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代科举扶贫 穿越古代科举扶贫 第52章

作者:应何似 标签: 基建 种田文 穿越重生

  谢继宁看到赵知县的时候都惊呆了, 因为喜事,赵知县整个人精神极好,但是也掩盖不住由于疲劳过度带来的憔悴沧桑感, 浓浓的黑眼圈,整个人都瘦了很多,

  赵知县以前的形象是翩翩佳公子,虽然已经三十多岁,但是由于养尊处优, 看起来不过二十多岁的样子,比谢如方这个真正二十多岁的人都还年轻,但是现在就像一颗竹子一样的干瘦,当然也可以看得出进步改变, 眼神坚定了许多, 整个人都成熟了。

  这个春天,赵怀瑜过得很辛苦,应该说整个衙门都忙翻了。

  一是基建工程, 修路,修桥, 修码头堤坝,由于这次是服徭役的时间格外的长, 虽然有工钱, 但是这工钱如果不到位的话, 民变就在一时, 所以衙门要加强监督。

  三轮轮换服徭役, 管理的难度特别大,对很多人来说都是考验,一开始只打算去帮忙一个月的书院的秀才举人们, 还有夫子,在这个工程上整整耗费了四个月,接近五个月。

  二是今年的春耕也是一个考验,怀安县虽然多山,但是也有很多水稻种植,赵知县也在忙着将稻田养鱼推广出去,这件事也是刻不容缓的事情,时间一个不注意,就会误了农时。

  索性马上就要有第一阶段的收获了,所以赵知县高兴极了,一看到刘方杰带着书院的一群人到达,赵知县远远的就带着师爷迎了上去,不等他开口,刘方杰就先拱手庆祝:“恭喜赵大人了,修桥铺路,此乃爱民之举,怀安县的父老乡亲都感念大人的恩德。”

  赵怀瑜笑道:“这事能成,离不开大家的努力,是我要多谢大家了。”

  “我等也只是打一下下手而已,都是大人领导有方,克服万难。”刘方杰接着说道,说完,两人相视大笑。

  赵知县挽着刘方杰就往平台上去,这是特地辟出来的一个小小的台子,这里就是改道的河流重要接口。

  “只要将这里弄开,河水冲刷,这次竣梳河道就完成了。”

  大家都在交谈中,等到吉时的到来,只见下面的河岸边上还有先生在举行一系列的仪式,祈福之后的水道平顺。

  就连知县也下去念了一篇文,之后时辰到了,一声鼓响,众人齐齐的拉动了捆绑了石头挡板的绳子,水口背拉开了一个口子,再使劲,口崩大了,另外一边,很多是沙袋堵住了口,水慢慢的改道,并且越来越大,麻线河的竣梳归流完成。

  大家看着河水奔涌而且,有数名衙役骑马跟随而去,做最后的检测。

  这一系列的程序完成已经是下午了,各大商家也纷纷出钱,来庆祝这次完工,怀安县城了灯火通明,大家都在酒楼里面庆祝。

  “这一年,多亏了大家的鼎力支持,麻线河治河才能顺利的完成,我在此敬大家一杯。”赵知县也不说废话,直接端起酒杯就一口干了。

  大家也纷纷响应,就连一群小家伙都端起来意思意思,这一世的酒都是酿的,目前谢继宁还没有发现蒸馏酒,至少怀安县没有发现。

  就连一向严肃的王县丞今天也一直喜笑颜开,这个时候也站起来说道:“大人此举,可以说是功在百年,自从前朝末年,济州河水灾,麻线河改道,百姓流离失所。”

  说道这些,在场的本地人都感悟颇深,新朝建立也不过是六十多年,这水灾就是八十多年前发生的,在场的人虽然没有经历过,但是长辈都是经历过的,很多家都在这场动乱中失去家人,流离失所。

  “承蒙□□恩德,百姓得以休养生息,慢慢的日子好起来,但是沿麻线河两岸的曾经的良田依旧荒芜,无人耕种,部分地方更是缺水严重,改道的河水也造成了很多损失,此次治河,修桥铺路,于麻线河来说是莫大的恩德。”

  一边说,一边举起酒杯,敬赵知县,敬在场的众人。

  其他的众人也都纷纷举杯,大赞,赵知县更是举杯道:“说道此处,我等应该敬刘兄一杯,敬观一书院,敬刘兄的高徒,咱们的谢案首,今年,很多的商人来咱们这里,大家也能感觉到生意好做了,衙门也收到了不少的商税,积肥法,让很多是百姓都愿意去将荒芜的土地种起来。”

  刘方杰分功劳的时候退了一步,赵知县不介意这个时候感谢一下,毕竟他是父母官,又不是本地人,将目前的事情做完,他的政绩都是明摆着的,更不要说眼看就是一片大好的局面,虽然和真正繁华的地方不能比,但是怀安县之前是什么局面,如今这样,都是他这个父母官领导有方。

  刘方杰也开始赞扬起大家的功劳,尤其是他的文采斐然,赞扬是时候引经据典,滔滔不绝,听得谢继宁佩服不已。

  刘方杰还顺势引出谢家湾的书屋,码头,顺便邀请大家于两天后到达谢家湾一起流觞曲水,参加宴会,赵知县马上就答应了,其他人也纷纷响应。

  两天后,怀安县的码头上,在赵知县的带领下,大家纷纷登船,船的速度很快,只见一路上,两岸的景物都是纷纷往后退的。

  这艘船是这河道第一次通航,之前两天都还没有稳定,这两天,都有人排除了问题,这才正式开始,就算谢继宁家不邀请,赵知县也要率先走这么一趟的。

  这条船在前面,后面有不少的船跟随而来。

  谢继宁震撼的看着这样的场景,船的速度很快,顺水而下,应武惊讶的问道:“小师叔,为什么没有鱼啊!”

  其他人也都纷纷的惊讶的看,真的没有看到鱼,水还有些浑浊,泥土,草叶子等等杂物还在漂浮。

  “因为河水才刚刚改道,鱼还没有稳下来,以后就会有了。”

  现在正是五月初,两边的树木郁郁葱葱,远处隐约可以看到晚春早夏的野花开得茂盛,路上也遇到了好几个新修的码头,已经有人在码头边上集聚,只等衙门的船首通之后,大家就要将这河道用起来了。

  很快,远远的就能看到谢家湾码头了,谢家湾码头一看就是扩建过的样子,比其他的码头要宽大,但是谢家湾码头引人注目的还得是扩建的集上。

  船一靠岸,早就已经等着的板桥的几家族里的主要人物早就等着了,连忙上前拜见。

  众人下船,船要继续走完这一程,就顺水而去了,谢继宁引着大家往集上走去,一边走,一边在介绍这个工程的时候夹带私货的给大家介绍板桥的商品。

  “这刘家的豆腐已经在板桥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刘家有一口好泉水,做出来的豆腐又滑又嫩,还有可以长期保存的豆腐干,千张,腐乳等等,都是他家的特产。”

  “这次宴席上有几道菜就是刘家的心意,等会儿大人们可以尝一尝。”

  “前面是竹编,这是李家的特产,鱼还有松花蛋就是我谢家的了。”说道这个,大家都是知道的,谢家的松花蛋成为了贡品,来来往往的很多商人都是为了这些东西。

  其他的铺子也都是开门了的,谢继宁都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还有等会儿会有的唱戏,东西免费吃等各种各样的活动,穿过集市,就慢慢的往公园去。

  正如刘方杰第一次见到的时候的震惊,赵知县等人同样,这样的一个园子不稀奇,很多大户人家都有院子,栽花种树都是常有的事情,但是这样的东西出现在谢家湾这样的地方,就很稀奇了。

  一路走进,外面尚简单,载花种草而已,就刘方杰的几个提字显得有几分真意,越往里面走,越有意思。

  之前谢家卖盆栽,在怀安县掀起了一阵风,现在大家都爱上了这种东西,在座的都自许风雅之辈,对于盆栽这样的东西,都培育了不少,但是谢家湾这些还是很震撼,很多,各种类型都有,俗的雅的,造型独特的,多种多样。

  教谕一向爱这些,看到松涛园里面,都控制不住自己了,凑近去细细观察,仔仔细细的看,一时之间都痴了。

  大家都围绕着这些盆栽,取名,作诗,几个同样衣服的小子非常有眼色的将几案蒲团放在了一侧,大家兴致来了,就可以直接写上,这些都是宝贵的墨宝了。

  逛完松涛园,接下来就到了今天的重头戏,书屋了,一进到书屋,大家都惊呆了,除了刘方杰,大家谁都没有想到,这里竟然有这么多书,谢继宁一直感觉书不多,是因为他前世见到的书都太多了,所以感觉这些书少,但是对于这个时代来说,这样的书,已经是很多的大户人家都没有的。

  书的来源有三个,三个中的第一个买,从县城,从府城买都还好,很多人可以做到;

  第二个就是刘方杰多年的藏书,尤其是一些世面上不常见的,谢继宁还有应文都抄写了很多,在观察考虑之后,谢继宁将一半多拿出来摘抄,放到了书屋;

  第三就是谢继宁拜托来往的商人帮忙带来的,这些商人知道谢继宁喜欢,就都投其所好,带来了大量的其他地方的书籍,这些书,就连刘方杰都有喜欢的,谢继宁也毫不吝啬的将摘抄本放来。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更有点晚

第82章 (第二更)

  今天来的都是文人, 文人看到这些书籍都心动不已,况且还有好几本孤本,大家就直接在书桌上坐下来, 开始谈论书籍的内容了,几个和长辈一起来的小辈都带上了痛苦面具。

  因为这些大人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边看书讨论,边看拷问小辈,虽然几个小辈都优秀,但是这样的谢继宁还是害怕这样的场合。

  还好没过多久, 刘管家就来请大家外面吃东西,走出一看,只见就在书屋外面的院子里面,环绕着放置了一圈几案, 几案的后面放置蒲团, 大家都依次就坐,只见很多童子,童女悄无声息的依次端着酒菜上桌, 分量很小,种类丰富, 松花蛋,刘家豆腐, 薄薄的腊肉, 鱼, 这个时节的野菜等等, 将几案放置得满满当当。

  赵知县和刘方杰在上方就坐, 刘方杰主动招呼,大家纷纷尝了这些菜,王县丞大赞:“谢案首家中会吃, 这菜风味独特,美味异常。”

  谢继宁站起来回话一一的介绍这些菜,松花蛋是挑选贡品剩下的,意思是蛋是贡品一批,然后大家果然仔仔细细的品尝,赞美了这松花蛋,其他的谢继宁也模仿上辈子见到的那些品牌文案,简简单单的小菜被谢继宁说得天花乱坠。

  现场气氛好极了,静安李麦穗等在旁边的侧楼注意着宴会的情况,李麦穗噗嗤一笑:“宁哥儿打小就会说话,这野草宁哥儿非要做菜,还说得这么好。”

  静安也点头:“他们文人就是这样,等他们吃过饭之后,就将那边流觞曲水准备好,这会儿先将蒲团都放上,他们这些文人,吃饭慢。”

  刘族长家儿媳妇张氏连忙答应道:“都准备好了,小托盘也都放置在屏风后面的架子上了。”

  静安点头,继续看向前面,其他人也都站着看向前面,虽然很累,但是大家都兴奋极了,不说谢家人,就是李家刘家人都兴奋,这不是一次简单的请吃饭,这次宴会,对谢家、对板桥来说,太重要了。

  李麦穗看着前面正在落落大方的说话的儿子,身量不高,穿着月白色的锦缎的衣服,头发整整齐齐的束上,今天各家的小辈都来了,数十人中,谢继宁不是长得最好看的,但是却是最醒目的,一眼就能看到的。

  旁观的周家媳妇直接的说道:“这平时看宁哥儿还是小孩子的样子,这会儿看起来就是一个大家公子啊!”

  其他人纷纷附和,然后对着来的这些大人们评头论足,静安心里一阵好笑,她一向养尊处优,知书达理,三从四德,一直以为这些乡里的夫人胆子小,这几天才知道,她们胆子大。

  比如现在,前面的这些大男子们无论如何如何都想不到,他们的举动后面有这么妇人看,还谈论。

  结束酒席之后,大家转到水边的就坐,石头错落的放在水面,水浅,表面还有花瓣随水从后面流来,往后看去,看到的是两个竹编的屏风,屏风后面影影绰绰,显然有人在忙碌。

  刘方杰举杯:“咱们今日也效仿前人,流觞曲水,这酒杯到谁的面前,谁就作诗,一炷香尚未写就,就喝酒。”

  除了谢继宁,其他的接待的板桥人默默的退出,在一旁跪坐旁观,王县丞于诗词一道不擅长,也退出了,找上几家族老在一旁喝茶说话。

  其他的所有人都准备,谢继宁则是将这些年自己写的除了刘方杰没有外露过的诗作都拿出来默默的背了一遍,这样的场合,自己要是掉链子就太丢人了。

  孙夫子笑着说道:“你们玩耍,我就弹琴为你们助兴吧!”

  谢如方连忙进小屋,将琴还有竹笛还有才长萧等早就准备好的东西抱出,随着孙夫子的一声琴响,流觞曲水开始了。

  大家你来我往,做不出来就喝酒,做出来就过,会有人来将盘子取下,兴致到了,直接就在旁边挥笔泼墨,直接就作诗作文,谢继宁看到这些大儒们的墨宝,高兴极了,这么多,再来一面碑墙都放不下,之后可能还要选取。

  夕阳西下,众人这才尽兴而归,还带着特地准备的礼物,都是些吃食。

  谢家的食物,杨家的罐子装,刘家的豆腐李家筐,都包含了各家的特地设计的印记,让人一看就是那家的。

  这就是广告投入了,只是请吃饭,送点吃食,不用花钱,还白赚了好多的字,这样的生意太划算了。

  作者有话要说:  有点短,大家就将看一下,我梳理一下后面的大纲,后面的内容还有很多,我调整一下。

第83章 (第一更)

  目送人走了之后, 谢象贤咳嗽两声,摸着自己的腰说道:“今天大家都累了,明天几家都来人, 先来准备过桥,然后商量一下之后的事情。”

  周族长连声答应:“我这年纪大了,今天累得不行了。”

  其他人也都纷纷附和,今天对大家来说都很累,不管是在公园里面待客的, 还是在集上维持秩序,接待商人,普通客人的,都累极了。

  谢继宁扶着静安:“师母今天辛苦了, ”

  “都是你娘她们忙的, 那里辛苦了,倒是你今天表现得很好,我在后面都看着的呢?”

  “宁哥儿, 你今天可神气了,你是不知道, 今天啊,李家屯, 板桥的那些人都眼红我, 我命好有这么一个好儿子。”

  李麦穗这话一说, 大家都心里点头, 杨氏孙氏心里这个想法闪现无数次了, 这个大嫂日子为什么越来越好,还不是因为有一个好儿子!就连娘家都跟着享福,本来就是婆婆的侄女, 婆婆就偏心了,有这么个儿子,更是把所有人都比较下去了。

  就连静安心里都认为李麦穗是一个有福气的人,父母健在,儿女双全,李麦穗的福气是大家公认的,村里有什么喜事,大家都喜欢请李麦穗去做全福人,一般人家都请不到李麦穗。

  第二天一早,大家又陷入了忙碌当中,修桥铺路,有很多讲究,修建之前就有,修建之后同样有,桥已经修好好几天了,已经确定稳下来了,大家准备通行了。

  只见就在桥的边上,放了八仙桌,上面有各色供品,用来祭奠,石匠师父就是先生,做了很多的祝祷,同时将两块碑树立在旁边。

  一块是谢继宁写的修桥记事,上面简单的介绍了谢刘两家的恩怨,以及如今的和好如初,和如今整个板桥的几族齐心协力,共同致富,同时展望未来;

  另外一块就是直接的功德碑了,就是几族出的材料还有资金,谢家谢老三谢如方的名字就在榜首。

  仪式结束之后,随着一声鞭炮响起,大家高高兴兴的踏上了这座新桥,来来回回。

  应文对刘方杰说道:“爷爷,小师叔好厉害啊,我比他年纪大,但是我好像什么都做不好。”

  “文哥儿,在祖父祖母的心里面,你很好,孝顺,体贴,会帮助祖父照顾弟弟,学业上,你也一向认真,夫子们经常和我说你勤奋。”

  刘方杰认真的对孙子说道,心里则是叹气,他也年轻过,少年求学的时候,也遇到过天赋出众,才华满溢的同窗,同年。那种无力追赶的心情,他也有过,和谢继宁同时代,是观一书院学子的幸运,也是他们的不幸。

  “文哥儿,我年轻的时候,我们那一届的状元,家世出众,风度翩翩,而且还年轻,后面为官他也一帆风顺,娶妻生子一路坦途。”

  “然后呢?”见祖父停下来了,应文好奇的问道。

  “然后他进入了内阁。”

  “啊”

  “文哥儿,这个世界有些人生来不凡,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路要走,我们得接受自己的平凡,但是却不能放弃,我年少家里穷,连吃饭的是问题,更不要说读书了,但是如今,我官至四品,致仕之后,圣上更是赏赐我三品的待遇。这都是因为我努力勤奋,你好好的努力,将来也定然能够出人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