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种田打败天灾 用种田打败天灾 第68章

作者:挽云白 标签: 布衣生活 末世 市井生活 穿越重生

第73章 湖

  郝大夫把手收回来, “应该是用木棍敲打导致的昏迷。”他隔着方巾摸了摸母子俩的头,半晌指着两人头上一处鼓起的包说:“就是这里,回头她俩醒过来之后, 可能会出现头晕恶心的症状, 我先开个理气开窍的药方。”

  盼娣此时正紧张地搂着两个妹妹, 闻言立刻点头道:“那就麻烦您了,求娣你赶紧跟着郝大夫去拿药。”

  吴家人不多,因此叶母她们也在这里帮忙,叶大嫂看了眼一片狼藉的屋子, 叹口气说:“还好来得及时,那贼没有偷到什么东西。”

  “只是他开了个口子,咱们村里可是有不少亲戚过来投奔的人,都不知脾性,也不知道还会不会出现这样的事。”

  叶母略显发愁, 这段时间里过来投奔的人细细算下来可不少呢。

  叶老太说:“怕是得早些定个章程出来。”

  其实不止她们在担忧这件事, 祠堂里集议的众人也谈论了起来。

  有些村民担心若是来投奔的人多,村里的田地养活不了这么些人怎么办,更何况明明不是他们村的人, 凭什么要挤占他们的生存空间, 因此这些人的建议是把过来投奔的人全都赶出去, 而且以后也不再允许旁人过来投奔。

  另外一部分村民则是觉得谁还没有个亲戚朋友,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去死,留下来还能帮他们种地打猎,下次村里分地时再给他们分几亩地就足够养活一家人了,况且同姓不婚, 村里男孩多姑娘少, 有别姓的人留下来, 村里男孩娶妻姑娘嫁人也会顺利得多。

  围绕这个问题,两方人吵得不可开交,差一点就吵出火气来。

  叶父见状连忙打断他们的争吵,“行了,先别吵了,咱们先商量个章程出来,日后再有人来投奔就按照章程办事。”

  说是商量,其实主要也就是叶父和叶童生做主,他俩都是念过几年书的,做事很有条理,一二三四很快就列出满满一张纸的要求。

  然后由王树对着村里人念出来。

  一是凡是来投奔叶家村的人都需要在村里有一个担保人,也就是说但凡投奔者犯错,担保人连坐,这样一来村里人再对待投奔过来的亲朋好友时就多了几分谨慎,不会像如今这样谁来都同意。

  二是投奔的人在叶家村要经过一个月的考核期,一个月后由村里所有成年人投票表决,只要同意的票数超过总人数的一半,他们便可留在村里。

  三是投奔的人若是犯错,按照错误的轻重程度,要受到不同的惩罚,具体惩罚经过全村人的商议,很快就确定下来,轻者罚钱,重者赶出村子。

  四是确定了分配无主田地的方式,一年一清算,像是武师傅和岳师傅这样教导村兵的投奔者,他们的贡献极大,只需要一年就可以在村里分到土地,正式安顿下来,而其他人家怕是需要两三年。

  这四项内容写在纸上,然后又由叶瑜几人誊写了几份放在祠堂,谁想看就自己过去看。

  至此村里那些投奔来的人就更有盼头了,心里想着只要他们勤奋踏实,等过些年分到一块地就能正式在叶家村安顿下来。

  全村人的心都往一块放,力往一处使,倒是让叶家村肉眼可见的团结起来。

  ——

  “盼娣,家里炖了鸡汤,一会你盛一碗送去给你娘和你弟弟。”叶老太从灶房里出来对盼娣说:“郝大夫开的药方挺好,我上次过去看石头,他已经能认得人了。”

  吴家母子俩,王氏伤得轻些,只晕了一个时辰就醒了过来,然后喝了两剂药就好得差不多了,但吴石头被砸得重,整整两天才醒过来,醒过来之后竟然一个人都不认识了,见谁都是一脸迷茫。

  郝大夫又来诊过一次脉,说是他伤到脑袋可能失忆了,他不确定吴石头以后能不能回想起来,只能说看天意吧,不过好歹算是性命无忧。

  盼娣闻言却是摇头道:“鸡汤留着给弟妹们喝,我娘刚捡了两个鸡蛋做了豆腐汤,鸡汤带过去也是浪费。”

  “行,那就下次再说。”叶老太应道。

  然后扬声叫孩子们出来吃饭。

  叶瑜听到喊声后把手里的笔放下,他方才正在纸上罗列有关造纸的步骤,如今没处买纸,他以前买的几沓纸就是最后的存货,得节省着用,然而就算再节省也总有用完的一天,不如想办法自己造纸,用多少制作多少,想来也不费事。

  等天气热起来,他想做的第一件事是寻找原材料,像是各种树皮、竹子、麦杆等拥有纤维素的就是最好的选择,尤其他们村子附近有一片颇大的竹林,竹子自然是不缺的。

  他想着,既然有了原材料,再按照书上的步骤一一实践,应该是能成功将纸做出来的,毕竟民间以为造纸难,只是因为朝廷牢牢把控造纸技术,若是公布出来,怕是很快就会发生纸张泛滥的现象。

  今天中午他们家吃的是韭菜鸡蛋馅的饺子,配上一锅鸡汤,桌子上还放了几瓣蒜解腻。

  叶瑜一向喜欢韭菜鸡蛋馅的饺子,尤其韭菜是刚掐下来的,一咬下去就在嘴里爆开汁水,顿时浓郁的韭菜味和略有些咸的鸡蛋便混合起来,在醋的映衬下散发出咸香的味道。

  一人一碗饺子,一碗鸡汤,吃饱喝足后全身都暖和起来了。

  吃完饭叶瑜本想回屋接着写关于造纸的步骤,却突然听到门口有人敲门,是叶河去开的门,站在门外的是今日在村口守门的叶周远。

  他急忙走到叶父面前说:“村外面因为地龙翻身而塌陷的那个深坑突然冒出水来,现在已经灌满了一半。”

  叶父微微一愣,忙说:“走,快去瞧瞧。”

  叶瑜听到他说的话也是吃了一惊,连忙穿上袄跟着他俩一起小跑出去,叶河见此也跟上他们,最后到村口的时候,叶父才发现他后边竟然缀了一遛的人。

  那宽阔的深坑里面果然已经盛满一半的水,结着厚厚的冰层,也不知道是从何时开始出现的。

  叶忠说:“难不成底下跟柳河连在一块了?”

  叶父闻言转头看向见多识广的武师傅他们,询问道:“两位师傅可有见过这样的情况?”

  武师傅捋着胡子一脸疑惑,“我从未听闻。”

  倒是岳师傅沉吟半晌,回道:“我从我爹留下的记录里看过相仿的情形,大约是二十几年前吧,有次地龙翻身在一处平地上凭空造出个湖来。”

  “也就是说这深坑日后会变成一个湖?”叶忠不可置信地问。

  岳师傅答:“不排除这个可能。”

  众人纷纷稀奇地看向这个深坑,他们这边只有水泡子,却很少见正儿八经的湖,唯一一座离得近的湖都需要走上整整一天。

  此时叶河指着那冰层说:“里面是不是会有鱼?”

  叶父想了想,“应该有吧,如果水道与柳河相连,柳河里的鱼会游进来。”

  叶父的话如同一道闪电般划过叶瑜的脑海,让他眼前一亮,如果这个深坑真能变成一座湖,那就可以在湖边移植各种各样的植物,像是牧草和乔木。

  而牧草又可以用来喂养牲畜,等日后村子里牲畜多了,就不用多加操心喂养的问题,像是羊群、牛群、鸭群、猪群、鸡群这样的都可以通过放牧让它们自己在草滩上填饱肚子,他们只需要在外头围上栅栏便可。

  乔木可以种枫树、杨树等,都是适合制作家具的树木。

  湖水里也可以移植许多水生植物,像是荷花就很好,夏日炎炎的时候,「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到了秋天,荷花凋谢,美景纵然不复,却又有脆爽可口的莲藕吃。

  叶瑜想到这儿,不由得咽了下口水,莲藕的做法多种多样,不管怎么做都好吃,莲子单独吃也很是香甜。

  除此之外,要是有小鱼小虾从柳河游到这座湖里,就可以养殖水产,这又是村里的一项进账。

  叶瑜觉得上述愿景挺容易实现的。

  至少牧草和乔木不用担心,他们村附近的坡上就有,只需要连草带皮一起移植到湖边即可,荷花就稍微麻烦些,等秋天的时候,村子可以派出一队人去离得最近的那座湖边,将莲子带回来撒在湖里,第二年就会有荷花生长出来。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养殖鱼虾河蟹,得用竹箔拦鱼,竹箔的做法也挺简单的,将毛竹劈成箔丝,再用绳子将其串联起来编成竹箔帘,最后再装在撑架上就行了。

  叶瑜随着其他人离开的时候,又恋恋不舍地回头看了一眼深坑,他恨不得现在赶紧过渡到春天,一旦到了春天他就有许多事可以做了。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他的祈祷一点都没实现,从今年九月开始,一直到来年六月,整整九个月的时间里外界温度就没升起来过,有时候连着三个月都在下雪,不时夹杂冰雹,让村里所有人都不习惯极了。

第74章 造纸

  一整个冬天过去, 叶瑜再次看见村里青壮年的时候竟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不知怎么回事,他们身体更强壮了些, 杵在那儿从背面看跟个熊似的, 尤其是叶海叶周远这样正在长身体的青年, 冬天在家里吃得好,平均每人拔高了半个头,身上的肌肉极其结实,虎背熊腰的, 年纪大些的虽然变化没这么夸张,却也是比之前要高壮得多,就连叶老头这样的老年人都肉眼可见地精神不少,头上发根生出了黑色。

  而且他们不太畏寒了,零下十几度的天直接穿件单薄的衣裳就能出门, 干活的时候全身热气腾腾的冒着烟, 足以看出身体素质极佳。

  但成长和畏寒的代价却是胃口大增,以叶海为例,每天都要吃至少五斤主食供给能量, 他还不算是村里最健壮的, 叶忠才是, 接近两米的身高,双臂布满肌肉,据他儿子叶栓所说,他在家每顿要吃三大碗饭,一碗将近一斤。

  叶瑜和褚绪风的外表变化都不大, 然而详细说来, 两人还是不一样的, 褚绪风是典型的穿衣有型,脱衣有肉,身上并不是大块的肌肉,而是薄薄一层覆盖在骨骼上,但是如果只是因此就小瞧他,恐怕会付出不轻代价。

  对此叶河便很有话说,他曾经看着褚绪风不够强壮,便提出要跟他比试一场,结果自然不用多说,叶河被他揍得够呛,却没有人心疼叶河,连叶大嫂都觉得活该,有人能治治日渐膨胀的叶河,她显然是乐见其成。

  叶河自此之后就闭上了嘴,再不敢在家里人面前炫耀自己是难得一见的练武奇才。

  天气渐渐热起来之后已经到了六月份,全村人都在忙着种田,虽然今年因为时候问题收成可能不太好,但有总比没有好。

  此时叶老头领着家里人开始翻地,家里有一头驴帮忙,会比较轻松些,驴拉着犁杖翻地,遇到大块的土坷垃就得人工敲碎,很是耗费时间,更何况又不能不让驴休息,总之一天下来也翻不了多少亩地。

  而且不要以为翻完地就轻松了,那只是劳累的开始,接下来还需要撒种,种子之间的距离不宜过于密集,叶家人都是种田的老手了,距离把控的堪称完美,单单做这件事,就花费了他们整整七天的时间。

  在耕种的过程中不光是种田的人累,连带着家里人也累,叶老太和媳妇们轮流种田做饭,到最后几天累得连手臂都抬不起来了,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十亩地被他们种得整整齐齐的,让人看着就舒心。

  叶家人是下了狠力耕地的,都累得不轻,春耕(或许叫夏耕?)结束后他们在家里睡了两三天才缓过劲来。

  叶瑜虽然没下地,却也是在帮着家里干家务,因此也是好好休息了一阵子。

  然而他还没休息完,又开始往菜畦里种菜,用了一冬天的破瓦罐终于能暂时退休,被叶老太洗干净之后放进木箱子里,为防止损坏,她还特地塞了些稻草树叶进去。

  白菜、萝卜、菠菜、冬瓜、豆角等种子应有尽有,全都种进了菜畦里。

  没过多久村民们就纷纷嚷着要进山,叶忠说他们憋了一冬天的力气,就等着进山打猎吃肉呢。

  叶父询问过武师傅他们的意见,见他们也同意,便松口让他们进山,只是嘱咐道:“如今正是山里动物发/情的时候,你们要多注意安全。”

  村里不少青壮年都加入了上山的队列,等他们再次回村,拖在身后的猎物让全村人都大吃一惊,野猪跟个牛犊子一般大,山鸡野兔也抓了二十几只,肥嘟嘟的,一看就知道羽毛下藏着的全是肉。

  原本叶瑜还在担心,春夏正是动物繁衍的季节,若是过度捕猎会不会出现生态问题,直到听到叶海说的话他才算是放下心来。

  叶海说:“山上动物比之前要多得多,到处都是,都不用仔细找,随便找个地布置陷阱就有收获。”

  贾一随后补充道:“它们都呆呆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一整个冬天都没见过人,我们都到跟前了,它们也没反应过来,有好几只山鸡就是这么抓到的。”

  叶瑜听得有些惊讶。

  当然他们上山的人也没忘记找盐的事,只是一直没有收获,没有人看到有动物在舔舐石头。

  但这是个长期的事,暂时没有找到盐,叶瑜也并不觉得失望,反正村里人还要继续进山打猎,慢慢找吧,实在找不到的话,那就去海边晒盐,总能找到方法。

  进过一次山后,自然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而第二次除了打猎的人,还有一些媳妇小孩跟着一起,她们会在山上进行采摘,叶瑜便在其中,他想去一趟竹林,砍些竹子回来做竹箔和造纸的原料。

  竹林严格来说并不在山上,而是山脚,一个略显起伏的土坡,因此他们一家就在这里跟其他人分开了,叶老太想着边帮宝哥儿砍竹子,边采摘些竹笋竹菇回家吃。

  叶瑜这也是雪停后第一次到竹林,一进来就发觉竹子的高度已经突破了五十米,有些生长了多年的竹子单人双手展开都抱不过来。

  正在他惊讶的时候,叶河几人已经开始了,连褚绪风跟他带来的侍卫都没例外,众人纷纷埋头用砍刀砍竹子。

  他们没选择长成的竹子,砍的都是今年新长出来的嫩竹,青白色外表显得格外青嫩。

  所有人一直干到傍晚才一人背着一捆竹子往村子里走,路上叶瑜背着一背篓竹笋,重量不轻,压得他双肩发麻。

  到家之后他们才知道到山上打猎和采摘的人早就回来了,就剩他们,叶父说:“你们要是再不回来,我就要去找你们了。”

  他边说边把叶瑜和叶母背上的东西接过来。

  叶瑜顿时松了口气,活动了一下肩膀说:“没想到都这么晚了。”

  “走吧,先回家吃饭。”叶父没多说,只是摸了摸叶瑜的头。

  晚上是盼娣带着桃花荷花两姐妹做的饭,因为家里分到的肉很多,再加上最近家里人都在干活,累得够呛,所以样样带荤腥,其中还有一道大肉,而主食更是把家里剩余的白米都蒸了。

  一盆猪五花做的红烧肉,难得放了糖,糖汁浓郁,味道醇厚,叶瑜把汁浇在米饭上,一口肉一口饭吃得香甜,连话都顾不上说。

  直到肚子终于有食物垫底的时候,他才感慨道:“大嫂的红烧肉做得有大伯娘的几分味道了。”

  可能是因为在吴家节省惯了,所以盼娣嫂子做饭不怎么舍得放调料,连做肉都是切成碎末和菜一起炒,到最后一点肉味都尝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