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跳台滑雪退出娱乐圈 我为跳台滑雪退出娱乐圈 第86章

作者:白马骄驰 标签: 爽文 穿越重生 娱乐圈 穿越重生

  “安全不会影响发挥。目前世界纪录是克努特去年奥斯陆大跳台的241.5米, 雪如意跳台的技术顾问里有奥斯陆大跳台的副总工程师。现在不是30年前, 跳80米就好的时代, 那时候看风向标就跳。”

  凌放本不算太关注建筑工程方面的消息,这个事儿还是韩墨京闲聊时跟他提过。

  他的语气平缓, 但话锋凌厉。

  “……我们作为运动员, 最好还是尽快适应场地科技进步。”

  记者席一片安静。

  台上坐在边上的马尔赛和几名队友, 仗着估计没镜头拍自己,疯狂点头,就差鼓掌了。叶飞流和方唐频繁对视,努力控制住不要咧开嘴笑出声。

  沉稳的王副教练张张嘴,但很难在凌放这逻辑严密贯通顺畅的怼人中插话,也保持安静。

  只有凌放自己,语气没什么变化,实事求是地继续说完最后结尾:

  “北京冬奥还有下一块男子跳雪金牌会产生,衷心祝愿那天的风能满足大部分人的要求,”他最后对着镜头浅略而礼貌地点点头——

  “大台见。”

  作为奥运冠军,凌放的回应又在互联网上掀起很高的讨论度,一天之内连上两个热搜。

  绝大多数网友当然是热情义愤地维护自家办赛方和运动员,不过,就像大部分热门话题一样,正因为正常人们的朴素情感都是维护自己家,所谓的反思派就更显得出挑。

  几个求热度的营销号飞速入场,大V不点名地带带节奏:嗐,有些事情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爱国嘛,咱们就别太客观了(狗头.jpg)

  后面就跟上了博眼球的“理中客”跟着鼓噪——“运动员又不是建跳台的他说这么多干嘛”“都夺冠了当然要维护了呵呵”的阴阳怪气,还有“年轻人太锋芒毕露不好”……“下面不是还有比赛嘛,万一人家英国队员赢了可怎么办,言多必失”之类的老成评论。

  甚至还被某个大V炒冷饭蹭热度:沈擒舟未婚生子,当妈的送儿子去这种“死亡项目”多么狠心、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家庭纷争疑云、他看起来好冷清惹可能有童年心理问题……

  老套路,就要谁看谁生气,才有流量。

  反驳声音很大,但顶多分散回两句,很难面对盯着热度纠缠撕咬上来的水军。

  和很多同类事件类似,当天深夜活人累了的时候,关于凌放的舆论和白天几乎掉了个儿。

  隔天早上。

  FIS国际雪联的官推账号发了短视频:“2022北京-张家口冬奥会跳雪场地简介”,其中提到了传感器系统布设的合理性,以及跳台场地软硬件设备的未来发展方向。

  国际雪联跟中国冰雪体育界关系很好。一方面是出于对人口大国的鼓励倾向,另一方面就要归功于自80年代至今,中国的雪上运动员和教练员们始终在比较简朴的条件下,坚持交流学习、锻炼和参赛,雪上运动发展挺快,在FIS的裁判和技术官员中,也很早就有了中国人的身影。

  央视官微账号直接把这段视频搬运到了微博。

  官方态度很明显,澄清力度不小。推特和ins上还有外国运动员帮助澄清,芬兰队、德国队、法国队都有男女跳雪运动员发声,写了“跳台滑雪场真的棒哦!训练和比赛都很开心。”之类简明积极的评语。

  大方向已定。

  至于凌放的家庭、性格、私人生活,官方是不会回复的。

  几个带节奏的账号和十几个小营销号以飞快的速度被按住了,造谣的禁言,擦边的也在清博。

  有敏锐的网友跑去沈擒舟工作室微博账号下暗搓搓发问:“是不是影后的顶级公关团队发力了!”

  沈擒舟的经纪团队一脸懵。

  这事儿前前后后,他们就没插手。事实上,关于凌放,他和娱乐圈完全不在一个话语体系,他们这几年一直就不怎么出手管凌放那边的舆情公关。

  沈擒舟那位经验老道的经纪人,只是在茶水间了解了一下最新八卦,然后悠哉悠哉地给自己倒了杯咖啡,就接着干活准备沈擒舟年底的红毯排期去了:他就说了这种事儿不用操心——国之盛事啊,这当口营销号搞小动作,真当孩子没人护着啊?

  孙宇恒总教练——现在的总局某办副主任,打给叶飞流,传达他的领导对国家跳雪队全体的慰问鼓励时,特别提到了凌放,关心他下一场比赛心态不要受影响。

  “嗐,”叶飞流汇报:“孩子上午和心理专家组日常视频咨询,午饭还多吃了块村里新做的0卡糖麻薯,说是热量还是挺高,他就自己加练负重跑去了,现在都已经回去午休了……我看他心情稳定得一匹啊。”

  孙宇恒摇头笑:“我就知道,不用担心这小子!”

  凌放正在刷指纹进自己的房间。

  今年的运动员公寓住房都是智能门锁,指纹、钥匙、刷卡都可以进,他早上出去什么都没拿,一身轻松。

  进门,他顺手打开墙面上的温度调节系统,冲了个战斗澡,才躺到调节到零重力模式的床上,准备午休。

  冬奥村的智能床角度可以自由调节,床垫还有记忆功能,凌放不算爱享受的,不过还是考虑过给自己家里也都换上这种床——市场化的价格可不低呢。

  零重力模式适合休息和看电视,人好像陷在床垫里一样立刻慵懒起来。凌放略闭了闭眼,又因为手机的提示音睁开。

  韩墨京发来的微信语音请求。

  接通对面是熟悉的声音:“小放,上午去心理专家组情况如何?”

  凌放回他:“还好,做了做催眠放松,他们觉得这个压力状态下不算严重,让我这几天别多想,吃好睡好。”

  创伤后遗症是个长期而漫长的心理病症,既不能指望有灵丹妙药或者电影般的突然刺激就好转,也不能完全指望时间带走一切,不能焦躁。

  凌放的状况是循序渐进的,比起最初PTSD发作时的疼痛、眩晕症状轻许多,而且一年多来经过无数次大跳台的锻炼,基本不再依赖携带葡萄干之类有意识的控制动作。

  有当然也好,没有也没什么问题,这样想更有助于心态平稳。

  “专家们都觉得我进步很快。但还是建议大跳台时带点葡萄干什么的上去。上回咱们在海坨山救人那个事儿,加上标准台的状态,他们也怕对我形成什么刺激……”

  跟韩墨京是可以无话不谈的,凌放懒洋洋地倚靠着床垫说。

  聊了几句忍不住打个小哈欠,“……嗯,都是有应对方案的,挺好……”

  韩墨京在电话里轻笑,“上午在咨询时做了冥想还是容易犯困吧?小放你小睡会儿吧,可别睡过。下午姥姥还要亲手把新的萨摩耶帽子交给你,让你再有采访可以带着出镜。”

  “……”凌放扶额。

  韩墨京迫不及待地给他描述:“改良加厚版嫩黄色,顶上还有一团毛……迎风颤抖特别可爱……”

  凌放抿抿嘴怼他,“……别幸灾乐祸了,你肯定也有!”

  韩墨京彻底乐起来——“我提前三个月预定的藏蓝色运动款,姥姥很乐意,她本来就想试着染两轧深色线。”

  凌放:……

  狡诈的商人。

  “好了好了,你休息会儿,三点见!”韩墨京见好就收。

  “三点见……你等着,我要把深蓝的抢回来。”凌放放完狠话,还是嘴角弯弯地放下手机。

  两小时后。

  凌放顶着姥姥为他戴上的萨摩耶毛线帽,面无表情地、被笑得明艳如花的沈擒舟搂着,跟求合影的志愿者们合照。

  他帽子尖上缀的那团茸毛颤巍巍,鹅黄色娇嫩欲滴,仿佛头趴着一只软乎乎的小鸡仔儿。

  分开时,韩墨京笑着帮他扶正帽子,“明天还见面吗?”

  凌放拍走对方忍不住揉搓起绒球的爪子,但是点头,“好。”

  赛期运动员训练量比平时低不少,时间也空闲些,跟家人在一起,对他调整心理状态有好处。

  几天时间一晃而过,转眼就到了2月16——2022北京冬奥男子个人大跳台决赛日。

  作者有话要说:

  虽然大家肯定看出来啦,但还是说明下:本文平行时空没有疫情背景(现实中这两年不少国际雪上赛事都没办成,很遗憾)。

  祈祷人类尽快战胜病毒,大家都平安健康,哟嘿!

第104章

  大跳台比赛当天, 跳雪赛场天气条件不佳。

  经过一场小风波,跳雪比赛得到了更多观众的关注,很多人迅速了解这项运动后, 都顺便关注了天气预报。

  叶飞流和方唐更是提前一个月就在日常盯着天气信息——说起来, 气象保障组当然会给专业报告, 不过经审核、报送程序的官方效率,还是不如手机上商业软件的推送来得快, 叶飞流习惯每天早饭时间先看看。

  大跳台当天的风力风向总体情况对高曲线、轻体重的凌放不利。

  这消息, 他大大前天早饭时见到凌放就说过了。

  再加上凌放的心理情况,叶飞流叮嘱他, 发现任何不对, 安全第一。

  凌放沉默片刻。

  K120大跳台项目他还是起步晚了,在达到阿依苏和克努特他们那种雪上强国运动员的基础训练量、并进入他个人预判最巅峰的23-25岁周期前,凌放两年内最好的一次机会就是在自家门口的国家跳台滑雪场大跳台上, 超越这两位强敌。

  但叶飞流说的没错, 他不能靠一时意气做判断:前几天在标准台上超常发力起跳已经让叶飞流承担了不小的压力——内行人眼里数据不会骗人。这是凌放拿到了冠军, 倘若比赛失利甚至出了人身事故, 影响可就太大了。

  跳台滑雪的经验太重要了,如果天气、风场不利, 他和对手的差距会被拉大。

  “……凌放, 你也知道, 顶尖跳雪运动员都是很成熟的。”叶飞流严肃地拍拍徒弟的肩膀。

  “好。”凌放最终点头。

  ——然后直到自己登上跳台, 走进出发层电梯门的这一刻, 他都依然“幼稚”地盼着天气能给力些。

  电梯门直通户外出口,门一打开他就遗憾地发现:并没有。

  他对风的感知极度敏锐, 一到户外就在心里啧了一声:弱风, 而且还是顺风向。

  由于张家口地区冬季常年风力较强, 跳雪场地选在了位于天然的山谷中,三面环山,构建成了一个有效减弱侧风、稳定利用逆风环境的避风港,这么做施工难度非常大,建设时用了136根高度各不相同的立柱,埋深最深的有20几米,2000吨钢铁构筑了稳固的避风型跳台。

  不过凡事有利有弊,赶上少数的顺风、弱风天气时,就比较不利于发挥了。

  凌放迈出电梯,扶上目镜时想:无所谓,这种情况对于大部分对手也差不多,全力以赴。

  走进滑道前的几步路里,凌放自若地做了下扩胸拉伸,又攥着一个小布袋凑到鼻尖。

  他还有葡萄干存货,不过这是姥姥这次新带来的当季A+级红宝石品种,采购自乌市年初才翻新重开张的大型农产品集散市场,色香味俱全,哪怕隔着薄棉布、在不利于扩散的严冬室外,还是有馥郁香甜的味道。

  熟悉而温馨,把胸腔都装满。

  凌放一时间甚至觉得暌违已久。这种“安慰剂”,从他在大跳台状态逐渐稳定后,没怎么再用过。不过心理专家们说大赛中,聊胜于无,建议他如果不抵触,有可无不可地还是可以带着,总归没坏处。

  于是他捧着它认真地呼吸几口,才递给边上的工作人员。

  前一位运动员已经结束着陆,收拾出场,切转回出发台的电视直播镜头记录了全程。

  他刚才拿的是什么?——一些不了解他的观众立刻好奇起来。

  央视直播讲解室里的两位主持人则足够熟悉凌放。解说员苏靖侃侃而谈,把凌放的小布袋里大概是葡萄果干一类他家乡的芬香物品,简要两句介绍清楚了。

  女主持人打趣:“还是苏靖老师了解凌放呀!我之前听说过他这个帮助稳定心态的小爱好,一直以为他是赛前吃葡萄干来着,给家乡果干带货很给力,没想到他是闻闻就好,和熏香似的。”

  苏靖密切关注着凌放踏进滑道,扶稳横杆开始准备的动作,嘴里回复:“嗯,马上比赛,还是不便吃东西的,跳雪比赛有一定危险,食道甚至气管里留下细小残渣总归不太好。”

  关于凌放对X省某种特产葡萄干、对葡萄香气的爱好,国际范围内的跳雪行业内都有所了解,也算趣闻,不过,他实际上是为了克制极严重的PTSD症候的事,则没有对外特别说明过。

  作为中国跳雪队的关注者和叶飞流的朋友,苏靖其实知道很多,不过,运动员的具体伤病——事实上,尤其是心理伤病——还是不便对外界公开。

  被人拿去做文章总归不美,而且一定程度上有可能影响商业价值。作为体育人和媒体人双重身份的苏靖很了解这些门道,甚至反过来提醒过叶飞流他们。