一家近来的新宠,尤其是叶母最喜欢吃这样香甜的吃食。
其他人也逐渐接受了酒糟圆子,主要是它做得快的同时味道也好,早上没空给孩子做早饭的话,只需要挖一勺酒糟到锅里,连圆子都不用现做,有些不讲究的人家甚至不下糯米圆子,毕竟糯米的兑换价格并不低,只往里头煮些面条之类的,味道也相当不错,甜滋滋的,孩子们都爱吃。
叶瑜每天早上都会喝一碗,今天也不例外,他把一颗粉红色的圆子吃到肚子里,嗯,一股山莓味,估计是用山莓果酱做的。
刚想到这儿,他就又联想到山莓是跟绪哥一起上山摘的,也不知道绪哥有没有在落雪之前到达靖边城,靖边城情况如何,褚将军到底有没有出事,绪哥什么时候能回来。
诸如此类的问题一直循环在他的脑海里,导致手上的酒糟圆子都吃得不香了。
叶瑜叹口气,暂时不想了,先把碗底剩余的酒糟喝完。
他一口饮尽剩下的汤汁,刚洗完碗就看到叶明辉从门外跑进来,边跑边跟开门的叶母道谢:“谢谢叶姨。”
“宝哥儿快来,水田和边上的水泡子里长了许多地梨子,正好咱们可以去摘一摘,地梨子生吃甜甜的,可好吃了,做菜也好吃。”叶明辉说着还舔舔嘴角。
水田的面积并不算大,主要是水稻的产量比不上小麦和高粱,许多人都不爱种,又麻烦产量又低,因此城里所有人里,除了像叶明辉和叶瑜家这样田地多的,和公共的田地会将一部分改造成水田,用来种植水稻,其他的基本都是原样的田地。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是他们这边吃面食比较多,米饭除了叶瑜比较喜欢,其他人属于那种有的吃挺好,没的吃也没关系,不过有时候用来改变一下口味也挺好的,因此种出来的稻米不愁兑换,基本仓库里存不下来陈米。
叶瑜家的水田是跟老宅那边一起种的,收获的粮食是对半分,里面的田螺和地梨子自然也是谁捡到就是谁的。
如今天冷,田螺是没有了,而叶瑜前些日子一直没见地梨子成熟,他还以为今年没长,却没想到天冷下来的时候竟然成熟了。
叶瑜想到这里便迫不及待地和叶明辉一起过去了,在路上他们还遇见许多人跟他们走向同一个方向。
沈青玉提着桶加入他们,“也不知道地梨子长势如何?”
“希望能长得好一些。”叶明辉也提着一个竹筐。
很快又有叶敬和杏花加入他们,不过两刻钟的功夫一群人就到达了目的地。
叶瑜原本以为水田里的地梨子不会有很多,毕竟如今天气寒冷,不适合果子成熟,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地梨子今年生长的却颇为茂盛,他下到结了薄冰的田里随便一摸就能摸到许多,足有半个手掌那么大,拎在手里沉甸甸的,紫黑色的外皮上布满湿泥,显得格外肮脏。
不少人都摘了满满一筐地梨子回家,叶瑜也不例外,他虽然只下水了一会儿,但是叶敬他们采摘上来的地梨子也分了他一些,因此他的收获并不少。
跟他们告别后,叶瑜回家换了件衣裳,推门出来时就看到叶母正在舀水清洗地梨子。
叶母见他出来,立刻笑着说:“今天收获不错。”
叶瑜点点头,“多亏了三哥三姐他们帮忙,一会做好饭得送点过去。”
“成。”叶母应道。
清洗完毕的地梨子表面呈现出紫黑色,光滑无比,整体是扁圆形的,用刀切开后里面的果肉呈现出白色,叶母将其削成片递给叶瑜,“尝尝看。”
叶瑜接过放进嘴里,稍微一咀嚼就有丰沛的汁水涌出来,甜味并不重,甚至还因为埋在泥土里带着几分土腥味,说不上好吃,但足够新奇,当个普通的水果吃却是绰绰有余。
不过最适合的做法是将其剁碎后和肉混在一起做成包子馅或者狮子头。
清爽且脆爽的地梨子非常解腻,能够把肉馅的腻味对冲掉,尤其适合当作馅料,叶老太做出来的加了地梨子碎块的猪肉包子是叶瑜的最爱。
——
就在冀望城逐渐步入正轨的时候,又有一件事打破了原有的平静,有一群流民来到了城门底下。
当日值守的是叶明德小队,他一看到风雪里出现的人群,就立刻派人通知城主。
叶父当时正和沈复他们一起讨论明年的建设。
“今年因为种种原因开荒一事一拖再拖,明年可不能再拖了。”叶忠说:“地多些底气才足,若是粮食再减产咱们也不怕。”
沈复却看着手里的户籍记录微微皱眉:“可是咱们人不够啊,就算开荒成功也没有足够的人手进行耕种。”
这倒是个问题,桌边众人纷纷皱紧眉头,半晌才有人说话,“实在不行咱们就累点,反正有牛群,说不准也没那么累呢。”
叶父叹道:“看来也只能如此了。”
叶瑜听他们说完话便陷入沉思,他摸着下巴想,要是能把农具改良一下就好了,就算不改良最好也让所有人家都能用上铁制的农具,就像是他们家如今用的就是铁犁头、铁插和铁耨,还都是天灾前在黑河县城的铁匠铺子购买的,价格不便宜,但质量很好,然而就算质量再好,都已经用了这么些年,纵然他们用的时候很是珍惜,却也自行修补了许多次,这几年来耕种的效率明显下降很多。
然而他们家已经算是好的了,有些当初买不起铁制农具的人家,依旧是用着木制的耧车和曲辕犁,虽然比纯手动耕种的效率高,却也没高到哪儿去,主要是他们这里没有正儿八经的铁匠,就算有铁矿也没用,没人能打造出铁具来。
正在叶瑜左思右想,如何培养出铁匠的时候,突然听见门外有人敲门。
敲门声打断了他们的讨论,叶父提高声音说:“请进。”
进来的是叶周远,他禀告道:“城门口有流民靠近。”
这话叫屋里所有人都愣了一下,叶父缓过神来立刻站起身说:“真是巧了,刚说人手不够,就有人过来,走,咱们一起去瞧瞧。”
沈复跟在他身边,低声说:“还是得小心,万一遇上流匪就不好了,他们最常用的手段就是装作流民,一旦进到城镇里面,便和外边的人里应外合,实在是防不胜防。”
叶父微微点头,应道:“我知道,先去看看再说。”
沈复见他心里有数便闭口不再说话,他毕竟只是副手,可以提出建议,却不能代俎越庖替城主做决定,再说了,城主的决定也是他赞同的,毕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他们得去观察一下才能做出决定。
一行人从内城门里出去,绕过结了厚厚一层冰的明珠湖,很快就到了外城门,他们挨个顺着楼梯走上去,站到塔楼上往下看去。
叶瑜打眼一瞧,那群人约有七八十个,其中青壮年占了大半,妇孺只有三分之一,个个都是狼狈至极,头发打结,有些甚至瘦成了皮包骨,没有老人和婴儿,年纪最小的孩子也有十岁左右。
众人对视一眼,均是稍微放下了心,这群人怎么看都不像是流匪。
叶忠观察了一会,开口道:“我下去跟他们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